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秋月菊韵 >> 短篇 >> 江山散文 >> 【菊韵】北门记(散文)

绝品 【菊韵】北门记(散文)


作者:土著人 秀才,1442.1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20180发表时间:2015-04-05 20:06:00
摘要:洞庭湖枯水季节,堤坝上的石头缝里凭空开出不少芦花来,雪白的丝穗在风中摇摆,发出沙沙的声响,絮毛飞舞,吹进脖子里,痒。堤坝上长得最多的是狗尾巴草,刚刚没过鞋,一大早过来,走不了几步,裤管就会湿漉漉一片,上面还会粘上去一两根青草。天空中常有苍鹭、鹬鸟,在头顶上“啊啊”地飞过。堤坝上到处开满了碎碎的小花,黄的、白的还有粉红的,像家里印花的床单,男孩子在“床单”上摔跤,女孩在不远处摘芦花,拿回去插在自家的玻璃瓶里,好好地美上几天。

【菊韵】北门记(散文) 我的家乡岳阳市,古称巴陵郡,早在春秋战国,就有了记载。
   小城不大,出了火车站一直往北走,过了解放路就是南正街。在南正街的十字路口,有一家全市最大的国营副食品商店,玻璃柜台里摆放的全是平时吃不到的好东西。
   小孩子到了店门口,迈不开步,噘了嘴央求大人称上三两草米糕或者来一包猫耳朵片,哪怕是买一毛钱的“台湾糖姜”,一点点地撕了丝抿着嘴吃,也可以解一天的馋。大人紧捂口袋,一百个不情意,两相僵持,小孩子祭出“驴打滚”的惯用招数,一遍不行,多滚几遍,小孩子动了真格,才不管地上脏不脏,连鞋都能蹬掉了一只,鼻涕甩出两丈远,再强挤出来几滴眼泪来渲染气氛,效果出奇地好。大人万般无奈,慢腾腾地从裤口袋里,掬出包钱的手帕,一层层地剥开,露出几张两分、一角的毛票来。
   从副食店抱了零食出来,前面是南岳坡,离南岳坡四五百米,人多热闹的地方是出了名的“岳阳楼公园”。公园门口的石墩上有一对石狮子,男狮在左,女狮在右,差不多有我两个人高,狮子单眼皮的少,双眼皮的多,俩眼珠子瞪起来,比铜铃还要大,鼓鼓的。石狮的后身是门牌楼,两边门柱上写道:“洞庭天下水,岳阳天下楼”,落款是郭沬若。
   岳阳楼与湖北的黄鹤楼、江西的滕王阁,并称江南三大名楼。其实不过是三国鲁肃操练水军的一个点将台。
   我读高中时,岳阳楼就在眼皮底下。学校与岳阳楼隔一条街,坐在班级靠窗户的座位上,能看到马路那边的红墙绿瓦。岳阳楼公园收门票,官价两毛,大门口天天有两个戴着红袖箍的人,在入口处盯着,连只苍蝇都混不进去,很多次我们只能去后院,翻矮墙进去,靠在树底下看书,看累了就四仰八叉地在石条凳上美美地睡一个午觉。夕阳西下,落日余辉时,远看洞庭湖,波光涟漪,近看更是一片渔歌唱晚的热闹景象。
   顺着洞庭湖的堤坝再往北,有一个渡口,叫“北门渡口”,渡口二三十米的漫坡上,黑压压地挤满了百八十家棚舍,吊脚楼那种,应该都是船厂的工人,在这一带拖家带口,繁衍生息。渡口过来是纸厂、制药厂、氮肥厂、磷肥厂和麻纺厂,几个厂子在一条线上,串起来看,倒像是一根绳上的蚂蚱。
   老岳阳人管这一带叫“北门”。
  
