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丁香文学 >> 短篇 >> 杂文随笔 >> 【丁香·花香】《情怀》里的温度与厚度

编辑推荐 【丁香·花香】《情怀》里的温度与厚度


作者:德年黄土地 童生,712.1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266发表时间:2025-11-12 14:40:04
摘要:《情怀》读后感

初知罗老师,是在今年八月份。我在江山文学网上阅读了闰土老师的《〈情怀〉和作者罗宗烈》一文,文章以纪实性笔触,讲述了《情怀•宗烈自传》在扶风县引发的文化热潮。从书籍的受欢迎程度、作者的背景、书籍传播路径,到后续研讨会的盛况及读者反响,全方位展现了书籍从个人记忆走向公共话语的过程,读来如临其境,让人深切感受到这场由书籍引发的文化共鸣,我也由此产生了求书学习的强烈愿望,可惜数次前往书店都未能购得。
   再见罗老师,是近日在扶风县文联主办、扶风县读书协会承办的“感悟家国情怀乐享阅读盛宴——作家罗宗烈《情怀》发行会”上。这也是我参加过的著作发行会议中规模最大、人数最多的一次盛会,读书协会会员、作家协会会员、罗老师的战友、三驾村村民等文学爱好者齐聚一堂,偌大教室的走道里都加满了座位。我凭着照片认出罗老师,上前与他握手恭贺,这是我首次见到罗老师本人,还幸运地获赠《情怀》下集一本,实乃幸事,喜不自禁。
   十天来,我展卷细读《情怀》下集,由衷敬佩罗老师刚直不阿的办事风格、求真务实的处事原则与虚心好学的求是精神。《情怀》既是罗老师半生的心路历程,也是他一路奋斗的浓缩写照;不仅是个人的小传,更是父母的大传,是扶风人民心中家国情怀生动载体。世上没有无缘无故的爱,而《情怀》通篇都饱含着炽热的爱与真挚的情!
   从全书结构来看,足见作者的匠心巧思,值得读者细品深悟。个人自传本是系统、全面介绍自身历史及思想演变过程的书面材料,但罗老师突破了自传文体的界限,将多种文学体裁融会贯通,以多笔触、多维度的方式,把自己的成长、学习、工作经历,以及人生价值与事业奉献的成就,用文字永久记载并奉献给读者,指引下一代在干事创业中踔厉奋进、勇毅前行。
   已读的下集四章中,从未出现“我本人如何”的表述,更未使用第一人称,而是以自己参与的工作为原点,以单位或集体的主责工作为主线,通过详细叙述工作的全过程来展现自身的成长感悟,将个人成效融入集体智慧的提升与发展之中,这正是作者不卑不亢、智慧人生的生动体现。罗老师在书中自述:“从全书结构上看,我是按照生命的自然顺序书写的。但是起草每一章节的时候,则会自觉地服从艺术作品的表达需要,从可读性出发按照事物的内在逻辑,动用文学作品常用的修辞与描写、倒叙与插叙或意识流展开。这得益于我的文学爱好,也是因为我不甘走寻常路的性格。读者偏爱《宗烈自传》,大概是阅读顺畅产生的愉悦感,与真诚相伴的亲近感,这是生活本身的精妙,我记录没有刻意造作而已。有些情节故事性是在书写过程中自然形成的,有些事件过程、人物描写过分简略,是我有意要留给读者的补白,一百个读者会产生一百个联想,我没有意识到的内涵却会在读者的联想中产生,这符合心理学、社会学特征,是不是挺有意思?”(P360页)
   虽未读《情怀》上集,但从下集的写作风格来看,上下集共八章,拆分开来便是八个独立中篇,每篇主题明晰、叙事完整,各章节之间又相互关联、密不可分。加之罗老师扎实的语言修辞功底,在记述各项工作时详略得当,经润色后总能给读者留下“且听下回分解”的悬念,让人如同追看电视剧一般,回味着已读内容,猜想后续情节,爱不释手,我便是怀着这样的心情读完下集的。
