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梧桐文苑 >> 短篇 >> 杂文随笔 >> 【梧桐】谈精论绝(随笔)

精品 【梧桐】谈精论绝(随笔)


作者:江南铁鹰 探花,13428.63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6566发表时间:2015-01-16 16:47:48

何为精者?按照字义,大致可以分成名词、形容词和动词三大类。主要用法是名词,其他两种基本属于前一种延伸。我这里用的是第二种,即形容词。在形容词的各种基本义、延伸义中,可以理解为精密、精妙、精阐。再说通俗一些的概念就是:十分好,非常优秀,基本是一件很完美的东西。精品,当然也就是这样一种十分精密,十分精妙之物。这样的东西必定是近乎白璧无瑕了。
   又何为绝?当然也是使用这个字的形容词意义,是什么?那就更加容易明白了。只要明白这样一两个成语,自然就很清楚了:空前绝后、绝无仅有。对比前面的精品而言,那就是一个举世无双的玩意儿了。可以做到在一定领域、一个时空阶段中,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东西,便是绝品了。比如像当年,赵国那块拿在蔺相如手中的和氏璧,估计就是一块旷古绝品。
   其实,无论是精,还是绝,好的程度,都还是相对的。这个世界是相对的,任何事物的标准也都是相对的,没有什么东西会绝对完美。这就是辩证法的态度,相对论的科学态度。可见,我们在审阅一件事物,或者是一部作品的时候,同样需要一种科学的、相对论的、辩证法的态度,而不是去一味地捧和一味地压。这样的两种态度,可能都属于不客观、不科学、不辩证的方法。
   走动过不止一个文学性的网站和论坛,在几乎所有的此类网络文字平台上,都有一些对帖子、或者是文字的鉴定等级。比如,在各种文学性较强的论坛上,一般的帖子都可以授予精华帖的荣誉。这样的精帖也大致可以分成三个等级:一级、二级、三级。在一个专栏或者叫版面设立的精华,就是一级,这个版面的版主,以及其他超级版主以上的论坛管理者都有权力,在版面设精华帖。在一个由数个版面合成的大类别中授予的精华帖,就是二级精华,版主没有权力,需要超级版主以上,就这样以此类推上去。那么,设立的精华标准是什么?当然是这个论坛的管理者制定出来的,肯定是有的,也是无可置疑的。问题在于,标准固然是详详细细,非常客观与严谨,执行者却不是机器、或者程序,是人,活生生有思想、有头脑、有各自喜怒哀乐、有他们七情六欲的人!于是,再严谨的标准,也就必然存在了另外一种可能性。
   大型文学网站上,大部分将本网站发表的作品,同样分成了不同等级。其实和论坛大同小异,不同在于叫法,不在本质。通常叫做“普通推荐”和“精华(品)推荐”,还有就是“绝品”。
   不同的网站,是由一群不同的人构成的,无论是参与投稿的作者,还是构成这个网站的管理团队,都是不同文学水平和管理水平的人。由这些人群制定和执行的各种标准与规定,也一定是不同的。于是,无需置疑,同样一篇作品,很可能发表在不同的文学网站,就会有不同的待遇了。也许你的一篇作品,在甲网站是个绝品,到了乙网站只是精品,又再到了丙网站,居然只是个普通的推荐了。奇怪吗?一点不奇怪,因为文学作品这个东西,是没有统一标准的。文学是属于美学范畴的,一种上层领域里的东西。对于这类东西,是既存在共性,又存在个性的。也就是对于某一种东西,会有被大部分人认同的一面,又同样可能只在个别、局部层面被得到认同。世界上是不存在一部可以得到所有人赞美之作品的,包括了那些似乎是被公认的大师级作品,比如举世闻名的《红楼梦》。写到这里想起了鲁迅的一句话:贾府里的焦大,是不会爱上林妹妹的。(只有15个字,应该没有超标)可见对美的欣赏,一定是会有差异的。
