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柳岸花明 >> 短篇 >> 江山散文 >> 【柳岸·红】心园(散文)

编辑推荐 【柳岸·红】心园(散文)


作者:栎年 布衣,381.3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179发表时间:2025-10-24 20:56:12

心田里的那块绿地叫心园吧。心如平水的那种宁静,幽径遐想的那种情致,会友品茗的那种风雅,赏诗做文的那种升华……恐怕都是篱笆墙内心田里的那块园地呢。
  
   一
   孩童时代就有心园的。那时候我有一个发小,叫工人生。他上学的名字是何工人,村里人都叫他工人生。赣南的客家人有这个习俗的,取名男生女秀,大概由此叫起来就带个生吧。工人生是我孩童时代最要好的发小。我们一起在村头水塘边上开了一块土地,种上豆角、黄瓜、油莱、蕹菜之类,我们一起上学、一起上山砍柴、一起下地拔猪草、一起爬树掏鸟窝、一起召集众多村童玩各种游戏,每每之余,都是我们到小园里栽种松土浇水上肥的好时机。我们精心耕作和照料这些蔬菜瓜果,白天晚上心里挂记着,经常早上起床第一件事,就是跑到小园里,在鲜嫰的阳光下看那露水晶莹的苗儿藤儿又长高了、变粗了、开花了、结果了……哇,那种童真世界真是美妙如幻!每当收获菜儿瓜儿果儿拿回家时,母亲那慈祥的笑容更加灿烂了。是呀,不像成年人心田里的那块心园,我的儿时的心园是田园里的那块绿色的童话,是看得见的,也是看不见的。
   乡村是童话的摇蓝,然而随着长大成人,发现这块土地只是长年劳作的田野,砍柴背薪的群山,十年寒窗的休止符号。童话园里孵出了一只带有翅膀的东西,想飞越这道篱笆墙,飞出去,飞到外面的世界去,再也不要回来。是的,他飞出去了。几番扶摇,一不小心,用力过猛,一气飞到遥远的东北,那座威严雄壮的戎马军营,飞到学海茫茫、书声朗朗的那所高等学府,飞到高楼林立、车水马龙的那座海滨城市,飞到尽情展翅、鸟瞰寰宇的那片寥阔天空……他将自己生命的最炽热、最坚毅、最精彩的篇章写在这几段人生里。——是的,这就是我。
   说起来真怪,年少时奋力要逃离的那块土地,尤其是那块儿时的童话田园,却在漫漫几十年的事业奋斗和职业生涯里,总忘不了,总是梦幻般地回忆着,至宝般地珍爱着。
   在部队担任连队指导员时,我的田园情怀就萌芽复发,非常重视抓后勤,倾心于营房前面的那片菜园子,把最好的老兵,党员骨干,安排去种菜,菜种好了立功受奖。喜欢站在田间,蹲在地头,仔细察看菜苗的长势和变化,与种菜老兵交谈蔬菜种植和菜地管理问题,每每看出种子发芽了、长苗了、开花了、结果了,便情不自禁的欣喜和兴奋。外出最牵肠挂肚的就是连队的那片菜地,谷雨了,芸豆黄瓜种了没有;立秋了,萝卜白菜播了没有;暴雨了,降温了,地里的蔬菜涝坏了吗?冻伤了吗?归队第一件事,就是到菜地转一转,看一看。哎,不知不觉中,我把儿时的田园情结带到连队去了。
   转业到地方后,又总想有一块如同儿时那样的属于自己的一块小田园,然而多年里一直住在高搂林立的闹市区,这种愿望只是一种空想罢了。退休后搬了家,搬到一个实现了我的田园梦,让儿时的童话得以再一次重现和升华的地方。
  
