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逝水流年 >> 短篇 >> 情感小说 >> 『流年』回家(小说)

精品 『流年』回家(小说)


作者:歌子 秀才,1162.5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11090发表时间:2012-12-29 18:03:28
摘要:这篇小说是在讲述一场恩怨纠葛的情感之殇吗?是在思索农民与土地的关系吗?还是,它只是叙述了一个落叶归根的故事?……在含着泪记下这一切时,我竟然恍惚了,不知道自己到底想要对你说些什么。也许什么都说了,也许什么都没说。我只知道,我的心剧烈地跳着,并疼痛着。我的故乡啊……

『流年』回家(小说) 【一】
   寒冬腊月,柳州至济南的高速公路上,我四叔的皇冠车风驰电掣,快得跟火箭一样,车屁股后面拖起一道长长的白烟。高速公路像村子后头的渭水河,绕村绕城,逢山拐弯,我四叔的车就像这河里头的一条窜丁鱼,翻波避浪,迎风疾飞。
   车开得太快了,我四奶头晕,晕得恶心,想吐。四叔的儿子小涛对四叔说,爸,开慢点,我奶晕车。
   叔右脚点点刹车,把车速减一减。四奶头抵靠枕,接过小波递来的矿泉水喝一口,双眼紧闭,面色苍白,却说,开你的就行,我没事。又说,再开两钟头,就到了吧?过了一会儿,摸摸旁边孙女小惠的手问,饿不?饿就找个服务区停停,不饿咱就接着走。
   四叔明白娘的意思,把车速重新提起来,一边提速一边说,她还饿个啥?一路上香肠汉堡的,嘴就没闲着。小惠嘴里塞得鼓鼓囊囊,跟小猪一样哼哼着说,这些吃的,平时妈都不让吃,这回我可得吃个够。副驾驶上的小涛插嘴说,妈哪是不让你吃?是怕你真吃成猪。这话说得小惠不高兴了,拿起一根香肠往哥哥头上打。四奶赶紧在一旁制止说,别闹别闹!影响你爸开车!
   兄妹俩不闹了。皇冠车重又快得跟火箭一样,车轮子唰唰唰闪成一团模糊的白光。
   ……
   这些都是我想象的。从小到大我在村子里长大,除了见过村后头一条乡级公路和公路上数量不多的汽车外,我没出过远门,更没见过高速公路。要不是每年四叔回来,都对着村后的公路皱眉头,并骂破路全是坑,颠坏了他的车,我很难想象,高速公路能像河面一样光溜,四叔的车在上面开得能跟火箭一样快。
   可是,即使村路颠坏了车,四叔每到过年还是得火急火燎往回赶,要不然,他的娘,也就是我的四奶,不愿意。四叔说,还回去做啥?老家都没人了。四奶说,过年不在老家过,那还叫过年?四奶说,老家没人了,那你叔你婶不是人?你堂哥堂嫂不是人?你姨你舅不是人?你狠心扔下的……
   行,行,回老家!回老家!娘不怕路上辛苦,娘说咋的就咋的!四叔赶紧打断四奶的话,顺从了。他不想让四奶提起那档子事。
   他明白娘为什么不愿意跟他在城里过年。娘不说,他也明白。可他还是觉得有点委屈。他半辈子苦心经营,不就是为了让娘过过城里人的日子吗?城里多好啊,屋里暖和,街上热闹,连上厕所都不用冻屁股。别人家,要是城里有儿有女,过年巴不得往城里跑呢,他们倒好,却往乡下颠,乡下有啥?买个青菜都要跑七八里外的镇上,买回来也是蔫了吧唧,不如城里的水灵。还有,他家那老屋十多年没住过人,也旧得不成样儿了。
   可是没办法,一进腊月门,年还离得老远,四奶就开始掰手指头数日子,收拾着回老家的衣裳和鞋帽,兴奋得跟小孩一样。四叔是孝子,不想惹娘不高兴,于是每年过年都带俩孩子和四奶回老家。
   你就不想想姚霞高兴不高兴?她一个人过年多凄惶。四叔有时候也拿这话对娘说。
   姚霞是四叔的城里老婆,我该叫姚小婶。
   奶脸阴得要下雪,说,那她也一起回呀,又没人挡着。
