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短篇 >> 传奇小说 >> 太岁

绝品 太岁


作者:古渡 进士,7278.08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43392发表时间:2010-06-22 21:28:32
摘要:太岁长相酷似姐姐凤凰,只是凤凰那双因微微斜睨而尽显妩媚的眼睛长在他脸上却是别样效果:流气、邪性、狡猾、一兜坏水儿。一圈麻籽叶式的长发盖在他枣胡儿似的小脑瓜上,瘦小的屁股后吊着大匣子枪,恰似绵羊尾巴,走起来拍得大腿叭嗒叭嗒响。他跟着武镇长亦步亦趋,挺胸昂头,威风赛似半个镇长

太岁
   古城离宋家集还有五十多里,他下车把东西放到旅馆里,决定歇息一下。要回家见武叔,姐姐和兔兔了,总得洗洗澡剃剃头精精神神才好。本以为跟梁妮儿一走就永不回头的,不是不想,是没脸,没想到武镇长竟然给他这么个冠冕堂皇的退路,让他有机会再次为人。他在茶馆听人正议论新来的县长,凑上去一打听,才知道武镇长已经升任县长,刚刚走马上任。他打消了住店的念头,硬着头皮赶往县政府,丑媳妇早晚得见公婆哩。
   当他满面羞赧地站在武镇国面前,竟然哽咽难言,泪眼汪汪地跪下连连磕头。武镇国搀他起来,左右上下细细端详半天,把他揽在怀里,拍打着他的后背激动地说:“别难过,回来就好了,年轻人谁还不打个小黑碗哩?有错改了就好。”太岁这才像个受尽委屈的孩子见了亲娘,趴在老武胸前哇地哭了。
   毕县长去地区当专员了;杨柳随武县长调到县里工作;唐僧接任了村长;支书则由刚从部队复员的郑家旺担任。短短一年多,对太岁来说却似天翻地覆。武县长领他回家见了杨柳。杨柳摆出长辈架势点着他脑门又爱又恨一通数落。太岁只是垂头丧气地耷拉着脑袋落泪。杨柳又千叮咛万嘱咐让他回去后对谁也不许提梁妮儿这档事儿,到家看看就来县里,说武县长会给他安排工作的。
   第二天,杨柳领他去商店,代他给孩子、凤凰和兔兔买了些礼物,说这才像出差回家的样子。太岁又感动又羞愧,想自己净碰上好人了,若不是武叔和杨柳给他梯子下台,咋还有脸回夏家窝棚哩?他们费尽心思把自己的狼狈而回变成了衣锦荣归。若非他们宽厚仁慈,自己今生不知会沦落何方,最终飘零异乡做孤魂野鬼哩。他抹把眼泪,暗暗下了决心:为报答武叔和杨柳的再生之恩,自己这百拾斤就算他们的了,再不可给他们丢人现眼。“为他们,俺赴汤蹈火万死不辞哩。”
   太岁荣归故里,唐僧碍着凤凰没好意思把事挑破,有一搭无一搭地听他云山雾罩地胡吹海谤。不管咋说,他也是自己的舅子,况且,他跟着武县长,没准何时就能帮自己一把哩。
   太岁当然没忘炫耀自己一路的所见所闻,但他忘了扩音器一词,只记得叫什么器,想了好久才猛然想起是生殖器,与人聊起来就说:“那生殖器厉害,像放大镜,可人家放大的不是东西是声音,把嘴贴到生殖器上,开腔哇啦一喊,能震聋耳朵,十里外都能听到哩。”并自豪地说自己就曾经趴在那生殖器上讲过话哩。以至后来夏家窝棚也有了扩音器,许多人还习惯叫它生殖器,说:“唐队长又抱着生殖器讲话哩。”直到有明白人反复告诉大家生殖器是何东西,人们这才羞于出口,改叫扩音器。
   只是太岁从此稳当了,老实了,虽然改不好信口开河胡吹海谤的旧习,工作上却再没出过纰漏。

