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短篇 >> 传奇小说 >> 太岁

绝品 太岁


作者:古渡 进士,7278.08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43552发表时间:2010-06-22 21:28:32
摘要:太岁长相酷似姐姐凤凰,只是凤凰那双因微微斜睨而尽显妩媚的眼睛长在他脸上却是别样效果:流气、邪性、狡猾、一兜坏水儿。一圈麻籽叶式的长发盖在他枣胡儿似的小脑瓜上,瘦小的屁股后吊着大匣子枪,恰似绵羊尾巴,走起来拍得大腿叭嗒叭嗒响。他跟着武镇长亦步亦趋,挺胸昂头,威风赛似半个镇长

太岁
   看唐僧缩脖搭脑像只铩羽而去的小公鸡,她有些不忍,觉得他毕竟还是个孩子,不该如此吓他。
  
   四
   那夜唐僧也没睡好,像偷吃了供果的小和尚忐忑不安,一忽害怕,一忽窃喜,不管怎么说,凤凰已经是他的人了,可若她明白过来反悔,跑到镇里告他一状自己岂不偷鸡不着蚀把米?若郑家旺回来又该如何?这人不是好惹的。记得爹死那年冬天,两人去宋家集赶会,他只顾摇头晃脑看热闹,没注意就踩了许大棒槌的脚。那许大棒槌十七八岁,已经威名赫赫,打遍全街无敌手,镇上人见人怕,满街摊贩货铺吃的玩的随便拿,不要钱还客气两句,要钱就拳头巴掌当钱花,哪个敢说半个不字?唐僧一看是他,吓得连连赔罪,许大棒槌揪住他脖领子把他提离地面,手腕一扭把他摔翻,一脚踏在胸上逼他喊爷。就见家旺像头愤怒的小公羊一跃而上,先一个黑虎掏心打得许大棒槌躬腰施礼,又一个通天炮打得他满脸开花,许大棒槌仰跌在地满脸是血嗷嗷怪叫。家旺趁乱拉起他撒腿就跑。后来许大棒槌扬言要带人来血洗夏家窝棚,还说再在集上碰到郑家旺就打折他的腿,可夏家窝棚一直未遭血洗。家旺赶集遇上他,他也装瞎充聋。那两拳的厉害许大棒槌肯定领教在心,岂敢再当众丢人现眼哩?
   哪天那拳头若砸在自己身上,自己是不是也会像许大棒槌一样来个四脚朝天?他想到终有一天自己会当众被郑家旺一拳放倒满地打滚的样子就不寒而栗,闭上眼就看见郑家旺对他怒目而视,那双眼让他心惊胆战。他用被子蒙上头,迷迷糊糊且惧且喜的似睡非睡,听到鸡叫赶紧披衣下炕,背上大枪出了门。事既然到了这步田地,就走一步说一步,干脆把这锅饭做熟得了,过了这村就没这店,但愿他郑家旺如人所说,已经成了俘虏或已经去了台湾。呵呵,有什么值当担惊受怕的?如此就得把样子做好做足,让凤凰相信,他确实为救太岁尽心竭力了,这救命之恩,她得感激终生哩。
   天还黑麻麻的,东天边上那颗启明星金灿灿的亮的耀眼,徐徐的风像水一般清鲜,河水泛着幽幽蓝光尚未苏醒,淡淡的薄雾仿佛凝固在了河面上。唐僧大背着枪,像个凯旋的将军,走得斗志昂扬。老天不负苦心人,到底开眼把凤凰送到自己怀中了。他眼睛有些潮湿,仰面看着深邃的夜空,双膝不由跪将下来……
   凤凰自然更没睡好,趴在炕上几乎哭了一夜。天麻麻亮就起来急急地梳妆,看着镜中自己红肿的眼睛,泪又涌了下来。她不知自己为何要打扮,为谁而打扮,一根辫子在她麻木的手间编了拆,拆了编,直到大天地亮,才匆匆往唐家赶,弟弟的性命要紧哩。
