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江南烟雨 >> 短篇 >> 杂文随笔 >> 【江南】请让孩子唱儿歌(随笔)

精品 【江南】请让孩子唱儿歌(随笔)


作者:重庆霜儿 举人,3871.08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5587发表时间:2014-09-03 20:09:11

请让孩子唱儿歌
   今天看到《齐鲁报》一篇社论,呼吁全社会关注儿歌,为孩子写首歌,撕开了我心底为儿歌担忧的口子。
   稍晚,看《我要上春晚》,一名五六岁的小男孩儿,载歌载舞地唱了一曲《最炫民族风》,赢来台下一片喝彩,评委褒奖有嘉。心里真是五味陈杂。
   其实,并不是这个节目才有这样的镜头。在很多的儿童节目里,在大小场合里,但凡才艺表演,那些连词都还吐不清的孩子,都会惊人地演唱一首首或低俗或颓靡或个性乖张的成人歌曲。稚嫩的童声,传唱的却是庸俗的内容,完全丧失了孩童应有的童真与童趣。而社会却包容和助长这种儿童成人化,有些家长甚至把这作为孩子发展的方向,因了孩子的“早熟”表现而沾沾自喜。不知是该喜还是该忧?
   儿歌和童谣,是对儿童社会教育最初的文化启蒙,以通俗易懂的语言、生动形象的人物场景描摹、活泼明快的旋律、以及充满朝气和时代气息的人文主题成为小朋友的精神粮食。儿歌有着特殊的德育功能,在培养情操、提高修养、促进儿童健康成长方面都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一首好儿歌,往往能深刻地影响一个人的一生,甚至能影响一代人的成长。
   可以说,当我们还在襁褓中听妈妈唱那《摇篮曲》开始,就已经与儿歌结下了不解之缘。长大后,无论走到人生的哪个阶段,不管身处何方,无论听过多少中外名曲,唱过多少老歌新调,张口就能哼唱的,无外乎还是童年的儿歌童谣。真不明白,为什么现在的孩子不唱儿歌?为什么媒体不宣传儿歌?为什么人们对孩子唱成人歌曲习以为常?
   儿歌多好,干净、舒服,没有任何杂质,没有压力,是一种真正的音乐享受。即使我这天生五音不全的人,也能在一个人的时候,随口哼唱那么几句:“小燕子,穿花衣,年年春天来这里……”
   上网一查询,原来这首《小燕子》居然是五十年代的。那时,新中国刚刚解放,是儿歌创作的高峰期,出现了大量优秀的儿歌和儿歌词曲作者。到现在依然传唱的,还有《上学歌》、《娃哈哈》、《拨萝卜》、《让我们荡起双桨》、《丢手绢》等。而六十年代,是一个社会大变革的时代。中国刚经过三年自然灾害,又逢文化大革命,许多的文人受到不同程度的批斗。这一时期的儿歌相对匮乏,但流传下来的,依然有《一二三四五》、《董存瑞》等童谣。到了七十年代,中国粉碎四人帮, 知识分子重新得到重视。虽然儿歌被分为批林批孔和歌颂知青“上山下乡”两大类,却已进入儿歌的复苏期。 到今天都广为传唱的有《爷爷为我打月饼》、《采蘑菇的小姑娘》《铃儿响叮当》等歌曲。八、九十年代,中国实行改革开放,迎来了历史的新纪元,也是儿歌创作的繁荣期,不但儿歌质优量大,充满童趣,而且具有相当的教育意义。同时,随着电视的普及,大量影视作品的主题歌、插曲和片尾曲成了孩童们追捧的对象。如《小螺号》、《聪明的一休》、《泥娃娃》、《世上只有妈妈好》等。可自从2000年以后,能让人耳熟能详的儿歌却屈指可数了,且还大多是影视主题曲。如《白龙马》、《别看我是一只羊》、《吉祥三宝》……
   同时,在五十至九十年代,曾涌现过无数优秀的儿歌词曲作者,如瞿希贤、刘炽、李群、乔羽、金波、潘振声等优秀少儿歌曲作家,他们的作品影响了一代又一代人。
   因为孩子的缘故,我会经常上网搜索儿歌下载,放歌给孩子听。可在海量的歌曲名目中,儿歌少之又少。在这为数不多的儿歌里,大多是不见传唱的,词句晦涩难记的、甚至许多是成人翻唱的。只有少量经典的老儿歌,听来觉得舒适自然。
   我在一遍遍地给孩子放着《小白兔》、《两只老虎》、《小手拍拍》等老到外婆都能哼唱的儿歌时,常常不自禁地问:儿歌都到哪里去了?