   一、 咿咿呀呀的读书声
  
   五个厂子中间,围出一大片菜地来,归九华山生产队集体所有。听大人们说:九华山原本是一个土匪窝,解放后,土匪缴了械,政府在这一带陆续建起了不少的工厂。坡底下的五年制小学,叫“曙光小学”,周边工厂的子弟到了上学的年龄,都被“圈”到这里来读书。
   小学一年级开的课程只有语文和数学,英语是后来初中的事。书本发下来的当天晚上,家长用厚厚的牛皮纸,认真地包起来,棱是棱角是角,十分地平整。语文前五篇课文比较简单,第一课“毛主席万岁”,第二课“中国共产党万岁”,第三课“中华人民共和国万岁”,第四课是“千万不要忘记阶级斗争”,也有说“林副主席是毛主席的亲密战友和接班人”的,反正第五课我印象最深刻,是“吃水不忘挖井人”,老师讲解第五课时,特意在班里强调了好多天:做人千万不要忘本。再后面的记不清了,应该是刘胡兰、董存瑞之类。
   早自习十五分钟,语文老师在讲台上念一句,全班的同学在下面捧着书本,晃了脑袋,“咿咿呀呀”地跟着老师喊,声音一浪高过一浪。也有同学充南郭先生,光张嘴不出声,老师走过来,敲着脑壳问:没呷早饭?
   那个时候能吃上早饭的不多。家庭条件一般的,家长头天晚上将蒸熟了的红薯切成厚片,转圈码在罩帘上,烘烤到早晨,煤火由大人上床睡觉前封好,炉门子只能留半个眼。孩子清早起来,挑拣出一块焦黄、厚实些的红薯干去上学,在路上边走边嚼,一块红薯干就是一上午的口粮。
   宽绰一点的,家长给孩子拿一角钱,让孩子自己去食堂排队买包子吃。肉包子一角钱一个,死贵死贵,一个月要是天天吃,非得把社会主义吃穷不可。包子掰开,一点点地揪皮吃,里面的肉团团带着油荤,留到最后才舍得吃。肉团香,好吃,至于怎么好吃,我也说不上来,反正是好吃。
   才出蒸笼的热糖包子,咬第一口,滚烫的糖水顺着口子,淌了出来,手脚忙不停,有把嘴唇烫出泡的,甚至还有把后背烫红了的,抺了一夏天的紫药水都不见好。
   糖包子比肉包子便宜两分,加上前几天从牙缝里挤出来的一分钱,够买一根冰棍的。“私房钱”很少有能攒够一角、两角的,裤兜里偶尔也能剩下几个钢蹦,在里边“叮当、叮当”作响,书本里能夹上一张五毛钱的纸票,那是绝对的大款。香蕉冰棍三分钱一根,四外转圈抺了一层绿豆皮的是绿豆冰棍,要四分钱才能买得到,大热天,香蕉冰棍化得快,紧着吮,绿豆冰棍经唆,“一分钱一分货”的道理地球人都知道。
   面包也是一毛钱,出门往东拐三栋楼,李麻子家的面包,离老远都能闻到香味。面包好是好吃,却不抗饿,不到第四节课,肚子里早就“咕咕”地唱起了“空城计”。临近中午,肚子越发地不争气,老是在叫,就像是田野里青蛙,叫个不停。
