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未知栏目 >> 未知栏目 >> 轴

精品 轴 ————与浅泠共感《梨花雨》


作者:司药 探花,22016.36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3898发表时间:2010-09-12 02:31:37

轴 《梨花雨》,上篇以祖母为轴心,下篇仍以祖母为轴心,却,生死两界事。当看到满树的梨花随风飘零时,药的脑子竟一片空白,除了与浅泠失去祖母同等凝噎的哀伤,再写不出一个字。
   调整情绪,重回《梨花雨》。之所以“重回”,实在是因为,浅泠之《梨花雨》带动了药太深太浓的无法排遣的念想与感慨。
  
   作品上篇浅泠“入户调查”般地交待了以祖母为轴心的祖孙四代四十多口人家的核心人物的状态。同时交待的,还有这个大家族里各自的亲疏远近以及埋在心里的“小九九”。恍然是《四世同堂》,恍然又是“大观园”。作品中人物众多却因辈分、情份而脉络畅达、场景鲜活。
   四十多人在浅泠以老祖母为轴心的述说中,一个家族的轮廓清晰起来、生动起来——一个慈祥有加的祖母,一群各有心思的儿孙,纵然有再多明争暗斗,因为老祖母在,凝聚“一家人”的亲情便在了,“一家人”的情意便浓了。
   祖母怀念的四合院也是药所喜爱的民居。总觉得这种合围而居的方式能够随时提示家族的每一个成员:要圆满——家的圆满,情的圆满。在旅行中,但凡遇到类似的民居,药总是不惜时间流连其间。真的是,四合院总能让药感觉到浓郁的家的气息。
   “不管怎么,这圆满不能丢。”老祖母是守旧的。即使嗓音苍老到了欠缺圆润,却仍旧守着“圆满”。老祖母的“守”,让药心头一震:“秒杀”时代,我们得到了很多,丢弃了很多;我们迎合了很多,又背离了很多。到底,我们需要什么?
  
   “老人近年来常自觉容易悲戚,总是想念儿孙想到莫名的伤感,盼到儿孙归来了又孩子似的怯喜,心里也知晓儿孙各有各的忙碌散去是应当的,却每每送走儿孙时送到老泪婆娑。”老祖母!如此熟悉到如临现场的老人“形态”让药眼前不由地晃动外婆、老爸爸、老妈妈或迎或送我们子女、孙孙进出门的样子,心头亦喜亦悲,暖一回,叹一回。药真的也是老了,越是自己亲近的人,越不愿意出现在送别现场。在无数的送别中,药越来越深切地伤感,却也无奈重重:送别,于长辈,总是那么多的牵挂、那么粘稠的目光——万分的舍不得。晚辈,却“回去吧,我们走了”便真的走了——行色匆匆,步履匆匆。一直到自己成了长辈再送别自己的晚辈,才能感知我们的祖父祖母父亲母亲,在送别中怀揣着的深情厚意。可惜,这份情什么时候都只是单向的,只有自己变老,才能深切感悟。怅然。无奈。
  
   “锦翎又想着要回家了,就习惯性走到老年食品区,拿起某一品牌的适宜老年人饮用的豆奶粉,祖母只爱这一个牌子的味道,顺手放进环保袋里;然后又欲迈步去零食柜找祖母爱吃的棉花糠,却陡然想起已经用不着这些了,一时就再也迈不动步子,顺势的倚着货架跌坐在卖场里,早前的茫然无措这一刻终于化着眼泪汹涌而来。”眼泪汹涌而来的,还有药。
   大年初三、每年初冬,是药一步三回头的日子。这样的日子,药的外婆、药的父亲,总是与药只有一握之隔。这样的日子,药总是习惯静静地独自坐了,想什么,又没想什么。其实,已经几年过去了,以为一切都淡了,今天看到浅泠入骨的描述,药才明白,植入血脉的亲情,永远不会因为时间而远离而遗忘。
  
   “台下爆笑连连者有之,摇头叹息离去者有之,锦翎直觉冷汗直冒,忽然就想起时下网络上流行用语‘雷’,觉得此时正好用来形容她的观感……”坦率地说,什么时候,药都不能认同和接受我们如此“隆重”的丧葬文化。药惟倾向和愿意接受:无论何时,与家人在一起,静静的;送别,也是静静的。哀为亲,爱为亲。这份“亲”排斥任何旁人。突然更加具体地领悟了泠的“用生命丈量爱的深度”。
   药本能地拒绝去墓地。很多时候,感觉在那里的一切“都是做给他人看的”,与己何关。我思念,因为我心亲近。具体在药的外婆、父亲身上,药拒绝,是因为药从来没有觉得外婆、父亲已与药阴阳两界。我们除了不能面对面地坐了再聊天欢笑,其它,什么也不会改变。某张照片、某个场景、一段声音……都会让药感觉到,死亡只是物质层面的生命现象的改变,精神上,亲人,永远不会分离。
  