   为什么会这样?因为人,是这个世界上最复杂的一种动物,是有思想的动物。这种动物不仅有着七情六欲,还有千差万别的阅历、地域、民族、文化,以及对各种事物认知方面的差异;而文学欣赏与阅读,又恰恰是读者对作品的一个再创作过程,于是,对他们而言,很自然会去产生一种并非纯客观的判断结果。用一句简单一点的陈述句来表达,就是无论由谁,判断出一部作品的级别:绝、精、普,都是一种主观判断,并不代表这部作品的客观真实水平。
   当然,假如一个文学网站的总体水平,这个水平包含作者投稿水平和编辑判断水平,以及管理团队的管理水平相当高,那么,对一部作品得出的等级结果,也会很自然更加趋于客观一些。不过无论怎样地接近客观,总会存在一定程度的差异。因为读者终究不是作者,而作品的真实意图,也只有作者自己才明白;然而,无论是编辑,还是网站的管理团队,就针对作品而言,都是读者。
   我们既然搞清楚了一部文学作品,为什么会在不同网站受到不同待遇,同样也就应该可以理解为什么,不同作品在同一个网站,会受到不同的遭遇了。我们不去讨论这些作品自身的各种千差万别,我们的讨论需要建立在一种假定上,才会比较客观与公正。就是,我们来假定一下,这些不同作品,客观上不存在水平差别,只是形式上的不同。尽管这些作品只存在表述方式,作品视角、作品体裁与题材的不同,语言组织与词汇使用的不同,同样就会给不同的读者产生完全不同的感知。读者在进入再创作之后,也就一定会有不同的认同感。如果,作为作者搞明白了这一点,你就不会去抱怨,某某网站,或者某某编辑,有眼不识金镶玉了。当然,去掉这个假定,还有作品客观水平问题,那就是个见仁见智的事儿了,已经不在讨论范围之内。
   下面的问题就具体化了。
   作为一个网站的管理者,究竟应该怎样去制定一整套,相对客观又切实可行的管理条例,其中包括评定作品等级的标准(这个标准应该也包含了各种征文的评定)?
   有一点无可置疑,除去必须符合国家各种法律法规之外,也必须符合文学自身的一些规则。比如:诗歌就要符合诗歌的要求,有节奏感、分行、有音乐感、有韵律等形式要求,还要符合诗歌一些特殊的内在要求,比如意境、形象思维、赋比兴的运用等等。这些标准的制定应该是很客观的。如果一首诗歌,变成了议论文,或者是完全脱离了诗歌本身的特点,完全直白地去表述最高的意境,都同样不是什么优秀作品了。“诗言志”,诗歌的确是在抒发作者的心志与情怀,但是,这种抒发是必须采用诗歌的特有手段的,必须采用铺陈、排比、比喻、托物起兴等各种手法。引出诗人对所要表达的事物、感情等等内心世界的感受与认知。以一种象征意义,把自己的一种情怀寓于前面所说的意象之中,是诗人与环境的高度融合,即是境中有我,却又是境中无我的一种意境。这样的诗,才是非常出色的诗作。再比如议论文,以及文学鉴赏分析一类的作品,就必须要考究主题的确立,论点的科学性,论据与论述过程的客观性与逻辑性。如果一篇议论文的议题本身发生了偏颇,已经失去了作为一篇优秀作品的基础,那么再好的文笔,也是不可取的。同样的,一篇文学鉴赏类作品,就一定不能离开所鉴赏的原作品,因为鉴赏是确立在对某篇具体作品的认知上。
   当我们的管理者们,可以确定自己的确已经制定了这样一系列评定标准以后,还必须为这样一套标准配置一套具体的执行者,而这套执行人员,同样需要尽可能排除自己的好恶,用比较客观的态度去依照标准衡量作品,才有可能相对更接近真实水平,更公正地给出相对正确的评定。
   当然,以上都只是一种期待与理想化的未来,在客观的现实当中,至少现在还很难找到这样的文学网站。但是应该相信绝大部分的文学网站,都在努力地向这样的方向发展与接近着。问题在于尽管我们的网站管理者们,主观上已经非常努力地这样做,而客观上的问题与差距却依然存在。于是,在任何一个文学网站,都会出现一种矛盾,那就是普通参与者与管理参与者之间的矛盾。普通参与者包含了,一般投稿作者,读者,以及一部分基层编辑。管理参与者,包括网站的高级管理层,各种较高级别的编辑,比如网站站长、总编、主编、还有个社团的社长等。这种管理者与被管理者之间的矛盾,实际也是来源于现实生活的,是一种社会普遍性的矛盾。作为管理者,应该去尽可能理解被管理者的心态,尽可能在制定规则和标准时,更全面、更科学、更合理、更客观一些;同时也要求执行时,更完整、更公正、更人性化一些。同时,作为被管理者,既然加入这个平台,自然也就应该去理解必要的管理条例与规则,自觉去遵守与执行。这样的网站才有希望,才有可能真正做大做强。
