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轻舞飞扬 >> 短篇 >> 情感小说 >> 【轻舞】空巢(小说)

精品 【轻舞】空巢(小说)


作者:宏声 进士,6491.38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11984发表时间:2015-01-28 17:05:09
摘要:他们走到了那棵大树下,突然那棵大树上掉下来一只死鸟。张大娃把死鸟捡在手上对大家说道:“这只鸟老了,它孵岀的子女们远离了它,它不能飞了,它不能飞走了。它无法觅食了,她就这样孤独地死了。鸟,无情鸟呀!它们一辈一辈都这样无情呀!我们是人呀!我们为什么要学无情的鸟呢?我们远离家乡,总认为母亲还没有满花甲,就任随母亲孤独一人在家中生活。母亲时刻都为我们节约,不愿我们花一分钱,常常头痛头晕就是那廉价头疼粉来服用止疼。地认为自己年龄不是很大,自己身体无毛病,能自食其力。母亲那样孤独痛苦地死去,儿孙满堂的她没有一个亲人陪伴,我们有罪呀!书上有语:父母在世,子女不远游。我们学了无情的鸟呀!悔过呀!悔过呀!”张大娃说到这里大哭起来,他的几个弟弟等人也哭起来。


   苟儿生前无亲无故,孤独一人,死后亲人很多,他们都坐在院子坝上,哭的哭,叫的叫,为死者苟儿鸣不平。来者以苟儿是亲戚关系,他们提出了要安葬苟儿的要求。一个五十多岁的胖汉子说道:“苟儿死了,他在你们王家没有功劳也有苦劳。不要挖个坑像埋一条狗那样埋了。第一要柏木制成的大棺材,第二要请道士开路做几天几晚的道场,还要给苟儿修造“灵房子”。第三王家儿女要头包白帕,身穿白衣,苟儿是王家的人,就是一位没有办结婚手续的继父,坟墓碑上要把王家子孙之名留上,王家子女们对继父要像亲生父亲一样对待。”
   张老太的大儿子王大娃坐在那里,只是叹气,只管抽烟,他的弟弟王二娃、王三娃见大哥不答话,也不抢先说话。两个弟弟看着大哥,等待大哥答复来料理这痛心的丧事。
   王大娃把两个弟弟一个妹妹及其亲人叫到一间屋子里商议着。
   王大娃说道:“我们家这场祸事已经出现了,我们不惜花钱,死者入土为安。他方的条件有一件做不到。我王家娃儿不会给这个苟儿披麻戴孝,这是污辱我们兄弟姐妹的人格。”
   王大娃刚说出这样的话,半躺在床上哭晕了多次的张老太说道:“是谁讲的这披麻戴孝的事,我的儿女怎么会跟苟儿披麻戴孝呢?这个烂主意是污辱我王家人格,是对我张光琼最大的污辱呀!我那王木匠死了几十年,我张光琼没有做出半点对不起我那死人(丈夫)的事哟!出这烂主意是哪个舅子哟!老娘要去打他的耳光。”
   王老二跳了起来,一巴掌打在书案上说:“我王二娃从广东到福建、到上海、到新疆,什么怪人都见过,这苟儿死了我们王家安葬了,花了钱我们心不痛,要我们披麻戴孝,老子要把那个‘烂师爷’捶死,再死一个老子王家也有钱安葬。”
   王三娃和老婆已经哭昏几次,夫妻并不是哭苟儿死了,他们哭他们的宝贝儿子星星的惨死。夫妻红肿着双眼,什么话也不讲。
   屋里另几个亲戚也跟着跳起来,小屋里顿时乱作一团。一个有点知识四十多岁的中年人走了进来说道:“事已至此,你们要冷静,不披麻戴孝他方又怎么来强行呢?冷静下来把死人抬出去安葬了。如果不冷静,又会闹出祸事怎么收场?”