   刚刚起床的杨柳看凤凰眼皮红肿,眼白里网满血丝,就猜她哭了一夜。又见她走路双腿有些外撇,明白她昨晚被唐僧弄破的地方还疼,赶紧一脸是笑地迎上前拉住她的手,格外地亲切说:“唐僧记挂这事,天没亮就去镇上找武镇长啦。真是难为他了,没见他给谁办事这嘛上过心哩,这也就是你凤凰吧。”又劝慰她道:“你也别太挂心,他既然去了,武镇长肯定会给他这个面子。你不知道,武镇长待他像亲儿子,对他可器重哩。”
   凤凰鞠躬谢了,辞了杨柳,不慌不忙地到河堤上等唐僧。那儿是去镇上的必由之路。
   天已经凉了,河水蓝得像天,清凌凌的一眼见底儿。堤上的荒草泛出片片褐黄,水中的蒲草叶梢已经干枯,中间窜出根根棕红色的蒲棒,硬硬的直直的,样子骄傲的仿佛足以横扫天下。朝霞漫天的清晨,景色亦如晚霞如火的黄昏,让她不禁重又想起郑家旺。那年黄昏就在这河堤下,家旺第一次拥抱了她,并趴在她耳边说出了那句让她幸福至今的话,他们拉过钩,发过誓,这才多长时间呀,家旺走了,回不来了,自己也因弟弟背弃了誓言,委身他人,家旺有知,会咋想?定会骂自己背信弃义,是个轻浮放荡的贱女人哩。她蹲在堤上,委屈地捂着脸哭了起来。她后悔自己的第一次没有献给家旺,却让唐僧夺了去。要是家旺不去当兵,这一切都不会发生,他定会有办法救弟弟,他有文化,办法多,跟武镇长也熟。怪只怪自己命苦,怪只怪家旺福薄,怪只怪弟弟不争气,逼迫姐姐不得不以自身贞操和一生幸福换他一条小命。还不知自己牺牲了清白能否救下这个不长脸的东西哩。想起还被关在村部的太岁,她又流下泪来。
   太阳已经很高了,阳光灿灿地照在蜿蜒的大堤上,不时有燕子贴着堤面飞掠而过。高高的蓝天上,有云雀在叫,叫声凄婉得如同孩子细碎的哭声。
   凤凰走到河边,折枝蒲棒拿在手中把玩,突然就想起了昨夜的事,唐僧那东西似乎和它差不多,她吓了一跳,这么大的玩艺儿昨晚插进她那地方又钻又捣,怪不得现在还有些胀疼。她明白,从那刻起她就不再是黄花闺女,而是女人、娘儿们了。她曾偷偷地听老娘儿们说起男女之事如何美妙,如何受用,如何让女人欲死欲仙,又如何让人来过就夜夜思想。她曾十分向往,盼望那天早早来到,躺在家旺怀里尽情享受。她终于让男人来过了,可这男人不是她以心相许的郑家旺,而是令她讨厌的唐僧。记忆里留下的只有当时的无奈、壮烈、屈辱和至今未消的疼痛,并没体验到她们说的丝毫快感。让一个男人把蒲棒一样的家伙插进体内又捅又顶,趴在身上饿猪抢食似地乱咬乱拱,有何快乐可言哩?又想不知唐僧这会儿见没见到武镇长,武镇长会不会给他面子。她听人说武镇长和杨柳相好,唐僧是杨柳的继子,也就是武镇长的继子,想不会驳他的面儿,那弟弟就有救了哩。
   凤凰拿着蒲棒一会儿在脸上摩挲,一会儿又在手中团揉,扯下毛茸茸的蒲毛儿捏在手里吹,看那蒲绒子在阳光下银闪闪地缓缓飘舞飞升,像群小小的精灵。想自己若能和这蒲绒子一样轻盈多好,可以随风飘荡到任何地方,最好能直上青天,看看天上是什么样子,总会比人间好吧?也许自己还能飘到朝鲜,找到家旺……
   临近晌午,她看见一个背枪的人远远走来,是郑家旺?她心一下提到嗓子眼儿,脸烫滚滚的。他终于还是回来了,这一刻,她不知自己是该喜该忧,他本想迎上去,就像一切都不曾发生,不曾,她还是以前的凤凰,只属于他的凤凰。她蹲在堤上,捂着脸哭了……
   她听见脚步声愈来愈近,抬脸看到的却是唐僧,他背着步枪,八字步匆匆如飘地走来。昨晚,就是这个男人看了自己光光的身子和羞人的私处,而且还……她害臊地抹干眼泪,脸冲河,装没看见。直到他喊她才不得不起身,两腿有些别扭地走前两步。唐僧伸手想扶她,她拨拉开他的手,怯怯地问:“咋?”
