
【晓荷•小事】节日朴园秋光好(散文)
朴园很大,年龄很小,从二00七年算起,今满一十八岁;朴园很美,宛如少女,女大十八变,越变越楚楚迷人。
静秀的朴园,就在离家不远的丁伙镇上。自开园以来,我是每年都要去二三次的,去的年头多了,次数多了,便成了“老朋友”。看着她一年年的成长、丰满,曾用蹩脚的文字抒心中的情愫。
朴园有四多:树多,墙多;水多、桥多。树是朴树,多达二千余棵,有年轻的,也有年长四百多岁的树龄,是从乡村人家八边地上移植过来的;墙是青砖的墙,是曾经土窑烧制的,百姓砌房子的砖,后来改建楼房或拆迁下来的老砖,经瓦匠打造成了景观墙,每块砖上还遗留着白石灰的痕迹;水是家乡小河的水,曾经是农家陶米、洗菜、浣衣的用水,是养鱼虾的水,也是牛猪饮食和长粮食的水;桥有木头做的凌波桥、枕波桥、曲桥,有砖头砌的拱桥,亭桥、廊桥,架起的是丁伙匠人的智慧,通联的是处处乡景。园内四季不缺花开,花开风姿绰约,小景赏心,大景悦目,能调节人的心情。
因此,远方的亲戚朋友来了,就去她那里逛逛迷人的景色;心情郁闷了,就去她那曲桥上看看荷花;身子累了,就去她那亭子里坐坐抚慰一下心灵。这不,国庆节和中秋节期间,浓妆艳抹的朴园,正以崭新的姿态,为游客献上“花样朴园,趣玩双节”的假日盛宴。那园外,及街道边都停满了小汽车、大巴,可见人气之旺盛。
国庆日,晴朗的天空,蓝的像一块被秋风洗过的琉璃,澄澈得映出朴园所有景点的光影。
站在高大气派的东正门前,就感觉比昔日的气色有所改观。那飞檐的翘角间,浑圆的门柱上,被重新涂抹了一层枣红色的“胭脂”,光鲜亮丽的妆容,与左右门柱上飘扬的五星红旗交相辉映。正门前方,由许多盆各种鲜花组合,摆放成一个大大的圆型花坛,人未入园,先闻其香。秋光里,这样一个五彩斑斓的门面,怎能不惊艳人的双目呢?
上午10时,随着一声锣鼓擂响,一条长长的金龙,围着人工花坛激情翻腾(是本乡华伦公司的舞龙队)。龙头摆动,龙尾游走,活跃、喜庆变幻着各种造形。舞艳了秋光;舞活了山水;舞动了心情,一下子就点燃了国庆游园的气氛。接着“十二花神”美女蹁跹起舞,她们衣袂飘飘,姿容艳丽,仿佛从古画中翩然而至。音乐响起来了,儿童们手挥小红旗,稚嫩的童声唱起《闪闪的红星》与《我和我的祖国》等经典老歌,悦耳、熟悉的旋律,游园人情不自禁地跟着伴唱。这金龙腾祥云,花神舞秋香,童声歌国昌,又怎不教人不陶醉呢?
带着歌舞的余韵进入朴园。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棵高大多枝的紫薇张开着,如同一把硕大的折扇屏风,立在蜚廉湖东岸。沿湖边,向北走几步便是“雨苑”,里面首次设置了“紫薇红娘”的月老处,登记单身的男女,专为他们牵线搭桥,还有身穿古装的小朋友,正声情并茂地演绎着有关爱情的节目。若是少男少女在游园后,真的有幸结得良缘,那便是朴园人性化了。想象,月圆的夜幕下,一对对情侣手牵手,在蜚廉湖的荷中赏月,在生态廊道间漫步,在朴树林里对望,在小亭里秘语,在桂花园里相拥,在千年的紫薇“地龙”前许下天长地久的诺言,那是多么的浪漫、有情调呀!还为朴园增添一道靓丽的风景线哩。
从一座木制的曲桥上走到蜚廉湖心岛上,站在“来鸥亭”里望湖。四面用砖砌的水岸上,有树杆斜伸湖中,像是驼背的老人,深情地凝视水中的蓝天流云。有依依杨柳,垂丝钓水,漾开圈圈涟漪。还有一簇簇婆娑的竹林,枝摇秋风,岸边一丛丛蒲苇荡秋水。漫步在凌波桥上,一湖的荷叶,在残暑的余热里,正青黄交替。忽听得一位扶栏的靓女,手指着湖中说:“那里还有一株荷花开着哩!”我凝晴望去,亭亭玉立,仿佛是一枝独秀的秋姑娘。此时此景,她的亮相,恐怕不仅仅秀的是秋色,还有意向游客秀一秀美丽的花木之乡丁伙吧!