共 47206 字 10 页 首页上一页1...78910
转到
【编者按】我用了五个小时认真品读了这篇洋洋近五万言的小说,其中可圈可点、可褒可奖之处实在太多,但令人永远不能忘怀的,首先是小说的取材和立意令人称道;一个从小人见人恨狗见狗咬的太岁,一个流气、邪性、狡猾、一兜坏水儿的太岁,竟然在镇长、县长,村长和英雄人物的熏陶下,成为县长身边的一位“稳当、老实、再没出纰漏”的贴身警卫,作者用如此巧妙地手法把光明送进了人们的心灵深处,使人难忘!其二,小说的语言精美细腻,特别是刻画人物的语言有形、有声、有色,特有可视性,读后人物的音容笑貌历历在目。其三,小说中所有人物的形象生动逼真,各有千秋。其四,小说的情节巧妙曲折堪称一绝,从凤凰为太岁求情、唐僧趁机欲擒故纵到太岁与梁妮私奔又神奇般的返回等情节的设计,无一不令人叫绝!真是一篇难得的美文!推荐阅读!【编辑:笑天】【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21 楼        文友:独舞        2010-06-24 14:38:18
  终于看到了啦,对太岁这个人物印象一直很深,师傅怎么没有发全文啊?
   对太岁这个人物印象一直很深,生动逼真,尽显人性本色。故事有着浓郁的乡村气息和风情,情节跌宕起伏,很耐看很精彩的小说。
回复21 楼        文友:古渡        2010-06-24 16:01:38
  呵呵,辛苦独舞,这确实是那长篇中的一段,后面的还在修改完善中。
22 楼        文友:聆听花香        2010-06-24 15:00:12
  文字人物语言生动,具地方特色,人物形象栩栩如生,故事情节引人入胜。此前,曾和老师一起探讨过这篇文字,这次再看,依然令人回味。欣赏了。
聆听花香
回复22 楼        文友:古渡        2010-06-24 16:01:49
  谢谢兄弟!
23 楼        文友:杨亦秋        2010-06-24 16:30:43
  在特殊的时代背景下,人物的命运更显得悲怆,小说乡干气息极为浓郁,语言极富特色犀利而深刻,人物的塑造也是形神兼备,学习。
回复23 楼        文友:古渡        2010-06-24 21:38:19
  谢谢捧场!
24 楼        文友:锦妤        2010-06-24 16:51:04
  一篇情节和故事都令人叹为观止,边看边学,受益匪浅。祝福快乐。
我的江山,我的梦想。
回复24 楼        文友:古渡        2010-06-24 21:38:42
  谢谢!
25 楼        文友:犁梦        2010-06-24 20:33:01
  本文很有思想性,从一个人的成长故事反映出一个时代的变迁,值得一看。
他现在所做的一切无不正当而平凡,但他却心绪不宁,因为成就非凡卓绝之举乃是他的使命!
回复25 楼        文友:古渡        2010-06-24 21:38:55
  多谢!
26 楼        文友:司药        2010-06-25 00:27:30
  跟着文字,尤如跟着场景。人物、情节如画卷般徐徐展开,给我们呈现了太岁这个特殊年代的小人物“树大自直”的成长历程。
   关于太岁,很难用好坏去界定。一个“是非”满身的人,如何最终成为稳当、老实、再没出现纰漏的称职“公务员”,值得品味。
细节细微处,自成词话。
回复26 楼        文友:古渡        2010-06-25 08:05:10
  谢谢司药点评!
27 楼        文友:冰梅        2010-06-25 11:48:27
  爱情的悲欢离合,感情的喜怒哀乐,故事的曲折传奇,再现了一个时代的一方水土风情。无奈的爱情,伤感的亲情,无一不折射出每个人的内心世界和做人的人伦底线。仿佛这一切都是一次次赤裸裸的交易,天不随人愿,事与愿违,事出有因都体现的合情合理,形象逼真的语言描写更是惟妙惟肖,刻画人物性格栩栩如生。
   小说的最大亮点就是太岁的脱胎换骨。人性其实都有美好的一面,也许只是需要一个机缘,或者某种引导,小说里的乡镇领导干部就是在不知不觉中扮演了这样一个角色。
   小说饱满含蓄的人情味,朴实细腻的表达,最为叹为观止的还是欧·亨利式的结尾,毫无突兀雕琢之感!有幸拜读大哥的杰作,受益匪浅,欣赏学习,问好大哥,家庭快乐,事业有成!
自幼酷爱文学,笑看世间百态,广交天下朋友,共谱华丽辞章!
回复27 楼        文友:古渡        2010-06-25 16:43:39
  谢谢妹妹的点评!辛苦!
28 楼        文友:耕天耘地        2010-06-25 11:56:07
  此作获绝品颇费一番周折。老耕将此作报到绝品审核组,大家经过品评,普遍认为堪当绝品。但是,遭到了古渡先生的强烈反对。这位总编大人态度相当坚决,争论非常激烈,他手中有拿掉这个绝品的权限,我等反对无效,望洋兴叹。最后,在高层的干预下,将此篇作品的最终审核决定权授予另一位副总,才使之勉强过关,得以在首页显示。一直以来,古渡先生发在江山小说的作品上报精品,即使精品审核组已经通过,并已经加精,他也要固执地拿掉。为的是避开近水楼台之嫌,保证作品审核的公开、公正、公平、透明。为江山计,我们理解他的良苦用心,因此,也没有和他认真计较。但是,这篇小说《太岁》无论是情节、人物、主旨、笔法、语言均堪称精妙,责任编辑笑天先生在按语中也做了深刻透彻的品评,却为了避嫌,硬要舍弃,使明珠暗投,美玉深埋,老耕私下以为有点过左了,所以,和绝品审核组其他成员据理力争,幸得过关。什么是真正的公平?应该是外举不避仇,内举不避亲,以文章论英雄,而不是以文章作者的身份背景论高下。新人可以获绝,老人同样可以获绝,总要以作品的优劣高下为依据。古渡先生为江山而甘愿低调处理自己的作品,这种襟怀老耕钦佩,但是,好的作品,无论是谁的,作品本身都应该得到应有的尊重,这才是真正的公开、公平!
回复28 楼        文友:古渡        2010-06-25 16:47:44
  耕耘兄过奖,我非自谦,实在是觉得胜于拙作的作品多多,不敢出乖露丑而已。默默发出犹恐人詈,何况要登绝品之榜?说到底,还是虚荣心作崇,惭愧!谢谢兄弟姐妹们的好意!古渡这厢有礼了。
29 楼        文友:柳絮如棉        2010-06-25 12:07:15
  柳絮前来拜读古老的大作,学习其中对人物刻画的手法和其主题立意,文中多见其生活中一些比较常见的故事,使其具备了真实性。相信好的小说素材是从生活中挖掘的,一旦成文却又高于生活。
人生就是一场修炼!
回复29 楼        文友:古渡        2010-06-25 16:48:16
  呵呵,柳絮难得见面,近来如何?
30 楼        文友:叶雨        2010-06-25 21:19:37
  真佩服古大哥这独特的构思,一波三折的故事情节,把个太岁写的来个180°大转弯,这精美的语言这细腻的描写简直到了唯美的地步,欣赏此文受益匪浅。
文学陶冶情操,文字净化灵魂。
回复30 楼        文友:古渡        2010-06-26 07:46:12
  谢谢叶雨!过奖了!
共 43 条 5 页 首页上一页12345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