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海阔天空 >> 短篇 >> 传奇小说 >> 【碧海小说】大清翰林院(历史小说)

精品 【碧海小说】大清翰林院(历史小说)


作者:孔雀东南飞103 秀才,1811.37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6686发表时间:2013-02-04 18:35:09


   三人上了马车,先送牛鉴回了天桥下的院子,程、颜也各自散了。
   刚开院门的锁,忽地从树下站起个人来,上前说:“等得好苦。牛大人,小的是祁府送信的家人。我家主人今晨起了身,留下小的一则致信,二则有银子一百两赠。信且拿好,银子点好,小的即便告辞赶路哩。”牛鉴答:“惭愧,我三日还银期限过了,他为何反倒赠我银子?”那家奴道:“我家主人借到了银子了,叫我前来奉还。不必为念。”
   牛鉴进了院,关上门,就着灯,先从袖里摸出颜伯焘的纸张,原来是封小信:祁家奠仪,同学商量,出二百两的标准,祝庆蕃统一收齐。你我都是祁隽藻密友,理当奠他们一倍,所以,我出了四百两,给你凑了四百两,已交祝庆蕃记了帐。这银是我奶奶送你的“冰敬”,勿念。
   祁隽藻的信写得恳切:弟惭愧甚,目前弟已上路,路资甚丰,勿念。银子添足百两奉还。弟三年服阕回京,重温友谊。
   按说,牛鉴应当感激哩,可是,他看着这两封小信,却如万箭穿心,他五指掐着桌子,留下了五道深深的印记。心里反复在呻吟着:什么功名,什么圣贤,什么名节,在一锭银子面前,是何等的虚幻、无助。只要有钱,无中生有也能造出天大的人情。这几百年的天子都城,亿兆人诵读伦理、道德、经义、儒家理想的唾沫,早积累成汪洋大海了,早把京城淹没了,可是,这地面上却只有钱尘、酒肉的渣滓。当今天下,上至六部大臣、王公贵戚,外至疆臣、督抚,哪个不是凭了七成的银子、一成心眼、一成命、一成学问,才出将入相的?
   第二天,牛鉴迈出了他人生最危险的一步。他通过祝庆蕃从中作合,陆续同十几个山东、河南富户签了文书状,以每人二百两的定金,聘他们做起了自己的“长随。”
   何谓“长随”?原来,清朝时,官员择地上任,是要带一班衙门办差的,什么后堂的刑名、钱谷等一干随从,一个都不能少。康熙二十五年(1686),清廷正式下发了一个文件,实行携带家仆“配额制”:允许地方官除携带兄弟、妻妾、子女外,由汉人出任的总督、巡抚可带家人50名,布政使、按察使带40名,道员、知府带30名,同知带20名,通判、知州、知县带20名,州同、县丞以下可带10名。如果是旗人出任地方官,可以携带的家人是汉人的两倍。这么多的随从,把持衙门机要,发财轻而易举。所以,地方上闲杂人等,怀里有几个钱,就往“长随”上打注意。现在,牛鉴虽然才是个翰林院庶吉士,但散馆后,起步就是知县的官,最终还是需要“长随”的。既然那时凑“长随”,不如及早就预备“长随”。而且,现在预备“长随”,价钱低廉,还能早些与主子贴近情份,这等买卖岂能无人做?
   但“候补长随”的事早已有之,官场经验和教训是,“候补长随”后患无穷,谁蓄养“候补长随”,谁迟早就栽跟头,无一例外。所以,大凡未散馆的翰林、待补缺的官员,都忌讳及早办“长随”,不到山穷水尽,是绝不轻易走上这条危险路的。
   长随的种类颇为繁多,可以说,有多少种吏役就有多少种长随。《长随论》多按“出身”划分长随,有超等长随(暂随)、特等长随(且随)、次等长随等,而将上宗长随、次宗长随、下宗长随名为“孳随”。按其职能来分,有负责把门的“司阍”或“门上”,有负责文书签转的“签押”或“稿案”,有管仓库的“司仓”,有在公堂值勤的“值堂”,负责通讯的“书启”,掌管印信的“用印”。在众多的长随中,最厉害的有两类:一类是门政大爷,一类是签稿大爷。“候补长随”候补的正是这两类职务。那些向将来的主子交钱最多、最及时、脑袋最活络的“候补长随”,一般能做上“钱谷长随”的位子。这个位子权力很大,具体管理范围:接收交待,奏销钱粮,门牌清册,地丁人口,屯田籴谷,口粮籽种,乡饮酒礼,开垦熟田,丈量田地,匿契隐粮,杂税牙行,水旱飞蝗,强占田界,阻塞水道,私典盗卖,找价回赎,粮食时价,阴雨旬报,小户抽丰,绕越偷关,奉宪采买,俸工兵饷,河工碎修,水利船政,道路桥梁,庵观寺院,关津渡口,营汛卡房,火具修狱,造具衙门,颜料木植,铜铁铅觔,军功贡器,上用龙衣,夫马驲递,脚捐报销,钱法私铸,军需战船,强买硬赊,控追账债,当铺小押,违禁取利,屠宰烧锅,木榜禁私,抗租抗粮,经征经解,钦查仓库,亏空咨追,侵吞公款,查抄家产,邻境荒歉,流丐饥民,劝捐袄裤,常恤贫人,老人育婴,孤寡疗贫,干旱无收,开仓赈济,分别钱粮,皇恩大赦。
   这么重要的职位,被心怀鬼胎的“候补长随”操纵了,主子只能被他牵了鼻子走,哪个最终能逃脱轻些革职、重些杀头的命运?
  