   四奶脾气大,理儿多,说话倔,跟姚小婶不对付。幸亏姚小婶心大,四奶的倔话每次都假装没听见,反倒宽慰四叔说,没事儿,人老了像鸟一样,恋旧窝,你们回吧,过年我去我妈那儿。
   四叔也就不再勉强,只晚上在床上表现得更卖力,以示感激。
   话再说回来。要是我四叔马不停蹄地开上一天一夜,第二天天蒙蒙亮就能到家了。可人又不是马,就是个马它也要饮水卧槽,所以,四叔他们在路上除去吃吃饭,闭闭眼,回到家需要30多个小时。就这样,人也累稀汤了。一到家,四叔就像烂稀泥一样瘫在我家的土炕上,呼噜呼噜睡一天,连院里来啥人说啥话,也听不见。
   四奶更累。六七十岁的人,坐车行四千里,任谁听了都害怕。每次回来,左右邻居和本家的侄子媳妇们来我家看望四奶,都惊叹说,四婶身子骨真硬朗啊。我四奶就笑,为的是又听到了老家人的话,可是脸色却惨白惨白的,要歇两三天才能缓过来。
   插一句题外话,这年月,农村里早就不兴睡土炕了,全村可能就我家还盘着一榻,为的是我四奶过年回来住。四奶说,她这辈子,睡金窝银窝,也没睡家里的土窝踏实。所以,我家北屋里的土炕,就成了村里的唯一。村里人都说,看人家王德胜两口子对四婶子用的那份心,真跟亲儿亲媳妇一样。王德胜是我爹,此处略过不提。
   有一年,我娘想对四奶说,这样人劳马顿的,以后过年就别回来了,看着人心疼。可话转了几个圈后又咽回到肚子里。这话她当侄儿媳妇的不能说,说出来怕四奶会多心,以为是嫌他们在我家过年麻烦。我娘脾气好,待人热和,办事周全,街坊邻居挑不出一个不是来,更别说是对自家的亲婶子了,她才没那自私心哩。
   娘要是有那自私心的话,我爹也不会饶她。别看我爹跟四叔是堂兄弟,可年龄相差还不到一岁,是打小一块儿在渭水河里光腚摸鱼抓虾长大的,感情好得很。每年一近腊月,我爹就往柳州打电话催四叔回来,要是四叔口气一犹柔,我爹还急哩,冲着电话那头倔不哧哧地嚷,咋不回来,唵?外边的年啥过头?回来!回来!花雕备下了,专等你回来咱哥俩好好喝一盅哩!
   爹的话是勾魂丹,再加上四奶归心似箭,于是四叔二话不说,一到年根就又开着皇冠呼呼赶回来了,回家倒头便睡,乏得跟好几辈子没睡过觉似的。
   瞧瞧,瞧瞧,还是在家睡得香吧?这人一回到家呀,外头的烦心事就都搁在外头啦!爹看着呼呼大睡的四叔,不无得意地说,像是行了一件大好事。
   兴许爹说得在理,每次四叔傍晚醒来后,都会张着大嘴肆无忌惮地打哈欠,伸懒腰,说真他娘的痛快,好久没睡过这么痛快的觉了,连讨债的梦都没做一个。
   【二】
   四叔十七岁起跟着本家一个大伯在外闯荡,一开始说是给一个建筑队打工,后来做了小头头,再后来又有了自己的公司,承包工程,给城里人盖楼,发了大财。发了财的四叔,在村人眼里就是一个有本事的人。村里人提起四叔,都眼气得很,说,有钱人,甭管你前身是乌鸦还是黑猪,只要有了钱,就能开皇冠住洋房,娶俩老婆,生俩儿子。还说,王德贵家祖坟上冒青烟了,不用下地,不用出力,屁股往老板椅上一坐就来钱。他们丝毫不晓得我四叔这些年打拼的不易,也不晓得四叔为当年“娶俩老婆”的事心里落着多大的寒碜。
   说这话,得扯到十五年前去了。十五年前的四叔还是个包工头,公司也才刚刚起步,本来在老家已经娶了媳妇,是赵村的,叫赵淑贞。淑贞温良贤淑,通情达理,吃苦能干,说话行事很对公婆的心思,婚后又生了白白胖胖的孙子小波,把四奶乐的,天天抱着大孙子四邻八舍的显摆。没想到,孩子刚满两岁,四叔从城里回来了,死活要跟淑贞离婚,谁劝都不好使。
   那时候四爷还活着,四爷脾气暴,操起院门角后赶牲口的鞭子就往四叔身上抽,一边抽一边骂,你个狗日的,过两天好日子烧包啦!你常年在外,小波娘家里地里两头忙活,端吃端喝伺候你爹你娘,哪点对不住你王八羔的了?!
