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淡雅晓荷 >> 短篇 >> 江山散文 >> 【晓荷·小事】我毕业了,同那个时代一起(散文)

编辑推荐 【晓荷·小事】我毕业了,同那个时代一起(散文)


作者:暗夜百合 秀才,1086.04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52发表时间:2025-11-06 06:03:25

虽然不知道现如今的学生中午都吃些什么,但要说起我上学那会儿的午餐配置,那可说的就太多了。OK,那咱们就闲言少叙,书承下文。
   零三年那会儿我上中专,当时学校那一片还不像现如今这般萧条,那时候学校周边到处都是小饭馆和小卖部。学校虽然要求学生办饭卡,有段时间也确实强制要求学生中午不能出校门,但之所以我说有段时间,完全是因为这规定最终成了一个笑话,毕竟对于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来说,规定这种东西往往是不如午休时校外小商贩递进来的一套煎饼果子香的。而学校的门卫那时也乐于这种上午利群,下午玉溪的快活日子。于是最终,学校以开除门卫为代价,将那一纸空文扔进了垃圾桶里。
   作为一个穷学生,我们那会儿吃的最多的就是面条。其中距离校门口最近的那家拉面店的“大碗宽拉”就是绝对的爆款。五块钱一碗的亲民定价和十足的份量填饱了无数学生的味蕾和心灵。或许有人会问一碗破面条有啥可吃的?那我只能说您确实是那没见过啥世面的好学生了。
   作为午餐的主力军,拉面之所以能被热捧,主要原因分为如下几类:第一是快,五分钟的出餐速度绝对比那些动不动就煎炒烹炸的热菜要快的多,大家吃饱了还能利用午休时间干点别的。像我们美术专业的,吃饱了还能赶回去画画。其他专业的也一样,当然他们具体去哪里闲逛,我就不一一阐述了。
   第二就是味道好,那时候的拉面不像现在这么清汤寡水的。我那时候饭量就不小,足以让我吃饱的量,自然可以满足绝大部分人的胃口。而五块钱的定价也确实是我们这些穷学生能负担得起的。
   最后一条不知道能不能讲,那就是饭馆里是有酒供应的,懂得都懂。
   不过那时候学校周边的美食确实不少,也确实能满足所有学生的口味。面条这一类食物一般都是为了满足饭量大的男生。毕竟那时候能顿顿吃的起米饭炒菜的,那都是有钱人。穷人的选择往往都是各种面条和盖饭。虽说本质都是一样的,但把菜浇在米饭上,怎么看都像“折箩”。
   女生的选择往往会更多元一点,尽管我一直对奶茶这种东西颇为反感,但听很多女生说,学校对面的那家店里卖的奶茶味道相当不错,再来一个汉堡或者烧饼夹鸡柳,便足以满足女生们那副“小鸟胃”了。
   如果将视线放的再远一点,那选择就更多了。中专时我住校了半年,宿舍对面的那家小饭铺的炒面和烧饼夹黄瓜丝却一直是我的心头好。煮熟的面条直接下锅炒,出锅时配两根焯水的油菜,那味道好极了。刚出炉的吊炉烧饼,直接夹上黄瓜丝,再来上一勺他家的那锅齁咸齁咸的咸肉汤,咬上一口,烧饼和黄瓜丝恰到好处地中和了咸肉汤的部分咸味,烧饼的麦香又反衬出黄瓜丝的清爽口感,那味道真是老霸道了,哈哈。
   再有就是麻辣烫。那会儿学校附近有一个公交的总站,那家麻辣烫就开在公交总站门口,传说那家店的老板是两个来自重庆的亲兄弟,虽然我没见过他们,但那家店的麻辣烫确实好吃,以至于每天店门前都是人潮涌动,甚至一度会影响到公交车正常进出站。
   而随着我们升入大专,区里便开始对学校周边的环境进行清理整治。曾经无数的小店也相继关门歇业,就连我至今都还在留恋的烧饼夹黄瓜丝,也最终只能停留在了记忆之中。随着学校周边的小饭馆相继关门,不甘心的我们也只能被迫回到了学校的食堂。瞧着学生科主任那一副“奸计得逞”的嘴脸,我们一边要忍受着食堂里那难吃的饭菜,一边还要忍受着那高到离谱的价格。于是那段时间,我们就像无数肆虐于海上的海盗一般,到处搜寻着能填饱肚子的救赎。
   你还别说,还真被我们找到了一家。
   之所以记得这家店,是因为那是我第一次吃到那么好吃的兰州拉面。那次也是中午午休,我和哥们儿照例出门觅食,走了挺老远了,我突然发现一家新开的面馆。“这家店新开的吧?”我说道。此时我哥们儿正在发短信,听我说也抬头看了一眼。“要不就这家吧,尝尝鲜。”说完,我便拉着哥们儿走了进去。店里的装修和普通饭馆没有任何区别,可能是因为刚营业的缘故,即便是饭点也没人来吃饭。我俩找了个位置坐下,点了两碗拉面后便继续聊着一块玩的游戏。
   “我去,这面汤,是水吗?”看着面碗里那完全透明的面汤,我问道。此时正在柜台前忙着的老板见我看着他,赶忙跑过来问怎么了。听我如此问,老板并没有直接回答,只是笑着说了句:“你尝尝。”
   至今我还记得自己喝下第一口面汤的表情,尽管透明如水,但那确实是肉汤。虽然不知道那家店的老板是怎么做到的,但真是太好喝了。若再搭配上那份筋道的面条,那滋味,绝了。“老板,能再来一碗面汤吗,太好喝了!”一碗面下肚,我有些不好意思的问老板。“面汤单收费吗?”哥们儿和我有相同感受,补充道。
   “面汤免费,等一下。”老板说完,便走进后厨,没一会儿便端出来两碗面汤。自那以后,在我和我哥们儿的大力宣传下,那家店自然也就成了学生们的午休新聚集地。而这泼天的富贵也让老板不得不又招了几个伙计以应对局面,而我和我哥们儿自然也就成了这家店的常客。
   随着毕业之期的临近,时常泡在图书馆准备毕业论文的我也慢慢没有时间每天再去光顾那家店。只是偶尔会听哥们儿提起,那家店后来换了老板。直到毕业那天,我揣着毕业证走出学校,本想着临走前再去吃一碗面,可一走进那家面馆,看到的却只有物是人非。陌生的伙计,陌生的老板,糟烂的面条,面粉味儿十足的面汤,还有那贵得要死的定价。
   最后看了一眼那家面馆,最后看了一眼这片我足足呆了六年的地方。回家的公交车上,我竭力回想着自己这六年来的点点滴滴,一个成绩优异的差生,一个从不循规蹈矩的设计鬼才,一个吊儿郎当的宣传委员,一个被老师无数次抓包在厕所抽烟的小屁孩,一个能同时做到毕业论文留校,设计作品上教材,却不得不利用自己的美术功底在校服上画画,就为了能在英语考试时作弊还不被老师发现的小聪明?一个暑假时为了赶设计作业不得不熬通宵,为了帮哥们儿赶美术作业,最终害得哥们儿被老师骂了一上午的倒霉蛋?
   或许我们都是,但正如那最后一眼的回望。
   我毕业了,连同那个时代一起。
   暗夜敬上

