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淡雅晓荷 >> 短篇 >> 杂文随笔 >> 【晓荷·暖】人性的光辉(随笔)

精品 【晓荷·暖】人性的光辉(随笔)


作者:苍茫黄河口 秀才,2337.1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341发表时间:2025-11-10 12:51:10

在我的手机里,一直保存着三个视频。每当遇到迷茫时,我便会翻出来看一看,从中汲取前行的力量。
   今年6月1日的早上,山东菏泽一名叫孙志东的收割机司机,在他驾驶着收割机途径曹县韩集镇时,突然看到一望无际的金黄的麦田里火苗四起,浓烟滚滚。盛夏里,干燥的热风裹着火舌急速蔓延,大有欲燃愈烈之势。稍一迟延,整片麦田便会被大火吞噬殆尽,种地人期盼已久的希望将会化为乌有。见此情景,孙志东没有片刻的犹豫,立即调转车头冲进了麦田,冲向了熊熊烈焰。浓烟里,轰鸣的收割机几乎是贴着火焰前进。此刻,目睹此情此景的孙志东的妻子,举着手机的手在不停地发抖,她害怕烈焰吞噬了收割机,吞噬了丈夫。拼命地挥动着另一只手臂,嘶喊着让丈夫赶紧将车开回来。然而,孙志东却像根本没听到一样,仍然驾驶着收割机,在麦田里划出了一条能阻断火势的隔离带。在他身后,全然不知道危险的年仅三岁的女儿,睁大眼睛喊着爸爸“真棒”!像打怪兽的奥特曼。三分钟的生死穿梭,他成功地阻断了火势,保住了周边200多亩金黄的麦浪。三天后,他在麦田边,腼腆地接过了政府部门颁授的,见义勇为证书与5000元奖金。他说奖金留给孩子,这是爸爸的荣誉。说完这句话,他转身跨上了轰鸣的收割机,重新汇入到了六月的麦香里。
   凌晨的桥面上,发着白光的路灯,将整个桥面照得亮堂堂的。一个想轻生的男孩站立在桥栏旁,两眼凝望着河下湍急的水流,似乎正在积攒着,能使他跳下去的勇气。忽然,男孩像是下了最后的决心,正准备跨越桥栏一跃而下。恰在此时,一辆亮着车灯的白色轿车,正巧从不远处驶了过来。男孩见状,立即停止了动作,他不想让别人看到这种画面,想等白车过去后再往下跳。接着,他假装在桥边吹风,散漫地欣赏夜色中的风景,实则是在等待一个四下无人的时机。见白色轿车远离后,男孩迅速翻过桥栏,毫不犹豫地跳了下去。察觉异样的轿车司机暗叫一声不好,立即猛打方向盘,将车折转了回来,但还是来晚了一步。此刻,桥面上已经是空荡荡的,再也没有了男孩的踪影。就在车刚停下的那一刹那,司机和车上的另外两名女孩,不约而同地敞开车门,扑向了桥栏杆处。与此同时,发现不对劲的另外一辆黑色轿车,也立即调转了车头。白车司机边跑边脱下了上衣,一马当先地冲到桥下去救男孩。紧跟其后的黑色车的司机,也义无反顾地冲到了河里。在两位司机的合力营救下,轻生的男孩,最终被救了起来。那一刻,凌晨的黑暗,被两位勇士的行为给统统驱散了。
   今年秋收,黄河两岸遇上了百年一遇的阴雨天气,让几十万亩玉米的晾晒和储存成了最大的难题。山东菏泽郓城与河南濮阳台前范县,都是玉米的主产区,也都受到了天气的影响,老百姓都在为玉米的烘干、储存发愁。就在此时,山东郓城发布了对境内的9座黄河浮桥,实行所有运粮车辆免费通行的消息。消息一出,河南老乡开心地说,本来我们打算去13公里以外的范县将玉米烘干,这样以来,我们就可以直接到山东这边来烘干了,况且这边距离我们还不到4公里。别小看这不多的路费,更别小看这省下的短短的9公里路程,节省下的却是雨中抢收的宝贵时间。一辆辆载着玉米的卡车,汇成了一条条奔涌的玉米长龙,从河南境内顺畅地跨过了黄河,直接奔向了山东境内的烘干厂。这场烘干大战,表面上河南老乡过桥救粮,实际上则是,中原与齐鲁大地的双向奔赴。当河南的老乡笑着说,多亏了山东老乡帮忙的那一刻时,所谓的邻里温暖,就在这黄河两岸的灯光里生根发芽了。
   有时,我就会考虑,是什么让一个收割机司机,能冒着生命危险去抢救着火的麦田?是什么让两个正在赶路的司机,折转回来去下水救助一个素不相识的路人?又是什么,让齐鲁大地在自己也受灾的情况下,却敞开怀抱把温暖送给了黄河对岸?答案便是人性的温暖。
   我们生活在这个世界上,温暖增强了人与人之间的情感。信任,让我们更懂得珍惜,更愿意付出,让平凡的生活更有厚度。
   记得疫情刚开始时,口罩成了一罩难求的紧缺品,更成了人们预防传染、确保自身生命安全的必需品。那天,我们在路上执勤时,一辆轿车,突然停在了我们的执勤点附近。车上下来了一个戴着蓝色口罩的年轻人,他的手中提着一个硕大的沉甸甸的塑料袋,袋子里装着的全是成捆的口罩。他在距离我们一米远的地方停了下来,将手中的袋子放到了地上。就在我们诧异之际,他缓缓地说道,你们在路面上执勤,接触到得人更多、更乱,受感染的几率也比我们平常人更大。刚好前段时间,我的药店里进了一批防疫口罩,没想到却在关键时候派上了用场。说完这句话后,他没做过多的停留,转身离开了我们。望着他渐渐离去的背影,我和战友们感动得久久地说不出一句完整的话来。
   时间过了不久,我参加了全市的疫情转运工作。任务是接送那些从国外归来的人,到疫情防疫点去接受检查。在我一次去青岛机场,接送两位从国外回来的老人时,快到机场的时候。我给一位老人打去了电话,让他们在出站口等我们。老人听了我的话后声音激动地说,同志,您不要着急赶路,飞机刚刚降落,距出机场还得有一段时间,请您路上一定要注意安全。我微笑着挂断了他的电话,心里涌起了一种莫名的感动。是什么样的两位老人、是什么样的一种心态,才能使他们在这样的困境下,还保留着一颗替别人着想的心?当我在机场刚刚办完转运手续时,机场工作人员将两个老人领到了我的身旁。简短的几句交谈后,我得知两位老人都是退休教师。儿子在国外工作,他们这次是从国外回来,准备回自己的家。就在他们见到转运车的一刹那,刚才接电话的那位老人,快走几步来到了面包车的一侧,伸出双手抚摸着车体上喷着的那行“黄河入海,我们回家”的蓝色字体,两眼里涌出了激动的泪花。随后,他又将额头轻轻地贴在了“黄河”上动情地说,世界虽大,唯有自己的国家好。世人虽多,唯有自己的家人能替我们负重前行!这一路,司机将车开得很慢、很稳,他说就让两位老人好好地在自家的车里睡一觉吧。等他们一觉醒来时,就真的来到自家的家门口了……
   经此种种,我明白了人性光辉的真正内涵。人性的光辉,是人类一种内在的真善美,是一种源自灵魂深处的崇高品质,是一切善良、仁爱和慈悲的源泉,通体传递着一种昂扬向上的正能量,和一往无前的积极心态。是通过无私的奉献,和友善的待人来表现出来。我们生活在这个色彩斑斓的世界上,总会有许许多多不期而遇的温暖和生生不息的希望,就让那犹如太阳的人性光辉,照亮整个世界吧!