   从内容来看,《情怀》既是个人的传记标签,更成为了乡土文化的象征。书中承载的不仅是罗老师的个人经历,其影响力更触动了扶风百姓的集体记忆与情感共鸣——对故土的眷恋、对过往岁月的珍视、对精神交流的渴望。它超越了私人叙事的范畴,成为连接作者、读者与地方社群的精神桥梁。书籍扉页上“谨以此书献给陕西省扶风县法门镇三驾村张家组”的题字,正是罗老师思想境界与《情怀》核心内涵的真实写照。
   拜读完下集,《情怀》的印记深深烙印在我脑海中,细思罗老师其人其书,感慨颇多,收获颇丰。他孜孜不倦、锲而不舍的精神,更成为激励我不断前行的动力。
   集体智慧的凝聚力。从25分部到27分部,再到转业至甘肃电力试验研究所(电研院),这不仅是工作岗位的变动,更是罗老师个人工作能力的提升、管理水平的升华、组织能力的展现与个人智慧的彰显。从文书、秘书、文化宣传工作,到工会工作、纪检监察岗位,他始终展现出强大的组织协调能力,团结带领身边同志齐心协力做好本职工作。无论身处何地,他所在的集体班子都履职尽责、干群团结,实现了工作与事业的双丰收。
   奉献精神的引导力。在中国人民解放军这座大学校里,罗老师从战士成长为军官,无论身处哪个岗位,始终不以个人利益影响工作大局,听党话、跟党走,服从命令、听从指挥,生动诠释了一代军人的军魂。“我们那代人,充满朝气,永远年轻。革命生涯常分手,没有什么人生规划,只有共同理想。特别是当战士,继承了革命战争年代的好思想,当兵参加革命,就是一颗钉子,不管钉在哪儿,都得稳稳当当。党员就像一块砖,东西南北任党搬,一切服从组织安排”(P006页)。罗老师无论走到哪里,岗位的变化从未改变他为民服务的初心,任何工作都亲力亲为,甘当小学生,从不以资历、职务凌驾于同志之上,困难面前总有他的身影。领导带头冲锋,群众自然干劲十足,任何困难都无法阻挡前进的步伐。《雪原步履》(P31页)中记载,他婉拒营长劝阻,主动带队前往二营八连代理副指导员,赴玉树以运代训,为班玛林场运送砖块,返程时拉运木材,历时半月。他亲自乘坐一号车,负责调控车速,带领队伍翻越海拔5100米的鄂拉山,在雪地里攀爬S形道路,克服高原反应带来的不适与严寒,应对汽车开锅、解救侧滑车辆等技术故障,即便一路颠簸行驶,仍始终坚守在运输线上。旅途中,他目睹军藏一家亲的感人场景,并未用枯燥的语言说教,而是通过生动叙述所见所闻,给予读者真切的情感熏陶。“最让我记住的是,放学路上的孩子黒红色的脸庞,脖颈上佩戴的红领巾格外鲜艳。每逢军车驶过,孩子们都自发整齐列队,面向肃立,高举右臂,神情专注地向解放军致以少年先锋队队礼。看到孩子们稚嫩的身姿,庄重的表情,让我激动不已。我们的车队,自然会放慢车速,回敬孩子们一个标准的军礼。”(P38页)
   书中“新闻会战”“沈阳催款”“帝王探真”等篇章,更充分展现了他非凡的组织、写作与管理能力,均取得了预期成效。
   人文情怀的亲和力。在《情怀》发行会上,罗老师介绍,该书共提及200多位与他朝夕相处的同事,将共同奋斗的经历跃然纸上,永久留存了彼此并肩前行的足迹。我特意留意到,《多彩尾灯》一章中就列举了75位领导、同事、朋友与同学,这无疑彰显了他海纳百川的胸怀。他从不居功自傲,而是以与大家共享成就为荣,尤其对自己提职务的伯乐雍政委、恩人工会主席李文等前辈,始终铭记在心,感恩他们的支持与帮助,这种高风亮节的情怀值得我永远学习。“细细想来,职场上的喜怒哀乐,都与顶头上司有关。所以,我感恩部队的领导,尤其是我的直接领导。我转业地方后幸遇到的多位领导,同样是我念念不忘的人。特别是电科院的三任工会主席,他们纯洁高尚,为人师表,让我能放手工作,无需顾虑办公室的人情世故。15年间,电科院领导班子换了四茬,其中三茬让我印象深刻。特别是后两届院领导,他们尊敬我,我也尊敬他们。借此机会,我代表全家向甘肃电科院的同仁们,向分布在全国各地的同仁们,向关心、爱护过我的朋友们,表达一个老兵的敬意!向并肩工作过却过早离世的同志表达深深的怀念(P255页)”赤子之情,铭心可鉴。
