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丁香文学 >> 短篇 >> 江山散文 >> 【丁香·花香】丈母娘来县城(散文)

编辑推荐 【丁香·花香】丈母娘来县城(散文)


作者:闰土 进士,7297.4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95发表时间:2025-11-07 12:18:37
摘要:丈母娘来县城了,这一切都是我在操办和安排,用老伴的话说:“你也尽到了‘半个儿’的义务。”常言道:“一个女婿半个儿。”何况丈母娘有三个儿子,就我一个女婿,还是大女婿,也该尽尽孝了。

丈母娘来县城了,这一切都是我在操办和安排,用老伴的话说:“你也尽到了‘半个儿’的义务。”常言道:“一个女婿半个儿。”何况丈母娘有三个儿子,就我一个女婿,还是大女婿,也该尽尽孝了。
   老伴过去一直在西安照看两个孙子,很少回来。现在孙子大了,老伴再也不去了,她说:“老人都八十四五岁了,有今天没明天的,今晚把鞋一脱,明天能不能穿上还不一定。”
   从今年暑假到现在,丈母娘差不多大半时间都在我家,我也高兴。毕竟两边四位老人,就剩丈母娘一个人了。
   丈母娘在我家待久了,又有点想回去的意思。
   一天我从县上回到家,在一块儿吃饭时,没跟老伴商量,就直接对丈母娘说:“有一天,我把你接到县城逛几天,现在还没立冬,天气不冷不热的。”我是实心实意想让老人去转转。
   谁知这鬼天气,一下雨就没完没了。天晴一天,还没等太阳晒干路面,又开始下,淅淅沥沥的雨一下就是二十多天。农民种不上麦、收不回成熟的庄稼,把农人心都下得发霉了。
   咱总不能从干处往湿处走,何况我还有点地没种上,去县城的事,一拖就是二十多天。
   阳历十月过完,不知不觉就跨入了十一月份,太阳终于出来了。初冬的太阳格外温柔,一点也不比春天的差。阳光下的农人忙着种麦子、收庄稼,大田里冒出了大小不一的麦苗,有些种得早的麦已经把地皮盖住了,有些刚种下还没出苗。公路边不知谁家的柿子红彤彤的,还有像红灯笼似的火落灌,红得耀眼,树顶上几只叫不上名字的鸟儿在啄食。
   我看天气 稳定了,暂时不会下雨,就和老伴商量带老人去县城。丈母娘虽然八十多岁了,但耳不聋、眼不花。我平时跟老伴说话、商量事,还得回避她,生怕老人家听见了多操心。原本挺热心让丈母娘去县城的老伴,这时却打了退堂鼓,怕去县城不方便,毕竟老人年龄大了。
   我这人向来言出必行,决定了的事,八头牛也拉不回来,从来不会改变主意的。何况我早已把县城房子的床铺收拾好了,丈母娘也挺乐意去,这些天她嘴上没说,我能看出她的心思。我对老伴说:“去县城虽说坐班车方便,但毕竟有五十多里路,车的事我来想办法,你收拾东西就行。”
   我原先说好的车,因为没能按时去县城,第二次找时人家又忙。接连找了两辆车,都不尽人意。我对老伴说:“咱哪怕出钱雇个车,也不让老人挤班车,我又一次对老伴说车的事你别管。”
   正在我一筹莫展时,突然想到了外甥媳妇。她在老家开了家理发店,又在县城买了房,两个孩子在县城读书,每天下午忙完店里的事就去县城,第二天早上再从县城回老家。
   我一打电话,外甥媳妇满口答应,暂定下午五点钟把车开到我家——我家离她家还有七八里路呢!下午五点半左右,一阵急促的手机铃声把干活的我打断,外甥媳妇说她马上到我家,让我准备好一切。那天有个快递要取,我没跟着一起下去,就让外甥媳妇拉着老伴和丈母娘去了县城。老伴去过多次,一切都是轻车熟路。
   晚上我从家里打电话问老伴,她说一切都好,两张床,她和老人一人睡一张。别看我人瘦,自认为心细,遇事也能安排妥当。外甥媳妇还没来时,我就把早己准备好的一百元,都换成十元一张的给了老伴,让她晚上带老人在小区门口的夜市上吃饭,也方便付钱。县城的房子里也能做饭,但我不让她们做,老人年龄大了,让她们在夜市上想吃啥买啥。常言说“老小老小”,就是说人老了就跟小孩子一样,得顺着心意来。
   第二天我到县城后,见老伴正在收拾床铺、打扫卫生,却没看见老人。一问才知道,早上吃完饭,她老人家要一个人在小区里转转。我还责怪老伴没跟着,万一出点啥事怎么办。
   上午我有个饭局,等我从外面回来,看见两人各买了一碗豆花泡馍,母女俩在房子吃得香喷喷的,并且一边吃一边聊,时不时哈哈大笑。看来八十五六岁的老人心情格外的好,我也默默笑了,心里想着:这步棋我走对了,只要老人高兴、心情舒畅,这比啥都强。老人满脸笑容,满头银发,皮肤松弛,眼角堆满了鱼尾纹,一双颤巍巍的手拿着拐杖,但思维清晰,说话吐字清楚。我骑摩托车时,她还一再叮咛我骑慢些、别着急。其实她走路本来就不用拄拐杖,可老伴非要让她拄着,说方便些,万一跌倒就麻烦了。
   第三天,我又给了老伴二百元,让她给老人买点需要的东西。我也想开了,现在多孝敬点,比老人去世后大操大办强多了。
   老伴接过二百元,满脸堆笑,亲昵地用手在我胳膊上打了一下说:“这还差不多,你这个瘦猴女婿可真孝顺,比我还强,能顶多半个儿。”我也笑了,笑得那么开心。
   我平时挺忙,再三叮咛老伴,一定要把老人跟紧。既然来了,就多逛几天,趁现在老人还能吃、能走,想吃啥就买啥,别心疼钱。
   老伴一辈子都是个好人,刀子嘴豆腐心。家里一分钱的事她都不管,只管干活,家里家外都是我说了算,财权自然也在我手里。来县城的第二天下午,老伴带着老人走到了三四里外的一个农贸市场。我的手机突然响了,是老伴打来的,她让我骑摩托车把毛巾和香皂送到市场——那里有个澡堂,她娘俩想洗个澡。我二话没说,马上送了过去。逛了几天,老伴和老人想回去了,毕竟在这儿不如家里住着舒服,她们说也逛够了。我让老伴给他外婆再买一件衣服,也算留个纪念。
   我心里清楚,丈母娘也是吃苦过来的人,一辈子在农业社没少出力,现在也该享享清福了。我刚结婚那阵,老人没少为我操心。几个小舅子也知道就这一个姐姐、姐夫,平时也很照顾,这些我都打心眼里记着。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不管怎样,孝道和孝心不能少。这次老人来县城,也算我这作女婿、女儿地尽了一份孝心。用丈母娘的话来说:“这次来县城逛美了,也圆了晚年来县城的梦!”
   (原创首发)

