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星星文学 >> 短篇 >> 情感小说 >> 【星星】去西藏支教多年(中篇小说)

编辑推荐 【星星】去西藏支教多年(中篇小说)


作者:北侨三叔 白丁,38.5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395发表时间:2025-11-12 11:11:22


   一
   刘光良选择去萨区,当教师,虽那里条件那么艰苦,但他不埋怨。因为自己选择的。
   今儿,他背上行李乘坐车去萨区。
   上了车厢里,他按号入座,把行李放上去,放好行李,他便坐下来。这时,车开始启动出发了。
   刘光良目光望着窗外,他心里也挺激动的,到了萨族,会不会有族人接自己。想到这,他回过神眯上眼睡过去了。
   在第三天,车终于到达青藏,使车便停留下来,乘客都纷纷拿行李下车。
   “同志醒醒。”乘务员拍醒刘光良。
   “哦。”刘光良睁开眼看向乘务员。
   “青藏到了,下车吧。”
   “好的。”刘光良忙拿行李下了列车。
   他望了一眼,见青藏地方也没多少房子,只有几家店。看到这,他拖着行李向店里走去。
   “老板要来点牛肉。”刘光良进去喊道,将行李放下来坐了下来。
   “牛肉有马上就来。”老板回应。他身穿灰色蒙古袍,头戴帽子,他脸两腮留有胡子,后脑勺拴了条马尾辫子。年龄五十出头。
   “好喽。”不多会,他端着盘牛肉走过去,将盘子放桌上。
   “谢谢。”刘光良见一盘牛肉,巴不得伸手扒牛肉吃起来。
   “你要酒不。”
   “你这里有什么好酒。”刘光良吃了会抬头问。
   “米酒,白酒。”
   “那米酒吧。”
   “哎我这就去拿。”老板去拿酒去了。
   不多会,他端来一壶酒,将酒壶放桌上。
   “小伙子尝尝。”他将酒倒在碗里说道。
   “我尝尝。”刘光良拿上碗喝了一大口。
   “怎么样?”
   “好酒。”
   “那就多喝。”
   “对了,老板你们这里就几家店吗。”
   “我们这里一大地方,就几家开的。”
   “哦,是这样啊。”
   “小伙子,你从哪的呀?”
   “我呀,首都来的。”
   “哦,你们汉人都来青藏旅游,要不你们到来,我族人哪来的钱生活。”
   “也是,对了,老板你这里离萨族多远。”
   “这离萨族有四十里路吧。”
   “这么远。”
   “远是远,不过有马。”
   “哦,可我不会骑马。”
   “呵呵,没事有专有人带你去的。”
   “对了,小伙子你来这玩几天的吗。”
   “是这样的,我来这教孩子读书的。”
   “这么说,你专程来萨族的。”老板激动的说道。
   “是的。”
   “阿呀,热烈欢迎你到来。”老板伸手与刘光良握手道。
   “谢谢你太客气了。”
   “来我敬你酒。”老板拿上碗倒上酒与刘光良碰碗。
   “干。”刘光良喝下酒。
   “再来。”
   “哎喝。”
   两人喝了差不多,刘光良便在旅店住下了。
   到了第二天,刘光良背上行李离开了旅店,随藏族人去了萨族,两人同骑着马赶到萨族。
   到了萨族,藏族人让刘光良下马。
   “前面就是萨族了。”
   “好的谢谢你。”
   “不客气。”藏族人驾着马离开了。
   刘光良望着一望无际的高原,荒秃的荒山,没碧绿的草丛。看到这,他深舒了口气便迈起步继续走。
   刘光良走过河流,见水流急无法过去?在他左右为难时,见有个姑娘牵着马来了,她让马喝口水,自己也顺便洗把脸。
   刘光良见有人来便过去打招呼。
   “你好姑娘,我向你打听,这里是不是萨族。”
   “是的。”她抬头看向年轻人回应。
   “哦,那怎么过去呢,河流流的急无法过去。”
   “你是来这干嘛的。”她站起来问。
   “我来是教孩子识字。”
   “哦,欢迎你到来。”
   “谢谢!那族长在什么地方?”