   我们可以更具体化地来分析一些现状,也许更容易让大家理解其中的实质。比如,某个网站举办一次征文,一定会在最后对参赛作品加以评分,然后确定名次高低,并且给予必要的奖励。结果就出现了一种利益冲突的矛盾了。首先是作为参赛方的每一个参与征文的作者,客观上可能已经拿出了自己的最高水平,倾尽心力地创作了可以代表自己最高水平的作品,然而,得到的结果却是未必满意的。
   为什么会这样?可能投稿作者的第一个想法就是评委不公平。客观上,这种不公平是并不多见的。当然不多见,不等于不存在,也不等于一点因素也没有。作为一个参赛者,首先不应该去考虑评委是否不公平,而是想一想自己作品客观差距在哪里?就像参加体育比赛,胜负的裁决者肯定是裁判,客观上也有吹黑哨、黑裁判存在,但是在绝大部分情况下,决定胜负的不是裁判,而是参赛各方的实力较量。
   但是,我们又不得不承认,在面对文学作品时,每一个读者都会由于各种各样的客观因素,产生一定程度的认知偏差。也就是说,客观上看,任何一次征文比赛,都会出现一定程度的偏颇。就以本次江山的诗歌为例,客观上看的确存在一些问题。本文作者没有参与这次征文,应该是在比较客观地分析这轮诗赛的得失,也没有任何先入为主的倾向性,更加不想针对任何具体人。
   纵观征文的全过程,可以看得出江山作者的参与热情空前高涨,没有具体统计也可以看到投稿的踊跃程度。此外,给了第一名500分的加分,也足以说明了江山对这轮诗赛的重视程度。就创作难度而言,远远高于诗赛的网文现象征文的特等奖,也仅仅是300分。这样的规定,是否合理,不在讨论范围,只是为了说明管理层的重视程度。
   当结果出来之后,江山一片哗然。为什么?真的是所有持有不同看法的文友,在那里吃不到葡萄说葡萄是酸的?是故意找茬,在鸡蛋里挑骨头?是对某个人怀有成见,恶意中伤诽谤?肯定不是!那么就只剩下一个症结了——状元作品技不压群。客观是不是这样?不想引用原作和原编者按了,因为江山有新的法规,任何人的原创作品都不允许有超过连贯20个字以上的引用文。
   先不去评判作品自身是否存在先天不足,起码这样洋洋洒洒,长达1211个字的编者按,已经存在了大问题。编按是什么?只是对阅读这篇作品的一个引导和简要介绍,当然可以有适度的褒奖与批评指导,但绝不应该是赏析!给一篇参赛作品加上如此详尽,而且又是存在明显个人倾向性的编按,在客观上已经存在误导读者,包括其他评委的嫌疑。应该也是违反了江山关于精品和绝品评判标准的。
   原作品本身也存在着几处很明显容易被人诟病的硬伤:第一点,作品前面的摘要过于自诩,已经有些自我标榜之嫌。第二点,在第一节中存在一个非常突出的常识性和逻辑性并存的重大失误。第七句和第八句之间如果存在联系,那么这个错误在第八句,中国革命的胜利,从中国共产党成立到新中国成立,历经28年时间,而不是八年!如果没有联系,那么第七句的本身的排列词语,变得有些问题了,狼牙山、渣滓洞、刑场之间究竟是什么关系?应该是并列吧?那么,紧跟的第八句中的时间概念应该如何去对应?只对应狼牙山吗?包括后面的用词“把豺狼彻底驱赶”。这个“豺狼”是否包含上面“渣滓洞”的概念?如果包括,是否有用词不妥之嫌?也许有人会说,诗歌允许跳跃性思维。可是,这恐怕不是用跳跃性可以解释的问题,而是作者一个非常严重的败笔,或者算是一种失误。问题不在于有没有失误,而是有没有认识这是个失误?再就是这样的失误,怎么可以出现在一个绝品之中?这将变成江山的一个大笑话!原作品的第三个比较明显的不足,表现在形象思维的运用上。非常明显存在铺陈排比有余,而比兴欠佳,表述方式过于直白,缺少了境中有我、境中无我的那份境界。这也就是老朽提到的,“铿锵有余,灵动欠分”的由来。公正而言,这首作品不失为一首好诗,但是不足以是一首技压群雄的绝品!
