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淡雅晓荷 >> 短篇 >> 江山散文 >> 【晓荷.小事】捡来的美食(散文)

精品 【晓荷.小事】捡来的美食(散文)


作者:足行两行泪 举人,4157.55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154发表时间:2025-10-28 14:02:49


   在我们家,曾经发生过这样一件事:一条膘肥体壮的野狗,死在了我们屋后的山坡上,正好被上山砍柴的我和母亲及时发见了。当然,遇到这样的好事,我们也没放弃掉。
   这事在别人眼里,可能就是一件无足挂齿的小事,说不定还羞于启齿地张榜公布呢,更不值得拿出来大书特书。要是在物质生活已很富足、各种好事层出不穷、已是见怪不怪的今天,再遇到这样的事情,想那野狗身上可能带有的传染病菌、看到它浑身带血的脏兮兮,就是打死我们,也不可能把它捡回家,并且还美美的吃上一顿。
   而今再想起这事,我们仍心有余悸不寒而栗,会情不自禁地打起抖来。又不得不承认,那时的我们胆子可真大。要是被狗肉吃死了,就不会再有今天的我出现在大众面前了,更不会有人平静地讲起这个快要被遗忘的故事了。
   一切都该感谢上苍的护佑!
   那是在我约莫十一二岁的年龄。别看这小小的年纪,可我早就做起了超越自身年龄该做的事情了,如洗衣做饭、扫地洗碗、捡柴割草之类的轻巧活儿,早就做得滚瓜烂熟了。当然,像去生产队里为家里挣些工分的事,也已开始多年了,如拾麦穗、抱把、捡芽豆……等等,虽然因年小力气不大,给家里挣不了多少工分,但也还是能积少成多的。
   那天,我和母亲去到我们屋后的山上,一连几天的雨下,把家里积存不多的柴快要烧个精光了。这不,天刚一放晴,我们就赶快朝后山进发,为的是要在老天爷的又一次雨水到来之前,能够抢先弄些柴回来烧。
   我们到达一处被山洪冲垮的滑坡缺口。那地方石头码成的堡坎早就有点不大对劲了,又被一场突然而至的山洪浸泡,那堡坎连抵抗的力气都没有就一下子完败了。石头与土壤气势如虹地朝山下冲去。从此那地方便落下了一个难以愈合的口子。母亲每次到了那个缺口处,心里就要念叨几句:真是可惜了,这大的一个缺口,再也长不出柴来了……我则默默地站在那儿,也为有那个裸露着泥石的缺口而惋惜。
   那条刚刚断气不久的野狗,恰恰就死在缺口不太显眼的草丛中。那儿是一处低凹,一般不易被发现。也许野狗在死亡之前,是察看过了那儿的风水的。它很可能想过,先在那个隐蔽的地方躲一下灾,等风平浪静之后再走——回家去。也许不是这样的,它想的是假如自己死在这儿了,等再投胎时,那儿的好风水就可以帮助它不至再变成一条被人欺负的狗了!
   我们如获至宝地把它背回了家。
  
   二
   也许得介绍一下那条野狗难堪的死相的。不然它的死就有点莫名其妙,或者也叫死得不明不白吧!
   是的,这条浑身上下印着花斑的野狗,整个头部都血肉模糊,尤其是它的那张嘴已呈四分五裂状。我们将它的尸体往背篼里装的时候,它的身体还有没完全散去的余温,以致它的整个身子都软软的,就跟睡着了一样还没被僵住。
   像它这样的一种死法,作为从小生长在农村的我,是见过这种情形的。邻居勇爸家养的一条大黑狗,从没咬伤过一个人,它每天的职责就是兢兢业业地看家护院,也从没见它外出过。却在仅有的一次粗心大意的外出中丧了命。它在死之前,还把炎炎一息的自己的身体拖回了家。它很可能是想到自己在家里没吃过一顿饱饿,才趁着夜色溜出去找吃的,却被村里的歹人放置在路边炸弹炸到了。它的家人,起初打算将它掩埋了,觉得它辛劳一生,应该换来应该有的尊重。可是没经得住肚子饿和口淡的诱惑,最终将它吃进了肚子里。心里却在念叨它平时的如何如何好。
   在我们村里,一到冬天,总有一些不劳而获的男人,成天都在琢磨来琢磨去,才想出了用自制的土炸弹去炸别人家的狗,弄回来吃肉,以解决腹中饥和口淡的问题。
   像生产一枚让狗瞬间丧命的土炸弹,是再简单不过的事了。连曾经见过一眼的我都会,但我不会去做这种事。将铁砂子和火药装入杀了猪的小肠内,一颗缺德的土炸弹就算做成了。扔给肚子饿得慌的狗吃,没几条狗能抵挡得住这样的诱惑。只要它一上钩,脑袋就将开花,即便不马上死去,也会慢慢被耗死。
   我们从后山上捡回来的那条野狗,母亲说平时根本就没看见过,应该不是我们村里的。它很可能在吃了土制炸弹后,一下子失去了方向感,没找到回家的路,才逃到我们那面坡上来的。也有可能是这样的一种情形,它既然狠心吃下了路边的那枚土制炸弹——可以简单地看成是它对死亡的蔑视,要么它已经受够了主人的窝囊气,才选择自杀,死又不想让家里的人发现,死也要死在外头;要么它是受着那枚土制炸弹外面有肉的诱惑,却没想到里面包裹着的东西,竟然取了它的性命。考虑到离家尚远,不如到那个缺口处去暂避一时,等情势好些了后,再回远处的家里。
   不管怎样,它已经死了——死在了野外,是不能再回到昔日的家里去了的。
  
