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篱】两个版本的二人世界(散文) 
一
  
我们这一代人的“二人世界”,还是没有真正大大方方走进“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式的浪漫。欧阳永叔创造的这个迷人佳境,还是住在诗笺的页面上。
  
在老家的时候,我还小,见过村中的青年一前一后往村口走,还是彼此控制着距离,想想,也羡慕他们毕竟接近了这样的诗意。
  
始终认为,美好的情感表达和交流,是离不开经典的启发的,在很荒凉的村夜,也有二人世界的空间。从见过这样的画面,曾想自己将来的世界。
  
我是经人撮合(我认为撮合人称不上红娘、媒人,这两个概念都感觉是指专业的)而有了二人世界,不过这个世界存在的时日很短,且相隔约百里,碰面的机会很少,二人世界变得就像空中楼阁,更像今天说的“量子纠缠”,是远距离的。结婚以后,相距两地,世界很大,以牵念连接,都忙于工作,拥有了世界,但无法共同打理我们的世界。到有了孩子,这个世界就消失了。想想,也就是自然获得了一个属于我们的第一世界。
  
其实,很多人的第一版本的二人世界,都是很短暂的,可能是因为美好而心里感觉就易逝吧。如此,就给我们太多的回味,在回忆里,挽留,抚摸,在心中一次次描画,甚至有些失真,使其踯躅于我们的感情线上。不管你曾经谈过几场恋爱,换过二人世界的那个人几次,都只能以比较和选择,来确定自己的二人世界,否则,世界观就有了问题。
  
  
二
  
我想说的是,我们面对的第二版本的二人世界。仅以深秋近日故事为例。
  
当儿女飞出家庭,儿女的孩子也被照看大了,剩下的就是二人世界,这是一个更需深情守护的世界。看似是自然形成,但也是情感和生活赐予的礼物。尤其是二人都到了退休赋闲的时间,这个世界被安置在家里,面对的不再是柳梢头的月,也不必相约黄昏后,自然得来,却往往觉得平淡无味,概括这个世界的特点,多数人觉得是,平淡无奇,甚至一地鸡毛。无争执,也无心跳;无精彩,也无惊心动魄的剧情。有的是琐事日常,就像阳光下见到的满屋尘埃在移动。
  
饭后散步,好像是为了保持身体健康的一个项目,浪漫的成分,荡然无存。算是深秋了,傍晚有些冷,我握住妻子的手,曾经这个动作,可能是无需解释,意会不必言传,如今,我要找一个适当的理由——太冷,你的指骨节不抗冻……秋风瑟瑟,只一阵,就爬上了身,妻子跑到身前,帮我系上一个口子,然后挽着一臂,说“这样暖和”……
  
浪漫,此时变相为暖和。彼此懂得。
  
如果这些动作放进第一版本里,都是浪漫的镜头。但此时,却寻找一些牵强的理由。不心跳,但温暖。强烈的抒情,就像一支箭到了尾声,古人叫“强弩之末”,这是情感的转换,变成一支有着暗喻的曲子。我始终认为,这是在提醒,第二版本的二人世界,不比第一版本差,差距在我们习以为常了。
  
南方刮台风,波及北方,胶东半岛也秋风正劲,妻子开始翻箱倒柜了,将衣橱的棉衣一股脑搬出,逐件晾晒,赶赶霉气与寒气。又把我一件风衣拿出,浅浅的小灰色,那是结婚的第二年,妻子攒了好几个月的80块钱托人购买的(来自即墨服装大市场,且还是妻子向朋友借了20块钱才凑够钱数买的),曾经风靡一时。几次捣鼓出来,妻子都说,包好了送至楼下的回收旧衣箱子,我不允。我们就打起了嘴仗。我始终不说这件风衣的来历。她说,念旧,在脑海想一遍就行了,不必占着衣橱有限的空间。由空间说到当年购房不足够大,又回到钱的问题上。我说,火柴盒里也藏着精彩,划一根火柴,就是一片明亮。为一件旧风衣,拌嘴一上午就这样过去了。其实我们都知道风衣在我们心中的历史意义,但都不想挑明了去说,这可能就是鸡毛蒜皮式的幽默吧?二人世界,再找一个人来调解,未必好,会破坏这个世界的格局。有些旧物,不是说处理就能处理的,比如那个故事,那份沾着尘埃的感情,搁置在那,未必有用,但扔掉就意味着心的不适。
  