   上课时溜号,总能看到菜农担了满满的粪桶从窗外经过,在不远处停下来,给蔬菜施肥,一泼泼粪水在阳光照射下,划出一道道优美的弧线,空气中立马有了一股异样的味道。
   泼过粪的萝卜地下一小半,地面露一多半,露出来的这一截白净得像细伢子的胳膊。趁着课间休息,胡乱地拔回来一颗,用不着洗,在衣服上胡乱地蹭两下,直接咬,“不干不净,吃了反倒没病”。开春的萝卜脆,嚼起来“嘎嘎”直响。萝卜吃多了,顺气,大庭广众之下忍都忍不住,惊天动地一声巨响。
   黄瓜好消化。下手前,功课做足,上衣撸起来,前后都掖进裤腰带里,摘下来的黄瓜从上衣领口子顺进去三五根,贴肚皮放安生了,不显山不露水,老师发现不了,农民也不来学校告状,不踩坏菜秧就行。新鲜的黄瓜顶花带刺,扎肚皮子,不疼,常年挨过饿的肚皮子皮实,没有现在孩子的矫情。
   下了课,厕所的土墙下,男孩子像鼹鼠似地用手抠出一个个的坑来,班里几乎所有的男孩子,肆意地趴在那儿弹玻璃球玩;女孩子跳猴皮筋、踢毽子,双手叉着腰,皮筋箍到了头顶,口里念念有词:“马兰开花二十一,二八二九三十七……”;四五年级的男孩胆子大,在操场上踢骷髅头,尽往女孩子扎堆的地方去,惹来一阵阵惊叫。骷髅头是他们从山上的坟堆里特意扒拉出来,白天下课时当足球踢,晚上放学后,直接塞到课桌里寄存。有一次不小心,“咚”地一声踢到了女校长的后背上,害得校长好些天没来学校。
   在曙光小学,我只上了一年。小学二年级时,因为各个工厂独立办学,我们都转回到厂子弟学校念书。学校分小学部和初中部,学校的第一任校长姓贾,是织布车间抽来的一名档车工。我们见了校长的面,假模假式地喊他“假校长”,校长听不出来,冲我们颌首示意,夸我们是“早晨八九点钟的太阳”。
   到了初中,老师讲陶渊明的《桃花源记》,要求我们背诵,背诵不了的不让回家。课文大意是武陵渔人出门打鱼时,遇见一座桃花山,山上有个洞,洞口极小,进去后发现:里边别是一番天地,“良田美池桑竹”不说,里边的人纯朴得竟然“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后来读高中,又学了篇记是《岳阳楼记》,范仲淹写我们家门口的事,觉得特别亲切。范仲淹从来就没到过岳阳,却凭空写想象出“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范先生实在了得,比我们当地人还要了解岳阳。
   桃花源在常德,岳阳楼在岳阳,一个在洞庭湖的西边,一个在洞庭湖的东边,两个市离得并不远,抄水路更近。正是因为陶先生的《桃花源记》、范老师的《岳阳楼记》而使两个城市名扬海外,我要是政府领导,指定授予他们“终身荣誉市民”的称号,另外每人奖励一套商品房,大户型南北通透楼,地段由着他哥俩的性子选。
  