   《情怀》里的温度与厚度,绝非一部普通传记所能承载,它的内核是背后那个真实、耿直、充满责任感与风骨的灵魂,以及这个灵魂所代表的、在任何时代都弥足珍贵的赤子本色。它是千万个强军卫国战士的缩影,是“强军有我、不负韶华”强军梦的立体写照,展现了一代军人在时代洪流中忠贞不渝的军魂。
   《情怀》看似记述个人的人生轨迹,实则描绘了一代人的奋斗历程,见证了一部军队建设的辉煌成就,映照了一个时代的变迁与复兴。
   (原创首发)

共 3200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带着情怀读《情怀》。 作者描写了与作家罗宗烈因为著作《情怀》相识的过程。八月份因闰土老师的文章了解到了著作及作者,只可惜数次前往书店都未能购得。后来,在扶风县文联主办、扶风县读书协会承办的“感悟家国情怀乐享阅读盛宴——作家罗宗烈《情怀》发行会”上见到了作者罗老师,也获得了《情怀》下集一本,如获至宝,喜不自胜。 十天来,作者展卷细读,被罗老师刚直不阿的办事风格、求真务实的处事原则与虚心好学的求是精神所感动,被罗老师的个人经历,其影响力更触动了扶风百姓的集体记忆与情感共鸣——对故土的眷恋、对过往岁月的珍视、对精神交流的渴望所感动。书中描写了罗老师从25分部到27分部,再到转业至甘肃电力试验研究所(电研院),后来再到了中国人民解放军这座大学,一步一个脚印,团结同志,奉献青春,实现革命理想。它是千万个强军卫国战士的缩影,是“强军有我、不负韶华”强军梦的立体写照,展现了一代军人在时代洪流中忠贞不渝的军魂。 带着情怀写《情怀》,这是一篇读后感,更是一篇对著作的推荐文章。 好文,推荐给大家阅读! 【丁香编辑·小罗先生】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小罗先生        2025-11-12 14:42:45
  着情怀写《情怀》,这是一篇读后感,更是一篇对著作的推荐文章。 好文,推荐给大家阅读!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以文养心!
回复1 楼        文友:德年黄土地        2025-11-12 16:31:01
  感谢老师辛苦编辑.
2 楼        文友:闰土        2025-11-12 18:09:20
  细细品味,文章有真情实感,一句句发自肺腑的感言,很打动人心,文章写意深刻,对《情怀》一书挖掘的深,更写出了书的中心思想,也写出了罗老师的心声。
回复2 楼        文友:德年黄土地        2025-11-13 17:38:16
  谢谢社长,《情怀》韵长,读着使人心潮澎湃,被主人翁的精神所感动。
3 楼        文友:闰土        2025-11-12 18:10:57
  “《情怀》里的温度与厚度,绝非一部普通传记所能承载,它的内核是背后那个真实、耿直、充满责任感与风骨的灵魂,以及这个灵魂所代表的、在任何时代都弥足珍贵的赤子本色。它是千万个强军卫国战士的缩影,是“强军有我、不负韶华”强军梦的立体写照,展现了一代军人在时代洪流中忠贞不渝的军魂。”写的真好,语言功底好。
回复3 楼        文友:德年黄土地        2025-11-13 17:49:32
  《情怀》内容丰富,感情真挚,使人爱不释手。
4 楼        文友:蓝色光影        2025-11-14 16:45:22
  为罗宗烈老师的情怀点赞!
共 4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