   翰林院
   嘉庆二十二年(1817)四月,朝廷要朝考翰林院庶吉士,牛鉴等六十七人,过了三年的教习生活,如今,一场朝考,将决定他们的前途,按大清制度,考为一等的,仍将留馆,成为正式的翰林;而非一等者,将放为知县,开始仕宦生涯。
   大清在科举问题上,对庶吉士的生活待遇明显未予高度重视。不独牛鉴饱尝庶吉士生活的清贫磨难,有一大层像牛鉴这样的寒门仕子,都体验了贫困的高贵。所以,熬完三年的庶吉士生活,大多数人都渴望跳出庶常馆的门槛,好歹实授个知县,去领俸禄,尽快还上债务。清人写了本书,叫《谏书稀庵笔记》,书说,散馆,被称为“老虎班”,意思是一旦翰林院的庶吉士散馆考试后,立即就被实授知县,当了知县“大概老虎莅任,一县生民无噍类矣”。因此,那些愿意做“老虎班”的人,“不能耐清贫,散馆时,故意错一字、出一韵,甘居三等之尾”。宁可故意把卷子答糟糕,也不愿像平日那样斗文夺魁。
   只有那些有雄心,有财力,有眼光的人,才格外珍惜这次朝考。因为,一旦考成优等,就做上了“蛟龙班”,往后,以真翰林的身份,陪侍在皇上和皇子们的身边,容易当上帝师,在上书房和南书房当“行走”,将来前程无量。即使挨不上这样的好事,熬完两年,外放出去也是肥县知县或中等府的知府。
   最后一天的庶常馆生活,对牛鉴等六十七人来说,可谓是心中打翻了五味瓶,酸的辣的苦的在腮腔子里搅腾。因为明天就要朝考,考的内容却是黎恂、吴震域最擅长的诗赋,两人破天荒地凑了银子,在晌午请掌院学士、教习们外出吃酒席,酒过三巡,两人下了跪,说:“大人们,朝考时手下留情。”掌院学士骂道:“挨打!留馆靠本事,岂可作弊?”两个忙答:“我等最没本事。”掌院学士挤个眼睛骂:“没本事,就去做老虎班。”两个赶紧磕头,偷着笑。
   总之,这一天,同学们都拿出银子,向三年来变着法子要求他们“节敬”、“别敬”、“炭敬”、“病敬”的掌院学士、教习们送上了最后一次礼。急着做老虎班的,都拿黄纸包了银子,受礼者马上就心知肚明了。虽是弥封的卷子,这些人的笔迹他们却熟着,所以,个个都不需要再在卷面上做“关节”。
   那个颜伯焘吐着个舌头,向同学们说:“老哥们,我是想做老虎班,实在受不了被人教管的苦。想做老虎班的,且做个饿虎扑食的姿势?”两庑下的同学们个个伸张两手,把口张得大大的,向前一扑一扑着。大伙互相看看,立刻开怀大笑起来,可有几个却笑着流泪。
   牛鉴回到家里,那些个早就住进他院里的长随们,见主人进了门,把玩得正欢的牛九牌扔了,跑过来侍侯,有的拿个牛尾巴拂他裤角上的土,有的牵住他的袖头扶他走,有的洗碗、沏茶。
   牛鉴那时一口气选聘了十多个“候补长随”,只指望这些人将来不要太“刮地皮”了,他能当几年知县,也算不枉念场书。因明天就是散馆的朝考,牛鉴不得不把想法告诉他们。这些人纷纷说:“三年苦翰林,一日老虎班,天经地义要授正七品县爷哩。俺们等的就是这一天。”牛鉴道:“可是,要是我考了一等,岂不被留馆?”有人马上说:“大人就胡写几句,一定判下等的,那时就好散馆。”