   二、 忘不了的露天电影
  
   六七十年代,五个厂子效益都可以。三五天,几个厂子轮流坐庄,争着给职工家属放一场露天电影。每次放电影前,大红纸早早地张贴在厂门口,第一时间看到电影海报的是起早上学的孩子,消息不径而走,下午不等放学,班里所有同学的心思早就飞到班级外边去了。
   露天电影固定选在厂部大楼的平地上,盖电影院,那都是八十年代后期的事。室外支上两根木头杆子,挂上去一个白色的银幕,银幕分正方形、长方形两种。正方形演的都是些像《南征北战》之类的老掉牙的片子,长方形的是宽银幕,演的多是新片。
   电影放映前,先放上一集《新闻简报》,然后才是正片。《新闻简报》每一集内容不同,片头字幕上很清楚地标明了第XX号,相当于现在电视上的新闻联播,印象中《新闻简报》都是“中央新闻纪录电影制片厂”拍摄的。小孩子都愿意看打仗片、破案片,百看不厌,看得最多的属《平原游击队》《铁道游击队》《三进山城》《渡江侦察记》《永不消失的电波》《羊城暗哨》《苦菜花》,后来还看过《冰山上来客》《51号兵站》《林海雪原》,《二子开店》《许茂和他的女儿们》《决裂》都是八十年代看的。
   电影放映员牛气,每次干完活,都会被安排到单位食堂的小灶,由厂里领导亲自接见,作陪的都是些有头有脸的人物,至少也是车间主任级别的,听说主食是一人一大碗老汤面条。就跟现在唱歌的明星一样,演出结束时,各级领导都要登台,与演员们一个个握手、照相留念。最苦最累的是骑了摩托接片、送片的跑片员,一部电影下来,要骑上二三十多里路,跑得慢了,片子接不上,还会有人骂娘。
   去别的厂子看电影,用不着带椅子,嫌累赘,来回十多里路没人愿意背。看电影时就地取材,搬块砖头垫在屁股底下。偌大一个操场,找一块巴掌大的砖头不容易,黑灯瞎火地寻出去好几百米远,干脆弓了身去前排,席地而坐,仰脖子往上看,一场电影演完,累得脖子生疼。
   来晚了,前排没地方,就猫到银幕后边去,正片反着看,别扭得很。电影散场后,小朋友在人缝中穿梭,像只泥鳅,追逐着回家,兴奋得睡不了觉。小一些的孩子往往不等电影散场,就东倒西歪,睡在水泥地面上,人都走光了,也不知道醒,还得老妈寻过来,背回家,掼在床上,不用脱衣搂了枕头接着睡。
   还是在自己厂子里看电影有意思,占尽了天时地利人和。
   下午的太阳还老高,小孩子早早地搬了六、七张凳子过去,用砖头划出一个七拧八歪的大圆圈来,这跟历史书上说的“跑马圈地”没有什么两样,第二天再去看时,一操场的砖头瓦块丢在那儿。
   四五点钟的光景,人头攒动,大人带了饭菜过来,围了场子喊:“满崽耶”、“满崽耶在哪喽”,声音错落有致,自然而亲切,平时难得一见的大肥肉,硬是多了好几块,这一天的饭菜出奇地好,饭菜都上尖,谁家吃什么,在夕阳的照耀下,泛着金色的光芒。
   夏天看电影,有的人家还会搬来竹席床,竹床长约一米八左右,五六十公分宽,一张竹席床能坐四五个人,竹席床凉快,一个人躺下,侧着身看,更舒服。现在竹席床很少见了,家里大多换成了皮沙发,搬不出来的。
   到了冬天,还有将家里的煤炉子也提出来,全家人围着火炉,边看电影边烤火,幻想着英特纳雄纳尔就会要实现。
   小孩子屁股坐不住热板凳,看电影只是图热闹,好多打仗的片子看了十几次,就连里边的经典台词,屁大小孩都能来上十句八句。厂里的孩子几乎人手一个自制的小火炉子(铁罐头皮做的多),里面夹上一小块燃烧的木炭,满院子找同学疯。
   第一次看《望乡》,里边有一组镜头少儿不宜,是演一个小脚的日本老太婆蹲地上尿尿,没等人家露出白屁股,自己急忙蒙了双眼,往后抻脖子,一直等人家撒完,才敢偷摸睁开,生怕让别人抓了“生活作风问题”的把柄。后来厂子里放英国彩色电影《苔丝》,当放到亲嘴的镜头时,电影院里一片哗然,嘘嘘声、口哨声此起彼伏。我们那的小孩子管亲嘴叫“打啵”,小孩子没打过“啵”,但知道那都是二流子干的事。电影散场后,回到家里,大人问:今天晚上演的么子电影?不敢说实话,胡乱应一声:《地道战》。算是应付过去。回头细想想:还尼妈真的是地道战,拿不到阳光下的东西,什么玩意儿?
   《苔丝》演过没多久,蒋光头他们几个开始私下里传看《少年维特之烦恼》的手抄本,更让人咋舌的是:他们居然连女澡堂、女厕所的墙头都敢扒。还臭不要脸地到处放风:“黑咕隆咚,什么也没看见。”看没看见,都是良心帐。这要是放到文革,非拉出去枪毙不可。
   那些年家家都没有厕所,上厕所必须提了裤子去室外的公共厕所。厕所从中间劈开,男左女右,屁股对屁股,中间只隔了一堵墙。公厕极简陋,全都是木头踏板,从这头跑到那边,能感觉到木板在颤动,我每次去,总选窟窿眼较窄的那个,我怕骑不好,担心掉下去。尿尿拉屎时,两边的“哗哗”声、“嘘嘘”声,声声入耳,就连放屁声都能从那边传了过来。厕所后边是粪池,经常会有掏粪的工人,拿着一根长长的粪瓢,将一勺勺稀汤寡水舀进拖粪车,然后拉走。偶尔还能看到一两个年轻人捂了鼻子在那打捞手表、钥匙之类的东西。

