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星星文学 >> 短篇 >> 江山散文 >> 【星星】挖土窖子(散文)

精品 【星星】挖土窖子(散文)


作者:满山红叶 探花,21578.42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106发表时间:2025-11-16 08:42:04

东北的冬天特别冷,晚秋摘下来的苹果,园子里的大白菜,青皮萝卜,以及土豆、胡萝卜等等,得挖一个大一些的地窖子,将这一系列的蔬菜,水果储存一下。在没上冻之前,父亲要在院子择一处朝阳的地方,挖一个大型的土窖子。属于那种四四方方的,四米以上深度的土窖子。老房子紧挨着一片高坡,基本是黄泥,挖土窖子难度不小,黄泥经过一年的雨水,寒霜,板结得厉害。用铁锨挖,费力气。父亲提前把镐头擦拭一遍,镢头也翻了出来。西墙上的一对土篮子,枣木扁担也放在面前,待土窖子挖到膝盖深,土篮子梁上系一根粗绳子,我和弟弟在土窖子外,将土篮子沿着土窖子一端,遛下来。父亲盛满一筐,我们合力拉上去,倒在土窖子一旁。
   阳光暖暖的照着村子,一群鸡在院子觅食,三两只喜鹊蹲在白杨树上,叽叽喳喳像几个娘们,说个不停。风硬邦邦的,很粗鲁,拍拍打打的,嘴里还抱怨着什么?母亲坐在马扎上,一枚一枚的精心挑选土豆,土豆也不多,装了三果篓,在炕梢睡了许久,长了绿芽,母亲一一给清理掉。苹果呢?一等果盛一大果篓,父亲用棉槐条编的果篓,结实,耐用。磕了碰了,有伤痕的,统统处理。那时候,日子紧巴巴的,吃一顿白米饭,也是奢侈。苹果一般情况下,吃不着的。一来,卖钱贴补家用。二来,等招待客人拿出来吃。孩子们平时是吃不上苹果的,父亲挖土窖子,我们极其配合,知道会有被筛选的苹果,打打牙祭,眼里的光也如天上的星星,闪闪烁烁。
   满满的一土篮子泥,被运来运去,上上下下。暂坐在淡淡的日影底,散发着清澈的土香。零下二三度,不冷。加上遛黄泥,早累出一身臭汗。
   一个土窖子从第一锨开始,直至成型,需要三小时竣工。这只是完成一半工程。父亲出了土窖子,在矮趴趴的土墙小憩一阵儿,抽一支喇叭筒烟。选好的土豆,苹果,白菜、萝卜,像化妆好的新娘子,待唢呐一响,欢快的小曲子一吹,急火火上花轿。父亲吧嗒吧嗒吸几口烟,目光安静的端详着,土窖子,村子,蓝天,白云。父亲在思考着什么?父亲的世界,我走不进去。
   挖好的土窖子,父亲必须晾晒半一上午,抑或一下午。让土窖子内通风,通气,湿度不能过大。
   这么着,父亲进行第二项活动,选几根碗口粗的木头,长短一定覆盖住土窖子,支在土窖子口部,密度合适,再铺一层高粱秸秆。厚厚的秸秆,和盖房子,起房顶一模一样。最后才是培土,为了土窖子收放东西方便,父亲上山砍了几根木头,钉了一个木头小梯子。不高不矮,不大不小,刚好放在土窖子入口处。人可以轻松踩着木梯子进进出出。土窖子完工后,天也晌午了,母亲和面,做手擀面。缸里腌渍的酸菜也好了,切成细丝儿,入味。手擀面我们喜欢吃宽一点的,有嚼头。屋檐下挂着一大串红辣椒,父亲拽了两颗,在锅灶的火堆烧烤,酥焦了,往面条碗里一搓,父亲抿着散篓子,狠狠吸溜面条,空气里都是浓烈的烟火,父亲吃饱了,歪在被剁午睡一会儿,我俩根本睡不着,趁着父亲休息。跑到土窖子玩,玩什么?顺着木头梯子爬上爬下,捉迷藏。把家里七岁的狸花猫抱进土窖子,小孩子过家家玩。玩着玩着,也许是土窖子暖和,居然瞌睡了,躺在土窖子里睡着了,半下午,父母到处喊我们,也不见。急躁了,抓起墙上依着的柳条枝儿,抽打老黑狗,嗷嗷叫,土窖子密封的严实,听不见,窖口虽然没遮上,一个四方块的天空,却也隔音。
   还得是母亲眼尖,她发现土窖子口,躺着两个苹果核儿,很新鲜的苹果核儿,初冬吗,尚有几只可爱的蚂蚁,在果核上贪婪的啃食着,母亲踩着木头梯子进了土窖子,一一叫醒我们,我抹了一把脸,嘴角都是泥。母亲嗔怪说,以后不许进土窖子耍,一旦缺氧,憋坏了怎么办?!
   土窖子晾得差不多了,傍黑时,父亲在土窖子里,我们娘三在外。一点一点将果篓子顺到木梯子上,父亲小心翼翼取走。土窖子安排的满满登登,父亲说,这些苹果,白菜,土豆能吃到来年五月份。
   土窖子盛满土特产,封口,父亲用稻草塞住窖口,上边扣一顶破了几个窟窿的大铁锅。
   土窖子就像一个宝藏,时时诱惑着我们,冬季寒冷,日照时间短,有时,玩捉迷藏,就躲进土窖子,不过,父亲是反对的。偷偷的进土窖子,狼吞虎咽吃个苹果,啧啧,不瞒你说,土窖子里存放的苹果,那简直是世间少有的美味,鲜、脆、甜。和才摘下来的没什么区别。我常想着土窖子存放苹果的新鲜,爽口。时至今日,依旧念念不忘。尤其是小国光苹果,在土窖子里放整个冬天,不变味,不变形,偶尔有几个裂口了,面了。但不影响口感,土窖子里的白菜,萝卜,也同菜园子刚拔的如出一辙,鲜,新,不脱水,不掉菜帮儿。萝卜,咬一口,嘎巴脆。
   土窖子选不好地基,很容易塌陷,有一年,父亲出去砸石头了,不在家。母亲带领我们挖土窖子,结果地基没选对,在东院墙,一棵梨树下,挖土窖子。大小和宽窄倒没问题,大意了,梨树和墙头挡光。几场雪落在村子,雪融化成水后,把土窖子的一面顶部,塌了。像一个没了牙齿的老太太,瘪着半边脸。赶紧补救吧?不然,落下去的泥土把苹果,土豆,萝卜盖住了。
   怎么补救?又不能拆了重新弄。父亲不在身边,母亲只好找邻居大哥,进了土窖子,把果篓上落得泥土拾掇了,在土窖子上面支了一个拱形的塑料捧,用来抵挡风雪袭击。
   我也算学到了父亲挖土窖子的精髓,嫁给老刘后,在另一座村庄。我如法炮制,自己挖土窖子,依葫芦画瓢,学着父亲的做法,挖土窖子储存白菜,苹果,萝卜等。在村子一呆就是四十年,迁徙小城后,远离了那块土地,还有那里的人事物。土窖子活在某一个记忆的角落,冷丁想起,又怎能遗忘?毕竟,土窖子承载着几代人的美好时光。
   今年秋,七十五岁的老母亲,还亲力亲为,挖了一个菜窖子。不深,也就在腰部那么深,放几十棵大白菜,一些萝卜,至于苹果什么的,有了冰箱,按了暖气,房间里暖烘烘的,不必担心苹果被冻坏。苹果放家里就行了,想吃就吃,毫无后顾之忧。
   其实,村子里也有一些人,仍然保持着老习惯,冬天,将苹果,萝卜白菜,挖土窖子储存,来年阳春三月,小草发芽,河流解冻,把窖藏的蔬菜,水果搬出来。离开老家十一年了,很多老习俗,老辈人留下的生活方式,慢慢消失在我的生命中。无论光阴几何,人这一生对于美好的人事物,永远有着刻骨铭心的记忆。
  