   王大娃说道:“我们冷静下来,披麻戴孝的事就不提说了。”
   王家院子里热闹非凡,那几个请来的“埋人匠”身着长衣大袖,敲起锣来,嘴里念念有词,拖拉着声音,不知是些什么意思。地坝上几张大桌子,几个“埋人匠”又在写“榜”,这写“榜”一事又出乱子了。
   死者苟儿那方又站了出来,那个五十多岁的胖汉子又大声吼道:“王家几个儿子在孝子榜上愿不愿留名?到底愿不愿意披麻戴孝?愿不愿向死者下跪磕头?”
   前面的两三个要求王家儿女接受了,柏木大棺材去买回来了,做道场拿钱请道士,建造“灵房子”请“工匠”不惜花钱。第三条大家就有意见了,这苟儿从老表变成了继父,王家子女听了大冒其火,齐声骂道:“哪个龟儿把苟儿老表说成是我们的继父?这是污辱人格,如果有人再这样说是继父我们要把他龟儿捶死。”
   来者人群里也有人大吼:“要捶你们就来捶吧!这诒就是我们说的。这苟儿在你们这个家庭里像牛马一样干了几年活,同吃同睡的事还能瞒得住谁呢?他们把生米煮成熟饭了,他们虽然没有办结婚证,已经是事实夫妻了。这苟儿辛苦几年,在王家连一个继父之名就得不到吗?”
   王家儿女大声一齐吼道:“你们不要胡说八道,苟儿老表给我们家干活是给了工钱的。”
   张老太流着眼泪大哭大骂:“我姓张的女人是贞洁妇人,王木匠死时我才三十八岁,多少媒人来说婚嫁事,我都没有认可,那些男人个个比苟儿标致,这苟儿是什么东西呢?他给我家干活是给了工钱的。凭什么要我的儿女叫他叫继父,污辱我的子女,也污辱我姓张的女人。偷人要拿双,做贼拿脏。”张老太嚎嚎大哭大诉,又要倒在地上了,旁人扶着她。
   来者队伍里也大吼起来:“这苟儿在你们家做牛做马几年,今天这样惨死了,不做继父也罢,那就算帐,赔命价,没有二三十万元钱这人就不要埋了!”
   来者几十人中有人大声吼:“要按照《劳动法》执行,先赔偿,后埋人,不是继父就不是继父。就是你王家请的长工。”
   双方争执不休,院子里聚了上百人,吵闹声惊天动地。开饭了,大木桶抬来饭,院子坝上摆了十来张大木桌,来者一二十人有的还在吵闹。有的在砸碗,有的说饭没有煮熟就这样来招待客人,有的说吃的菜无油盐......
   又吵又闹之声不断,真是一场热闹非凡的闹丧剧。
   王家的亲戚也来了不少,有的是干部,有的是教师,有的是王木匠的徒弟,这些人当中有一些一知半解的“律师”,他们都是一片好心肠,面对这悲惨事的发生,目的是息事宁人。
   王家儿女和张老太聚在一间屋里,在和亲戚们及“律师”们商议对策。一个又一个“律师”都是这样说:“根据这个情况,如果王家子女认苟儿为继父,花一两万元钱把人葬了就没有风波了。如果不认继父,按《劳动法》的规定,估计少则也要赔偿二三十万元吧!”
   王家幺儿子说:“赔命价?我的小星星也惨死了,小星星不是自己跳岩死的,小星星的死苟儿也有责任,我小星星的命价他又赔多少呢?”
   一个“律师”说:“悲剧已经发生了,苟儿是冒着雷阵雨送小星星到医院,苟儿他愿意造成悲剧吗?他也丢了自已的命。”
   在场的亲戚都说:“这场悲惨事已经发生了,他方的亲戚在这里哭闹,就忍着吧!穿上孝服,包上白帕,在死者棺木前跪一跪,认作继父,死人如土为安。只要把苟儿安葬了,谁还来闹事?如果不听话,打起官司来,赔偿二三十万元有可能的。”
   王家子女听了大惊失色,有的埋怨母亲不该留苟儿这个祸根在家,有的对“律师”说:“苟儿一个单身汉赔二三十万元谁领取?苟儿把钱带到阎王那里去吗?”
