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风恋碧潭 >> 短篇 >> 江山散文 >> 【风恋】难忘当年睡稻草的日子(散文)

精品 【风恋】难忘当年睡稻草的日子(散文)


作者:文绮 举人,4391.05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415发表时间:2025-11-10 21:05:09
摘要:稻草,我们生活中的重要元素,有它睡,是温暖,是踏实,是原生态,是生活的本真,没有什么不体面的。那一缕缕草木香气合着母亲浓浓的爱,永远是我生命中的原动力。

立冬以后,气温一天天下降,寒冷时时裹身而来。这不,今天又下起小雨,天气预报说,明天气温还会更低。面对寒冷,北方人早早烧起了火炕,南方人也在备寒。各种品牌的取暖器、厚点的衣服,都已准备在手边用。尤其是床上的垫絮,被拿到太阳下反复晾晒,人们说,天冷了再加一床晒过的被子,睡觉就暖和多了。如今的备寒,如此妥帖而便捷。每当此时,我总会想起早年那番截然不同的备寒光景。
   每到深秋,寒意便频频示警,提醒人们准备过冬。从我有记忆起,每到这时,就会听到母亲长吁短叹地念叨:“冬天来了,拿什么来添加?”衣服就那几件,被子更是捉襟见肘。常年只有一床垫絮、一床盖絮,没有多余的。只看到母亲那张愁苦的脸,一颗无可奈何又颤抖的心,在日子的重压下备受煎熬。
   那个年代是计划经济。政府每年每人只发一丈布票,勉强解决穿衣问题,至于棉絮,则根本没有供应的。那么,家家户户仅有的被褥又从何而来呢?记得大多数家庭,就靠那点微薄的自留地种些棉花。秋收后,拿着这点收成到镇上的弹花店,弹成一床薄薄的棉絮,再拼凑上家里仅有的旧絮、破絮,来解决一家人过冬的难题。
   我家和大多数家庭一样。母亲常说:“孩子小的时候,挤在一张床上,还能勉强对付。”但随着孩子一年年长大,一张床再也挤不下了。随着大弟、二妹的出生,我和大妹必须分床睡。说分床,发愁的却是母亲。
   记得最清楚的是,一个已经很冷的日子,年轻的母亲兴致勃勃地拎着两捆稻草回家,高兴得合不拢嘴:“谢天谢地,队里给每户分了两捆稻草过冬!”母亲如获至宝,脸上绽放的笑容,如同秋日暖阳下的菊花,满足而欣慰。她连连念叨:“明天要是晴天就好了,把草拿出去晒晒,用扬叉抖抖灰,睡着干净。”不知是母亲会观天象,还是巧合,第二天果然是个大晴天。母亲将稻草拿到离家稍远、阳光充足的地方,小心翼翼地抖开、铺平,细细晾晒。
   拿到远处,是为防房前屋后的鸡群在上面乱扒拉、甚至拉屎,不如离远些省心。
   傍晚,露气还未升起,在生产队干活的母亲便赶忙请假回家收草,生怕晚露打湿了稻草,那一天的曝晒就白费了。
   晚上,母亲仔细地将稻草铺在家里的两张床上。我和大妹的床上,没有垫絮可以铺在草面上。母亲嘱咐我们:“你们先这么睡几天,看你爸爸能不能想点办法。”果然,几天后,父亲想到了主意。他将曾祖父、祖父睡的那床破得不能再破的垫絮拿来给我们姊妹俩用。母亲看到后,连忙上前阻拦说:“这怎么行,你拿过来,老人睡啥?”说完,就跟父亲扯起来,表示不同意。父亲说:“这是老人同意的。”说伢们年纪小,皮肤嫩,直接睡稻草怕磨坏了;他们老人家身子骨硬朗,不怕草硬,而且睡几天,稻草就被压得绵软了。母亲拗不过父亲的执意,接着还是将那床破絮铺在了我们的床上。后来,这件事,在母亲心中留下愧疚。母亲也嘱咐我们一定要记得曾祖父和祖父的恩。
   而曾祖父,祖父,作为长辈就是这样,竭尽全力地将哪怕一丝一毫的温暖,都毫无保留地给予晚辈。长大后的我,每当回想起这件事,总忍不住热泪盈眶。苍天在上,为何不让这些慈爱的老人,与我们相伴更久、走得更远呢?