   “我带你去。”
   “哦。”
   “上马。”她骑上马转向他说道。
   “哦。”
   “谢谢!”他便上了马。
   “抱紧我。”
   “哎。”他双臂抱紧她。
   “驾…驾…”她手抓紧绳子,脚踢马肚子喊道。
   使马嘶叫起来,便迈起四蹄跑过河流。
   “你叫什么?”她问。
   “我叫刘光良。”
   “哦,你从哪里来的。”
   “我从首都来的。”
   “哦。”
   眼看马跑过河流到了岸,继续跑路。
   到了族长房屋,她喊住马。
   “喻…”
   两人下了马。
   “走吧。”她领他进去了。
   “族长,族长在么。”(藏语)
   这时,走出来老人,他拄着拐杖出来看向姑娘。
   “卓兰。”
   “族长,看给你带谁来了。”卓兰手指向年轻人说道。
   “这位是?”族长问。
   “他是来萨族教孩子识汉字的。”卓兰说。
   “哦,欢迎欢迎贵客到来。”族长伸手与年轻人相握。
   “族长说,欢迎你到来。”卓兰翻译。
   “谢谢!族长太客气了。”刘光良忙伸手与族长手相握。
   “今晩,弄些好菜来招待贵客。”族长说。
   “族长说,今晚弄些好菜招待你。”卓兰翻译。
   “太客气了,族长你心意我领了。”
   “族长我带他转转。”卓兰说。
   “哎好去吧。”族长说。
   “走吧。”卓兰转向刘光良说道。
   “哎。”放下行李随卓兰去了。
   两人走上高原,一路陡峭悬崖,脚下石子到处都是。
   “你打算住多久?”卓兰问。
   “我不知道?”
   “这里己来了三位老师,而他们住了两月就走了,也许这里条件不好,让他们一个个要离开。”
   “哦是吗。”
   “我不多说了,说别的,你父母同意你来萨族教孩子了。”
   “我父母是不同意的,可我自愿来的。”
   “哦,那真难为你了。”
   “没事,我父母慢慢会理解的。”
   “哦,那我们继续走吧。”
   “哎。”
   于是两人继续走。
   在晩上,刘光良和族长家人一块吃,卓兰同他们一块吃。
   “吃吃。”族长手抓起羊肉块让刘光良吃。
   “族长让你吃。”卓兰翻译。
   “哎好。”刘光良手便抓起羊肉吃起来。
   “多吃点。”族长笑眯眯着说道。
   吃过羊肉,刘光良便留在族长家里住下,卓兰帮他铺床被,刘光良看着她一举一动。
   “今晩,你就睡这里,晚上可能冷些,你要出去话穿上衣袍和帽子。”卓兰铺好被褥转身对刘光良说。
   “好的。”
   “还有,你想尿就拉缸里。”她指向缸子。
   “哎知道了。”
   “那么你睡吧。”说完,卓兰走出房关上门。
   之后,刘光良便脱衣上炕入睡,盖上被褥久久才睡着。
   刘光良在卓兰带领来到萨族小学,里面坐着大小年龄孩子。
   “孩子们,这位是新來的老师,我们给他掌声好不好。”卓兰拍起掌声。
   孩子们也鼓起掌來。
   “谢谢同学们,我叫刘光良,我还是个大学生,我报志愿专程来萨族,希望你们能接纳汉人来教你们每个同学好不好。”刘光良看向每个孩子说道。
   “好…”孩子们尖叫欢呼起来。
   而卓兰一直看着刘光良说话,她目光里流露出情怀!使她脸上露出笑容来,便拍起掌来。孩子跟着她拍起掌来。
   “谢谢同学们。”刘光良说道。
   “好了,孩子们你们自习吧。”卓兰说。
   “刘老师,我带你去宿舍看看。”卓兰转向刘光良说道。
   “哎。”刘光良便随卓兰走出中堂。
   到了宿舍,里面桌椅沾满灰尘,而炕上灰尘积成厚厚的尘土,窗户纸早烂了,四处透风进来。
   看到这,刘光良很吃惊!
