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欢喜酒家 >> 短篇 >> 传奇小说 >> 【酒家*小说】老盐河线索

绝品 【酒家*小说】老盐河线索


作者:天赋棋子 秀才,2394.86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16050发表时间:2013-01-23 15:08:18
摘要:老母儿爬上来,夜就躲到房影里去了。院子里那棵小枣树替样儿似地印在了地上,一动也不动。月光洒在这方方正正的小院儿,象是被男人拿墨线打过,齐齐整整的。

【酒家*小说】老盐河线索 我深深地爱着你,这片多情的土地。
   ——题记
  
   ◎磨坊
   老母儿爬上来,夜就躲到房影里去了。院子里那棵小枣树替样儿似地印在了地上,一动也不动。月光洒在这方方正正的小院儿,象是被男人拿墨线打过,齐齐整整的。
   她走进院子里,收了一簸箕豆子打算再去。一扭头,就看见了自己在地上的影子。愣了一会儿,她想,谁也不会相信这么苗条的身子揣过孩子。孩子睡熟了,趁这工夫多磨会儿吧。
   她把豆子溜进磨眼儿,就推了起来。天这么晚了,她一点也不觉得累。因为她想着男人比她更苦。揣着孩子时,他一直让她在炕上歇着,活一样也不给摸。跟了他,就是他的人了,等生下崽来,做牛做马,也得让他吃好食儿,睡热炕儿。磨棍儿横在肚子上,随着她一圈圈儿地转着,她没有想到过她正在做着一头牲口的事。前两天男人对她说再卖几个豆腐就够钱买驴了,等买了驴就让她歇,她也没寻思到这上边去。当时她只是觉得他疼她。
   就是这么回事,除了他没人疼我了。这样想着,手上攥紧了磨棍儿,脚底下也快了起来。父母是难指上了,她抱着包袱跟着他逃出家门时,就压根儿没想这么远。她只觉着她不能让那个少条腿的男人糟蹋了自个儿,再说天下父母都是盼着自家娃子好的。等到咱们过起好日子就行了。以前她在被窝里想家哭时,他就这么劝慰说。这时她就会想,有了他就够了。其实父母也只是恨她夺走了哥哥的媳妇,绝了家里的后。等哥哥找上媳妇就全都好起来了。说实话哥哥从小就对待她好,她这样一跑只把哥哥是坑苦了。
   小磨轻了起来,她撂下磨棍儿伸手到磨眼儿里摸了摸,又空了。一个豆腐已经够了,她想着收了豆子再磨一个。男人在旁屋里刨子还一直没停。再说这样驴钱就出来得快些个,等有了驴,磨就转得快了,赚了大钱跟他商量着多给哥哥送去。娶媳妇是要花大钱的。等哥哥攒够了钱,托人给后邻家的闺女提提,保准能行。虽然腿上有点毛病,但又不碍大事,哥哥也不会嫌弃的。好女人谁愿嫁到穷家里去。要是真这样以后就会全都好起来了。
   她拎起簸箕走到院子里,风凉飕飕地从她脖领儿里爬进去,在身子与棉袄之间的空隙里乱窜。她抖了一下。老母儿斜了西天,影子更加长起来。她纳闷刚才自己的苗条是不是老母儿在作怪。便低下头使劲儿在瞅着那小棉袄里裹着的身子,如果不是这样冷,她直想脱下来看个清楚。从影子里看到手上的簸箕,就要转身去收豆子。这时刨子停下来,男人从旁屋里走了出来。
   他娘,干啥呆在这儿,怪冷的,累了这就去睡吧。
   不累,我就看看自个儿。她说。天气挺冷,说话时有一团白气儿。
   她收好豆子回到磨上来。见他在磨道里正斜对着墙,人与墙之间有道缓缓的水柱儿。光斜着照进来,把水柱儿映成了一束光。既使到了现在,她还是禁不住自己,那念头就象一条小鱼儿逆着水流儿游了上来。不知是不是不好意思,她的脸开始热起来,她的心口也跳个不停。