我每日喝茶,就像一门功课,坚持了多年。妻子不喜喝茶,喜欢闻茶香,一喝茶两个晚上失眠。这是多么不和谐!
  
妻子负责煮水,泡茶,斟茶,我负责品茶。也曾赞美(实属讨好,让他坚持下来),让她喜欢这样的二人世界。她也免不了唠叨,这次是有根有据。说打开了江山文学网,看过我写的六篇“茶文”,我都忘记了写过几篇给与品茶的文章了。看来她掌握了事实证据。唠叨我把茶盘、茶壶、茶杯、茶具,还有“茶艺七君子”都说一遍,并说我交的茶友里就没有一个是有生命的,都是我在赋予生命。而且,主题都是以茶赶走孤独……
  
我明白了,这是我的“茶文”没有写到妻子,但我告诉她,一篇文章有一个主题,你还没有进入那个主题。其实,她早就应该进入茶世界的主题了。每次换一份新茶,她能够说出茶香,告诉我,这是豆香,而且是豌豆香,那是栗香……甚至还有幽兰香也闻得出,如果是茉莉花香茶,闻一下便知,她在闻茶香上,不输专家了。
  
是啊,我总觉得她难进入茶的文化主题,主要是角色单调,就是半拉子茶艺师吧。我答应她,写一篇《我的茶艺师》,分享他相陪看茶的日子。认输,也是我赢了,她给我提供了一个文学表现的方向,那些看似平常的世界,哪怕只有二人,也会碰撞出茶香。想想也是,过年过节,女儿女婿回来,我变成了茶艺师,却没有了这样的故事。
  
有趣的是,每次她斟茶,我的手指不自觉地轻击茶桌,迎合着她的斟茶节奏,这是一份尊重。一份新茶拆包,先让她品味,她居然说正山小种这茶回甘很重,易半沸的水才合适。一地鸡毛式的问答,居然让我得到了半个茶道,品茶的心境不同了,日子就像粘着我过。
  
  
三
  
谁说走过路过就没有了遗憾,看过听过就少了趣味。这些年,我开车外出寻医问药,妻子总是相伴,把二人世界搬到了漫长的旅途。妻子说我是“半个徐霞客”,喜欢写点风景文章,不过赶路太快,忘记了一句名言——慢下来,风景就在路边。
  
拿最近一次驱车1270公里到辽宁阜新来说,妻子数落起来,大约6个遗憾。
  
路过河北昌黎,我没去见韩昌黎,是遗憾。因为女儿做老师,我们常常谈及“师道”,她听我说过“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责我话很诚实,记得住,脚不诚实,未亲去拜谒名师。我说,等我备好“束脩”吧。
  
在秦皇岛的北戴河住宿,就没有去看“秦皇岛外打鱼船”。我有了反驳她的理由——“一片汪洋都不见”。不见之中才有隐藏的意境,我不敢贸然说出这些赏景的理论。我说,下次找一个秋雨绵绵秋雾迷蒙的日子,我们去距老家五里地的桑沟湾海吧,弥补一下这个遗憾。
  