   唐僧没回答,上下打量她,想找出她哪儿不舒服。她脸红了,红得娇美。唐僧看看她的脸,又看看她的腿间问:“是不是那儿……”凤凰打断他:“不干你的事儿。你说,事办的咋样?”
   唐僧喘口气问:“棺材买没?”
   凤凰听问两眼发黑,两腿一软就往下倒。
   唐僧赶紧抱住她大声说:“俺是说没买就甭买啦!”
   凤凰气得擂他胸脯几拳:“你想吓死俺?有说话这嘛大喘气的吗?”唐僧趁机在她脸上亲了一口。她推他一把:“别没脸没皮,给人看见臊死啦!”
   唐僧说:“大事是没啦,可还得关他几天,得让他改造改造。”
   “咋叫改造哩?”凤凰担心地问。
   “就是由民兵押着干几天活儿。”唐僧轻松地解释道。
   夏家窝棚并没谁想置太岁于死地,毕竟还是个十几岁的孩子呀。看他被民兵押着嬉皮笑脸地扫街,气也就消了。有唐僧他们敢在太岁头上动土,想他以后也不敢坏到哪儿去哩。
   杨柳委托王六婶向凤凰提亲。凤凰没爹没妈,由叔叔做主,叔婶巴不得攀上这门好亲,忙不迭点头应承。
   婚礼订在了阴历十一月初八。
   那年唐僧十九,凤凰二十。
   高粱秸得知凤凰要嫁给唐僧,风风火火地擂响凤凰家的门,大着嗓门质问她为何变心。“俺哥不会死,更不会当俘虏,他一定能回来哩!”高粱秸说着声音就哽咽了。凤凰哭了,咬紧嘴唇一言不发,她不想实话实说,她说不出口。她只央求高粱秸等家旺回来转告一声,说自己对不起他,“今生俺王凤凰做不了他的女人,来世一定当他的媳妇。”高梁秸看凤凰抽抽嗒嗒哭的十分伤心,抹把泪恨恨地去了。
   杨柳用从镇政府拿来的旧报纸把屋子裱糊一新,又给两人各做了身洋布外套。结婚那天几乎全村人都赶来凑热闹,武镇长也带了那几个以前在夏家窝棚搞过土改的同志来送贺礼——铮光瓦亮的洋瓷花脸盆儿;毛绒绒印着牡丹花的大毛巾;包着漂亮油纸异香扑鼻的洋胰子。让没见过世面的庄稼人羡煞。
   王六婶促成这么好一对姻缘自觉功高盖天,坐在上首席大声说笑。太岁那天也穿着一新,像有了仗势,挺着胸脯笑嘻嘻地跑里跑外忙着替姐夫姐姐劝酒。
   婚礼办得俭朴热闹。但人人都注意到凤凰一直耷拉着脸子,红肿着眼皮欲泪不泪,都说闺女害臊,她这是高攀了,咋会不高兴哩。凤凰低垂着头不敢看人,她生怕人们看出自己的心事,以为那心事夏家窝棚老老少少没个不知晓的,都在因为她抛弃家旺而对她鄙夷万分哩。
   村里人都夸阎王家的后娘当得好,就是唐僧亲娘在也不过如此。阎王媳妇对得起鱼阎王,对得起聋奶奶,对得起麦苗儿,更对得起夏家窝棚的乡亲哩。