   于是感觉就又回到那个白天去了。她是多么地不愿嫁给那个男人,尽管她很可怜他,为了养家娶媳妇,沟畔上砍柴摔断了腿,又被庸医耽误最后截掉了。可是父母讲得再实际不过,你不嫁过去,他妹妹就不能娶过来,就是真赔上你,也不能让这个家绝种。为了哥哥,她还是哭着答应了。可心里怎么也解不开,这跟哥哥娶妹妹到底有什么两样。后来她去过那男人家一次,去了才知道那男人傻得都说不成话。回来她哭得更凶了,可她没说,她认为她父母肯定知道。那一次从集上扯花布回来,家里多了个男人,是给哥哥打几样家俱的。她不敢和他说话,外来的人鬼心眼子多。这男人并不象她想得那么坏,几天以后她就觉出来了。他老实、憨厚,不爱说话,手脚勤快,活也做得精致。她躲在一边手上摸着针线偷偷地看他干活儿,看着他身上的肉块子动过来动过去,突然就有了要上去咬一口的冲动。她还偷偷地盯着他推刨子时叉开的双腿,她的眼前就添了个东西吊在屋顶上摇来晃去。她离不开他了,她真想嫁给他了,她没有办法抑制自己。她跑到屋后的大石墙下面,想放声痛哭一场。那个木匠正斜背对着她,石墙上已有了一片湿渍,那水柱儿还义无反顾地喷射上去。她的目光象一条小鱼儿,直游到那一截嫩藕的旁边。她愣愣地欣赏着,看到他把东西装进去转过身来。
   你死瞅着我干啥?还不快磨。他系着腰带说。
   她慌张地收起眼神,把豆子又一溜儿地倒进磨眼儿,一圈圈地转起来。她看到磨缝里乳样的豆汁儿流出来,那天她的脑壳也象这豆汁一样苍白。只记得自己一眼也不放过他,扑过去咬断了他刚刚捆上的腰带。这之后她就忘记了,她没有听到自己痛苦而甜蜜的呻吟,也没有看到身后开满野花的坡上蜜蜂刺进蕊头汲取花粉。
   男人的刨子声又响了起来。她听着在心里笑了笑问自己,腰带断了他是怎么回去的?她起身时,墙上的湿迹还没有干。她这样做完全是出于一种渴望,渴望得到那个病秧子男人没有的东西再出嫁。她哪里知道,她得到的东西又不是一件花布褂子,得到了可就再也扔不下。
   那刨子响得象他俩商量逃跑时一样不露声色。她在磨坊里听着心里俏骂,真是个坏蛋,我们全家人竟没有半点察觉。他娘,看不是孩子醒了。旁屋里喊话过来。她拨开磨棍儿,顿觉有一股暖融融的东西自下往上弥散开来,象她怀上孩子的那次一样。于是她轻松地一步跨到了院子里。
   老母儿已不知到哪里去了,满天的星星都闪着惨白的光。东方象是要亮的样子,她的影子还能在地上隐隐约约地寻到,可她已不再顾及这些。小枣树儿不停地抖在院子里。她想,明儿是个风天。
   男人在屋里停了刨子,怔怔地跟着她进屋来。她从炕上连被子一块抱起哭着的孩子,解开怀把奶头儿塞到嘴里去,哭声立刻停了下来。男人盯着大奶子看,也是一副饿了的模样。那孩子的小手也正巧落在上面,怕是有人要夺走似的。男人无奈地笑笑。这日子把他也熬苦了,她想。
   孩子睡了一大觉,刚又吃了奶,如何也哄不着。她就给孩子裹好小棉被子,背在肩上出来了。
   你怪累的,搂着孩子睡会儿吧,天这就亮了。男人叫住她。
   我不累,孩子也不睡。把这一锅我推完它。她说。她背着孩子穿过院子,走向那黑黢黢的磨屋。忽然她觉得那是个光明的地方,至少是个能给她带来光明的地方。她此时的脚步轻快得就象当年和几个小姐妹小驹子般地跑在村路上。多磨豆腐,快点买驴,更多磨豆腐,挣更多的钱,给家里让哥哥娶上媳妇,生了孩子,家里就没有绝后,她就可以回家了,父母就会象小时候一样地疼爱她。可不是吗好日子正等着她哩。她真是这样想的。她觉得全都好起来了,总算是全都好起来了。
   男人的刨子还在响个不停。孩子在她的背上转得有些困了,死死得往下坠。她也是实在累不过了,用肚子赶着磨棍儿,腾出手把孩子从背上解下来,又稳稳地放在磨盘上。也不准凉,这就快完了,没事。她想。
   这个天亮前的时辰是最黑的。男人象是点起了灯,她能想到他闪在额头上的汗珠。于是她也推得更卖劲儿了。磨屋里什么也看不见,只有窗台上那个豆腐模子懒懒地泛着白光。她忽然从黑暗中看到她的哥哥冲着她在高兴地笑,看到她的父母站在村口唤着她回家来,果然她就出现在了回家的村路上,手里拎着好多好吃的点心,挽着她的男人,一如当年那样爽快地说说笑笑,那笑声如同村边的小溪水,透明透明的……