   一位“律师”说道:“你们当子女的不要埋怨你们的母亲,你们长年累月在外打工,老母亲在家要种田种地,还要照管孙崽孙女,给孙崽孙女洗衣服,煮饭给他们吃。老母亲把你们生下来养大了,如今还要带孙崽孙女。至于苟儿按《劳动法》法院判几十万,不要担心没有人领。这苟儿从小失去父母,据说他舅父把他养了十来年,后来他舅父结婚苟儿才独立生活的。”
   王家子女听自家亲戚里的“律师”这么一讲,都安静了,知道了这件事的厉害,这关系到几十万元钱,头上包白帕,身穿孝衣就这么一两天时间,这可是几十万元的交易呀。王大娃说话了:“苟儿老表是我们的继父,他虽然没有和妈妈办结婚手续,已经成了事实婚姻了。”
   王家二儿子、女儿也跟大哥一个观点了,一样的话语了。
   这张老太听了,又大冒其火说道:“我张光琼不是那样的‘烂’人,就是一个‘烂’人偷人养汉也不会跟苟儿有上床事。”
   说到这里,张老太又是大哭,她赌咒发誓和苟儿没有上床,认继父就是污辱她的人格,她说要这样她就不活在世上,因为活在世上无脸面见人。
   儿子儿媳女儿女婿来到老母亲面前:“妈妈,你是清白人我们知道,只有你这几天默认了你和苟儿的事,我们家就免赔偿几十万元钱啊!妈妈,几十万元啊!难挣的几十万元呀!”
   老母亲在捧面哭泣,儿子媳妇们一声又一声:“妈妈!妈妈!......”
   老母亲止住了哭声,儿子媳妇们一声又一声喊妈妈,老母亲望着他们。
   “妈妈!你要站出来说话,只有你默认了和苟儿的事,我们家就免赔偿几十万元钱。”子媳们一个又一个讲出这样的话。老母亲不语了,只是眼泪直往外流。
   子女们跪在老母亲面前,求了情又求情,“妈妈!你要站出来说话,只有你默认了和苟儿的事,我们家就免赔偿几十万元钱!”
   儿女是自己身上掉下的肉,儿女的话老母亲的心怎么不软呢?一句句请老母亲默认,就像台子上演戏,把这丧事办了,戏也就结束了,只要子女们认了苟儿这继父就少赔偿几十万元钱,只要张老太默认苟儿是丈夫就少赔偿几十万元呀。张老太见子女们都跪在面前,她心真的也软了,娘总是依着自己的儿子,为了儿子们的利益她不要自己贞洁名声了?她会不顾脸面了,不顾她那有皱纹的老脸面了?她也知道几十万元子女们挣来不容易。她默认了,她不再言语了,她说:“你们都起来!娘只有这样,去把事情了了。”
   王家的子女自觉在头上包上白帕了,穿着白色孝衣了,愿做苟儿的孝子,请来道士写榜贴榜,敲锣打锣,做道场,做灵房子,场面十分闹热。王家子女就披麻戴孝在苟儿灵前跪着,埋人匠们嘴里念念有词。这个在王家干活多年掉岩而亡的苟儿,这时才真正成了一个王家儿女们的继父。
   苟儿那方的亲戚们又闹起来了,他们吼着又要按《劳动法》赔偿,说苟儿不是什么继父,就是王家请的一个长工。
   钱啦!钱!张光琼站出来,早有人给她出主意,她照着别人出的主意大吼起来:“苟儿上门到我家几年了,我们是事实婚姻,我们结婚多年了。苟儿在我王家,我煮饭他吃,给他冼衣服。他生是我王家的人,死是我王家的鬼!”
   苟儿那方有几个女人拍着巴掌跳着说道:“你们听说要赔偿钱,苟儿就是你的老公了,就是你王家子女的继父了。羞!羞!羞!张光琼,还要脸面吗?你和苟儿结了婚有结婚证吗?”
   “我们有结婚证!有结婚证!”张光琼大声吼道。
   苟儿那方人大声吼道:“把结婚证拿出来大家看看吧!”
