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云水禅心 >> 短篇 >> 江山散文 >> 【云水】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散文)

精品 【云水】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散文)


作者:春草葳蕤 探花,15060.15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757发表时间:2025-11-03 14:41:47

当我和爱人站在“李清照纪念祠”前,一路上相伴着我们的秋雨也渐渐停了。此时,秋雨初霁,天空越加如碧,蓝得令人好似非要掏肝掏肺来欣赏着碧空下的景物,才不辜负秋天的天高云淡,南飞的鸿雁。
   李清照纪念祠1989年建成并开放,就在青州市南阳河畔的范公亭公园内。李清照,一代词人,她的词,委婉含蓄,风格清丽,耐人寻味,她曾在诗中写道:“欲将血泪寄山河,去洒东山一抔土。”字里行间,无不深切地表达着对青州的怀念与难舍。
   那缕缕菊花香沁人肺腑,习习飘来,菊花盛开得无拘无束,一眼望去,整个城市街道,角角落落,到处都是灿烂的色彩。菊花,开得金黄,璀璨,于是,那样的一句“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情不自禁就从脑海里翻涌着,那也是非吟出来不可的。
   好多次从潍坊来青州,不是这事儿就是那事儿的,好似都不是来特意旅游的,都是忙事儿的。忙完之后,就急着往家赶,都是匆匆来匆匆去的,回到家,就会埋怨:又没去清照纪念馆看看,真是的,气人不?
   这一次,差点让秋雨给耽搁了,还是爱人决定的,说:走,去青州,今儿啥也不干,就去清照纪念馆,清照祠里,去你崇拜而怀有深深敬意的女词人李清照,进行一次无限的缅怀,好吗?秋雨有些凉意,但是,我被爱人用手握着,心里暖暖的,爱人从下了车子就一直牵我手,边走边欣赏着满城的黄金甲,口里说着:这菊花也是分在什么地方生长开放的,发现没?在青州,菊花开得格外鲜艳,一朵朵进入了角色一样,精神,又充满着一种很别致的文化气息。
   我与爱人边说着,已经再次踏入范公亭公园了。上一次,其实,自上次来公园,却没得时间到清照纪念馆里来拜祭一下心目中钟爱的女词人,一直感觉很是遗憾。
   如今再次来到公园,此时,湖水波光粼粼,秋天的湖水碧透一样的清澈,水鸟儿展翅,飞在湖面上,也有孩童和家人在湖岸边欣赏着湖中的水色天光,心儿激动又畅快。但见,一只只小船儿荡在湖面上,一只只野鹜在湖面上游动着,不时发出嘎嘎的欢唱。
   走到湖边,一阵清风拂面,菊花的香亦迎面而来,再穿过小桥,曲径蜿蜒处,就来到了“李清照纪念祠”。
   青州,北宋时期的青州,无论是经济还是文化都是历史的交汇点。青州的地理位置何止是重要,而且,相当便利,且景色独具的。这里有可去蹬云门山,可采三篙松涛煮一杯茶汤,饮着茶香,也可去寻觅出道旁宋代题记。更是,可以人站在寿字下,去感受一下,人比寿字小的渺小;也可以踏在青石板路,去细听千年前的马蹄印与元代瓷片在苔藓下藏匿的千年心事。然而,此刻,无意与其它的景色秀丽或俊伟,只是一味地寻觅着秋风秋雨后的满城菊花,一门心思地就一路来到了清照祠前。
   李清照是济南人,丈夫赵明诚是诸城人,然而,想不到的是,夫妇二人却在人在青州居住十几年。可以很容易想象得出来,青州的景色秀丽与一座城的恬静与安暖。
   青州,与密州离着不远,原来是李清照的夫君赵明诚,他姥爷家住在密州。或许,彼此间可以相互照应吧,于是,赵明诚他们便将家安在了青州,这一住便是十年。而,这十年,他们夫妇二人琴瑟和鸣,过得相当宁静,这与青州城还是密切相关的,因为,向来,青州就是如此,安静,祥和。因此吧,我总是在想,莫非青州,这里才是最适合文人墨客人居住生活的好归处?