   刨子一直响着。风开始刮起来。天快亮了。
   她感到磨轻了,便松开磨棍儿,长舒了一口气。唉,总算是又过了一夜。她弯腰拾起豆腐模子,端到窗户口去。
   天,咔嚓一下子亮了。
   那鲜红鲜红的豆腐刺痛了她的眼。她看到孩子的两只胳膊正插进两个磨眼儿里,趴在磨盘上象是睡着了。这可怎么卖呀,这豆腐谁会买呀,豆腐卖不了,驴也买不成了,这可就全完了,真就全完了。她在想。
   她飞快地抄起磨棍儿,笑着把那台小磨推得飞转。男人听见笑声停了刨子奔跑进来,站着站着,围着小磨转着,不由地无声地笑了起来……
   屋外的天亮了。
   风从老远老远的地方走来。
  
   ◎草甸子
   这条路其实是顺着河道向前走的,远近不过两个地头。只是前边有个河汊子,看意思想要漫过来,但总也没能够,便了了。很早的时候他还小,河汊子紧挨着他家的瓜地,旱时就从汊子里淘水,涝时就把水排出去,挺自在的。到后来可就不行了,旱时汊子也没水,涝时它也满满的,不挡,水还会涌到地里来。
   他这样想着不知不觉拐到了这边来,汊子两边的地早就没人种了,被河水连冲带刷地改造成了一块不小的滩甸。那甸子的模样他是知道的,甚至连哪儿高低深浅他都知道。这样暗暗寻思着,心就回到小时候捉螃蟹的马灯光里去了。每每半夜醒来,听着他爹在炕上扭动的声音,自己就兴奋得象是一只刚压过蛋的公鸡,浑身舒坦得如同在甸子上行走时有块卵石硌了脚心。他手里拎着马灯,挑了块大地儿坐下来,从腰里解下细布袋,再用铁丝圈撑圆袋口,把马灯拧得铮亮,搁到布袋底里,然后他就想拉屎拉屎,想尿泡尿泡,反正那瞎蟹赶着光自己就爬来了。布袋外面有几只蜢虫飞来绕去,跌撞在布袋上,在那透过布袋的弱白的光里也煞是好看。布袋口前面的滩地上,有个亮亮的圆盘,黄黄的,衬着银灰的滩地,恍是天上的老母儿。最后他收了口袋,背着半布袋跌打滚爬的鲜蟹回家去。
   白天补,黑下糟。他嘟哝着。娘蒸了蟹总是先让爹吃,他有些埋怨。不糟能有你?他爹急了,爹腿上年轻时趟冷水冻成的筋疙瘩一蹦一蹦。他再也不敢言语。
   有只瞎乎乎的飞虫扑到脸上来,疼得他赶紧抓了一把。他抓到了脸皮上的皱纹,他知道自己老了,谁老了也得认,他早就认了。种不了地,就与儿子买了羊,每天放到草甸子里去。甸子里的草高着呐。他立住了,要走到甸子先经过前面汊湾的坝子。他看到坝子上银白一片,象是涂上了什么。他有些不愿向前走了,回头看看四处都浮着轻轻的水雾,村庄已看不见了。有一阵风从身后追上来,裹卷着潮气推着他向前挪步。
   他儿子剪了第一次羊毛,给他买了个戏匣子。他开始每天揣上它赶上那一群光突突的骚物到甸子里来。草窝里一躺,羊吃个够他听个够。红红的老爷儿落进河里,半个河道便燃烧起来。他的腑腔里也酿出个调子,却怎么也喊不出来,只好把羊吆喝到一块,甩甩鞭子就要回去了。
   有个噪门隔岸传过来,那姑娘也赶着一群羊。
   有只老蟹钳住了他的鞋壳子,他一腿就把它甩到了汊子里,咚地一声便沉了底。他知道老蟹许是把他的鞋壳当成了蟹盖子,他开始后悔起来。他媳妇的魂就漂在这河汊子里,或许是变成这只老蟹来找他的,来叫他也去。那年的河汊里水灌得满满的,他媳妇黑天里看瓜一滑溜到汊子里漂走了。幸好还给他留下个儿子。不知从哪天起,反正是个有风的阴天,姑娘赶着羊到了这岸来。那岸的草吃光了,这甸子里的草多好。姑娘试探地说。于是他们开始一起放羊,于是姑娘喜欢上了他怀里的匣子,于是姑娘为他殷勤地圈羊。
   那年他家的瓜没有收成,又一场雨下过,小瓜全都滚落到了河里,象小孩子的脑袋壳。儿子吃着烂瓜烂菜就长大了,娶不上媳妇,真亏了一副壮实身子。两条光棍汉子睡在一盘大炕上,就像是憋着尿过日子。