   散馆考试是牛鉴一生科场中考得最轻松的一次。他草草答了个诗贴诗,内容是“赋得‘月涌大江流’,占得‘流’字”,这等熟韵,他早在考秀才时就烂熟在心,把多年前写就的一首五言八韵诗抄出来,就交了上去。
   几天后,考试结果出来了,牛鉴巧合的是,同他进士名次一样,这次也是第七名,被留了馆。六十七人中,选下了二十四人。
   本是个喜事,可是,牛鉴回了家,把喜讯一说,一班“候补长随”们的脸霎地就变绿了。他们七嘴八舌说:“我等不光抛家别子,还把家财搭上,一条命押得就是你这个宝。现在,你图得是清贵,合了你意,我等啥时才能出头?”
   当晚这些人就不好好侍侯了。夜里彻夜掀牛九,故意拿话向隔壁的牛鉴示威,说些利息、工价的话。第二天,纷纷来请假,有说老母生病要回老家的,有说回家筹措银子的,都忽喇喇走尽了。直到过了端午,都才懒洋洋地回来了。
  

共 28803 字 6 页 首页上一页1...3456
转到
【编者按】清代翰林真实的生活写照,用精炼的文笔对清代翰林真实的生活作了全面叙述,解密了大清科举以及牛鉴等历史人物,看完这篇小说如同上了一堂丰富的历史课,让读者从多方面的解读到一个真实的清代翰林,小说文思精妙,内容相当丰富,把读者的思绪很自然的带入了那个时代。作者丰富的历史知识与博学令人赞赏折服。好文不细评,力推共赏!问好作者,祝福安好,遥握!【编辑:黑枫郎】【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013020433】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黑枫郎        2013-02-04 18:40:11
  作者丰富的历史知识与博学令人赞赏折服,问好孔雀,送去祝福!
2 楼        文友:一片叶子        2013-02-04 18:43:14
  历史知识丰富的经典历史小说,欣赏,问好孔雀老师,送去祝福!黑老师辛苦,问好!
3 楼        文友:一片叶子        2013-02-04 20:42:42
  再次感谢孔雀老师对社团的支持,送去深深的祝福和问候!
4 楼        文友:溪洋        2013-02-04 22:33:46
  孔雀老师太有才了,欣赏学习,祝福安好!
宠辱不惊,闲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漫随天外云卷云舒。
共 4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