共 2415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本文以“午餐”为切口,展开一幅2000年代中等职业学校的烟火长卷。作者并未流连于味觉猎奇,而是把“吃”写成一代人的青春暗语:五块钱一碗的宽拉,是穷学生的生存智慧;门卫递进来的煎饼果子,是对规训的顽皮反击;公交总站前排队到影响交通的麻辣烫,则是城市化洪流里最先被淹没的草莽江湖。文章最动人处,在于“吃”与“被吃”的交替——当校外小铺被一纸整治清零,食堂高价难咽的饭菜终于反噬,少年才第一次尝到“时代”本身的味道。结尾那碗物是人非的兰州拉面,把个人记忆升华为集体告别:我们终将毕业,连同那个可以用五块钱就填饱身体与幻想的旧时代。文本语言痞劲十足,却处处藏着温柔,像辣椒油里浮出的星点肉末,烫口而回甘。借饮食之轻,载时代之重,是为佳作,力荐赏阅。【晓荷编辑:芹芹森】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芹芹森        2025-11-06 06:04:38
  以吃写青春,以味载时代。一碗面里盛满自由与失落,五味杂陈。好文,值得细细品读!
2 楼        文友:芹芹森        2025-11-06 06:05:01
  为老师点赞、敬茶献花!祝老师创作愉快!
共 2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