共 12384 字 3 页 首页123
转到
【编者按】一座北门,伴随着史海沉浮,细细道来却有着忘不了的童年记忆,一幅幅浅抹淡画的图,与生活交织在一起,浓郁的乡土味扑面而来,久久回味在脑海里,生动细腻的刻绘着那个年代,从小吃,校园生活,再至那个年代不可缺少的露天电影,栩栩如生的浮现在眼前,伴随着那千古文章一起成长,岳阳在你笔下如此多姿,有着厚重的底蕴。读着文章一起走进你的家乡,一起领略山水风土人情。淳朴的乡风让我们一起回到那个年代,字里行间的韵味十足,更有阅读意义的是让读者感受着岳阳楼北门的变化,人们思想的变化,生活的变化,环境的变化,从中领略到时代的变化。好文推荐给大家分享。赞[责任编辑枫魂帝星]【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015040618】【江山编辑部·绝品推荐150430第375号】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1 楼        文友:江山绝品评议组        2015-05-01 10:46:41
  一座北门,一个浓缩的世界,一个社会的剪影。北门的学校、工厂、北门人的生活习俗,北门人的精神娱乐、北门的古老文化、北门的风土人情、北门的改革开放、北门的下岗工人……过往的岁月,童年的记忆,如次第打开着慢时光的门,将大房子里的甜酸苦辣徐徐展示在读者面前。一座北门,承载着历史进步轨迹,字里行间即散发着乡土气息,也有着对古老文化的赞誉,用对比手法写出农民与工人阶层生活变化,揭示出了底层小人物的真实生活。本文主题立意高远,结构缜密,别有韵味,结尾令人深思,有着较好内涵的好文章,推荐阅读。
回复11 楼        文友:土著人        2015-05-02 09:52:44
  岳阳楼北门,只是岳阳的一个缩影,这里有著名的岳阳楼,也有不知名的码头、工厂、菜地、渔场和学校。曾经无比喧嚣的码头上,有湖那边过来进城贩卖各种农副产品的人、汽车、四轮子,也有过河的城里人;曾经的五个工厂烟筒直插青云,生产从来就没有停顿过,工人们三班四倒,上了白班上晚班,许多周边地县的青年人怀揣着一颗激动的心来到他们日思夜想的大城市,工作、学习,更多的是找对象,成家,生孩子,每个月挣三四十块的工资,无比幸福安逸;曾经的菜地农民们忙着播种、施肥浇地,种下去的是一年的永远看得见的希望;曾经的渔场也是一片忙碌的景象,鱼米满仓;学校的孩子每天背了书包,俄了肚子,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为中华之崛起而发愤读书。三十年后,这一切的一切都变了,变得让人看不懂了,码头已经废弃,菜地和渔场都承包了给个人,单打独斗,再也不是集体作业的时代,工厂烟筒不再冒烟,曾经的年轻人不再年轻,都已经下岗在家打麻将,麻将的精华在这一代人手里改革创新,无线升级。唯一不同的是岳阳楼的门票从过去的一角两角涨到了现在的六十七十八十,而前来旅游观光的人们却络绎不绝,洞庭湖上的驳壳船还在突突地跑着运输,人总要吃饭吧,家里的孩子总要交各种学杂费呀。
12 楼        文友:西湖月牙        2015-05-08 20:32:58
  北门,铭记的是老时光,是无法复制的过往。
   想起您曾写《舌尖上的岳阳》,此篇唤起了我对岳阳的美好记忆。
   原先就有到此一游的好感,现在多了几分亲切和亲近。
   问好,祝福。
回复12 楼        文友:土著人        2015-05-10 08:47:13
  家乡永远留在我们的心里。久久抺不去的记忆,正如原油酿造的酱油,芳香,美味。
13 楼        文友:夷野书生        2015-06-25 16:51:52
  待读到:竹笋子炒肉时,不由得腚上一紧。这几乎成了条件反射。
   每次奶奶要揍我之前,必先请出竹板一块,长约三尺,其后念白曰:“猴儿,奶奶请你吃笋炒肉,新鲜的。”
   再往后,“啪啪”声不绝入耳,惨叫也是必须陪伴的。
   如今还记得好不容易弄到一本课本,念念有词的读道:“庆历六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待明年,政通人和、百废俱兴,乃重修岳阳楼,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余以作文以记之。”
回复13 楼        文友:土著人        2015-06-25 18:15:26
  你不说这事,我还真有些忘了。小时我们那,称打屁股也是这么一说。哈哈。
14 楼        文友:山泉        2016-03-29 08:42:30
  这是一个时代的记录,如同一张发黄的老照片,反复观看之间,一种无法言说的亲切感,伴着脑海中挥之不去的记忆,“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作者用平静的心态,朴实而诙谐的语言,饱满的情感,在讲述着,就像一个阔别多年的老朋友,那个时代的同龄人,在讲述着曾经的故事。
