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荷塘月色 >> 短篇 >> 江山散文 >> 【荷塘夏日征文】揭开塔尔寺的神秘面纱(散文)

精品 【荷塘夏日征文】揭开塔尔寺的神秘面纱(散文)


作者:清菡 举人,3761.55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5466发表时间:2015-07-24 16:38:32
摘要:一个人当一切都空了,眼里,心里,都没有了名利,欲望,一切就都会释然。心里没有东西堵着就会敞亮。一切的荣华富贵,到头来不过是指缝里的沙子……

【荷塘夏日征文】揭开塔尔寺的神秘面纱(散文)
   象征着佛祖八大功德的宝塔,匍匐膜拜的朝圣者,身穿绛红色袈裟的喇嘛,手持法轮的乞丐,蓝天下飘扬的经幡,让塔尔寺的空气里弥漫着藏传佛教的味道,让湟中县的这座小山罩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
   站在塔尔寺的门前,我的头脑里一下子就蹦出了“风水宝地”这个词语:莲花山层峦叠嶂,其状如一片片绽开的花瓣,红墙碧瓦,庄严肃穆的塔尔寺就如它的花蕊一般处在山洼里,川流不息的湟河水穿山而过。难怪有一种强大的磁场紧紧吸引着以身体丈地而行、矢志不渝长头叩首的朝圣者。
   他们用信仰支撑着膜拜的骨架,用虔诚冲淡了路途的艰辛,三叩九拜而来。那么,我呢?我仅仅是为了给神秘无尽的未知一个答案,给诱惑无限的好奇一份满足吗?起先是,但在塔尔寺走了一圈后就不仅仅是这些了。
   塔尔寺是一座能让你触摸到灵魂的殿堂,是一座能让你四大皆空的佛教圣地。一切的欲望在这里戛然而止。人一旦欲望不在了,就会远离红尘,远离尘烟,就会接近天堂。
   七月,时值旅游的旺季,来来往往的人流像潮水一样涌进了寺院,但却没有潮水的喧嚣,在闭目打坐的塔尔寺面前,没有谁敢冲撞神佛,也没有谁敢用声音搅乱禅境。袅袅禅音,茫茫佛海,一种虚幻的、空灵的气息,让我有一种飘渺悠远的感觉。
   我如一条从凡尘来的游鱼,被人流带至主殿大金瓦殿前,殿前是几根粗壮的廊柱,五彩羊毛编织的藏毯包裹着它们。镀金云头,滴水莲瓣,飞脊上的宝塔和“火焰掌”,四角的金刚套兽和铜铃以及硫璃砖墙壁,麻墙藏窗在强烈的紫外线下熠熠生辉,与店内正中悬挂的乾隆皇帝御赐的金匾“梵教法幢”相得益彰,尽显肃穆里的奢华,奢华里的庄重。
   大殿内庄严肃穆,幽深寂静。大殿正中是大银塔,四面缠着数不清的白色哈达。塔上有一龛,内塑有宗喀巴像,塔前千百盏酥油灯发出红色的火焰,在幽暗的光线里投下斑驳的疏影,跳跃闪烁,扑朔迷离,似真若幻,映红了宗喀巴大师慈祥的微笑,映红了一旁站立的喇嘛明晃晃的虔诚和双手合十的姿势,也把银鼓号角、玉炉金幢照得明晃晃、金灿灿的。飘扬的帷幡、做工精细的绣佛以及布陈的天花藻井,还有一层一层缠绕的哈达,把整个大金瓦殿装扮得富丽堂皇、庄严肃穆、雄伟壮观。用精湛的艺术铺呈的宗教色彩,经过神秘的发酵更显神圣。凡尘俗子面对着这一切,只有敛声屏气、谨小慎微,这跟有无神论者无关,只跟下意识的行为有关。此时,你也许无需虔诚,但你肯定有一份敬仰存在。
   昏暗的光线里,一股酥油味、羊膻味、经书味、腐旧味混合着喇嘛身上的体液味从大殿的每个角落里一股股地散发着、氤氲着,仿佛是佛埋在时光深处的一个长久的梦,而佛就穿行在这种迷离、虚幻、神秘的味道里。酥油茶的清香,青稞酒的香醇,仿佛也一并掺杂进来,我甚至感受到了双手合十的打坐诵经的佛的呼吸,我在这种气息编织的禅境佛音里,一切的恩怨情仇、纷繁嘈杂都将被稀释得无影无踪,内心平静如砥。佛教的核心是:生死轮回,灵魂不灭。我虽然不相信什么生死轮回,但此刻,我感觉距离自己的灵魂好近。
   大金佛殿的门口,有五六个藏人正双手合十举过头顶,双膝跪地,上身向前匍匐,在旁若无人地叩拜着。他们目不斜视,高原红上亮着两盏明晃晃的虔诚,每一个叩拜都做得一丝不苟,无人督促,无人监视,他们用十万个叩拜来了却一份心愿,或者偿还一个许诺,虔诚执着得近乎愚昧,愚昧得让我这个凡尘之人无法理解。也许,凡尘之人对金钱和官位的信仰,于他们也是难以理解的谜,就如我们不能理解他们的长叩久拜一样。跟他们的信仰相比,我不知道是喜还是忧?
