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韵】尘封的家族史诗.古风五首(第一集) ——退伍军人的硬骨头,与一个时代的悲欢》
摘要:五首诗是真实史记,不是虚构。这组诗以家族视角串联特殊时代记忆,聚焦父亲、母亲与小姨的人生片段。诗中既写父亲跟党走却失祖业的抉择与坚毅,也述人民公社食堂掠走家产、母子受难的困境;既记母亲因饥致浮肿、幸得救助康复的经历,也绘小姨出嫁别离的伤感与诗人彼时的病弱。文字质朴却饱含情感,借个体遭遇折射时代印记,字里行间满是对家人的牵挂与对过往岁月的深切回望。
《我的父亲》
背叛家庭跟党走,光荣退伍祖没收。
青石木瓦炊烟起,洒血男人硬骨头。
注解:祖是指祖业。
《大火食堂》
人民公社火食堂,掠走军人财产光。
母子无依泪洗篱,咋家无处不秋霜。
注解:军人指退伍军人,我父亲是退伍军人。
《母亲浮仲》
长年累月菜充饥,浮泡母亲送救医。
娘妹怜吾离小镇,广隶随姨焕生机。
注解:浮泡指浮肿。娘妹指母亲的妹妹。
《母亲归来》
援助站里有精粮,浮肿炎消快复康。
儿见母来无喜悦,回神忆起哭苍茫。
《小姨初嫁》
小姨出阁别离娘,泪洒楼台瓦抹霜。
从此孤身私望月,多时侄儿病殃殃。
注解:离娘指小姨开外婆。香是一字双关。
【编者按】这组诗歌以家族视角切入特定历史时期,情感真挚且细节具象,用质朴语言勾勒出父辈与家人的生存图景,具有鲜明的个人记忆与时代印记。诗歌聚焦父亲、母亲、小姨等家人的遭遇,从 “洒血硬骨头” 的父亲到 “菜充饥” 的母亲,再到 “泪洒楼台” 的小姨,亲情与苦难交织,情感直白且有冲击力。通过 “跟党走”“人民公社火食堂”“援助站” 等时代符号,以小见大,将家族命运与特定历史背景结合,兼具个人记忆价值与时代记录意义。 “掠走军人财产光”“咋家无处不秋霜”,情感表达直接但少了些留白,若适当增加隐喻或意象,可让诗意更含蓄耐品。学习点赞,感谢赐玉,佳作推荐共赏。【编辑:张宁仁安】
1 楼 文友:张宁仁安 2025-11-04 20:15:11
品赏佳作美韵 感受意境情怀 学习欣赏诗笔 佳作推荐共赏
回复3 楼 文友:敖顺康 2025-11-05 10:43:24
谢谢老师点拨。这组诗有30多首,计划一次只发五首。谢谢老师!
4 楼 文友:墨海 2025-11-04 21:44:37
欣赏佳作,感受情怀,祝好笔丰!
5 楼 文友:贵州王先生 2025-11-05 06:26:57
欣赏诗友佳作,感佩才情,问好诗友,祝愉悦笔丰!!!
回复5 楼 文友:敖顺康 2025-11-05 10:41:42
谢老乡老师的鼓励与支持!谢谢老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