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逝水流年 >> 短篇 >> 情感小说 >> 【流年】村庄,我们的爱与疼痛(同题征文·小说)

精品 【流年】村庄,我们的爱与疼痛(同题征文·小说)


作者:燕剪春光 进士,10870.5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11907发表时间:2014-08-29 21:22:33

【流年】村庄,我们的爱与疼痛(同题征文·小说)
   有一年的端午节,村里一位新媳妇在井边洗衣。突然,一条蟒蛇从井里跃出,新媳妇不顾一切,死死地抱住了大蟒蛇的头部。大蟒蛇极力挣扎,将新媳妇的身体一圈圈缠住。这时,一个闪电劈来,新媳妇和大蟒蛇一同落入井里。从此,村庄风调雨顺。村民们为了纪念新媳妇的功德,在废弃的老井上建起一座神女庙,逢初一十五、过年过节,必去庙里烧香跪拜,祈求神女保佑村庄平安。
   神女庙的遗迹还在。那年,神女像遭遇雷击之后,倒在地上,断为几节。显德爷爷说,神女是港头村的保护神。神女庙废弃了,村庄也就死了。尽管我是无神论者,但神女的故事早已深入我的灵魂。此时此刻,奶奶讲神女故事的情景又浮现在眼前。我想:港头村要回迁,必须重修神女庙。饱受苦难的港头村村民,需要有一种精神寄托,而神女,正是每一位村民心中不可替代的菩萨。
   所有的房屋都倒塌了,只能隐隐约约看到堙没在蒿草中的屋基、散乱的砖头和瓦片。
   我和光头费了老半天功夫,终于找到了我四十年前的家。我曾经在这里出生,在这里长到了十二岁。这里,曾经生活着我的奶奶、爹爹、姆妈、两个哥哥和我,留下了多少幸福的记忆。然而,在那场特大风暴中,我的家毁于一旦。从此,我漂泊天涯,再也没有家。
   猴子,别伤感了。让我们共同努力,重建我们的村庄。走,我们摘杨梅去。
   光头拍了拍我的手背,将一抹温暖传递给我,同时,带给我力量和信心。
  
   八
   两年后,一个秋高气爽的日子,我和两个哥哥一起,携妻子和儿女,赴港头村参加港头新村落成典礼。
   水库的水位明显降低,碧绿的水面像一面巨大的镜子,将蓝天白云和山间斑斓的秋色倒映其中,组成一幅意境高远、深邃的油画。
   第一次来港头的妻子和两位嫂子,还有孩子们,心情都异常兴奋,不时发出惊呼声、赞叹声。
   原来我们的家乡如此美丽,比起九寨也毫不逊色。
   今后我们可以经常来这里休闲度假,还可以介绍朋友们来。
   这里的空气清新,吃的都是绿色食品。我们退休了,都到这里来住。
   住在这里的人,一定很少生病,可以长命百岁。
   在不远的将来,我们港头村说不定会名扬天下。
   老爸,你在想什么?女儿突然问我。
   我在想,我考察过世界上不少山水胜景,像港头村这样,离繁华的集镇距离这么近,又保持着原生态环境的地方已经不多了。现代人,厌倦了城市的喧嚣,想过一种返璞归真的生活。港头村,正好迎合了人们的这种需要。将来的港头村,不仅是我们港头村人安居乐业的地方,也是城里人休闲度假的好去处。
   一直在观赏窗外景色的大哥把目光收回来,一脸严肃地对我说:三弟,我和你二哥决定了,把所有的资金陆续从房地产业撤回来,全部投入到发展港头村的生态农业和生态旅游上面来。我们不想赚钱,我们唯一的心愿就是重振我们的港头村,让流落在外的港头村人看到希望,回归故土,过上幸福安宁的生活。
   大哥,二哥,我会全力支持你们的。说句实话,要不是你们无偿地投入大量资金,哪能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建成港头新村。
   说话间,我们的面包车开到了村口的老樟树旁边。虽说是秋天,老樟树依然雄姿勃发、蓊蓊郁郁,巍然屹立,见证着港头村的新生。
   我注意到,老樟树的左侧,神女庙已经修葺一新,比从前更加高大、庄严,善男信女们正在里面烧香跪拜。
   将车停在老樟树右侧的停车场,我们沿着青石板铺成的小路往村里走去。
   祠堂前的水泥场上,光头带着人正在紧锣密鼓布置会场。跟他打过招呼,我们走进了村庄深处。
   小溪还是那么清澈,天然地将村子分成东西两部分,一座崭新的石拱桥横卧在碧波之上。
   村庄不再有上屋和下屋之分,所有港头村的原著居民,都住在小溪东面。最前面的是村里的祠堂,后面是一排排的住宅。一色的四间徽式民居,前有庭院,后有菜园,东边有水井,西边是晒场。家家户户都安装了点灯、电视、网络,自来水。古朴中透出现代气息。
   小溪西侧,前面一排有两栋大房子,分别是老人公寓和文化活动室。后面则是一栋栋独具特色的小别墅,是为来这里休闲度假的客人准备的。同时,还有相配套的会议厅、娱乐室、餐厅等。
   当我们行至老人公寓门口,几乎所有的老人都迎出来,与我们热烈握手寒暄。
   你们三兄弟为我们港头村做了天大的好事,积了大德。否则,我们这把老骨头都要埋在异乡,变作野鬼哟!
   显德兄弟和其他人的遗骨都运回来重新安葬了,他们的在天之灵也会感谢你们,保佑你们的。
   这时,我看到了一个熟悉而陌生的身影,在门口一晃,转眼不见了。
   我知道,他是尖头。光头跟我说过,显德爷爷惨死后,村里再也没有一个人愿意理睬他。他老婆承受不了心理压力,带着孩子,不知去向。他成了孤家寡人,整天闷头干活,人慢慢变傻了,连自己的生活都不能自理。大家又可怜他,自己吃不饱,还轮流接济他。改革开放后,他住进了乡里的敬老院。
   光头曾问我:港头村老人公寓是你们兄弟捐资的,尖头就不要住进去吧?
   为什么不让他住进去!他也是港头村人啊!他其实挺不幸的,也是那个时代的牺牲品。
   猴子——你和两位哥哥赶快到主席台就坐,典礼马上就要开始了。光头大声招呼着。
   这时,人们正从不同的方向向会场聚集,幸福的笑容,写在每一个人脸上。
   他们,是不同年代考上大学,如今在城里工作、生活的港头人;
   他们,是远走他乡,历尽辛苦,终于在他乡站稳脚跟,获得成功的港头人;
   他们,是携妻带子,游离在城市的大街小巷,干最脏、最累的活,生活却没保障的港头人;
   他们,是留守红旗村,每到年关望眼欲穿的孤独的港头人;
   ……
   今天,他们回到了祖祖辈辈生活的地方,脚下是他们坚实的土地,头顶是属于他们的蓝天,他们不再是漂泊的浮萍,他们有根了!
   典礼开始,鼓乐喧天,鞭炮齐鸣,掌声雷动。
   我们的村庄复活了!