   这十年,说长不长,说短确实也不短的,对李清照而言,可以说,这是她难得的好时光,也是她人生中最静谧的一段日子。悠闲,自由而又宁静。我想,那时候,这青州城中,也一定不缺少菊花的,每到秋时,清照居住处,房前屋后,开满菊花不算,满园的菊花也是开得恣意开怀的。那时的温馨点滴,在往后的岁月里,却化作了心底里油然而生起的“当时只道是寻常”的喟叹。
   都说最美的时光就是心里的安闲与自在,心无杂事,耳边也无乱耳之事,可以静心阅读,或是写点什么做点什么。一束菊花眼前,一缕缕菊花香溢满居室,手里若再捧一杯菊花茶,笔下又怎么能不写出精美的绝句来?那首千古绝唱,也因此在请找笔下流出:“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真是如此的,就如李清照亲手写下的“甘为乡人矣”这般饱含深情的词句一样,在这十年里,李清照与赵明诚婚后恩恩爱爱在一起,生活得也是最为安稳平和的十年呢。
   或许,天气有些炎热,亦或许,太急于来到祠里转上一周了吧,竟然微微出了一身细汗。好在纪念祠中,设有雅致的茶座。平时,就会有人约着朋友三三两两的相聚在湖边,若是冬季,雪花飘起,还可以围炉煮茶,推心置腹,于悠悠茶香中轻声细语,相谈甚欢。也就应了那首《归去来兮辞》,因为清照与明诚相爱的两人,都十分推崇陶渊明的《归去来兮辞》,早已将自家客厅命名为“归来堂”了,那么,人们又怎么会忘记,清照的夫妻总是将家园打造成人们希望的那种归家的感觉,无论他们天上人间,人们依旧他们就坐在家里,或读书或依然一同精心研究《金石录》呢。
   此时,清照纪念祠里,三三两两,或一队队,还有许多的学生在老师的带领下,很有次序地一波波一队队来到了纪念祠里,怀着无比崇敬与敬佩的心情,缅怀着一代女词人。
   虽不是冬季雪花飞扬,然而,银杏也是泛黄,秋风瑟瑟里,已有茶香飘散在空里,人儿也顿觉一种暖意升起在彼此心间,我和爱人,也随着人群走着听着认真地观看着。但见,这李清照纪念馆,一处别致小四合院,青砖灰瓦,绛紫色的木窗木门,院内主厅三间,一律的坐北朝南,额曰“归来堂”。东、西、南三面为“人杰亭”“金石斋”与“词廊”。院内,鸟儿轻声啼翠,花草树木茂盛而蓊郁,尤其的一种清淡素雅,古色古香。
   转入“归来堂”,时而有人吟诵着清照的诗词,最是那句:“莫道不销魂,卷帘西风,人比黄花瘦。”时而被人吟诵起。谁都知道,赵明诚,字德甫,他是著名金石家。清照夫妇在归来堂居住期间,不仅两人精心研究金石,校对古籍,整理碑拓。而且,清照也创作了大量的脍炙人口的诗词,清照的《小重山·春到长门春草青》末句是“二年三度负东君,归来也,着意过今春”。赵明诚在李清照的画像上题词说“佳丽其词,端庄其品,归去来兮,真堪偕隐”。夫妇二人经常饮茶考试,相互娱乐,一人说出哪一条目,另一人则要答出该条目在某架、某书、某卷,第几页中的第几行;玩“赌书消得泼茶香”的游戏:比赛看谁能更快说出书中某一内容所在的页数,开心之际常常泼洒了茶水,常常屋内回荡着二人的欢声笑语。
   往往都是名城取胜,清照多次甘拜下风呢。而,情感在浓情蜜意里,不断升华。但是说起写诗词,名城却又不及清照了,就是那一首千古吟诵的《醉花阴》,名诚绞尽脑汁也没有超越。那是,赵明诚调莱州任知州时,一天,赵明诚收到了李清照寄来的诗词《醉花阴》一首,读了又读,真是爱不释手,于是,就用妻子的词韵填写五十首让友人读,朋友细心读了又读,之后,明诚问哪句最佳,友人答道:“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哈哈,看来唯有这一句,才真的令人叫绝不已。事实也是,果不其然,这一句成了千古佳句,吟诵到今。
   仰头望时,但见,灿烂的阳光下,满目的菊花黄里,簇簇菊花盛开,天空中传来大雁南飞的雁阵,一行行。蓝天白云之下,菊香飘逸里,李清照赵明诚夫妇的雕像塑在洋溪湖畔,惟妙惟肖。但见,一位抚琴,一位手握书卷,清照名城夫妇二人,琴瑟和谐,神态安静,默默相对,爱意深深,不禁让人想起二人在青州的生活,这情景同样让夫妇二人怀念。