   寒冷的冬季,床上能够铺垫一层稻草,睡觉暖和多了,母亲就不担心家人受凉。
   细心的母亲铺好草并未了事,还要隔三差五地把稻草抱出去晾晒。她说:“一来去去霉气,二来让太阳把草晒得暖烘烘的,睡着舒服。”特别是为了防止草里藏着小虫子,免得睡觉时浑身发痒。有了稻草作保障,过冬便安心了许多。那些夜晚,因这草的铺垫而不再寒冷;那些日子,也因此多了几分暖意。这时,母亲又恢复了自信,笑眯眯地说:“看来啊,什么事都不用愁,车到山前必有路。”
   亲爱的母亲,在那些贫穷的日子里,任何一丁点能化解忧愁的事,都让她感到快乐和满足。原来,幸福在母亲心里是那么简单。可想而知,她的负担该有多重。
   后来,不知母亲从哪里学会了用稻草编织草垫。这下便是有备而战了。
   秋收后,母亲把队里分的草,一点点地厘好,双膝跪下,一扎一扎地编织起来。看到母亲很娴熟地一行过去,一行过来地跪着编。不用好长功夫,一床草垫就编好了。编好的草垫,平平整整,也恰恰如床那么大小。哦!原来是母亲在编织前,量过尺寸,才编得那么合适的。编好后的草垫,还要继续拿到太阳底下,好好晒几天后,就直接铺到床上了,方便又好用。再不用抖了又抖,边角扎了又扎,又怕不平整。
   有时,一床薄了,还编2个垫子加上。这样过冬,一家人更有保障了。
   后来,母亲又陆续为曾祖父,祖父也编织了几张草垫。想到老人用起来方便,收藏也方便。特别是后来曾祖父卧病在床的时候,时常把草垫弄脏了,母亲又编上新的给老人换上。让曾祖父睡得舒服。祖父常说:“家里有个女人料理家务,才感觉圆满些。”因为曾祖母,祖母去世得早,没女人管理的家,总像一盘散沙,没有归属感。自从母亲嫁进了李家的门后,时常帮忙老人操持一些家务,才让老人的日子过得放心。难怪平常总听到祖父称呼母亲:“王姑娘!”因为母亲姓王。在祖父心里,是把媳妇儿当女儿看。家庭的和睦,也是在点点滴滴的小事中彼此照应营造出来的。同时,良好的家风,也是在彼此信赖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
   没垫子前,每到夏天不睡的稻草,就用来做饭,有意无意地被烧掉了。自从有了垫子,到立夏,就可以收藏起来,不再担心没用的。以后分的草还可以做点其他用,或者挑到城里去卖钱。那个年代,城市人同样也是睡稻草。记得后来,分的稻草,母亲就挑到离我们村最近的工业区去卖,一捆可以卖一块钱。辛辛苦苦一年到头看不到钱的母亲,这下拿着钱,像看到星星般地高兴,因为可以买点小商品,如女人用的针线呀,顶针壳呀,或者给孩子们买点水果糖什么的。
   睡稻草的日子,就这样年复一年。到九十年代初,过冬,才渐渐从铺草防寒的现象中退去。
   历史并不沧桑,是厚重。它教会我们体会到什么是拥有,什么是缺失;更让我们懂得幸福是奋斗得来的深刻道理。
   如今,生活早已富足,各种品牌的柔软床垫、保暖羽绒被取代了当年的稻草,取暖设备更是五花八门,再也不用为过冬发愁。
   虽然睡稻草的日子渐渐远去,但每当冬夜来临,我总会想起那些睡稻草的日子。那日子虽然过得心酸,但有母亲的温暖,比什么都强。
   是啊,平时经常在手机上看到一些网络视频说:“60、70、80年代虽然日子过得清苦,但总感觉十分幸福。”这些发自肺腑的表白,那些快乐,都是因为有父母为我们遮风挡雨,让自己无忧无虑才感觉幸福。当自己扛起生活的担子时,才觉得一切来之不易。