   “老一辈”离去,“一家人”还能“走”多远?“一个家”还如何圆?生活里的药,变得易感和伤感。父亲走了,形单影只的母亲仿佛一下子变得羸弱,但药坚持每年春节依然在母亲家里一家人团聚。“大房子”的感觉让药欣慰、踏实。
   父母于孩子,是蒜轴与蒜瓣的关系,父母没了,蒜瓣便散了。这样的想象经常让药突然地哀从中来。非常害怕。
  
   一篇文章,同样的情感、同样的经历,让药与泠“后台”的沟通格外入心。
   泠自嘲:一篇“梨花雨”,从梨花开写到梨子长成。原本构想中,本篇不会太长,却在写的过程中,不由地越写越多,以至于每每难以确认写完了。其实,药知道,所谓“完结”,只是相对于文字,亲情,是我们永远的进行时。
   “其实,这篇文字写出来的意义要远远大于写得成功。”即使隔着千山万水,药也能真切地感知泠之意味深长。
   是的,我们有那么多文字是关于亲情、关于亲人的,但,又总有那么多时候、那么多读者,忽略文字所传递的本质信息。泠伤感。药也伤感。但,文字面前,各有感念,一切随缘吧。药越来越习惯把逻辑上推不通的东西交付给“缘”。
   情感文字,药之衷情。浓情写手,药很敬重。很幸运能知遇如《梨花雨》般的浓情华章。药投入。药沉浸。
  
   行文至此,药突然笑了:一篇文评,居然没有关于作品“技术”上的点评,实在是有点“不靠谱,不着边”,呵呵,原谅药之“跑题”。然,药挠挠头,感觉问题不在药而在于泠。真的是因为泠的情感钳制着药而让药忽略了情感之外的元素。
   如果一定要有所评述,那么,药认为,泠之文字是清浅的、入情的,是以一个懂得生活的人的常态步幅及步态,向我们展示文字版的生活和情感。亲和。亲近。
   一份文字的能量到底有多大?掩卷《梨花雨》,药思量。至心至情,文字能量无穷大。药确定。
  
   http://www.vsread.com/article.php?aID=119893梨花雨 />   http://www.vsread.com/article.php?aID=117713用生命丈量爱的深度

共 2433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总是有点怕夜深人静的时候读到有关父母和亲情的文字,因为,人在异地,父母已逝,最亲的姥爷姥姥,还有二姐,也已不在人世,眼随文走,心随眼动,不免想起念起从前的日子,心里便都是满满的水波,上上下下。可又是矛盾的,类似的文字,又总会牵扯起内心最柔软的部分,而柔软,是我喜欢的存在状态,一直觉得,缺少了柔软的心,一些时候,人会变得冷漠自私,于是,有时候会在文字里哭哭笑笑,感动温暖着,会在别人的文字里感念着自己的事,在那时此时,自己就是格外敏感着的。这篇文字,作者提到的《四世同堂》和《大观园》,又恰恰是可以引起我善感的部分。亲情,圆满,送别,离别,这些字眼所包含及可以延伸的,无不与家有关,家是什么,是安置本真的窝,是最暖最亲的巢,这些无不是牵扯柔软的所在,细细想来,竟是亏欠了亲情和家太多,就感叹起文字的妙处来了,不是么?一篇文字,一篇文评,都能够是入心的印记,都不由得跟随着文字,心为所动,文里文外,就弥漫开爱的浓重。一篇恰到好处的文评,犹如锦上添花,作者做到了。愿爱,愿情,广布心间!【编辑:梅暗香】【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1 楼        文友:zc飞翔        2010-09-14 09:38:43
  药老师的文字很有磁力,让我受益匪浅。是啊!一家人好比一头蒜,父母就是中心的蒜轴了,当抽去了这个“中心”蒜瓣自然也就各奔东西了。可见这个中心点是多么的重要……
天下第一不倒翁之家
共 11 条 2 页 首页上一页12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