   四叔任凭四爷拿鞭子往背上、头上使劲抽,咬住离婚的话不松口。这样打下去不得打死?四奶又生气又心疼,夺下鞭子,把儿子拉倒一边问实情,说,你敞亮儿给大家一个因由,别让人心里堵着棉花绦子不明白!
   四叔蹲蹴在地上,闷声闷气说,过得没意思么。
   四爷抡起鞭子又要打,啥叫没意思?小子也给你生了,你狗日的却说没意思,说这话有良心不?!
   四叔一抱脑袋又说,不离也不行哩,人家女的怀上了,说啥要生下来,不离了这边,人家就要告你儿子重婚罪哩。
   四爷四奶才知道四叔在外头做下了这档子花花事,立时气得说不出话来。儿子再不好,也不能眼睁睁看着他下大狱不是?老两口没了主意,只剩下哭。
   一直不声不响的淑贞,这时从厢屋里走出来说了一句话,让四奶一辈子都搁在心里成了病。淑贞说,爹,娘,也别难为他了,就离吧。我谁也不怨,只怨自己福浅,这辈子做你二老的媳妇没缘份……离婚,我啥也不要求,只请您们看在我来王家两年的情分上,可怜可怜我,把孩子让我带着……没有孩子,我也难活啊……说着说着,淑贞的眼泪哗哗流了一脸。
   四奶抱着两岁的小孙孙抢天呼地,痛不欲生,说,造孽啊,我的心肝肠子都要碎了呀。
   四爷老泪纵横,一边打自己嘴巴子一边骂,王德贵你狗娘养的呀,这是让你爹在渭水街上丢人哩!咱家祖宗几辈也没丢过这么大的脸哩!
   哭归哭,骂归骂,淑贞还是带着儿子小波离开了王家。
   可是没有离开渭水街。娘家是不能再回头了,嫁出去的闺女泼出去的水,何况还带着一个外姓娃,回到娘家也是给娘家人添堵。还剩下再嫁一条路。可再嫁,听淑贞的话里又没那意思。淑贞说,我跟孩子俩人过。
   这话听着让人刀子剜心。
   淑贞的娘家哥嫂都是说理讲情面的人,没带人拿铁锨要拍死四叔王德贵,也没指着四叔的鼻子日娘捣老子的骂,只说,孩子是王家的种,不顾僧面顾佛面,王家要安排好他们娘俩日后的生活才是。
   四叔头低进裤裆里不言语。四爷拍了板,说要是淑贞没有远走他乡的打算,王家就给她跟孩子在渭水街上盖一处宅院,她是招入赘女婿也好,再嫁人也好,他老两口都把她当亲人待,当亲闺女看。等他老两口百年后,王家住的这座老院,也留给孙子小波。
   淑贞当场给老人跪下,泣不成声,嘴里呼,亲爹亲娘啊!俩老人人也扑通半跪在昔日的儿媳面前,老泪横流,说都是王家作的孽,对不住你们娘俩啊!