共 12561 字 3 页 首页上一页123
转到
【编者按】村庄,给主人公的疼痛不仅仅是背井离乡,更有毁灭性的打击——父亲含冤自尽,奶奶悲愤撞死。小说开篇就以沉重的笔调宣告着这样一个让人倍感沉重的现实——“我十二岁那年,我们的村庄死了。”让读者惊悚的一句话设下极大悬念,引出关于村庄关于家庭的命运悲剧:村民被迫离开祖祖辈辈生活的港头村,从山青水秀、物产富庶的所在去鸟不拉屎的盐碱地度日,为百姓说话的村长——“我”的爹爹被执行极左路线的人诬陷毒打,含冤离世。在那个是非颠倒、人性的扭曲的年代,亢奋的极左路线执行者制造了一幕幕令人发指的悲剧,文中的悲剧可谓沧海一粟。德高望重的老爷子显德爷爷为了给挨饿的村民找吃的,偷偷回到港头村整了些山货解决燃眉之急,结果被游街示众,年迈的他不堪折磨客死异乡,临终哀求送自己回港头村,却多年难以魂归故土。作者没有一直沿着港头村苦痛的思路进行,而是宕开一笔,写“我”个人的经历,写“我”四十年后重回故土的渊源。小说立足点很高,以个人与家族的命运来映射时代的变迁。国家的拨乱反正与富民政策,使得港头村有了恢复生机的希望,曾经和“我”是孩童时代玩伴的光头——今日的刘县长与“我”的谈话,便暗示着港头村的福音,二者的回忆之中的痛与今日港头村复苏的希望一起有力地突出着小说的题目——村庄,我们的爱与疼痛。小说顺叙插叙交替进行,情节转换开合自如,跌宕的情节,细腻真实的自然环境与社会背景的描述,无不有力凸显着文章的主题。当看到今日之港头村充满着勃勃生机出现在读者面前时,不由得慨叹国家的好政策的巨大威力,正因为有着这样的好政策,才使得饱受苦难的港头村村民漂泊的精神有了归依,才有深爱着这块土地并在这块土地上经受过磨难的游子慷慨投资重建港头新村的义举。那些重修神女庙的举措,不是封建迷信的宣扬,而是村庄人一种古老而又朴素的传统文化的传承与村民的精神寄托。小说笔力深厚,人物的语言描写精彩,生动,真实,很有时代感。可以说,作者驾驭文字的功力十分了得,数十年的历史剪裁详略得当,情节设计开阖有度,而且首尾照应,开篇村庄的“死”与结尾的“复活”对比鲜明,将“疼痛”与“爱”渲染到极致。这是一部村庄的命运史,也深刻反映着国家的发展史,小说以小见大,借个人的苦痛与爱恋情感来反映村庄的坎坷命运,歌颂国家拨乱反正的正确举措与富民政策。精彩力作,倾情荐阅!【编辑:风逝】 【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1408300013】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21 楼        文友:依是幽兰        2014-08-31 14:54:15
  这是一篇很不错的小说,无论小说语言还是小说构架都彰显了作者深厚的写作功底,尤为可贵的是,小说再次重现那场特殊政治斗争,并没有像大多作品,过激地去歪曲丑化历史,让作品流于肤浅,因此越发增强了小说的厚重感与可读性。问好:)
   ————版务部
回复21 楼        文友:燕剪春光        2014-08-31 16:40:55
  谢谢幽兰对拙作的认可!请多指教!
   祝您一切安好!
22 楼        文友:星期八        2014-08-31 17:58:20
  结构严谨,叙述清晰,内涵厚重,真正的好文字啊,欣赏,顺祝秋安。
回复22 楼        文友:燕剪春光        2014-08-31 20:27:56
  谢谢星期八文友高评!敬茶一杯,祝您愉快!
23 楼        文友:心契相依        2014-08-31 21:14:04
  作者开篇是悲壮的,我还以为是日本鬼子的罪恶呢,那知是我们自己的同胞用文化大革命的形式打击残害了多少好人我们都是有目共睹的。作者深受其害,爹爹奶奶和村里的乡亲整个村,这场灾难迫使他远离家乡。四十年后一个县长来接他这个博士这俩个孩时的玩伴在为家乡建设的征程上握起了手。从返故土变化翻天覆地,为了家乡的繁荣他们都在努力,都在准备做出牺牲。夹述夹议生动感人,让我们都应明白人与人之间要留下的是友善,除掉的是邪恶。 祝福作者健康快乐。