经过辽宁的葫芦岛,却未见长着葫芦样的岛城。这是她抱怨。我说这只是一个传说,是铁拐李镇压了常年兴风作浪的海岛怪蛇,蛇才变了一个葫芦岛,我们就当一回“葫芦僧”吧。
  
在天下第一关山海关看风景,为什么不绕走山海关长城?这是她跟我去年到了居庸关而未在长城上走上几公里的遗憾延续。我用一个“到”字搪塞。我告诉她,这段长城很雄伟,适合观瞻。她更有理由了,在天下第一泉,我们留影趵突泉了;在天下第一村,我们买了周村烧饼;在天下第一山,我们在泰山极顶吹过风;在天下第一庙,我们拜过孔子先师……这些都未走出山东。是啊,要把“天下第一”凑齐了,尚需时日。
  
秋色如锦满盘锦,盘锦稻米的香,一路都不能躲过,我始知稻香如酒也可醉人。妻子说,不要拿今年的盘锦大米还未收割脱壳搪塞,为什么在一串串“盘锦香米”的粮店走过,就不买几袋回来?真体会到了“离了这个村就没了这个店”的古话含义了。妻子说我就为了吃省个块八毛的杂牌大米……冤枉啊!我保证下次前往,先下盘锦,装满一车。
  
到了山东青州,我说青州是“木青之城”,这四个字并未引起妻子的别样审美,直到回家,青州那的抖音轮番轰炸,都是青州“花木大世界”、“花木展博会”的画面和信息。原来我必须跟妻子解释,“木青”是因为青州居九州极东,极东树木,于是有这个说法。妻子提出趁着展博会期间,要“三下青州”。“说走就走”,收拾行囊三日,等这份计划因为秋雨搁浅,但最终还是要兑付的。
  
这是我们“二人世界”在这个秋天里的特别记忆。我知道,还有比我们更精彩的,但我们在向精彩靠近。
  
我们起码拥有了两个版本的世界,世界给我们的没有残缺。把世界的边界划得无限大,不是格局大,而是在缩小自己的世界。心理上,人多感觉人生有遗憾,所以,我们更需要无悔地活着,度过我们的人生。活在当下,这个说法也没有权利去解释曾经的人生。所有的遗憾,都是因为我们对生活太热爱,要求太完美,不允许有瑕疵。反过来说,热爱生活和生命的人,总是感到遗憾。遗憾,又是衡量热爱生命的一个尺度,说明要把完美交给生命。没有遗憾的生活和生命,可能我们还真的不能热爱,反而觉得那是一潭死水微澜。
  
  
四
  
仔细想想,二人世界里,曾经是蜜一样的甜美,二人都在控制着咸度,一旦太咸,这个世界就不能继续存在,盐分太浓,不利健康,立马解散。一旦一纸婚书,生活一起,就绑定了这个世界。这个世界发生的事情,遇到夫妻好好唱赞歌的、感到幸运的故事,其实很少,从走进婚姻的殿堂开始,就进入了第二版本。有人说,女人进入这个世界,就剩下了唠叨,好像世界总是带着不如意和遗憾。是的,如果没有遗憾,就没有了想改变弥补的想法,就会风平浪静,世界是最沉寂的,沉积又是杀死所有浪漫的一把刀,反而在这个世界吵吵闹闹,世界就有了烟火气,遗憾,就成了故事的开端,即使一地鸡毛,谁都不会吹一口气,鸡毛也不会飞。
  
看到一句话——最大的遗憾是,当你已经明白了什么是人生,你却已经老了。我赞赏说这话的人的人生观,不把“老”之前看称遗憾,其中包含着对人生的热爱,不想老去。
  
生活就像一场相声,二人世界必须要“说学逗唱”的功夫,把鸡毛蒜皮、人生遗憾等拿来说笑,一个是逗哏,一个是捧哏的,互动起来,二人世界才有了生气和活力。如果还是守着第一版本的二人世界的唱词,即使是再有魅力的老歌,都不会跟唱了。
  
几乎没有人想逃出这第二版本的二人世界,别把它当成“围城”,因为这个世界里的老故事还是最有味道,还会不断演出新故事……
  
  
2025年11月4日原创首发江山文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