   太岁扛起了唐僧那杆老“三八”枪成了民兵,神气活现地在街上昂首阔步,从此就理直气壮地吃住在了唐家。
  
   五
   凤凰得知武镇长的通信员随刘邓大军南下了,见缝插针,央求杨柳给武镇长求情,让太岁补了镇政府通信员的缺儿。
   太岁尽管捣蛋,对武镇长倒毕恭毕敬忠心不二。武镇长想吃什么,只肖露点意思,他肯定让他心满意足。偷鸡摸狗本是他的专长,师出有名更让他把这专长发挥的淋漓尽致,搞得镇政府伙房里油水足足。大伙也不问由来,睁只眼闭只眼,落得口腹自在。只是镇上许多人家的鸡鸭羊狗常常与主人不辞而别,拐弯抹角就进了镇政府的汤锅。
   黄昏时分镇子里也就时常响起女人串街走巷呼鸡唤鸭声,或干脆站在屋顶上跳脚大骂贼偷。最终有人发现了那些活物的去向,壮起胆子找武镇长告状。武镇长当那人的面狠狠剋了太岁一顿。太岁死不认账,咬定那人诬陷好人。那人拿不出真凭实据,臊眉耷眼地走了。太岁嘬着牙花子,摇头晃脑不以为然,却从此不再为大伙冒险当贼。吃惯甜食儿的干部们嘴里很快淡出鸟来,抱怨伙食忒差,营养不良会直接影响革命工作哩。伙夫崔胖子用勺子把锅沿敲得当当响,说:“操,俺总不能把自个儿宰了让各位解馋吧?”
   宋家集是个大镇,逢旧历一、五为集,周边十里八乡的人汇聚于此或买或卖或玩。集上不仅有地产的土货,也有泊来的洋物,五色纷杂应有尽有。炸馃子、烙馅饼、打火烧、蒸包子、卖豆腐脑的油香伴着热气烟气和长长短短粗声大嗓的吆喝满街飘散;唱小戏、打把式、耍猴儿、变戏法、说评书、唱莲花落的更是吸引了一堆一群的人。东西走向的一条大街黑压压摩肩接踵,拥拥挤挤,你呼我叫,热闹的像开锅的稀饭。
   镇中街有个剃头铺子,掌柜姓梁,一把剃刀使得上下翻飞神出鬼没,西瓜大个脑袋,说说笑笑间就剃得锃光瓦亮,人送雅号飞刀梁。此人爱喝酒、爱笑谑、爱打闹,镇上老老小小没不和他玩笑的。太岁爱上了那地方,更确切地说是爱上了那地方的一个姑娘,脑袋原本两个月才刮一次,后来缩成一个月,又缩成半个月,渐渐就十天一去,后来干脆没事就在那探头探脑了。
   飞刀梁摩挲着太岁刚刚有点扎手的后脑勺说:“你小子这脑袋剃得也忒勤了吧?”
   太岁一梗脖颈,翻白着小眼回道:“咋?你开店的还怕大肚子汉?又不少你钱,你吃得河水管得也忒宽哩?俺是跟镇长抛头露面的人,头发像个长毛怪,影响政府形象,那不是找剋哩吗?”