   这不仅仅是故事,是一个时代的缩影……
我来自大山深处,来自心灵彼岸……
15 楼        文友:哑冬        2016-03-30 19:39:27
  的确,读的过隐,好久没这么认真过了,一切仿若昨天,快乐,惬意。风趣的语言,让人身临其境,拜读了,问安了!
16 楼        文友:叶雨        2016-03-30 21:10:44
  土著人在菊韵社团昵称为老土,他是汪曾祺汪老的粉丝,他读了许多汪老的作品。汪老的散文特点是:没有结构的苦心经营,也不追求题旨的玄奥深奇,平淡质朴,娓娓道来,如话家常。从老土作品中也可以读出来这些特点,他的散文语言朴实平淡,行文风格不拘一格,随性随行随欲,但却很细腻幽默耐人寻味。这篇《北门记》就是老土创作的代表作品。
   读老土的作品给我的感觉就是在品读生活,但是这篇北门记不仅仅是生活在北门百姓的生活写照,也是一段历史写照。
   北门记从咿咿呀呀的读书声开始,主题是孩子们,铺垫的是学校的背景,解放后的土匪窝变成了学校,且是“五年制小学”点出了时间。五年制小学那应该是一个历史的特色,那是文化大革命的产物“学制要缩短,教育要革命”,了解那段历史的人都知道。作者没有告诉读者那是哪年哪月的事情,但是就这一“五年制小学”既点出了特点又突出了特殊的历史背景,比直接说更能加深印象,耐人寻味。继而从孩子们学的课本、吃的零食到玩的游戏,无不体现时代的特色,为我们描述了那时生活在北门的孩子们的快乐无忧的学生时代和生活状况。
   露天电影,单列一题,也是加深了人们对露天电影的怀念之情。那个年代不管是城市还是农村都离不开露天电影,那是人们文化生活的营养大餐。尽管花不了多少钱,尽管总是那几部重复的片子,但大家看得却总是津津有味。不管是夏天的酷暑还是冬天的寒冷,都各有特色地一场不落,充分体现了当时文化生活的匮乏和人们对文化生活的需求,北门是这样,全国各地都是这样,因为那是一个年代的特写。
   最后就是那坐落在北门一代的五个厂子,那些曾经是代表计划经济时代繁荣的厂子而随着是市场经济的转向而逐渐变得名存实亡,尽管人们有些抱怨,尽管人们有些怀念,但这终究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所以人们也只能怀念,并以各种方式回想着纪念着。这篇北门记就是一篇很好的历史记录,他描述了小人物的生活也记载了许许多多工厂的兴衰史。
   好的作品是能引起人们的共鸣,是时代的浓缩和剪影。所以这篇文写的是北门人的生活、工作、娱乐的片段,反应的是一个时代北门人的生活习俗和精神风貌,承载的是历史的变迁、时代的发展,是一篇记载最底层小人物真实生活的非常接地气的大作,这就是我推荐精品绝品的重要理由。
文学陶冶情操,文字净化灵魂。
17 楼        文友:晴空依旧        2016-03-31 16:23:11
  语言很有特色,让人在轻松愉悦的心情下欣赏文章。
晴空依旧
回复17 楼        文友:土著人        2016-03-31 17:27:17
  再一次感谢各位老师昨晚儿精彩的点评,在江山我们能学到很多书本上、生活中学不到的知识。通过学习和交流,真地是获益多多。我没有想到一堂普普通通的赏析课,各位老师作了如此认真的准备,就像是大学的教授夹了教案,在跟同学讲课一般,让我重新回到了教学的课堂。昨天的课,主评枫魂帝星准备充分,做足了课;湖北的武戈老师有专业水准,文章中的每一段甚至个别的字,老师都分析到位,堂上老师讲得生动无比,课下气氛又十分地活跃;静謐老师还有芳心老师的评论,也是让我感动,素昧平生,老师能肯花功夫,来帮助我指出文章的优缺点,我真是感激不尽;当然还有愚人,也替我指出了文章中存在有文明用语的问题,我当然会铭记在心。还要感谢秋月菊韵的一把手叶雨同志和我们的诗歌主编爱泉,更是不吝赞美之词,就好像是给我介绍对象,好话全强加在我的身上,似乎要把我捧到天上去的感觉,他们俩一唱一合,却也不想想:万一摔下来,哦里得了,我一百四十多斤,他俩能接得住不?爱泉指定以为是天上掉下来个林妹妹,还差不多。
  
   最后主持人雅润的总结,有干部的范,总结的五条高屋建瓴,必将对我们散文的创作产生很深的影响。
  
   另外我还想对主持人雅润说一声: 辛苦了。我相信江山文学赏析课堂会越办越好,江山的明天会越来越好。我也会把《北门记》的评析课保存下来,留下来方便以后再认真学习。昨晚下课时,走得有点匆忙,什么时候我还会再来。
  
   一并答复昨晚各位老师的点评。
18 楼        文友:郑美红        2018-10-29 23:34:47
  现在的小孩子再也体会不到我们那代人童年的快乐!写得真好!
回复18 楼        文友:土著人        2018-10-30 13:59:26
  过去再也回不去了
共 18 条 2 页 首页上一页12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