   即将走出李清照纪念馆时,暮色就要降临。此时,银杏飞舞,菊花飘香的秋色里,青州古城里的景色越加古朴迷人。大红的灯笼,古色古香的建筑,与李清照纪念祠整体建筑造型相互辉映,更觉得清照祠里的建筑古朴大气,雕梁绘柱,构型典雅,画栋镂窗,轩窗回廊,相辉映,无不默默中彰显着青州厚重的历史文化。李清照,作为一个爱国词人,不仅有着巾帼之淑贤,更兼须眉之刚毅。同时,具有着崇高的家国情怀,无论诗词还是女性的独具魅力的美,都为后世留下了不可磨灭的一笔宝贵财富。
   爱人开着车子,已经走出青州很远了,我的心儿好似依然还在那古色古香的清照祠前的缕缕菊花香里徘徊着,久久沉吟在那一抹菊花香里,那厚重的文化历史画卷里。
   隔着车窗,回头再次望着远去了的青州,但见,整个青州仿佛间,坠入了万家灯火中,景色古朴迷人。秋风里,菊花色里,又一次,想起那句诗深情而永久吟诵不绝的诗句:“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共 3384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一篇游览李清照纪念祠的游记散文。作者与爱人同游青州李清照纪念祠,沿途满城的菊花开得格外鲜艳,好多次来青州,都是来去匆匆,稍留遗憾。这次爱人决定,去李清照纪念祠,去缅怀伟大词人李清照。纪念祠地理位置特佳,交通便利,景色独具。“归来堂”“人杰亭”“金石斋”与“词廊”古香古色,清淡素雅。李清照与丈夫赵明诚在青州十年,相爱如宾,生活温馨。夫妇二人一起赌书泼茶,吟唱诗词、琴瑟和鸣,生活安然。离开青州时,回望青州,感慨万千。文中表达出对李清照的崇敬与缅怀,对青州历史文化的敬畏于沉醉,对美好时光的珍视与向往。情感细腻,语言沉稳,描写生动,感悟深刻。感谢葳蕤老师的精彩分享,好文推荐共赏。祝老师创作愉快!生活开心!【编辑:梦在何处】【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202511030022】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梦在何处        2025-11-03 14:49:32
  文中情感细腻饱满,对李清照从“崇敬敬畏”到“共情理解”,既赞叹了其词风清丽与家国情怀,更共情她“当时只道是寻常”的人生的感慨。情感真挚,引人共鸣。
梦在何处
2 楼        文友:梦在何处        2025-11-03 14:53:23
  描写手法多样灵活、细腻传神。对秋景如:碧空如洗、鸿雁南飞、满城菊花;古祠:归来堂的青砖灰瓦、祠廊的雅致布局;人物:李清照夫妇雕像的神态的细致刻画,让场景立体丰满。
梦在何处
3 楼        文友:春草葳蕤        2025-11-03 22:25:07
  感谢梦在何处老师编审,辛苦老师了。葳蕤敬茶问好老师,祝福老师写作愉快,工作顺利!
春草葳蕤
4 楼        文友:乡笛        2025-11-04 11:59:59
  一篇游记,有声有色,有骨有肉。描写具体灵动,朴实感人。场景生动,妙趣横生。好文章,读后受益匪浅。
5 楼        文友:淡淡的云彩        2025-11-04 17:04:07
  文章巧妙地将李清照的历史故事与现实场景相结合,通过“李清照纪念祠”的参观,引出了李清照与赵明诚在青州的生活经历。作者不仅详细描述了李清照的才情与坚韧,还通过“归去来兮辞”“归来堂”等典故,展现了李清照夫妇对陶渊明隐逸生活的向往。这种历史与现实的交织,不仅丰富了文章的内容,也使读者能够更深入地理解李清照的内心世界。结构严谨,层次分明的佳作,再次拜读学习。恭喜春草葳蕤老师佳作获得精品!
淡淡的云彩
6 楼        文友:春草葳蕤        2025-11-04 21:43:45
  感谢云彩老师百忙中的精彩留评,葳蕤敬茶问好老师,祝福老师写作愉快,工作顺利!
春草葳蕤
7 楼        文友:春草葳蕤        2025-11-04 21:47:11
  感谢乡笛老师留评,葳蕤敬茶问好老师,祝福老师写作愉快,事事如意!
春草葳蕤
共 7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