   二
   如果把城市当作女郎,那么周围的蓝色海洋和青山绿水,就是她色彩缤纷、生展风姿的衣裙。是的,我的家搬到了这座城市的衣裙飘逸之地。小区的周围青山环绕,湖光潋滟,流水涟漪,里面小经通幽,花木翠香,池游锦鳞,蛙声夜起。这里是花园吧——哦,这里也是田园。我还在自家的院子里,屋前屋后,房头房尾,规矩方圆,勾勒曲直,专门划出了绿化美化和蔬菜种植区,种植众多花卉草木和瓜果蔬菜,整个院落盈溢着花园气象和田园风光。
   翠竹、蔷薇、鸡爪槭和元宝枫依偎着院栏恣意生长和铺展,茂密枝叶和娇艳花朵映耀在阳光下,朝向蓝天,与云朵共舞和风,又将院落私秘于她们的庇护之中。一进院门,左边一棵石榴树,取意火红兴旺;右边一棵桃树,蕴含吉祥繁荣;迎面走到门庭前,一簇迎风摇曳的月季花,宛若喜迎来客。前院两边是菜园,方正成田,纵横相接,栽着冬瓜南瓜丝瓜、茄子辣椒西红柿、油菜芹菜雍菜生菜油麦菜……菜园中间是宽阔的金黄色铺砖地面,沿着砖面向房东头走去,脚下便是一条扭动着窈窕身段的素面丹边的幽径小道,小道外侧的那块毗邻方正菜园的直角三角形菜园,斜边不是直线,而是一根弧曲线条,与小道的袅娜相融于同一首美妙乐曲,那沁人心扉的旋律和韵味,宛如乡间田园之歌的余音,一直传递到房东头那条狭长的美化绿化带。
   那高矮错落的各种草木花卉,如小叶黄杨、紫丁香、木槿花树、芭蕉树、百合花、马兰花、玉簪花……又都加入进来,或展现形态各异的身影,或摇拽婆娑起舞的风姿,或闪耀缤纷艳丽的色彩。匍匐低呤的,如同与土地的私语;肆意伸展的,宛若轻拂四面的来风;昂头耸立的,仿佛唱着高昂的天歌。这便蔚然形成了田园的合唱、合奏与歌伴舞。而且她们的内涵远不止这些,比如黄杨树的长青,是北国冰雪的春色;芭蕉树的飘逸,是江南林中的烟雨;木槿花的舜华之誉,与屈原的兰芷之美,可媲相与;紫丁香、马兰花、玉簪花的芬芳,是大地的体香,心灵的美馔。
   拐弯就是后院了,与房头花木相呼应的是一棵李子树,高大油绿,四面铺开,占据着一方天空和土地,与前院的桃树正好组合成桃李意象。桃李满天下,是不能担当的。虽说当年参加地方高考后念的是师范院校,但毕业后没有当老师,而是回到部队,挑李就无从谈起;虽然给几批军官上过文化补习课,给军队院校招生考试复习的士兵上过辅导课,但他们算不上我的桃李。转业到地方后,一直在国家机关工作,更与教书育人无相关系。投桃报李吗?这倒是我所崇尚的美德,也是中华民族的优良品德。
   李子树旁边是后院的主区了。围墙外面榆树摇风,旁枝逸叶探入院内,阳光驾驭着移动的荫影。紧贴围墙是一条贯穿东西的狭窄长条,象一条花廊,高矮参差的草科花卉上面蜜蜂吻蕊,蝴蝶翩跹;又象一根细长的扁担,两头桃着一大块方形的菜地,芸豆和黄瓜爬满了枝架,芸豆开了花,黄瓜结了果。再往右拐就是房西头了,这里是仓库区,存放着车辆农具,肥料农药和一些杂物。啊,好一座花草憇园,院中田园了。
  
   三
   自打有了这座院中田园,我便将自己融入了这片天地,春夏秋天都是农事繁忙季节,翻地播种、间苗移栽、除草松土、施肥打药、搭架拉藤、掐叶打尖,时节次第,作物轮植,躬背挥锄,汗洒苗土,虽劳筋骨,其心放歌。便自喻陶渊明归园田居了,心中畅吟“………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又想起苏轼的黄州农舍,东坡八首,最终落脚于“竹杖芒鞋轻胜马………也无风雨也无晴”的《定风波》。
   陶公的悠然自得也好,东坡的超然豁达也罢,都发源于一方自然,一片土地吧。顿觉自已的这块小小田园,竟然有如此的神奇和魔力。我于是顿悟,田园虽小,却共有天之行健,地之势坤,人生的一切,皆蕴其里!在此,我倾身于耕耘,颐养于情怀。人生百景,匆匆已过,回首望去,风雨云烟,已化山头朗照,宇空虹霓。
   这座院中田园,成了我心间的田园,发源于儿时的田园,又超越儿时的田园。这就是我的心园了。
  