   “那是我和苟儿的私事,凭什么要拿出来大家看?”张光琼大声吼道。
   “你拿不出来结婚证。老不要脸的臭婆娘。麻打伙呀!麻打伙!睡半边床忍不住寂寞,姨侄儿上姨妈的床,姨妈成了姨侄儿的老婆!乱伦惹来不吉事!麻打伙呀!麻打伙!”
   任凭苟儿那方人怎样讲,王家人只管办丧事,忍着又忍着。
   苟儿那方的人又在唠叨:“王家几个跑江湖的子女们,你们又多了一个‘野’爸爸?钱啦!是钱逼出来的事,你们王家几个儿子要改姓苟,从此再不能姓王了!”
   王家亲戚里的几个“律师”头脑灵活,言语感人,这场风波才算平息。
   苟儿被装在那大柏木棺材里,八个抬棺人在“埋人匠”定的准确时间抬棺上路了。难请的八个抬棺人,居民组里除了老弱病残,难找壮年人抬棺,八个人在另几个居民组里去才请到八个男人。
   唢呐声声,锣鼓齐鸣,晨雾漫漫。王家大儿子端灵牌,其余子女手执花圈,走在那路上。这苟儿就像王家子女的父亲一样终于安葬了。
  
   九、把亲人们送到村口
   张光琼的儿子儿媳们又别家乡了,他们又要到外省去打工挣钱。儿子儿媳们把孩子们都带走了。
   张光琼站在村口,直到看不见亲人们的身影还那样站着,那样看着。一阵风吹,她用双手抹开遮住脸的花白头发。她的脸上皱纹更多了。
   她的亲人们远去了,一个大院子里还有两个七十余岁的老人和几个小孩子,那两个老人常在家中很少出来。整天陪伴张老太的就是那条黄狗和麻猫了,还有几只母鸡。
   张光琼那个手机儿子们临走时给她充足了话费,这手机成了张老太和子媳及孙子孙女通话的唯一宝贝。多年里一个星期要接打几次手机通话,她要听到他们的声音心里才感到愉快,才感到不孤独。
   一位孤独的老太婆,她站在那里回想的什么?
   那天王家子女安葬了苟儿和星星,客人们也走了。三弟兄来算摊这次丧事的有关费用。王大娃作为大哥向两个弟弟及弟媳说:“这次花费我们三兄弟平摊。”
   王大娃这样的说法,最悲痛的王三娃知道大哥是为着自己,这次不是儿子星星被蛇咬,苟儿也不会被在漆黑的夜晚背星星到卫生院去,也不会有这一场祸事出现。
   王三娃听了大哥的话,闷着不发言。旁边老二的妻子说:“事从根起,藕叶莲生。这费用我家为什么要出一份?”
   在旁的妹妹、妹夫接话:“二嫂,小弟和弟媳在悲痛中,我认为大哥刚才算帐方案是正确的,只有这世弟兄关系,二世还会是弟兄关系吗?如果二嫂经济上困难,我来帮助承担部分。”
   二嫂说:“我家经济上并不困难,这钱出得冤枉,那苟儿叫到家里来,做出不要脸的丑事,‘野’老公上床,家败人亡......”
   大嫂三嫂也这样的话:“我们早几年就说那田种不要耕种了,总是要把那个‘尖猴子’(苟儿)弄到家里来,搞出这么大的祸事来,那个‘尖猴子’看上去老实,一定干了丑事,才会给我们家带来不吉利。”
   张老太听到几个儿媳这样的话,哭得红肿的双眼又流出泪来,她用已经哭哑了的声音说道:“不要说冤枉话,我死了男人几十年都忍过去了,我没有和苟儿在床上做丑事,没有呀!没有呀!”
   二嫂说:“你说没有,谁相信呢?谁在这几年里天天来监督你们呢?”