   他大模大样地坐在方凳上,把匣子枪夹在两腿间,边和飞刀梁逗嘴,边盯着面前大镜子里映出的那个忙里忙外的姑娘。那是飞刀梁的独生女儿梁妮儿,飞刀梁老婆死后,她就在铺子里打下手,扫地烧水,给客人洗头,遇上好说话的熟客也动刀练练手艺。
   太岁是那次她给洗头时看上她的。丫头个不高,胖胖乎乎,伶俐乖巧,能说会道;嗓音儿似百灵,说起话像蹦豆子;脸如秋天的红苹果,双眼皮,大眼睛,小鼻子小嘴,看谁都像含满蜜意柔情。她最爱低着头用眼角偷偷看人,嘴角上翘像弯月牙儿,似笑非笑招人爱怜。特别是她垂过腿弯儿的独辫儿,柔顺油黑,辫根系个白底红花的蝴蝶结,显得随意而俏皮;辫梢用鲜艳的红丝绳扎成长长的小把子,随着她灵巧的活动左摆右晃,似拴着一只红蜻蜓。当她肉肉的小手撩起温水在太岁脑袋上一胡拉,太岁的心就像泡在了热水里,身上麻酥酥的如同过电。趴在盆上魂不守舍,斜睨着她纤细的小腰,胳膊肘貌似无意地蹭她的大腿和小腹。姑娘不躲不闪,似没感觉。第二次洗头太岁就大胆摸了一把她的屁股。她咯咯一笑,用沾满肥皂沫的手不嗔不恼地打他手一下。太岁相信妮子对他有意,有事没事就去铺子前转悠。晚上睡觉时用手摸摸自己的脸蛋儿,重温摸她屁股那种软绵绵肉乎乎的感觉。可惜,一样的肉皮儿,手上的感觉却大不相同,摸自己的脸,总没摸她的屁股那心尖儿发颤的感觉。
   自打姐嫁了唐僧,太岁就像猛丁从梦里醒来,仿佛突然意识到这世上原来还有男女之分,而且男人和女人还必得跑到同一炕上相拥而眠。

共 47206 字 10 页 首页上一页123456...10
转到
【编者按】我用了五个小时认真品读了这篇洋洋近五万言的小说,其中可圈可点、可褒可奖之处实在太多,但令人永远不能忘怀的,首先是小说的取材和立意令人称道;一个从小人见人恨狗见狗咬的太岁,一个流气、邪性、狡猾、一兜坏水儿的太岁,竟然在镇长、县长,村长和英雄人物的熏陶下,成为县长身边的一位“稳当、老实、再没出纰漏”的贴身警卫,作者用如此巧妙地手法把光明送进了人们的心灵深处,使人难忘!其二,小说的语言精美细腻,特别是刻画人物的语言有形、有声、有色,特有可视性,读后人物的音容笑貌历历在目。其三,小说中所有人物的形象生动逼真,各有千秋。其四,小说的情节巧妙曲折堪称一绝,从凤凰为太岁求情、唐僧趁机欲擒故纵到太岁与梁妮私奔又神奇般的返回等情节的设计,无一不令人叫绝!真是一篇难得的美文!推荐阅读!【编辑:笑天】【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1 楼        文友:小人鱼在天堂        2010-06-23 11:44:27
  比较长,语言也需要慢慢品味,容俺慢慢细读,再来慢慢细评。
   以前读古渡老师的散文,那种大气,素朴,留有深刻印象,他的语言功底也相当老练,其运笔及技巧,以及深刻的生活体验,构成古老师独有的“古家风格”是值得学习的。也是我很喜欢的一种文风。相比华美的语言来讲,这种具有生活气息,源于生活而又高于生活的艺术构思以及缜密的小说语言,不具有丰富的生活经验以及对小说这一体裁的驾轻就熟的把握,这样的小说,受众将是相当有限度的。
   先说对古老师以前文章的印象,细读之后,俺会再来的:))
河南省作协会员。西平县作协副主席、《西平文学》副主编。
回复11 楼        文友:古渡        2010-06-23 12:08:41
  请小鱼多多批评!