   四
   我最喜欢的,是我的那间书房、书法室,和这片自家院落的田园。日子一天天地过,时光一寸寸地去,书房、书法室、院中田园,成为我日常的活动场所,构成我退休生活的主要内容,奠定我又一段人生的底色和基调。平日里,每每翰墨挥久,书海游倦,便出到园子,畅吸一口新鲜空气,沐浴一下柔和阳光,打理打理果菜,拾掇拾掇花木,既是一种运动,又是一种休息。田园给予我的又何止是这些?春天里娇艳馨芳的群花与柔情蜜意的蝴蝶和蜜蜂、夏日里头顶蓝天的绿树与撩拨梢头的白云和鸟儿,秋日里压弯枝藤的瓜果与满园盈溢的秋色和秋风,就连冬日里田园的银装素裹和冰雪护盖下土地的睡梦,都是一道迷人的风景线。白天可观赏菜园里的绿苗叠翠,前院元宝枫上的喜鹃闹枝,后院榆树间的斑鸠窜林。
   每天深夜人静,我都要出来,或从书房,或从书法室,出到院子里来。这时院墙头上的夜灯亮着,将柔和的灯光铺洒在地面上,铺洒在绿苗上,像是撒了一层金色粉末,薄薄的,淡淡的,晶晶莹莹的。我披着这温情夜光的金纱,独步于那条幽径小道上,从前院到后院,听那墙根底下菜园苗间低吟的蟋蟀声,院墙外面溪流水中传来的蛙鸣声,也仿佛能听见田园里菜苗生长的拔节声,在这静谧的世界里,真如朱自清在荷塘月色底下,什么都可以想,什么都可以不想。要是哪天夜里突然下雨,你能在朦胧中听见窗外“沙沙沙”“哒哒哒”的声音,那是雨丝落在菜苗上的连绵声,雨滴打在芭蕉树叶上撞击声,隐隐约约,或明或灭,你分不清自己是醒了还是在梦里。
   说起下雨,我最盼望的是春雨。漫长的冬天终于结束了,春雨是春天的脚步。惊蜇过后,春雨便渐频起来,或淋淋漓漓,或淅淅沥沥,像是春姑娘在天空的花洒下沐浴,一位刚出浴的美人,将化作山河一新,鲜艳明媚,草绿花红,万物勃发。我会驻立在窗前,贪婪地目注窗外田园里的春雨,赏烟雨间那草木迎风的舞蹈,品雨丝中那细细密密的情思,听雨声里那冻土融化的韵音……啊,春天来了,我的院中田园的春天来了!我的久眠寒冬的心园醒了!心园的春天来了!
   我把我的田园喜爱写在诗中,把我的心园情怀写在诗中:
   (一)
   厅堂金碧室累层,不如庭院半圃耕。
   少时力破农门去,而今心羡一田园。
   不是雕宫易穴处,但求溪头一洞天。
   人生漫漫身心苦,难得一隅归去焉。
   (二)
   绿茵园圃已满色,群花众果初芬芳。
   无需采菊东篱下,可期孟夫子过庄。
   氛闹已隔南山远,细语就在溪水旁。
   书斋读完古贤录,耘耕即乘晨昏凉。
  

共 3783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本文是围绕“心园”讲述作者不同人生阶段与田园的联结:童年时与发小在乡村开辟菜园,感受童真与收获的快乐;成年后离开乡村,在部队照料营房菜园、转业后渴望田园却难以实现;退休后终于拥有院中田园,细致描绘院落的花木蔬果与四季景致,在耕耘中重温田园情结,并借田园获得心灵宁静与人生顿悟,最终点明“心园”是承载个人情感与精神寄托的归宿,还以诗歌抒发对田园与心园的喜爱。本文写作运用细腻的景物描写,如对院中花木、蔬菜、四季景色的刻画,语言生动且富有画面感;同时引用陶渊明、苏轼的诗句及自创诗歌,增强文本的文化底蕴与文学性。读来使人欣慰,心生共鸣!欣赏,问候作者!【编辑:刘柳琴】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刘柳琴        2025-10-24 20:56:47
  恭祝创作丰收,期待更多佳作点缀柳岸,展示您的风采!
敬请加入柳岸花明文友交流群QQ: 858852421
2 楼        文友:刘柳琴        2025-10-24 20:58:05
  本文以 “心园”为线索,分四个部分层层递进,从童年具象的菜园,到成年后对田园的追寻,再到退休后院中田园的实景描绘与精神升华,脉络完整且逻辑连贯。
敬请加入柳岸花明文友交流群QQ: 858852421
3 楼        文友:老百        2025-10-24 20:59:20
  本文是借“心园”这一核心意象,串联起作者从童年乡村菜园、军旅连队菜地到退休后院中田园的人生历程,表达对田园生活的深切眷恋,以及在田园耕耘中获得的心灵宁静与人生顿悟,最终点明“心园”是超越物理空间、承载精神寄托的心灵归宿。
柳岸花明社团欢迎各位文友 联系群QQ:858852421
4 楼        文友:老百        2025-10-25 02:51:53
  佳作欣赏推荐,已向江山精品审核组申报!
柳岸花明社团欢迎各位文友 联系群QQ:858852421
共 4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