   查阅相关资料,才知道儿歌的断层已经是个严重的社会问题,“童年生态危机”已成了一个频繁使用的
   词汇。而“儿歌成人化、粗俗化”现象,已引起家长和教育界的忧虑,不仅仅是我这个门外汉妈妈个人的迫切需要,是全社会的需要。
   许多有识之士都在呼吁关注儿歌。像李谷一、李双江等老一辈音乐家,亦提出想为儿歌的发展出份力。
   中国音乐家协会还曾在北京举办了少儿歌曲创作研讨会,思索优秀少儿歌唱作品匮乏的原因。并连同共青团、中央电视台举办“全国少儿歌曲作品大赛”及“首届全国少儿歌手电视大赛”,旨在挖掘音乐人才,挑选好的儿歌推广。甚至还提出找明星来推广儿歌的提议。
   为了更好地推广儿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确立了每年3月21日是“世界儿歌日”,旨在寓教于乐,充分发展少年儿童的才智个性和身心能力,并培养他们对传统文化、民族语言和价值的认同。
   可见,社会对儿歌的需求是迫切的。但事实上,收效如何呢?
   迄今为止,还没发现一首具有时代特征、琅琅上口、经久耐唱的优秀儿歌问世。目前小朋友传唱的,要么是老一代的儿歌,要么是快节奏的成人歌曲。
   究其原因,专业人士提出两个方面的症结。
   一方面,是音乐人缺乏奉献精神。认为写儿歌稿酬低,不能一夜成名,赚不了钱。但写流行歌曲的收入就可观得多,甚至可以藉此一举成名。所以鲜有音乐人愿投入儿歌创作。
   另一方面,是有些创作人闭门造车,缺乏对儿童的了解,和对当前社会发展趋势的分析和判断,写出的作品,严重与社会脱节。主要表现为:内容枯燥、缺乏时代气息、说教意味太浓、或者对像模糊、概念模糊、诗词歌曲不分、成人腔……唱不出儿童的心声。故此,造成 “儿歌被情歌代”的市场局面。
   而从儿童方面看,大一点的儿童认为,流行歌代表着进步和时尚,象征着某种身份和能力,唱儿哥显得土气、幼稚。但是,成人歌曲要么是失恋、单恋的内容,要么是过分宣扬自我,具有强烈的自恋和排他色彩,孩子唱多了难免会影响人生观和价值观,这好比是毒药。
   如何来杜绝孩子过早地陷入成人化,还他们以健全的身心,健康成长呢?我想,远离成人歌曲,多唱儿歌就是一个方面。
   的确,唱老儿歌存在一定的问题。因为歌曲是具有时代性的,一些儿歌的内容反应了当时的社会生活,随着社会的进步,就显得跟现实脱节了。比如《一分钱》 “我在马路上,捡到一分钱,把它交到警察叔叔手里面……”这首歌本是教导孩拾金不昧的。可是,现在分币已经不流通,除了我们上了年纪的人还能回想起一分钱的模样和作用,对当下的小孩来说,简直是不知所以。
   所以,社会迫切需要大力提倡写儿歌,写具有时代特征,贴近生活,适合孩子,并干净纯粹、通俗易懂、脍炙人口的好儿歌。这,一方面,需要相关政府部门能多扶持儿歌创作,给儿歌创作者提供有力的物质保障,为孩子们留下更多能伴随他们成长的经典之作。同时,也需要社会给作品生存的市场,让更多的音乐人愿意参与到其中来。
   孩子对一切事物都抱有新鲜感,却缺乏分辨是非好坏的能力。这需要家长的引导,需要社会环境的净化。试想想,孩子每天耳里听的是艳俗颓靡之音,见的是明星八卦丑闻,感受的是明星的光环和人们的盲目崇拜,他们能有正面积极的思想吗?看当下层出不穷的追星族负面新闻,能不说这跟社会的放大明星效应、滋长艳俗风气有关吗?
   社会,就像是一个大海滩,我们的孩子,就是海岸那一颗颗的小沙粒。如果,整个海里都是咸的水,我们怎么能奢望孩子喝到甜的水,长成斑斓的五彩石?