共 2289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闰土社长的这篇文章和他以前的众多散文风格一样:善于挖掘,身边平凡的人、平凡的事皆可成文,语言朴实自然,字里行间饱含感情,令人佩服。文中:“......直接对丈母娘说:‘有一天,我把你接到县城逛几天,现在还没立冬,天气不冷不热的。’”用语言描写。朴实的语言,体现出作者关心、和孝心;再如:“看来八十五六岁的老人心情格外的好,我也默默笑了,心里想着:这步棋我走对了,只要老人高兴、心情舒畅,这比啥都强。”用神态描写和心理描写。体现出作者对丈母娘的孝心,令人感动!文中和谐的家庭氛围、浓浓的亲情让人羡慕!好文推荐阅读!(丁香散文编辑:蓝色光影)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蓝色光影        2025-11-07 12:19:51
  和谐的家庭氛围、浓浓的亲情,这是多么幸福的生活!
2 楼        文友:蓝色光影        2025-11-07 12:21:17
  对长辈的爱心、孝心是晚辈必须的!这样的美德必须传承下去!
3 楼        文友:武双喜        2025-11-07 17:41:24
  文章以生活化叙事展现孝道真谛,从筹备县城之行到途中照料,细节满满、情感真挚。作者细心筹备,老伴的切心陪伴与丈母娘的舒心笑容,构成一幅温馨的亲情画卷,语言朴实无华却接地气。好文欣赏,娓娓道来。
4 楼        文友:武双喜        2025-11-07 17:50:00
  这篇散文聚焦“陪丈母娘逛县城”的小事,于细微处见真情,作者的统筹安排,对老人的细致关怀,在到把百元大钞花做十元的细节,足以证明作者非一般人也,想的周到。安排周密,真是难得。
共 4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