   另外,也想就议论文中一篇具体作品说几句看法,不谈文笔,只想探讨主题立意问题。这篇作品是关于网文现象讨论的后续篇。要提出质疑的是这个标题包含的主题观点——新千年文化的内核=“五正文学”。本人对“五正文学”举双手支持。但是,此文的作者将它定位于新文化的内核,却犯了一个极低级的错误。什么叫新千年?新的一千年,也就是从2001年算起到3000年的整整一千年。请问,在未来漫长的986年里,是这个“五正文学”可以涵盖的吗?文化和历史是在同步发展和推进的一种上层建筑形式。谁又能够把今天的一个观点,延伸到一千年的时间段里,去确定其正确性和科学性?还有一点,如此巨大的历史责任,又岂是我们赵董的肩头可以承担?“五正文学”至少在现在,只是被江山文学网的文友认可,还不是所有的文化界的人们。就已经把它定位在新千年文化内核的地位,那岂不是把赵董架到了火炉子上去烤?是不是有一种过于大言不惭的感觉?如果我们的主编大人们,连这样严重的问题也看不到,而是一味加精叫好,恐怕真是有点太喜欢听到颂歌了吧?千万不要忘记鲁迅说过:捧也是可以杀人的!

共 6398 字 2 页 首页12
转到
【编者按】这是一篇非常走心的文字,阅读以后受益匪浅。作者从很多角度去诠释,自己如何看待文学作品得到社会公认的问题。确实,写作的初衷可能一人一样,但是你要将作品放到大众的欣赏层面去,就可能会有千个欣赏标准。个人认为最好的一种写作心态,就是你只管写出你的畅快,对于外界的评论与褒贬,不去给予太多期待,平和一点看待别人的眼光,也许你的内心就不会去计较得与失了。当然文中也特别提到人是需要适应环境的,有特定氛围就会有游戏规则,你需要做的就是去适应环境,改变自己的心境, 不一样的心态对待同一件事会有迥然不同的结果。一篇很有现实意义的文章,推荐文友共赏。【编辑:云裳】【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1501170025】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1 楼        文友:云裳        2015-01-17 13:28:53
  能跟老师们探讨文学创作之所向所图所愿,真是一件惬意的事,毕竟在个人写文的路上,伴随着一些迷惑,需要去通过沟通与交流才能有所清澈,所以感觉找到大部队啦。
馨香自心。不求国色天香,只为满园芬芳。
回复11 楼        文友:江南铁鹰        2015-01-17 15:19:29
  谢谢云裳,让我们一起快乐写作。
12 楼        文友:晚霞晓文        2015-01-17 13:43:48
  祝贺主编摘精。
13 楼        文友:断肠崖居士        2015-01-17 17:25:54
  认真看了这篇文章,和古总的一篇同名。这篇更宽泛更细致些。写作首先是娱乐自己然后也娱乐读者的吧。很支持作者的观点和心态!学习了!