   一个人,若有了爱,便不苍白;一个生命,若有了信仰,便不再盲目。
   我的脚刚迈进大经堂的门槛,眼睛就掉进了一片色彩斑斓里。我主观地认为它是塔尔寺里最柔软、最缤纷的地方。先不说它的规模在塔尔寺中为最,单是它的陈设就足以令人惊叹。黄的、红的、绿的、蓝的、白的经幡,满堂林立,上面是密密麻麻的如蚂蚁般的黑色经文梵语,与院内高悬成蒙古包状的经幡遥相呼应,那些被风吹过无数次的经文梵语,又再一次地出现在大经堂内。凡是文字都是长了翅膀的,只不过汉字更多的是在纸上,而经文梵语是藏地的花朵。帷幔镶嵌其间,还有顶部的各式藻井,共同为大经堂铺设了一种富丽堂皇。
   具有藏族特色的民间堆绣,悬挂于大经堂的半空中,形成一个长方形结构,举目望过去,一排排一行行颇有气势。而每一幅都做工考究,制作精美,人物花草栩栩如生。由于在绸缎布幔里填充了羊毛棉花等,高低起伏,看上去比一般刺绣更有立体感和厚重感。我想,这里面一定绣进了千万信徒的心愿和虔诚,也一定绣进了藏族妇女的智慧和灵气。如果把心绣进针脚里,绣者就是一位无敌的艺术家。
   大经堂墙壁上画满了壁画,同样有着浩荡的气势,人物风景是定格的,而故事是流动的,我的想像不由得伸进了画面之外。艺术就是想像的触点和载体,它能让想像飞起来。每一幅用笔精细,着色艳丽,活色生香,浓厚的藏族文化和印度艺术风格从墙壁上一股股地冒出来,这些俗称“唐卡“的壁画,让大经堂充满了浪漫而又神秘的色彩,仿佛为佛教开通了一条通往天堂圣地的道路,为虔诚的信徒和喇嘛们虚构了一个佛的天堂。
   作为供千余喇嘛打坐诵经之地,虽未亲睹其浩荡的场面,但绛红色的佛团垫成排而铺形成一片红海的气势,已经为想像制造了一种现场。
   站在寺院里那棵从宗喀巴肚脐滴血上生长出来的菩提树下,粗壮沧桑的树干,繁茂密集的叶片,盘综错杂的枝条,让我想到了四百年前的有关宗咯巴的传奇故事。来来往往行穿走在寺院里的喇嘛,步态悠然,神色淡然,眼睛清澈得如一汪清水,除了佛光,再无其它。一袭绛红色的僧服,让他们与外界阻断,与一切的欲望阻断。不知道他们面对外界的繁华和诱惑,是否在内心深处有过些微的尘念?但我知道每一个袈裟下都掩藏着一个故事,悲欢离合后的释然,看破红尘后的皈依,而眼下和以后,佛经就是他们每日的功课,佛就是他们向往的归宿和目的,唯一能拴住他们心的就是佛。
   而情僧活佛的仓央嘉措留给世人的是一个永远解不开的谜面和神秘无尽的猜测,世人只能在他华彩灿烂的情诗里去想像一个平静的神色下曾有过一颗怎样骚动不安的心。
   人流把我从一个殿堂推到了另一个殿堂,从一个院子推到了另一个院子,最后又把我推到了街巷。强烈的紫外线任性地照在我的身上,也照在脚下的每一寸土地上。一片高原红在金色耀眼的光线下,在古铜色和黑色里亮着。
   一个破旧的漆皮斑驳的瓷缸,像一个张开的大口横在我的眼前,我知道我又遇到乞讨者,只是这次的遇见有别于内地。行乞者是祖孙两人,老者左手举着法龙,端着瓷缸的右手里还握着一串红色的念珠,上着一件破旧的绿衣,下面是一件黑色至脚腕的长裙,高起的颧骨上飘着两坨高原红,褶子里藏垢纳污,两根白色的麻花辫垂在腰际。小女孩则带着一顶破帽和一个口罩,只留下一双恐惧和扑闪闪的大眼睛。
   面对这样一双恐惧的眼睛,我无暇顾及行乞里是否掺杂了其它的成分,没打一个咯噔就把十元纸币投到瓷缸里,老者惊喜过后的谦卑的感激,让我的心里很是难受。劳累让我打消了继续前行的计划,坐在路旁的石阶上等待着随行的朋友。
   一张纸币让老者对我意外地亲切,她和小女孩坐在我的旁边,老人一脸慈祥地看着我,并递上了微笑,小女孩则眼盯着我手里的手机。我随即让游客帮我们合了一个影。小女孩的眼里溢满了欢喜,先前的恐惧荡然无存。我发现,老人的手时刻没闲着,一直在拨动着手里的念珠。
   释迦牟尼说过,人的命在呼吸间。人生不过就是瞬间,活着只是形式的区别。无论是怎样的处境,心里的信念都不曾倒下。在这一点上,我不及面前的行乞老人。
   在我走出塔尔寺时,心里倍觉敞亮了许多。