   【绿野社团】
回复23 楼        文友:燕剪春光        2014-09-01 22:12:24
  谢谢您的阅读和留评!问候朋友!祝福绿野!
24 楼        文友:北城风烟        2014-09-01 10:07:04
  因我的年龄问题,所以对那段历史并不太了解,但通过老师的文章,让我对那段历史与严酷的政治斗争有了新的认识,读的过程中,我的所有情绪几乎都是在随着文字与故事情节跳跃。此时很想说些什么,但是却不知该说什么,就暂且将所有的语言藏在肚子里,在老师的文章中继续回味……【墨香天涯】
天涯之隔,有时只是一小步的差距,思想开阔了,世界也就变小了。
回复24 楼        文友:燕剪春光        2014-09-01 22:15:41
  风烟的评论令我感动!谢谢!远握!祝福墨香!
25 楼        文友:星空下的蝶舞        2014-09-03 12:51:39
  看了很多篇同题的文章,这一篇无疑最扣紧主题。村庄,爱与疼痛,是游子永远的牵挂。非常精彩的作品,欣赏点赞!
   (心灵之约:蝶舞)
回复25 楼        文友:燕剪春光        2014-09-03 15:17:35
  蝶舞谬赞!感谢你的阅读和留评!祝福你!祝福心灵!
26 楼        文友:荒原凌波微步        2014-09-03 16:13:25
  一篇村庄文,
   钩沉载厚重。
   尾声峰回转,
   港头复称雄。
爱诗,爱文学;正直善良,敢说敢当。信奉但丁名言:走自己的路,让别人去说吧!
回复26 楼        文友:燕剪春光        2014-09-03 19:40:38
  凌姐姐厉害,出口成章。用一首五言绝句,高度概括了拙作的内容,并给予高评。
   谢谢姐姐抬爱!预祝中秋快乐!
27 楼        文友:天龙        2014-09-03 20:29:43
  村庄,爱与疼痛,是每个游子永远的牵挂。该篇小说构思精妙,功底深厚,文笔娴熟,叙述紧凑,结构严谨,令人遐思,给人启迪。一篇精彩的村庄主题的小说!问好作者!【荷塘月色:天龙】
回复27 楼        文友:燕剪春光        2014-09-04 18:53:37
  感谢天龙社长来读拙文并给予谬赞!祝福您!祝福荷塘!
28 楼        文友:江冰        2014-09-03 21:22:06
  很精彩感人的小说,手法独特构思巧妙,落笔就能即刻抓住读者的心,欣赏学习了!
   【笔尖 江冰】
回复28 楼        文友:燕剪春光        2014-09-04 18:55:32
  谢谢朋友美誉!还望多多指导!祝福笔尖社团!
29 楼        文友:清风淡雅        2014-09-03 22:11:20
  好漂亮的小说,选材好,详略得当,以小见大,个人情感中反映国家政策与举措。好文,欣赏学习了!问好!【荷塘月色,清风淡雅】
在清风徐来的日子里,捧卷诗词,斜倚在竹椅里,笑看流年……
回复29 楼        文友:燕剪春光        2014-09-04 18:57:23
  谢谢您的阅读和谬赞!祝福荷塘!预祝您中秋快乐!
30 楼        文友:素心萦月        2014-09-04 20:09:42
  村庄是人们赖以生存的土地,是时代的形式让村庄“死去”,又是时代的变迁让村庄得以“活”过来,小说以悬念开头,却是构思新奇。欣赏老师的文笔,学习问好。【楚风湘韵 素心萦月】
素心清婉,素月萦怀。
回复30 楼        文友:燕剪春光        2014-09-04 20:58:08
  感谢素心的认真阅读和贴心评论!
   祝福湘韵!预祝你中秋快乐!
共 31 条 4 页 首页上一页1234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