   我们的媒体,天天充斥的是各种各样的选秀活动。给人们的感觉,只要善于表现与模仿,就有机会获胜。只要获胜,就能出人头地。所以,我们有些家长,过早地把一举成名的希望寄托在孩子身上。对孩子进行这样那样的培训,参加这样那样的选秀。选秀本无可厚非,可悲可气的是,为了博出位,非得把孩子成人化包装成人化培养,跳诸如迈克尔.杰克逊的舞蹈,唱《江南style》、《爱情买卖》等劲歌。而那些评委、主持、观众,纷纷在这种模仿后,给予高度的赞誉与吹捧。这种肯定,无形中是筑起了孩子成人化发展,人生观价值观取向错误的温床。同时,也给做观众的小朋友带来了错误的明星效应—成人化、粗俗化、速效化。
   讲到明星效应,就想说说中国音乐家协会关于请明星推广儿歌的提案。实话说,就我个人来讲,是非常反对听成人翻唱的儿歌的。明星要唱成童声那般的清澈,童真,必须添加进一些声乐的元素和技巧,而经过加工的声音,听着让人听得特别扭。儿歌,不仅仅是指歌词通俗流畅、曲调清新活泼,还需要能引起听众的共鸣。那清亮的、童稚的、干净的嗓音,会引起孩子的童趣,也能让大人对自己童年美好记忆的回归。这一点,再优秀的成人名星,也是弥补不了的。
   那么,我们为什么不能多举办一些健康的、积极的、有教育意义的儿童透秀节目?在大小的节目中,不再以孩子唱成人歌曲,跳成人舞蹈为风气,多发掘和鼓励适合儿童的作品。以纯粹适合儿童的标准,来选拔童星,推广儿歌?
   我想,只有净化了社会环境和风气,孩子才会回归到自己的位置,静下心唱属于自己这个年龄的歌。只要孩子们唱,就会激发音乐人的写作热情。这好比超市的货物,要有人买,才会有新的货源进来。
   为了杜绝 “童年生态危机”泛滥,请让你的孩子唱儿歌吧!给你的孩子在人生的起点上,一份珍贵的童真和童趣!

共 3627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纯真、稚嫩、干净,是孩子的天性。曾经,《小燕子》、《上学歌》、《娃哈哈》、《拨萝卜》、《让我们荡起双桨》、《丢手绢》等等这些欢快、舒服、童趣味十足的儿歌,曾陪伴我们走过一个又一个年代,传唱久久,影响了一代又一代人。只是,在通俗、摇滚等现代歌曲日益盛行的今天,儿歌却愈来愈少,天真可爱的孩子们却开始像模像样地学起了大人的唱腔,不禁让人慨叹那份童真哪去了。究其原因,一是因为经济利益的趋使,一是创作人缺乏对儿童的了解,作品严重与社会脱节。社会急需要具有时代特征,贴近生活,适合孩子,并干净纯粹、通俗易懂、脍炙人口的好儿歌,这样才能保证儿童的健康成长,让孩子回归自己的天性,找到自己的正确位置。全文语言简洁,剖析深刻,多角度对儿歌的日渐退位现象进行了全方位解读,引人深思。好文,推荐阅读!【编辑;简希】 【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1409050025】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1 楼        文友:ying13141819        2014-09-17 13:58:57
  霜儿有心了,不过你这强烈的呼吁,不知道有作用没有,世界之大,无奇不有,现如今国民的自身修养越来越差,哎,真的无法理解!!!!!!
爱好文学,愿文学的殿堂永远追随我,独树一帜,书写靓丽人生!
回复11 楼        文友:重庆霜儿        2014-09-17 15:18:58
  社会风气啊,不是一人之力能改变的。就是忧思积压,一吐为快罢了。谢谢共鸣!献茶!润润嗓子唱儿歌,呵呵呵……
12 楼        文友:ying13141819        2014-09-17 13:59:53
  中国人的跟风意识太强,没发啊!!!!!!
爱好文学,愿文学的殿堂永远追随我,独树一帜,书写靓丽人生!
回复12 楼        文友:重庆霜儿        2014-09-17 15:21:42
  中国国情!哈哈哈……
13 楼        文友:ying13141819        2014-09-17 14:02:00
  哦,差点忘记了,霜儿得星星了,还有照片上的你好美,要是我能找到像你一样的伴侣多好,多才多艺,赞!!!!!!
爱好文学,愿文学的殿堂永远追随我,独树一帜,书写靓丽人生!
回复13 楼        文友:重庆霜儿        2014-09-17 15:24:22
  小陈,这是让我钻地缝的节奏吗?美是当然滴,再怎么也是资深美女嘛,资历在,也就不谦虚了。哈哈……多才多艺从哪儿来啊?我,我,我,憋了半天,也憋不出才艺二字。唔唔,掩面哭泣去……
14 楼        文友:李伟        2014-09-17 16:02:53
  我家门前也有,呵呵。我q929876460
共 14 条 2 页 首页上一页12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