   大家不言语,似乎二嫂讲的话有道理,都默默怪罪老母亲,不该收留那个单身汉男人,给家中造成这样大的祸事,钱花了好几万,那个小星星死得好惨。
   一个孩子腿折了,苟儿和星星的惨死,都好像是老母亲干了丑事造成。说母亲老来不守贞洁,造成家中不吉利,引来了这一场大祸。

共 31089 字 7 页 首页上一页234567
转到
【编者按】这篇以空巢为题的小说,反映的却是现实生活中的真实故事。有悬念,悲中有趣话、笑话;小说虽然以悲剧为结局,但却有新的希望而终结。作者深入生活,用浅显易懂的文字,善用写作技巧,使一部描写农村留守老人生活的小说呈现在读者面前。小说主角张光琼是位年近六十的老太婆,她三十八岁丈夫因病去世,她守身如玉不改嫁,含辛茹苦把儿女带大,使儿女们结婚生儿育女。子女们成了打工大军中的一员,远离家乡,远离老母亲到外省去打工挣钱。张光琼老太婆成了留守老人,她不但要种庄稼,还要照看孙子孙女,她整日忙碌得连气都喘不过来。一个比她年轻近二十岁的光棍成了她的帮工,家中多少事都是那个帮工干,帮工长年累月相处,他们睡到了一张床上。天有不测风云,张光琼的一个小孙子被蛇咬了,帮工冒着暴风雨送往医院,由于天黑路滑二人掉入高岩下而亡。张光琼在这悲惨的伤亡事件中,不得不扮演多种角色,她为了贞洁名声,一口咬定和帮工没有床上事,干活是给了工钱的;她为了子女利益,又站出来说自己和帮工是多年事实夫妻关系,不要她多年的贞洁了,隐私暴露了,如果不这样子女要赔偿帮工几十万元命价。丧事办了,子女们带着孩子都去外省了,她不听子女的话,认为自己未满花甲,坚持守家,就这样成了空巢老人,子女们也大意,认为母亲未满花甲,一个人在家半年几月平安无事。张光琼她病了躺在床上,由于身旁无一人,她想医生来医治,她想喝茶水……她在孤独中悲痛地死了。大热天死了几天了,致使腐烂尸体满身满床蛆虫爬……一篇有着现实意义的却又让为人儿女者反省的好小说,推荐共阅。【轻舞编辑:梦婷】【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1501300032】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梦婷        2015-01-28 17:08:34
  一篇很有教育意义和现实意义的却也可以引起为人父母者和为人儿女者深思的好文章,推荐且希望更多的人可以读到这篇小说。问候宏声老师创作辛苦了,祝创编愉快,美文不断。
梦婷
2 楼        文友:宏声        2015-01-28 17:49:23
  谢谢梦婷社长对拙作的编辑。你辛苦了!我们轻舞飞扬社团只要大家齐心协力,互相帮助,各项工作都能搞好!常言道:人心齐,泰山移。力争轻舞飞扬新的一年业绩突飞猛进!
3 楼        文友:重庆霜儿        2015-01-29 11:56:12
  哇,布局老道,语文娴熟,人物形象,一开场就吸引人。不过白天忙,我先看了一点,抽空再来。学习!
重庆霜儿
回复3 楼        文友:宏声        2015-01-29 18:51:51
  谢谢霜儿妹读我拙作,我的拙作还幼稚,你要多多地提建议,找出我的不足,使作品在原基础上更大进步。我们有缘相聚江山,让我们携起手来继续前进!
4 楼        文友:山东莱芜朱玉富        2015-01-29 13:15:32
  文章哲理、朴实无华,结构紧凑,扣人心弦。拜读!
回复4 楼        文友:宏声        2015-01-29 18:56:02
  谢谢文友读我的拙作。我的拙作还有许多不足之处,还待继续学习,不懈地努力才会使之放光彩。向隔万水千山的文友问好!祝天友万事如意!
5 楼        文友:卫斯理        2015-01-29 19:45:01
  的确文笔逆袭 一开始就深深地被吸引了
卫斯理
回复5 楼        文友:宏声        2015-01-29 20:10:29
  文学的道路是一条漫长的道路,渊远流长。文学是艺术,没有艺术就会使所作呆板,失去读者,艺术啊!是一个大课题。我们共同努力,互相帮助!使大家作品生辉!
6 楼        文友:晶莹        2015-01-29 21:35:41
  宏声老师的文风,悬念性很强,很吸引读者的眼球。欣赏拜读!