情动便近断肠崖 无情真乃大丈夫
回复13 楼        文友:江南铁鹰        2015-01-17 17:45:33
  谢谢居士莅临回复。很同意居士的说法,我们为了自己的快乐而写作,再用这种快乐去感染我们的读者。
14 楼        文友:穷高        2015-01-17 18:42:51
  老师说的极是,网络文学也就是网络文学了,没有什么专业与标准,于是一些讨论也就无味了。说实在的,网络文学还真的要有很长的路要走的。欣赏老师的品格;
岁月中走来,感悟沧桑风雨。于是,潜入文字中,寻找人生诗意;
回复14 楼        文友:江南铁鹰        2015-01-17 22:39:32
  谢谢穷高。网络文学走上一条红地毯,真是需要太久远的时间,还有太多人的努力。
15 楼        文友:景弓        2015-01-17 19:10:27
  看了此文,再次理解铁鹰二字的含义,问好。
   人活一世,有些东西要坚持,这是人之所以为人的根本。
回复15 楼        文友:江南铁鹰        2015-01-17 22:44:29
  谢谢你朋友,铁鹰不才愿与志同道合者一起努力,担起一座山来。
   江山万里修心路,
   南海千佛解惑经。
   铁汉担当存正义,
   鹰飞长空啸天穹。
16 楼        文友:铁禾        2015-01-17 23:22:02
  好的作品是能够经得起时间的考验,那才是真正的精品。赞同作者的见解。
铁禾
回复16 楼        文友:江南铁鹰        2015-01-17 23:53:47
  谢谢铁君赞同老朽观点。其实真正的精品不在这些虚名,而是在读者心里。每个读者心中总有自己的标准。
17 楼        文友:烟波放钓        2015-01-18 01:05:17
  一篇非常实在的文章,客观公正的评价。拜读了!
一壶茶,一竿钓,一怀好心情
回复17 楼        文友:江南铁鹰        2015-01-18 15:38:31
  谢谢烟波朋友的支持,铁鹰一贯喜欢说大实话。
18 楼        文友:野渡无人舟自横        2015-01-18 07:13:20
  铁鹰老师写的真好,学习了。上网的目的不就是想让自己的文字大家都能看到吗,不然,在家里自己写着玩儿得了。所以,一定要努力写好文章。
闲暇之余,喜欢读书,上网,写文字,欣赏一些优美、灵动、快乐、健康、向上的文字,不喜欢消沉、忧伤的文字。
回复18 楼        文友:江南铁鹰        2015-01-18 15:39:25
  野渡朋友好,是啊,一点不错咱们写东西就是为了让更多的朋友看见。
19 楼        文友:老百        2015-01-18 09:03:21
  认真的拜读了铁鹰老师的这篇作品,对于所谓精品及绝品的获取,评价得很细致入微,也很现实,包括对那篇技不压群的状元作品的剖析,也很冷静,很客观。文品就是人品,从这篇文章来看,铁鹰老师的论述,比起那些一味的吹捧和肆意的抵毁,人品要高出许多。文章的后半部分,铁鹰老师讲述了自己在摘精夺绝的经历,一分辛苦一分收获,这段文字写的很真诚,也很坦然,这就是对前面论述的合理补充说明。向老师问好,祝身体健康,文采斐然。
柳岸花明社团欢迎各位文友 联系群QQ:858852421
回复19 楼        文友:江南铁鹰        2015-01-18 16:48:01
  老百好,铁鹰理解每一个写文章的朋友至甘苦,和希望得到大家认可的心意;同时,也可以;理解文学网站开办主持者,办好这类网站的艰辛。希望大家共同努力吧。
20 楼        文友:云裳        2015-01-18 13:55:53
  是的是的,百社把我的话都说了,所以我说找到大部队啦,认识你们真好!
馨香自心。不求国色天香,只为满园芬芳。
回复20 楼        文友:江南铁鹰        2015-01-18 16:48:50
  云裳,我们大家一起来努力吧。
共 27 条 3 页 首页上一页123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