   如今,每当回想母亲年轻时,拎着稻草回家的笑容,她跪着编制草垫的身影,那夜夜身下踏实的暖意,都是母亲最深沉的爱与坚韧的生活智慧,它如同岁月中燃放的烟花,美了心扉,醉了时辰。
   母亲的人生是勤劳的一生,乐观的一生。她勤俭的生活品质,把穷日子当富日子过的良好心态,是值得我们永远继承的好家风。
   稻草,我们生活中的重要元素,睡在上面,是温暖,是踏实,是原生态,是生活的本真,没有什么不体面的。那一缕缕禾草的清香,裹挟着母亲浓浓的爱,永远是我生命中前行的原动力。
  

共 2865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当如今的我们坐拥柔软床垫与多样取暖设备时,这篇散文带我们回溯了一段以稻草为暖的旧时光。没有华丽辞藻,没有刻意渲染,作者用朴实的笔触,将记忆拉回物资匮乏的年代。母亲拎着稻草归家的欣喜,晴天晾晒稻草的细心,跪着编织草垫的坚韧,长辈们把破絮让给晚辈的慈爱,一一浮现眼前。稻草本是寻常草木,却在贫穷岁月里成了抵御严寒的依靠,更承载着母亲的生活智慧与深沉母爱。那些晾晒稻草的日子,那些草垫铺就的暖床,那些“车到山前必有路”的乐观念叨,不仅温暖了旧时的冬夜,更沉淀为代代相传的家风。作者笔下的每一个细节,都是对岁月的珍视,对母亲的感念,让我们在富足的当下,仍能触摸到生活本真的温暖与力量。这段睡稻草的岁月,虽带着生活的辛酸,却因亲情与坚韧而熠熠生辉。它提醒我们,无论时代如何变迁,那些藏在平凡日子里的爱与勇气,永远是生命中最珍贵的财富。好文章,感激赐稿,推荐阅读共赏!【编辑:乡村幽兰】【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F202511140001】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乡村幽兰        2025-11-10 21:06:48
  好文章,感激赐稿,推荐阅读共赏!顺祝吉祥快乐!笔健文丰!
乡村幽兰
2 楼        文友:乡村幽兰        2025-11-10 21:11:18
  作者紧扣 “稻草” 这一核心意象,串联起母亲分草、晒草、编草垫的日常细节,既还原了贫穷年代的备寒图景,更凸显了母亲的勤劳坚韧与长辈的慈爱无私。文中没有华丽辞藻,却在平淡叙述中藏着动人力量。作者将个人记忆与时代背景相融,既感慨生活变迁,又珍视旧时光里的家风与母爱,让 “稻草” 不仅是过冬的铺垫,更成为承载亲情、见证成长的精神符号,读来令人动容,也让人懂得珍惜当下的幸福。
乡村幽兰
回复2 楼        文友:文绮        2025-11-11 16:46:33
  幽兰老师,实在感激不尽,文章里那么多的语句,用词,都帮我一一斧正。这着实让老师辛苦。一个编辑的责任不光是把文章草草写个编按就发表,而是还有斧正的责任。您真不愧为人民的教师。即使在社团同样发挥一个教师的作用,帮助作者提升语文水平,也带着大家一起走。这让我看到为啥称教师为春馋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呢,这个比喻恰与其份,同时也讴歌了教师教书育人的崇高品质。您的精神值得大家学习。您良好的教师品德更得大家敬仰。祝贺老师冬祺安康
3 楼        文友:刘春庆        2025-11-10 21:45:39