   那情那景,让在场的人无不摇头、落泪。
   从那以后,淑贞和孩子就住在了渭水街西头,老两口住在渭水街东头,四叔王德贵怀揣一纸离婚证明远走高飞,跟城里的媳妇姚小婶又生了儿子小涛,添了女儿小惠。可是四五年都不敢回村,也不敢明目张胆把城里的媳妇带回来。
   从那以后,我四爷就老说心口疼,吃饭越来越少,壮牛犊子似的身体也瘦了一圈。四奶说,这都是被四叔气的。
   淑贞是个要强的人,果真不嫁,在临街的南屋后墙上开个门,门楣上挂一个小木牌子,上用红油漆写着“做成衣,钉纽扣,安拉链,裁裤脚”——她开了个小裁缝铺子。就这样,她农忙时种地,农闲时做手工零活,一个人拉扯孩子过起了日子。
   头两三年,只要有空,我四爷四奶就愿意坐在村西头老槐树底下等着看孙子小波。小波会走路会说话了,在家门口一看见老两口来,老远就喊“爷爷!奶奶!”,雀儿一样飞进四爷的怀里,俩老人就咧开嘴巴笑,赶紧掏出好吃好玩的给小孙孙;小波长高了,裤子管裹不住脚脖了,四奶就急急匆匆赶集去,扯布,一针一针缝裤子,缝好后趁天黑送到淑贞的家里去。
   最初,淑贞看见老两口往院门里张望,知道是想看孩子了,她张张口,一时不知道改口叫啥,可还是和颜悦色地把老人往家里头让。四爷四奶却极少进去,更不会大白天,在村里人的眼皮子底下进出淑贞的门。时间久了,淑贞像明白了什么,也就不再让。可是隔三差五的,会趁老人来看小波时,让小波抱过去自己种的茄子、豆角或者北瓜。有时,还会让小波捎个小包袱出去,包袱里面是给老两口新做的衣裤鞋袜。
   四爷四奶对这孙子太搁心了,有时一连几天看不着,四奶在我家跟我娘说话时神情就落寞寞的。我娘说,你俩要是闷得慌,就去淑贞那里问问呗,那有啥?
   四奶眼窝就湿了,说,淑贞还年轻,还得找个人过日子才行,我俩这以前的老公公老婆婆总去,旁人会咋想?怕是对淑贞不好哩。又说,多好的媳妇,多好的孩子,如今飘落在外头,跟西北荒地里的野草一样,想起来,我俩这心头就跟猫抓一样难受……
   说着说着,四奶掉起泪,我娘也叹起气来。
   转眼小波长到七岁,该上小学了。四爷用一块红布帕包好学费,让四奶趁黑天给西头淑贞送去。四奶回来后,眼圈通红,表情忧戚,坐在炕沿上发愣。四爷问,咋了?学费小波娘不肯收?四奶摇头,拿出淑贞做的两双布鞋,证明不是为这事。
   四爷又一慌,急问,是不是小波娘有合适的人了?