共 2575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生命之光,温暖人间。在平凡的生活中,总有一些瞬间闪耀着不平凡的人性光辉。本文通过三个温暖人心的故事,让我们看到在危急时刻、困境之中,普通人身上迸发出的勇气、善良与担当。收割机司机孙志东冲向火海,以三分钟的生死穿梭守护了200亩麦田的丰收希望;凌晨的桥面上,两位司机毫不犹豫跃入急流,挽救了素不相识的轻生少年;秋收时节,山东敞开怀抱为河南老乡开辟“绿色通道”,让黄河两岸的灯光照亮了守望相助的深情。这些故事没有惊天动地的壮举,却有着最动人的力量,那是深植于人性深处的真善美。更令人动容的是,这种温暖在特殊时期愈发闪耀。疫情中,药店老板的倾囊相授,归国老教师的体贴入微,转运司机的细心守护,都在诉说着同一个真理:世间最美的风景,莫过于人与人之间的善意传递。这些故事如同一束束微光,汇聚成照亮世界的光芒。它们告诉我们,无论时代如何变迁,人性的温暖永远是我们最珍贵的财富,是驱散阴霾、带来希望的不灭明灯。愿这份温暖能在更多人心中生根发芽,让我们的社会始终沐浴在人性光辉的照耀之下。佳作推荐共赏,感谢老师赐稿晓荷社团,欢迎继续来稿。 【编辑:陌小雨】【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F202511130008】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陌小雨        2025-11-10 12:51:31
  拜读老师佳作,问好老师!
山本无忧,因雪白头……
2 楼        文友:陌小雨        2025-11-10 12:51:42
  不错的文章,学习欣赏!
山本无忧,因雪白头……
3 楼        文友:苍茫黄河口        2025-11-11 11:11:03
  谢谢小雨老师的精彩点评!您辛苦了,给您敬茶!
共 3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