   “多年没人住了,你别介意。”卓兰看出他吃惊表情忙说道。
   “不介意。”刘光良回过神说道。
   “那就好,以前老师都住这,后来他们也走了,就再也没人来了。”
   “哦。”
   “我帮你打扫下。”卓兰说完,便找来扫帚将炕上和地上扫一下,又找来旧布和木桶去河边打水,提着木桶返回宿舍,她将桌椅擦干净。完了将窗户纸补贴上,拿旧报纸将窗户上纸换上。
   “好了,我去给你拿被褥。”卓兰便去了。
   卓兰离开后,刘光良便看向房屋,他望着墙上贴的照片,使他走过去,见照片里的一群孩子和大人在一起合影,照片里的孩子正是学生和卓兰。此刻照片己泛黄了。
   看到这,刘光良抬手摸向照片里的女人,女人身穿藏服,头上戴着项珠,脖子上戴着围巾,灰色衣袍,脸上两边露出小酒窝。
   “我拿来了。”
   这时,卓兰抱来被褥进来,她将被褥放炕头上铺好。
   刘光良收回目光转身看向卓兰,看她细心做事。
   “好了。”卓兰铺好被褥转身说道。
   “谢谢你,还不知道你叫什么名字?”刘光良问。
   “我叫卓兰。”
   “哦卓兰。”
   “你以后有事就找我。”
   “哎。”
   “你还缺什么跟我说。”
   “我需要脸盆和热水壶。”
   “好的我回去给你拿。”
   “卓兰,原来你在这里。”(藏语)
   这时,进来男的,他身穿灰色藏服,年龄25,脸腮两边留有短须。
   “巴朗你有事吗?”卓兰见他进来便问。
   “还不是你的事。”巴朗见陌生男人也在这,心里有点介意便说道。
   “我的事?什么事?”
   “你明知故问。”巴朗没好气道。
   “巴朗吃错火药了。”卓兰见他脸上阴沉下来便说他。
   巴朗手拉着卓兰手走出去。
   “你干嘛。”卓兰挣脱他手道。
   “卓兰,咱们定亲事什么时候办。”巴朗双手抓住卓兰双臂问她。
   “我没想好,你急什么。”卓兰转开脸说道。
   “可我等不了那么久,你心里到底还有没有我?”巴朗抬手把她拽过脸来问。
   “懒得理你。”卓兰推开他走了。
   “卓兰。”巴朗望着她远去背影,气的抬脚踢飞石子。
  
   二
  
   在教学堂里,一群孩子叽叽歪歪的叫,孩子们你追我赶。直到刘光良进来,他望着孩子们嘻戏打闹,便作起声来:唔唔。
   孩子们见老师来了忙回座位上,一双双眼睛看向老师。
   “同学们好。”
   “老师好。”孩子们异口同声叫起来。
   “同学们,今天上语文课,有书的就跟我读,没书的听我读。”刘光良放下课本翻开书页道。
   “老师我们都没书本。”巴克站起来说。
   “知道了,同学你坐下吧。”
   巴克便坐了下来,身子歪扭的,斜着脑袋看向老师。
   “那么同学们就听老师读,然后你们跟着读。”刘光良转过身拿上脏布擦黑板,擦完后,拿上粉笔在黑板上写上汉字:我爱祖国!我爱人民!我们都是祖国儿女!
   写到这,他转过身。
   “同学们,跟老师一起念:我爱祖国!我爱人民!我们都是祖国儿女!”
   “我爱祖国!我爱人民!我们都是祖国儿女!”