   四奶眼泪流得更多,说,不是。是小波今天叫我“四奶”。
   原来,四奶喜滋滋去淑贞家,小波正在院里玩,一见她,不像从前那样扑过来叫奶奶,而是转身往屋里跑,被淑贞一把拽住,厉声呵斥,让叫“奶”。小波已经有半人高,黝黑的脸庞,粗实的胳膊腰腿,眼神里透着逼人的倔强,周身上下活脱脱一副他亲爷的模样。
   小波咬着嘴唇不叫。他娘淑贞一急,在儿子身上拍一巴掌,说,这孩子咋这么犟呢!这半年不知道从哪学的坏,见人不爱说话,不知道亲近,跟白眼狼似的。小波大概被一巴掌拍疼了,气咻咻地喊,赌气似的喊,喊出来的却还是“四奶”。淑贞着急又要打,四奶拦下她,把裹钱的帕子塞进小波的衣兜里,摸摸孩子的头,哑哑的嗓音说,我娃好好念书,念好了,让你娘过好日子。使劲念,上多高的学,爷爷奶奶也供你。

共 23744 字 5 页 首页1234
转到
【编者按】小说读完,泪眼朦胧,听屋外冬雨敲窗,倍感凄清。回家,回家……这样的呼唤声声入耳,从远处,从那个遥远的乡村传入耳际。回家,是这篇小说的题目,从作者的心房涌向指尖变成文字,已经在流年社团编辑中心静静地躺了一夜。此刻,当我一字一句地读完,才清楚地发现,这篇小说所包含的浓郁的情感容量、广泛的信息容量,广博的思想容量以及厚重的社会意义已经远远超过我原有的想象。 回家,多少人曾用歌声动情地表达着内心的情感;多少人曾用诗文深情地描写着内心的渴望,那些离开了家园的游子,也只有在故乡这片土地已经不在属于自己的时候,才能够深切体悟到回家的意义——这一生,无论你走多远、漂泊多久,到最后你一定会明白一个道理,那个道理就是你的归途,那个归途就是你的家。 所谓家园,所谓故土,便是生养每个人的肉体、滋养着每个人精神的地方。这种情感说不清道不明,而文学作品却是最好的载体,可以让我们用文字去表述这份幽幽无尽的思乡情。在这篇小说中,作者借一场四叔与赵淑贞、姚霞之间恩怨纠葛的情感故事将三代人的故土情结加以深刻阐释,演绎着发生在这片土地上的逃离与回归,演绎出了人与人之间的恩怨与矛盾,而这些矛盾最终在四奶的葬礼上达到高潮,在一场雪的飘落中消失…… 在这篇小说中,作者运用了倒叙、插叙等手法加以描述,笔法精湛,人物刻画鲜明立体,十分耐品。 一、以四奶为代表的老一代人,对故乡怀着一份沉重而炽热的爱。住在舒适的城市里,依然念念不忘自己的老家。到了年关,六七十岁的老人心心念念的无不是老家的那一寸土地,那一些亲人。老伴去了,抵不过儿子的苦苦哀求来到了城市,可是,当年味一阵阵地绕过心头,她要回家,她宁可颠簸几十个小时、劳顿四千里路,也要带着儿子孙子回家去。踏上那一片黄土地,躺在侄子家的土炕上,她才能安心……这是因为她们的根已深深扎在了这片土地。 二、以四叔为代表的一代,是逃离故土进城谋发展的一代。四叔是其中的佼佼者,不仅他自己在城市站稳脚跟,生儿育女,而且还有好多投靠他出去谋生的村里人。如在四奶丧葬时,一直很拿大的厨子王清善,渭水街上红白喜事办席面,一般的人请不动他,但是,四叔家办事二话没说就来了,这是因为要让四叔给他的子女找工作。当然,四叔的奋斗也付出了巨大的代价,他娶了助他事业有成的城里女子姚霞,抛弃了老家那个贤惠的结发之妻赵淑贞和儿子小波,老父被他气病最后气死,村里人对他的忘恩负义议论纷纷,老母也因此对他心怀不满……因此,他在收获了名利之时,也欠下了一份沉重的心债。心债最是难还,在他盛年时或许还无法感触,一旦人生老去,那些心债便会像一把把刀子,扎在他的心尖上。面对升天的父母他会痛,面对孤苦孤单的结发妻他会内疚,面对慢慢长大懂事的亲生儿子他更会自责……进了城,有了钱又能怎样,走到人生的最后一程,想必他也会明白:这个世界上,只有亲情是无价的,不管你走了多少路,到最后你还是得回家。也许,小说末尾的那一段话:爹娘的坟都在这里,我不早晚得回来吗?人老了,都要落叶归根啊……就是四叔这个在异地打拼成功的汉子心中对家的含义最深的感触吧。 三、以“我”为代表的第三代,是对故土怀有深厚的情感,不愿意出去打工的,期盼着种上一大片一片的庄稼,怀揣着那个简单纯真的梦,收获着那非金钱可以带来的难以言述的快乐,并立志要为改变故土的面貌而努力的人。