   俺放的是婆家的羊。姑娘摆弄着戏匣子说。她婆家就在对岸,男人是个疯子,她不想跟可又不敢逃。直到有一天俺村在河草里捞起个泡烂的女人。他听了一激灵,浑身冷了下去,他不敢想那会是他的女人。俺也生了跳河的念头,后来跳了又被人捞起来,没能死成,其实俺变成那女人该多好啊,死了什么也不知道啦。她说着满眼是泪。他有些可怜她,真和自己的女人一般苦。他看她正用泪眼盯着远处两只耳鬓厮磨的绵羊。忽然他觉得她是他的女人,他把戏匣子给了她,他抚摸了她的头发。那汊湾的坝子上,满是郁郁的青草。坝子正处在汊湾与河道交汇的根部,上面是一派花香。
   那花香一直盈满他嗅觉衰退的鼻孔,直到有一天姑娘说婆家要将她卖掉为止。他猛然意识到她还是个姑娘,年纪轻轻的姑娘。这时他的儿子闪现在他与姑娘中间,他为这个念头如此晚地出现后悔不已。躺在炕上也焦虑不安。不好受啊。睡在一旁的儿子问他。他不敢说话,心里憋得难受。他想起那天河道里行船的后生们都把船拢了过去,故意把沉甸甸的渔网抬得老高。他忘记了赶羊,只看着河道毫不留情地燃烧起来。对岸的姑娘走在羊群后面,调门儿高了起来,烧焦了他的心。最后姑娘赶着羊走下河坡,在火光里消失了。
   许是受到了爹的感染,那和谐的扭动和喘息不知不觉地生到了他的身上来。他早知道那坝子是块沃土,羊可以在上面一辈子吃个够。可他想着要放弃了,象放弃那年雨水冲洗过的瓜田。把羊卖了,给你说个媳妇吧。他问儿子。儿子没吭声,他知道儿子并没睡着。天亮了,他领着儿子把几只羊撵到了姑娘的婆家,又让儿子把姑娘牵回来。姑娘一路上总想跟他搭话,说些戏匣子里的事儿。他故意远远地落在后面,看到甸子里的草没过了儿子的腰。

共 30189 字 7 页 首页1234...7
转到
【编者按】老盐河,一条在岁月的时空里静静流淌,平凡得鲜为人知的河,一条积淀了丰厚历史和人文的河。悠悠河水见证了两岸的变迁,看到了世世代代勤劳质朴憨厚的庄户人家,衍生了一个个如河一样平常而又不平常的故事。《老盐河线索》,这是一组跨越了历史和人生的原生态组章。作者用其丰厚的文学知识,细致入微的观察和思考,掬起平常的故事,就像捧起家乡原生态的河水,用文字来记载和荡涤人的灵魂,用故事来回望那些无法忘怀的历史。文章蜿蜒连绵,一铺十节,相互关联而又独立成章,真实的笔触直指底层劳苦大众,仿佛用一种高分辨的摄像机,一幕幕划过人的视野。编者用了很长很长时间细细读完,感觉故事应该是发生在齐鲁大地,黄河沿岸。文章有斗南子老先生长篇小说《落花屯》的韵味,故事时间大部分定格在上世纪40年代到60年代,这都是令人不堪回首的岁月,内部纷争的枪炮,直接催溃了民众生活的希望,日寇张牙舞爪的践踏,撕裂着天灾人祸后千疮百孔的河山,生活在最底层的劳苦大众,雪上加霜;经历了战争匪患恶霸摧残的大地,在一片废墟中呻吟,建国后上层思路的错误,导致了殃及普通百姓的反右文革等人为灾难的发生,三年自然灾害的阴影,演绎了天灾人祸纷至沓来的年代。文字,不仅仅记录了历史,还留下了普通民众的悲欢离合,他们生存繁衍最原始最简单的需求,在那些个特定的年代里成为一种奢望。文章有明清小说“三言两拍”风格和韵味,笔触直接指向社会底层,讲述着市井的故事,讲述着真实的历史,揭示了年代带给人的不幸和悲哀。每一个故事的情节,都在紧紧撕扯着读者的心。组章突出的亮点在于:一是厚实的文学功底,分别运用和穿插了不同的人称写法,给人在平淡中有一种跌宕起伏而又新奇之感。环境的交待和描述,与故事主题遥相呼应,方言俚语的介入,增添了故事的真实性和可读性。二是每一节故事,都隐含着故事之外深深的思考,对历史对人性对社会的思考,不仅仅以情节和人物而论故事,作者站在一定的高度,用朴实而沉重的语调,来讲述,升华了故事的主题,使人沉入历史的烟尘中,回味反思。