   孩子们一起念起来。
   这时,卓兰放羊路过教学堂,她听到孩子们朗读声。使她停留下来,来窗口偷看。
   “同学们,我们都是祖国儿女,你们可知道汉族和藏族本是同是一个中国,希望你们都记住这话。”刘光良耐心教导孩子这些,让孩子们懂得汉族与藏族本是同胞。
   孩子们把老师话牢牢听进耳朵里,而他们每人都穿的藏袍,小女孩头都戴着项珠,脚穿靴子,男女脑瓜上都留有辫子,拴着辫子,有的男孩头光秃,有的男孩拴着马尾辫。年龄五到十一岁,不分年级,都统一学习,一矮一高排坐着。眼睛都大大的,跟牛眼似的,皮肤金黄,蜡黄牙齿,厚厚嘴唇。
   卓兰看后,便继续赶羊群离开。
   在晩上,刘光良正在编写教科题材,他专心写,静心专注地写。此刻,在外面下起风来,呼啦啦响,打破寂静宿舍。使刘光良停下笔抬头看向窗口,见窗纸被风吹烂。使他忙站起来走向窗前,脱掉外衣堵住透进来风。可外衣堵不住强大风,将他人吹倒在地上,他左手挡住强风,从地上爬起来,他赶紧趴上炕上钻入被褥里躲开强风。
   到了天亮,阳光照进宿舍,在炕上的刘光良清醒了,他爬起来,见地面到处飞散纸张,桌椅翻倒地上,杯子碎了。看到这,他忙去收拾。
   在教学堂里,孩子们跟往常一样嬉戏打闹,其中光秃头的巴克,他顽皮捣乱,他在教学堂外面泡尿,弄的外面臭气冲天。他见老师一来赶紧进教学堂。
   刘光良走过,他怀里抱着教科题材,昨晚编写完,将题材给孩子们考考数学题,写了四十本。
   “同学们好。”他进来走在讲台桌前放下本子说道。
   “老师好。”孩子们同时叫道。
   “同学们,今天老师给你们出了数题,每人都有份。”
   他将一本本发给孩子。
   “老师,我们都没笔。”其中位女孩子站起来说道。
   “都有,老师给你们都带来了。”刘光良手从怀里拿出一梱铅笔,铅笔头都削好了。
   他将铅笔分发每个孩子,孩子们拿上笔便写起来。
   刘光良从每个孩子面前走过,看着每个孩子在做数学题。
   “刘老师,你出来下。”
   这时,进来了卓兰,她拉着刘光良走出教堂。孩子们见两人出去都纷纷好奇的站起来朝门口张望。
   “你饿了吧,我给你带来了玉米饼给。”卓兰手从怀中掏出玉米饼来。
   “谢谢你卓兰,我确实饿了。”说完,刘光良手抓上玉米饼吃起来。
   卓兰看着他吃,看他吃的这么香心里很高兴!脸上泛起笑容。
   刘光良回到宿舍,他找来木板将窗户用钉子钉上,拿锤子敲打钉子把木板钉牢固,忙完了。刘光良看了满意的进屋,他整理被褥,将被褥放一边,他坐上炕上,手从怀里掏出包烟,打上火机点上烟抽起来。

共 53483 字 11 页 首页1234...11
转到
【编者按】这篇小说开头以“支教”为锚点,用质朴的笔触铺展高原的苍凉与人心的温热,开篇即立住了故事的核心冲突与情感基调,极具代入感!核心亮点有三:一是地域质感鲜活,从青藏车站的几家小店、蒙古袍老板的马尾辫,到萨族的荒秃荒山、湍急河流,再到藏语对话、手抓羊肉的饮食细节,没有刻意渲染异域风情,却让高原的粗粝与淳朴扑面而来;二是人物初见即有戏,刘光良的执着(违背父母意愿来支教)、卓兰的热情(主动带路、打扫宿舍)、巴朗的醋意(对卓兰与陌生汉人的介意),寥寥几笔就勾勒出性格轮廓,尤其是“前三任老师住两月就走”的伏笔,为后续“坚守”主题埋下引线;三是冲突自然铺垫,支教的艰苦不只是口头说“条件差”,而是通过“布满灰尘的宿舍、烂掉的窗户纸”具象化,汉藏文化的差异、个人情感与支教使命的潜在张力,都在初见的互动中悄悄萌芽。尤其出彩的是孩子群像的塑造——“牛眼似的大眼睛、金黄皮肤、蜡黄牙齿、厚厚嘴唇”,还有巴克泡尿捣乱、格雅鲁认真答题的反差,没有脸谱化的“乖巧”,而是带着高原孩子特有的野性与纯真,让课堂场景充满生活气息。而刘光良深夜想起父母的片段,更是戳中了“支教者的软肋”,让他的“坚定”多了层“愧疚”的底色,人物瞬间立体起来。整体来看,故事已经搭建起“支教+情感+文化融合”的多元框架,质朴的笔触反而更贴合高原的粗粝与纯粹。佳作推荐欣赏!【编辑:燕双鹰】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燕双鹰        2025-11-12 11:12:11
  感谢作者赐稿星星,问好作者,期待更多精彩!
自强不息,厚德载物;诗情画意,悦读人生!
2 楼        文友:北侨三叔        2025-11-13 06:19:06
  感谢老师长评
另笔名北侨先生
共 2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