   三
   我们那有三间瓦房、二间茅草房混盖在一处的新家去年才建成。是拆了一两公里外的老宅搬过来的。
   尽管建房的主体工程早已完工了,但因为没有后续的资金投入,用墙板筑成的土基墙裂开了好多的缝隙,亦没办法封上,地板也只是简单地抹平了而已。
   在我们家里却被安进了一支修水库的工人。
   也算是我们的房子建得比较及时吧,不然在我们家下边、大约有一公里远正在建设中的团结水库,其建筑工人就无处落脚了。他们的到来,无疑又让我们那不但堆了很多农具,而且还堆了粮食与家具、连住人都有点儿拥挤的家,更加显得雪上加霜了。队长来家里做了好几次工作,每次都以兴修水利是大事,村民们应该支持一下他们的工作为借口,而做父母的工作。谁叫我们家离工地那么近呢?出于迫不得已,父母亲只好答应了。腾出的房子是环房,他们七八个建筑工人搭了上下铺的临时床,挤在一间屋里。那局面有点儿像并在红苕床子上的种红苕。没办法,我们家的五个娃娃,只好被邀到了一间屋子里去睡大铺。
   尽管如此,我们谁也没去责怪他们。反倒他们还很客气,见了我们家的大人总爱说,把你们挤到了,不好意思……我们就这样每天抬头不见低头见地处到了一个屋檐下,大家相处得也还算融洽。
   记得那天,我汗流满面地把那条死狗背回家时,正赶上基建队的工人们午休,一个被我平时叫作刘爷爷的人,把背篼从我背上取了下来。又过来一个年轻人,旋即就把死狗从背篼里抬了出来,放到屋檐下的石条上。
   站到旁边的母亲低头不说话。毕竟是条死狗,又是从外面捡回来准备吃的,恰恰又被外人撞见了,她在面子上肯定挂不住,她怕被他们说。我猜想准是这样的。
   刘爷爷却说:“你们运气真好,还能捡回一条狗来饱饱口福。”
   这下母亲才从害羞的状态中挣脱了出来,她带着刚才的红脸说:“你们不要笑哈,这都是没有办法的,家里的娃娃多,他们口淡……”
   “这有什么好笑的,大家不都一样吗?”旁边一个我不认识的叔叔说。
   “你们哪个会宰狗,协助一下我,下午把狗给他们弄出来!”刘爷爷主事地说。
   同时,把眼睛看向我和母亲:“主人家同意不?我作主了。”
   “刘叔,求之不得呢。谢谢你们了。我们把它一锅炖,晚上大家一起吃。”
   “一起吃就算了。我们有伙食团。”
   刘爷爷推脱道。看来他真是个主事的,他的话他们全照办了。
   母亲用我们家里最大的一口大锅,把整条狗全炖进去了。没等它熟透,我们就从那腾起的红烧味儿的烟雾里,味道了一股股千载难逢的香味儿。
   没等狗肉炖耙,下午帮忙的刘爷爷和他的帮手早就不见了,母亲找寻了一圈也没找到人。就说:“我们先吃,给他们留起来,准是去他们伙食团里吃了。”
   天黑的时候,他们一行七人从外面哼着小调回来了。
   母亲见到后,便埋怨说:“刘叔,不像话哈,喊你留下来与我们一起吃,你们却悄悄地走了。你带个头,把他们都叫来,大家尝尝味道。这是我提前给你们留下来的,别嫌弃啊!只是,我们家里没有酒下。”
   说罢,母亲就把她提前给留起来的那一盆狗肉端上了桌。
   刘爷爷还想客气一番,下午那个帮忙的年轻人已拿来了半瓶酒,说:“这是人家的心意,我先领情了,谢了。”就忙不迭地吃上了。
   “那好吧,大家都来加个餐。”刘爷爷面浅地也跟着坐上了桌。
   那晚,我们吃的有多开心,全被母亲看在了眼里,她好像趁此说过:“以后,你们都勤快一点,又好有狗肉吃。”
   我却在心里暗自想:“这样的好事不就才遇到过一次吗?”
  

共 3284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这篇回忆散文以“捡来的美食”为核心,将物质匮乏年代的生存图景徐徐展开。文中的每处细节都带着岁月的温度:十一二岁便承担家务挣工分的 “我”、漏风的土基墙房屋、修水库工人挤睡的上下铺,还有那条带着余温的花斑野狗,共同勾勒出一代人的生活底色。作者没有刻意渲染苦难,反而用细腻笔触捕捉人性微光。母亲面对外人时的羞涩与真诚、刘爷爷主动帮忙宰狗的善意、工人与家人共享狗肉的温情,让粗粝的生活多了份柔软。如今回望,“狗肉香味” 早已超越食物本身,成为对过往艰辛的坦然接纳,更是对平凡人相互扶持的深切感念。这份藏在烟火气里的记忆,不仅是个人的成长注脚,更是一个时代的集体回响,提醒我们在富足当下,仍需珍视那份质朴的善意与坚韧。【编辑:汪震宇】【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202510280013】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汪震宇        2025-10-28 14:03:45
  文章用真实细节还原年代质感,从捡狗到分食的过程满是生活气息。母亲的羞涩、刘爷爷的热心,让苦难里的温暖格外动人,读来既心酸又治愈。
2 楼        文友:汪震宇        2025-10-28 14:04:14
  没有华丽辞藻,却以细腻笔触勾连起过往。野狗的遭遇、家人与工人的相处,每处都透着真诚,轻易勾起对旧时光的共情与思考。?
3 楼        文友:足行两行泪        2025-10-28 16:57:44
  老师辛苦了,编文神速啊。谢谢了!
共 3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