三是对底层劳动人民,赋予了极大的同情和怜悯,他们是我们的祖父辈,是我们的亲人,是父老乡亲,是中华民族的根。在这样的前提下来讲述,使故事有了一种凄楚,读后使人心底有酸酸的感触。掩卷之余,再回放这组章,仿佛有一种看不见的东西,沉沉的坠在心底,挥之不去。总之,这是一组乡土气息浓郁,时代背景深刻,故事蕴含较深的好作品。倾情推荐!【编辑:山泉】【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013012321】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1 楼        文友:故事中人        2013-01-29 15:13:52
  在一些特殊年代里,人的生死似乎已经无关紧要。连基本的生存条件都没有了,又有多少幸福和快乐。
   在追逐基本的温饱的时候,一切的累,造就了更多的痛苦。
   磨坊的孩子,无疑让人深深刺眼,孩子的血,刺痛了她,刺痛了他,刺痛了老盐河。
   悲剧!
平凡的人有着平凡的故事
12 楼        文友:故事中人        2013-01-29 15:33:11
  草甸子,有过太多沧桑的往事。
   他的老婆死了,儿子恨他,心爱的女人没有了,简单的幸福都没有了。
   于是,一切成空,他走向生命的尽头。
   一切,都是贫穷造成的。
平凡的人有着平凡的故事
13 楼        文友:故事中人        2013-01-29 15:51:30
  这组小说,紧紧围绕老盐河,塑造了十个故事,几乎都是悲剧,让人心痛的悲剧,让人无法释怀,深深铭刻那些年代那些事情。
   小说刻画得生动形象,每个字句都精心斟酌,读来让人深深叹服。
   佳作!
平凡的人有着平凡的故事
14 楼        文友:山泉        2013-01-30 09:14:22
  ◎磨坊
   “换亲”,一个古老的话题,从贫瘠的大地上产生,一直延续到如今。极度贫困的生活,导致了正常男婚女嫁的变味,儒家文化的熏陶,有了忠孝礼仪的传承。于是,在不知道对反底细的情况下,用家中的妹和姐去换哥弟的媳妇,这实在是无奈之举。
   《磨坊》讲述的故事,并不新鲜,但在那个特定的年代里,主人公的“她”能够冲破世俗,和自己喜欢的小木匠私奔,在追求平淡幸福生活的同时,没有忘记不能娶上媳妇的哥哥,不忘记含辛茹苦的父母延续香火的愿望,于是,夫妻俩起早贪黑,女人磨豆腐,男人做木活,为的不仅仅是自己的日子,是为了圆父母的愿望。
   在后来的品读中,感觉执着说得对,后来应该是孩子死了,她所做的一切,成为幻想。
   特定的时代,注定的悲剧。
   ◎ 草甸子
   这一篇的内涵是比较深的,涉及家庭道德伦理和情感,执着的点评,叙说了故事的脉络,但故事之后留给人的思考,不仅仅是愚昧,还是人性,特别是人的天性。透过故事,我们去思考人的天性,在第一需求基本实现后,我们心里和生理的渴望,当然包括原始的冲动和满足,在伦理之下人性的悲哀和无助。
   ◎ 苇子坑
   貌似传奇的故事,在作者笔下,却那么合乎情理。都是贫困惹的祸!有句成语叫“妻离子散”,故事讲述的结局,令人叹息,仿佛也说明,冥冥之中,自有天意。执着的解读已然理清了故事梗概,在此就不多言。仅是故事后面给人的启发,是那么的厚重,天理人伦,丝毫不差。
   ◎ 岗楼
   小鬼子兵的形象,鲜明的跳跃在字里行间。人,都是人生父母养的,是军国主义,荼毒了两国人民,正常的生活,在战争的硝烟里支离破碎,可喜的是,人心崇善的天性,并没有完全泯灭。