( (
回复6 楼        文友:宏声        2015-01-29 21:49:44
  谢谢晶莹老师读评我的拙作,文学是门大学科,艺术是没有止境的。所以只有虚心好学,来不得半点虚伪和骄傲。祝晶莹老师佳作连连,文学路上越走越宽广!
7 楼        文友:重庆霜儿        2015-01-30 13:59:42
  花了一个上午的时间,终于看完了这篇小说。不得不说,是一篇充满时代感而厚重的乡土小说,具有极强的现实意义。故事中的张光琼,她是我们大多留守在农村的老人的一个缩影,她隐忍、勤劳、善良,她活得没有自我,完全是儿女子孙的机器。但是她甘愿,她乐意,她所作所为,只是为了给子女一份微博的力,哪怕为此失去自我。而文中的张光琼又有一定的典型性,她是一个寡妇,一个守了二十年寡的老妇人。从一个女人的角度,她克制不了情感的闸口,虽然文中并没有过多地交待她对苟儿那份主人自己也理不清的情感牵连。但只要是人,就不难理解。人与人之间,除了肉体,精神上的依靠始终是割舍不断的。故事表面是围绕张光琼与苟儿展开,通过正面的叙述和侧面的烘托,把这么两个悲剧人物出紧紧地扭结在一起,也深化了主人公的悲剧色彩。但透过表象,却是揭示的留守老人凄苦的生活现状。繁重的体力、荒芜的村庄、情感的孤独,以及在这种环境下人的坚强与忍耐。五味杂陈,沉重却是真实的人生。故事情节的铺陈有序,语言诙谐而富有生活气息,人物的塑造上也颇为有特点。但个人觉得,插叙上可以衔接得更紧密一些,个别议论的句式在文中稍显突兀,在王老头,儿女这些次要人物的处理上更细腻点的话,就更完美了。以上缪言,纯属个人不成熟的想法,不当之处,请多多海涵!祝精彩继续!
重庆霜儿
回复7 楼        文友:宏声        2015-01-30 19:08:10
  谢谢霜儿妹妹的细致读评,我们要感谢江山文学网站,没有江山文学网站我们就不会相识;我们热爱文学,走上了文学道路,让我们携起手来,写出更多更好的作品!
8 楼        文友:晨爱        2015-01-31 09:12:06
  一篇很具教育意义的小说,老师笔下生辉,将人物形象描写得丰满、鲜活,故事情节环环扣人心弦。欣赏、学习啦!祝老师创作、编辑双丰收!!
晨爱
回复8 楼        文友:宏声        2015-01-31 09:56:54
  谢谢老师对宏声这篇拙作的精彩评论,我也是刚刚起步走在文学路上,所以只有虚心好学,多读名著,深入生活才会写出真正的精品。向文友问好!
9 楼        文友:天亮故事        2015-01-31 09:18:06
  一篇巨作。有望冲击加绝。
平顶山市作家协会会员,金华市作家协会会员
回复9 楼        文友:宏声        2015-01-31 10:01:12
  谢谢大哥的鼓励!作品还待进一步修改,还有粗糙的地方。向勤奋的大哥学习!向文学功底深厚的大哥学习!我们同聚江山,在自己的文学社团里努力工作吧!
10 楼        文友:宁心        2015-01-31 17:17:48
  拜读老师佳作,空巢老人的生活孤独劳累荒芜,让人心痛。关爱老年人生活和情感是所有做儿女的应尽的责任。陪伴才是最好的爱,天伦之乐是晚年最幸福的画面。结尾的歌曲是小说的点睛,常回家看看,独居空巢的父母需要的是儿女的关爱而不是充足的话费和几声遥远的问候。问候老师,顺祝写作愉快,佳作连连。
回复10 楼        文友:宏声        2015-01-31 19:57:48
  谢谢宁心老师读评!这篇小说的素材是有原型故事的,许多人给我留言都说真实可信,是真实事。真实的小说我自己的认为不是报告文学,小说是有艺术加工的。向宁心老师问好!
共 13 条 2 页 首页12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