蜚廉湖西,就是五百余步的朴树大道了。两边朴树参天,交叠的枝干,搭建一道苍翠的穹顶。看那温和的秋阳从叶隙间钻过,筛下万千曳动的光斑,恍如一地的碎银。光阴里的朴树,彰显的是丁伙农人忠厚其外、风骨其内的风度。此刻,盘虬的枝柯间,不只有鸟儿的喧嚣,更有彩旗飘飘的“朴园集市”的非凡热闹。道两边的桌上,月饼的甜香、鲜榨石榴汁的清爽,还有大米、菜油、草鸡蛋,丁伙的盆花、小纪的酒酿子等,江都区各乡镇的特产品交织在一起。倒像是乡村老百姓赶大集的浓缩场景,
走过朴树大道,又是一处“映月湖”,秋日里,静雅的映月湖多了几分亮丽。最优雅的是那一道用青砖砌弧形穹顶,横跨在湖面上,犹如一弯月亮,与倒映在水里的另一半,组合成一轮圆月。沿岸的曲径布置了一些鲜花,像是给小湖绣了花边。靠岸边的水面上,一层翠绿间,开着紫红色的凤眼莲,花不大,却朵朵惹人眼。
更惹眼的是那樽蜚廉大将军雕像。他一身铠甲,骑在马背上,手持一杆大刀,面朝映月湖,威风凛凛地立在岸边,像是要渡水的样子。想当年,他南征北战,壮烈在了这块土地上。于是,这里的百姓每年在他长眠之地,栽花木以表纪念。后来才有了丁伙“花朝节”,才有了“十里栽花算种田”的丁伙花木之乡。此时,他穿越千年的时空,站在这魂牵梦绕的、风光旖旎的丁伙土地上,在看,在沉思,心中一定是很欣慰吧?
是的,他一动不动,目光炯炯地遥看,湖上有一竹排,竹排上有一家人正挥篙划水;看湖的西边,一轮巨大的水车在转动,将湖水哗哗地舀入另一池塘里;他还看到了铺满毛竹的池塘里,小孩在妈妈带领下,欢快地竹排上蹦啊跳啊叫啊。图腾了一幅映月湖光一镜开,转轮舀水入池塘;竹排踏歌稚童戏,散作秋风满处光的画卷。
那圆形的池塘,由许多高耸的青砖立柱围着。那沿映月湖而筑的青砖墙上,开着各式巧妙的漏窗,每一处圆圆的窗口,都是一幅活的框景。水中有树木的倒影,有俏丽的歇山亭台倒影,天地在湖中流动,添了几分节日的灵动仙气。
来到朴园新建的、砖拱连云青色围的“生态廊道”。从高大素雅的门头进入,正面青砖墙上镶嵌着生态廊道四个金色大字。一棵青松从墙里长出来,展现墙松探臂待人归的温馨。顺应自然,爱护自然,这是一条“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之路”。墙角处长有高大的朴树,与外面的树木隔墙互动。弯弯曲曲的廊道上面,是一道道漏空的穹顶。往前走,还有一座横跨墙头的青砖拱桥。桥上行走的游客,可以临空一览生态廊道的全貌。
廊道尽头是“幻碧湖”,四周也是青砖围墙,上面有许许多多的景观窗。湖中的夕照台上,临时搭建了节日“朴园戏台”。戏台水殿央,歌绕曲桥旁。由本地江都民歌手经玉清正演唱《扬州月》等扬州民歌,小调婉转,悠悠扬扬,一湖碧水跟着节奏泛起细细秋波。听得小桥、观景台上的游人驻足鼓掌。台上佳人,与湖中秋水共长天一色,看得如痴如醉。小调清甜一湖水,秋光碧影韵国昌,升华了节日朴园的意境。
歌声飘到一处青色的小院里。院中央有一个水池,水池里立着一个又高又大的金色“聚宝盆”。盆口朝天,仰望里面源源不断的发财水,瀑布般地流出来,挂在盆边上,恰似“黄河之水天上来”。哗哗地仿佛叙说着农家幸福生活的心声……
是的!秋光盈盈的朴园里,每一棵朴树,站着的是丁伙百姓不屈的脊梁;每一面青砖墙,立着的是丁伙百姓朴素的身板;每一座桥,来往的是百姓忙碌的身影;每一汪湖里水,流淌的是丁伙人醇厚的情谊。
天热,心热,热得满头是汗的我,来到西园月亮门出口处的“凤鸣湖”。站在拱形的桥上,夕阳像是喝醉酒似的满脸通红。青桥倒映琉璃水,一镜秋光入翠辉,我便是景中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