   ◎ 卤
   一个历经坎坷的女人!天下事天下人,什么都可能发生,问苍天,天下竟然有这样的父母,自己的亲生孩子,视如草芥,他们却心安理得,却骄奢淫逸,男盗女娼。这样的家庭,生出来的孩子,注定了悲剧的命运。
   一个个生命在诞生,一个个生命在消逝,而对于一个平平淡淡的生活的消逝,是那么无声无息。我仿佛闻到了,春节的气息中,不仅仅是喜气,还有那卤水致命的味道。
我来自大山深处,来自心灵彼岸……
15 楼        文友:山泉        2013-01-30 09:36:58
  ◎ 碱场
   生出来的孩子养不大,在农村中是有的,很多老人说,那是命中注定的。但故事讲述给我们的,应该是生活的极度贫困,才导致孩子的夭折。“屋漏更遭连夜雨”,作为家里的顶梁柱的男人,偏偏在这个时候发生意外死了,女人从此失去了生活的希望,于是,一家人只有在黄泉路上相聚。
   ◎ 秋囤
   这是十个短篇中,唯一用“你”写的,感觉,用第一人称来写,真的很难,但作者却能做到轻车熟路,把一个故事,叙述得滴水不漏。父亲意外死亡,母亲改嫁,你一个人支撑起生活的全部。婶子家娶来了漂亮的嫂子,由此引发了悲剧的根源,当女人香消玉损的时候,生活就像泡沫一样,慢慢失去了光泽。
   ◎ 苘
   ◎苜蓿地
   《苘》勤劳善良聪慧的女人,在创新中维系着一个家。文革的硝烟,殃及了底层的普通民众。这是唯一两个写文革中的故事,真实得仿佛就在身边。《苜蓿地》中,把那个仗势欺人,鱼肉乡里的可恶的队长写得入木三分,“九种人”的女孩,在这一浩劫中惨遭荼毒。
   ◎ 枣树行
   笔锋直转,回到了抗日战争的烽火中,普通民众投身正义,英勇献身,家里的妻儿,望穿双眼。
我来自大山深处,来自心灵彼岸……
16 楼        文友:山泉        2013-01-30 09:44:18
  小说给我们的启示,无疑是厚重的,是在特定的历史时期对普通民众的同情怜悯和无助的写照,还是按语里最后那段话:这是一组乡土气息浓郁,时代背景深刻,故事蕴含较深的好作品。
   当然,不足之处也很明显,作为小说,情节安排和故事后面的内涵,都是以叙事的笔法来展开,其间作者独具特色的抒写方式,确实也是一种创新,背景和烘托,方言俚语的运用恰到好处,但大长段的叙事,使人读起来很累。
   瑕不掩瑜,这依然是一组意蕴深刻的好作品!
我来自大山深处,来自心灵彼岸……
回复16 楼        文友:天赋棋子        2013-02-25 17:09:20
  山泉,棋子深谢!
17 楼        文友:一生执着        2013-01-30 15:45:10
  今天终于看完了所有的故事,十个悲剧,心情沉沉的。谢谢棋子倾情奉献如此厚重蕴含深刻的好作品,绝品无疑,支持!你是酒家一道靓丽的风景!问好棋子!
18 楼        文友:杨钟雄        2013-04-22 21:03:20
  祝贺棋子,好文,绝品实至名归。
   期待更多美文,再祝安好。
青春受谢,白日炽只。
19 楼        文友:一生执着        2013-04-22 22:10:06
  祝贺棋子获绝!
20 楼        文友:故事中人        2013-04-23 09:08:48
  佳作获绝,热烈祝贺!
   【酒家*喜讯】热烈祝贺天赋棋子小说获绝!http://www.vsread.com/bbs/topic-2527-359247.html
平凡的人有着平凡的故事
共 22 条 3 页 首页上一页123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