12 楼        文友:割鹿侯        2010-06-23 12:45:51
  呵呵,这个小说确实好,没的说。
文字荒原上的游侠http://blog.sina.com.cn/geluhou
回复12 楼        文友:古渡        2010-06-23 18:52:56
  谢谢!请多多批评!
13 楼        文友:清梦        2010-06-23 19:31:02
  文采风流不可挑剔,恕小妹妹我才疏学浅不敢妄加评头论足。望多出佳作!期待!
墨迹点点,描绘红尘阑珊!
回复13 楼        文友:古渡        2010-06-23 20:58:35
  过奖!请多多赐教!
14 楼        文友:齐牛        2010-06-23 20:40:49
  这个太岁不简单,小混混一个,还能有两个婆娘,福气啊!故事很耐读,语言诙谐,内涵深刻,值得深思。大哥是否把全文发出来呢?
淡薄名利,快乐人生。
回复14 楼        文友:古渡        2010-06-23 20:59:44
  且听慢慢道来!谢谢兄弟捧场!
15 楼        文友:江山绝品评审        2010-06-23 20:51:17
  鲜灵生动的文字,文理细密的叙事,栩栩如生的人物,跌宕起伏的情节,使小说有一种独异的艺术风貌。作者不满足于讲一个曲折的故事,同时还精心营构细节,细腻抒写内心,适当加插民风民俗、乡村景物。此外——也是最重要的,以一个“资质不佳”的少年,最终成长为浩然正气的警卫的经历,颠覆了“从小看八十”之类的俗谚,把环境对人的积极影响展示得深刻而可信,有种清风拂面的朗健。
16 楼        文友:戚寞        2010-06-23 21:11:27
  喜欢读哥哥的小说,问候哥哥,祝福万事如意!
新诗部落。
回复16 楼        文友:古渡        2010-06-24 07:41:40
  谢谢妹妹!
17 楼        文友:戚寞        2010-06-23 21:11:28
  喜欢读哥哥的小说,问候哥哥,祝福万事如意!
新诗部落。
18 楼        文友:笑天        2010-06-24 09:29:56
  祝贺古总又为江山奉献了一部绝品!期待尽快推出全本,相信要比此篇更加恢弘、更加轰动、更加称绝!
中国现代作家协会会员,河南影视家协会会员,卢氏作协顾问,副教授。
19 楼        文友:枝寒        2010-06-24 14:22:19
  这篇也是描写我国土地革命时期的事儿,却不像“暴风骤雨”等作品那样写的都是“农民”、“土地”、“革命”,写得却是一个狡猾流气,充满邪性的不安少年到成为县长身边的一位“稳当”、“老实”、“再没出现纰漏”的县长警卫的“太岁”成长的故事。通篇给我们的启示:环境教育人,爱会改变一切,会改变人生,“树大自直”是因为有那么多好心人的关心和爱护的结果。如果他的人生中遇到的不都像“自己的姐姐”、那个好心的“姑姑”、慈善的“武镇长”、热心正直的“陈局长”,他的路又会如何?他的人生又会如何哪?
   作者独具匠心的情节安排,令人敬佩,叫绝。拜读、学习、欣赏了。祝朋友快乐。
每片花萼都有她的与众不同
回复19 楼        文友:古渡        2010-06-24 16:00:13
  谢谢枝寒!问好!
20 楼        文友:夕阳ann        2010-06-24 14:26:28
  今天才看到古大哥的小说,从头到尾仔细阅读了一遍,不愧为绝品!!小说的故事情节曲折,人物形象鲜活,每一个人物的刻画都非常生动,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我最喜欢的人物是兔兔。此篇小说具有很高的欣赏性、阅读性和艺术性。欣赏并学习了!!期待拜读古大哥的下文!!
以文会友
回复20 楼        文友:古渡        2010-06-24 16:00:45
  谢谢夕阳!且听俺慢慢道来。
共 43 条 5 页 首页上一页12345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