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香·花香】“偷书不算贼”(散文)
“偷书不算贼”,是我中学毕业后,远门分的三爸对我说的。
说起三爸,一言难尽。说他是文人、是读书迷,一点儿也不过分。他有经天纬地的智慧,知识渊博,从三皇五帝夏商周到中外历史,无不精通。要说上学经历,用三爸的话说:“高中肄业。”到底怎么“肄业”、为何“肄业”,三爸没细说,我也不好意思问,毕竟其中自有缘故。
虽说叫三爸,他其实只比我大三岁。三爸的父亲我叫六爷,母亲自然叫六婆。
三爸是个忠厚人,从小在生产队当保管员,后来当会计、队长,入党后又在大队担任副大队长、大队长。三爸有个最大的特点,就是爱看书。那个年代,农村文化生活贫乏,除了一个月大队演一场电影,几乎再无其它文化活动。
三爸的文化生活,就是闲时看书。用他父母的话说:“恨不得钻进书眼里。”白天看不够,常常夜里接着看,一看就是大半夜,第二天还要照常参加劳动。
那时书特别的紧张,想看一本书不容易。三爸借不到书时,就时不时采取“偷”的办法,用他的话说:“三借不如一偷,偷书不算贼。”
我知道有一次,三爸看上了村上岁娃的一本书。岁娃也爱看书,和三爸关系不错,可三爸向他借了两次,岁娃都把书藏起来不肯借。那年大队派人去野河山挖育林坑栽树,队里派了三爸,队长说他年纪小,也算凑个数。一向机灵的三爸又去找岁娃借书,岁娃还是推脱不借。一天,三爸趁岁娃不在家,偷偷溜进他屋里,在炕席底下找到了那本书,二话没说,解开衣服扣子,往胳膊下一夹就走了。第二天三爸就上山了,岁娃回家找不到书,怀疑是三爸偷走的,赶紧去三爸家找,谁知他已经上了山,岁娃也没辙。
三爸确实了不起,年轻有为。他英俊潇洒的脸上总挂着笑容,一双大眼睛炯炯有神,乌黑的头发、浓浓的眉毛,一看就是个帅气小伙。说实话,他走在路上,回头率起码有百分之九十以上,有些姑娘还会没话找话地跟他搭腔。
三爸心眼活、爱读书、记性还好。要是让他给你讲《封神榜》《三国演义》《水浒传》,那真是口若悬河、滔滔不绝,三天三夜都讲不完。
那年我从一个知青手里借到一本《第二次握手》,还是手抄本。书的封面已经破旧了,书角也卷了起来,不知被多少人传阅过。听说这本书是张扬写的,我真佩服作者和手抄本的传读者——在那个禁止读这类书的年代,大家偷偷摸摸地传阅,简直像搞地下工作一样。
我拿到书后不分昼夜地读,被书中苏冠兰、丁洁琼的爱情故事深深打动,还有叶玉菡,作者把每个主人公都刻画得栩栩如生、淋漓尽致。
正当我看到三分之二时,三爸来了。我一见他就怕了,怕他抢我的书,赶紧把书藏了起来。三爸眼尖,马上就发现了,他问我看什么书,我结结巴巴地说没看什么。三爸不信,硬是把我推开,拿出书一看,立刻满脸笑容,问我在哪儿弄来的,让他看看。
我知道三爸在看书上爱耍赖,没等我说完,他就解开衣服扣子,顺势把书夹在了胳膊下。
我急了,忙说道:“等我看完再给你。”
没想到三爸也说:“等我看完再给你。”说完大步流星地走了。我望着他高大的身影,不由得自言自语:“真是个无赖。”
无赖也罢,不是无赖也罢,书反正被他拿走了。虽然他是长辈,但我俩年纪相仿,在读书这件事上没有什么辈分之分,常常嘻嘻哈哈的。
我想,这次他既然知道了,要是不给他,万一他偷偷拿走,我连人情都落不下,还不知道书是谁拿的。常言道:“早知曹操不得死,不如落个大人情。”
三爸确实是个讲信用的人,不知是怕我以后再不给他书,还是别的原因,两天后就把书还给了我。
他说这书真好,写得实在,故事扣人心弦。他拿回书的那天晚上,一直看到天亮,恰巧第天下雨,他连饭都顾不上吃,硬是按说好的两天看完了。
三爸看书既认真又快。上次他从我这儿“拿”走我借一位知青的书,在里面划了好多横杠,我知道那是他标注的重点段落,可他不该划在书上。好在我还书时,那位知青没打开看,我才虚惊一场。后来我直白地跟他说,以后别在别人的书上乱划,因为这书还要给其他人看,你觉得好的段落,别人不一定喜欢。三爸望着我笑了笑,点了点头。
无形中,我还真从三爸身上学到了不少东西。我不学他偷书、不学他在别人书上划杠杠,只学他爱书、爱看书和记性好的本事。
那年三爸被提拔为大队副大队长,有了权力。一天整理资料时,他无意间打开了大队一间废旧的保管室,呀,那里对三爸来说简直是“宝地”!“破四旧”时没收的不少东西堆在仓库一角,三爸对别的都不稀罕,就稀罕那些书。一堆书放在那儿,有些被老鼠咬烂了,有些被房上漏下的雨水淋湿了。三爸在那儿看了一上午,临走时挑了许多本他认为好的书,没回家就先叫我挑几本去看。我真感谢他,当了领导还惦记着我。我又开玩笑说:“你又偷书了,这是第几次了?”
他用手拍了拍我的肩膀,哈哈大笑道:“偷书不算贼。”说完,我俩又一起哈哈大笑起来。
我舅也是个书迷,没念过多少书,斗大的字识不了一箩筐,却特别爱看书。有些字他就按谐音往下读,一来二去,也认了不少字,舅家也藏了不少书。
有一次我去舅家,拿了一本《三国演义》。这本书太精彩了,故事一环扣一环,看得我如痴如醉。妗子几次叫我吃饭,我都用“等等、再等等”推脱。最后妗子没办法,把饭端到我面前,我才一边看书一边吃饭。妗子急了,对我说:“想看就拿回去看,你舅回来我跟他说一声。”
后来,我明着拿了一本,又悄悄偷了两本好书,夹在胳膊下,用衣服一遮,谁也没看见。
真是阴差阳错,几十年后的今天,我做梦也没想到,大家推荐我当了县读书协会会长,后来又被选举为读书协会党支部书记。
现在书多了,县上有规模很大的图书馆,只要简单办个借书证,就能畅游书海,再也不用提心吊胆地“偷书”了。
(原创首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