共 2482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这篇散文以东北农村的土窖子为切入点,生动描绘了冬日储菜的家庭场景,语言质朴而情感真挚,展现了东北特有的生活画卷。1.内容上,文章紧扣“土窖子”这一核心,详细记录了从选址、挖土、晾晒到封口的全过程,细节丰富,如“父亲用棉槐条编的果篓”“母亲清理土豆芽眼”等,增强了真实感。同时,融入家庭互动——孩子们配合挖土、偷吃苹果、土窖子捉迷藏,以及母亲嗔怪和父亲抽烟沉思的片段,使内容充满生活气息。这些细节不仅描绘了储菜习俗,更展现了东北人面对严寒的智慧与坚韧。2.情感上,文章以怀旧为主线,通过“土窖子”承载的集体记忆,传递出对往昔的眷恋。父亲挖土时的专注、母亲选菜的细致、孩子们对苹果的渴望,以及多年后对土窖子美味的念念不忘,都流露出对朴素生活的珍视。结尾提到母亲晚年仍挖菜窖,虽已用冰箱,却保留老习惯,情感升华至对传统消逝的淡淡哀愁,引发读者共鸣。3.语言上,散文采用口语化表达,如“风硬邦邦的,很粗鲁”“狼吞虎咽吃个苹果”,生动活泼,贴近生活。比喻和拟人手法巧妙,如“土窖子像一个宝藏”“塌了的土窖子像没了牙齿的老太太”,形象地传递了场景的温馨与沧桑。此外,环境描写如“阳光暖暖的村子”“喜鹊叽叽喳喳”,与劳动场景交织,营造出宁静而温暖的氛围。4.结构上,文章以土窖子为主线,按时间顺序展开,从挖土到封口,逻辑清晰。中间穿插家庭趣事和意外事件(如地基塌陷),使叙事起伏有致。结尾以母亲晚年挖窖收束,呼应开头,形成闭环,强化了主题——土窖子不仅是储菜工具,更是几代人情感的载体。结构紧凑,首尾呼应,深化了怀旧主题。佳作力推。编辑:紫云朵朵【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202511160012】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紫云朵朵        2025-11-16 08:59:09
  很多乡土气息,文字描写细腻,值得我学习,佳作。
中国报告文学学会会员
共 1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