但是,这份从“骨头里爱着故土”的情感却不被父亲理解。与“我”的念想截然相反的是同为第三代人的小涛小惠,他们是四叔的孩子,从小在城市长大,对故土情感单薄,故乡,在他们心里只是一个遥远而模糊的名词,在他们眼里看到的只是乡村的贫穷和落后,而永远无法在他们的记忆里留下点什么,所以,在那个冷冷的雪夜,他们的父亲——端着酒杯的四叔才会说,故乡,只是他一个人的故乡…… 四、这里不得不说的是我对“赵淑贞”这个人物的理解。像“赵淑贞”这样的女人在农村是多见的,这里所说的“多见” 指的是她所遭受的人生命运而并非她的性情品质。赵淑贞母子无疑是四叔逃离故土的牺牲品,当丈夫在城里有了新欢而抛弃她时,有多少人能了解她的悲哀,儿子尚小,年华未老,娘家是回不去了,婆家又无法久住,不得已只能带着年幼的儿子在那个叫做“渭水街西头”的一处宅院里相依为命。她的人生从此没了欢颜,好在王家二老对她不薄,处处为她着想。在这篇小说里,作者用在这个人物上的笔墨并不多,最浓重的一笔也就是在四奶的葬礼上“赵淑贞”的悲嚎——“娘啊,亲娘啊……我把小波带来看你了……娘,咋不睁眼看我娘俩一眼啊……娘啊,睁开眼看看你的孙子吧……”那种哭天抢地的痛哭里,更多的是她对自己不幸人生与婚姻的控诉吧,十几年的孤零漂泊,十几年的心如死灰,十几年的人性压抑,十几年的欲哭无泪,在那一刻得到了淋漓的释放。小说中,她是个带点悲剧色彩的人物,但同时,也是人性光芒最为闪烁的人物,她的善良,她的淳朴,她对老人的好对儿子的爱,她的忍辱负重她的一切一切,无形之中便是最扣人心弦的情节,能够真正地在读者心中泛起涟漪的那一个人物! 这是一部反映当今农村人在进军城市的进程中产生的阵痛与矛盾的力作。作为农村题材的小说,这篇小说的笔力是相当厚重的,一篇二万余字的小说,便将几代人的乡土情结借四叔的情感纠结及四奶的葬礼阐释得入木三分,细致地展现了真实的乡村生活场景和复杂的乡村人际关系,表达了对乡村未来的关切和期盼,描画了一个较为完整的现实乡村生活场景。小说人物刻画细致入微,心理描写细腻富有变化,特别是小说后半部分那宏大静穆的葬礼场面描写、绘声绘色的哭丧场景描绘,加上那极为鲜明的语言特色,分明是一幅立体的农村风俗画,这些描写无不展示着作者深厚的生活底蕴及驾驭文字的高超的功力。在小说的末尾,借助四叔的一段话以及雪花飘落的场景将小说的主题表达得淋漓极致,余味缭绕。在阅读的过程中,文中主人公的伤痛几度让我泪水盈眶,哽咽不已,此刻,写完按语,再回头去读作者写在文前摘要里的一段文字亦是感同身受,的确,作者只是这般,用她手中的笔,还有那极富感染力的文字,就这样为我们讲述了一个关于“回家”的故事,一个关于“落叶归根”的故事,我完全可以想象,她含着泪记录下的这一切,她的这番自然流露,她所要倾诉的只是一种我们共有的情愫而已,关于那越来越远的故乡,关于那越走越远的亲人,关于爱、家和思念…… 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小说,欣赏至极,问候作者,感谢赐稿流年。倾情推荐给江山众文友阅读。【编辑:纷飞的雪】【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01213008】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1 楼        文友:述而游客        2012-12-30 13:28:30
  阵痛!……
述而不作
12 楼        文友:铁禾        2012-12-31 03:04:58
  美文飨读者,为这个作品献分,问好!冬暖!期待新年更多精彩呈现!
铁禾
回复12 楼        文友:歌子        2013-01-14 15:49:44
  谢谢铁禾,祝冬日安好!
共 12 条 2 页 首页上一页12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