  母亲的爱,从孩提时代陪伴着我们长大成人,给我们在艰苦的生活里增加了快乐和温暖。我们一生难忘的母爱,文绮老师都写入字里行间,感人至深。非常朴实的语言,给我们的下一代传达了能量和动力。好文章,点赞。
回复3 楼        文友:文绮        2025-11-11 16:48:19
  刘老师您好,谢谢,昨天那么晚了,还在为拙作送来问候极鼓励。让您辛苦啦。实在感激不尽。刘老师冬祺安好。
4 楼        文友:碧潭飘雪        2025-11-14 21:46:32
  一篇非常具有时代感的美文。作者用温婉的语言回忆儿时冬天睡稻草的情景,抚今怀古,借物抒怀,以文寄情,缅怀父辈先祖。以稻草为线索,用对比的手法,既是对逝去岁月的缅怀,亦是对逝去的亲人以怀念,尤其是对母亲晒稻草、编草垫铺的细腻描写,表现了母亲勤劳节俭、贤能淑慧、慈爱孝道的美好情操与品格,正因为有母亲的操持,家才那么温暖而幸福。忆苦思甜,想起过去的艰苦岁月,我们更该珍惜今天的美好生活。文章主题积极鲜明,文笔流畅,思想深邃,寓意深远,具有时代感和共鸣性。拜读学习佳作!感谢文绮社长辛苦创作赐稿支持社团!遥祝冬祺文安,创编愉快!
碧潭飘雪
回复4 楼        文友:文绮        2025-11-15 14:07:42
  问好飘雪社长,那么忙抽出宝贵的时间,前来我的空间,为拙作添砖加瓦。让您辛苦了。管理一个社团真的不容易。全面的,细致的。都是社长牵挂在心。我的这篇作品,多亏社长赐教,再次修改后,复报才得以取得精品。一次次让社长操心,劳驾。实在感激不尽。作为这篇作品,同样是回顾当年的历史。那个历史阶段,是非常值得回忆的。贫穷并不是苦难,而是安详。因为有长辈们为下一代人遮风挡雨,让晚辈们足以享福,亲情的温暖,彼此间的照应,那种真正的厚德,可以说是当今时代不可比拟的。也可以说,不知历史,不足以认识社会。我大胆地说,如今经济上去了,人的品德下去了。特别网络大力宣扬的,不管社会怎样,先把自己过好。生活的现实是如此。甚至面对一些好的行为还会被怀疑,甚至被污蔑,被拒绝。这都是微妙的恶性循环。造成社会彼此之间不信任,彼此猜忌,甚至否认。也许说多了一点。好吧,就这样。社长辛苦了。也感谢社长复报作品。
5 楼        文友:碧潭飘雪        2025-11-14 21:47:49
  恭喜祝贺文绮社长散文佳作复审获得精品!也祝贺社团!感谢江山领导和评委辛苦评审与关照支持!
碧潭飘雪
6 楼        文友:碧潭飘雪        2025-11-17 00:11:38
  看了大姐推心置腹地回复,确实是那样!我也是一个思想比较传统的人,所以一直在坚持传承我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和美德,对那些不好的现象,合适的时候我都会去表明我的观点。尤其是现在那些不愿结婚不愿生育的年轻人,我都要给他们说这种观念要不得!大姐的文章很有时代感,能引发共鸣,勾起读者同样的思绪与回忆,深受启发与思索。大姐客气了,那是我的职责,应该做的。其实都是大家的功劳,社团近两年来,你们付出更多,无论是创作投稿,还是编辑,你们都比我表现得更好!这点上我应该向大家检讨。感谢大姐和各位老师的辛苦付出!祝大姐和家人冬安吉祥,创编愉快!
碧潭飘雪
共 6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