   其实,塔尔寺的神秘并不高深莫测。“空”便是这座寺庙的精髓。一个人当一切都空了,眼里、心里都没有了名利、欲望,一切就都会释然了。心里没有东西堵着,就会敞亮。一切的荣华富贵,到头来只不过是指缝里的沙子。
   带着走过塔尔寺的顿悟,我将走进我的尘俗烟火生活里。
   ……

共 3218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坐落在青海湟中县的塔尔寺,历来都是虔诚朝拜者的胜地。作者七月游宝塔,不仅领略了宝塔的雄壮威武的气势,而且还瞻仰了佛文化所缔造的佛学精髓所在。作者说,塔尔寺是一座能让你触摸到灵魂的殿堂,一切的欲望在佛的圣殿里都会嘎然而止,不自觉间灵魂也受到了佛的熏陶。是的,佛的圣地是凝重的,气氛是无比庄严的。在这样凝重庄严的氛围里,人的精神领域就会不自觉地受到冲击,灵魂也得到一种净化,正如作者所言,这无关乎有神论与无神论,只与不自觉的下意识有关。每一处观赏,总有一处景存于心,一份心得凝于心,而又反复咀嚼中,感悟生活,顿悟人生。读清菡文是一种享受,更是一种学习!一篇集美景、心情、心得于一身的精彩佳作,值得细细品名,倾情推荐共享!【编辑:夏洛的网】【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1507250014】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1 楼        文友:陕西派        2015-07-25 21:13:14
  感觉越来越像,文化苦旅。走过的地方多,思考的多。学习学习。
回复11 楼        文友:清菡        2015-07-26 00:01:07
  陕西派过奖了!谢谢!希望看到你的美文哦!
12 楼        文友:陕西派        2015-07-25 21:13:33
  祝贺精品,学习学习
13 楼        文友:可美        2015-07-25 21:56:50
  人的生命在呼吸间,呼之不还,即是后世,信仰让我们不再盲目,那种信仰让人安静。老师文笔真好!问候
与文字的缘分写不尽说不完,慢慢地,慢慢地,把你暖在心中……
回复13 楼        文友:清菡        2015-07-25 23:45:52
  谢谢可美!祝你写作愉快!笑口常开!
14 楼        文友:五色鲜人掌        2015-07-26 18:31:38
  老师的每篇文章,都很精彩,我喜欢,学习了。遥祝夏安!
回复14 楼        文友:清菡        2015-07-28 16:38:09
  谢谢文友!有空去拜读您的文章!互相学习,一起努力哦!
15 楼        文友:酸枣林        2015-07-26 21:38:33
  一颗心灵在引领读者在圣洁空灵的佛界周游,如丝丝清风在荡涤人的心田,给人美文如禅的感觉。
酸枣林
回复15 楼        文友:清菡        2015-07-28 16:40:33
  感谢周老师的阅读和留评,最近一直没空,抽空一定前去拜读您的美文!祝周老师身体健康,写作愉快!
16 楼        文友:一蓑烟雨独为客        2015-07-28 10:23:50
  虽不能说醍醐灌顶,但起码可以说清泉洗心。——这是我读后的感觉。谢谢清菡带着我游历了塔尔寺,也谢谢你带着我的灵魂经受了一次关于信仰的洗礼。祝旅途愉快,佳作连连!
妙处难与君说
回复16 楼        文友:清菡        2015-07-28 16:41:34
  谢谢烟雨文友!问候!祝写作快乐!
共 16 条 2 页 首页上一页12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