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逝水流年 >> 短篇 >> 情感小说 >> 【流年】荒城(同题征文·小说)

精品 【流年】荒城(同题征文·小说)


作者:晓文 举人,5614.74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6111发表时间:2015-08-05 23:49:57

【流年】荒城(同题征文·小说) 『一』
   大学刚毕业的温舒,像很多怀揣梦想的年轻人一样,来到了北京,成了北漂一族。她的运气比较好,在身上的钱所剩无几时,谋到了一份电视台编导的工作。
   梳一条马尾辫,说话声音上扬,后背常常背一个大包,白T恤,洗得发白的牛仔裤,脚蹬一双耐克,温舒的样子。北京的九月,阳光很明媚,青春动感的温舒比北京的阳光还要明媚。
   温舒在京城没有租住潮湿阴暗的地下室,她和小安住在一起。小安在北京开出租车。温舒第一天来北京时,打的是小安的车,此前,她仅仅是小时候来过北京。
   那天,握着方向盘的小安问温舒:“去哪里?”
   “不知道。”温舒一脸彷徨,从北京站出来,就开始茫然了。心里的雄心壮志、大义凛然,正在被北京汹涌的人流一点点吞噬。有那么一刻,她真想买一张回程的车票,打道回府,回到父母的羽翼下,在南方那座小城市,做个小公务员,过安安稳稳的日子。开弓没有回头箭,她是温舒,她的字典里没有退却。
   “小姑娘,你来京城旅游?”一脸茫然的温舒让小安觉得困惑,还有些好笑。
   “不,我是准备驻扎在这里的。”温舒突然坐直了身子,马尾辫随着晃了一下。“我刚刚大学毕业,来北京寻工作。”
   小安侧目看了一眼温舒,她正好在看着窗外,脸部的弧度柔美,脖颈白皙。
   “勇气可嘉。不过京城可不是好闯的。”小安笑着说。
   “我知道。可我没有回头路了。先生,您是北京人吧?能不能帮我介绍一个住处,我要先安身,才能投递简历。”操一口纯正北京话的小安,27岁,长得端端正正,不谙世事的温舒便觉得他是好人。事实上她的判断是正确的。小安虽不是北京人,的确是好人。小安高中毕业后当了三年兵,退伍后来北京闯荡,从事过很多工种,最后选择了开出租车,这种工作能尽快地让他熟悉和融入北京这座现代化城市。几年下来,小安已经算得上半个北京人,虽然他无房无车无北京户口。
   “我不是北京人,但在北京流浪了很多年。所以可以给你当半个导游。”小安露出一个憨笑。
   “前辈啊,失敬失敬。”温舒赶紧打开一听饮料,递了过去。小安指了指方向盘,摇摇头。温舒吐了吐舌舌头,缩回手。
   “我叫吴子安,不过熟悉的人都喜欢叫我小安。”小安的车开得又快又稳。
   “你好,小安哥,我叫温舒,今年24岁,请多关照。”她伸出手,想起小安正在开车,再次缩了回来。
   “我在四环上租了一个两室一厅,当然,陈设比较简单,但容身没有问题。如果你信任我,我可以把另一间房租给你,等你在北京站稳脚,再租更好的房子。”小安的心咚咚跳,他不知道这句话说出来,会不会被温舒看成轻佻,或者觉得他有什么不轨之心。
   “太好了,前辈,小安哥,房租我一定给你。你一定是我的贵人。”温舒一扫脸上的茫然,露出了明媚的笑容。
   “你这么相信我?不怕我是坏人?”小安放慢了车速。
   “你的眼神很友善,很温暖,看一个人的眼神,大抵可以看到一个人的人品,我确定,小安哥,你是好人。”温舒的笃定让小安没来由地开心。
   温舒租了小安的房子,与其说租,不如说住,小安并没有收她的房租。他说,温舒工作还没确定,花钱的地方一定很多,等工作落实了,有了收入再给也不迟。她很感动,下决心,一定在北京混出个样来。
  
   『二』
   温舒,名牌大学毕业,可在北京这个人才济济的城市,找工作依然很是艰辛。好在有小安这个热心的导游帮她,在她彷徨不安的时候,还有小安递给她一杯奶茶,温暖她因求职而寒凉的心。小安是温舒在北京结识的第一个朋友,特别放心。有时候,她会觉得,小安就像老家的小笼包,亲切、热乎,能填饱肚子,价格还不贵。
   北京这座城市,并不像人们说的那样冷冰冰,也不像想象中那样热腾腾,这是来北京一个月后,温舒的感觉。北京有传统的文化感,没有太快的浮躁的生活节奏,是一个不太时髦但相对自由、可以自己选择生活方式的城市。只是外乡人温舒,此刻不是她选择生活,而是生活选择她。她没有背景,没有敲门砖,有的也许只是一颗年轻、输得起的心。在北京,无论是认识一个体面的人,还是爱上一个体面的人,可能都会令你忐忑不安。因为结果很明显,那个体面的人,不是令你自卑就是让你害怕失去,就像她后来遇到的江北。而小安,对温舒来说不存在这种彷徨忐忑,大家都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不必曾相识。
   接到某电视台打来的录用电话时,温舒喜极而泣,而小安好像比她还开心,特意拉着她出去搓了一顿。细心的小安知道,温舒已经没有多少钱了。小安的体贴细腻很让温舒感动,想着日后有收入了,一定好好酬谢小安。
   温舒被分配到一个刚成立的栏目组,她很卖力地工作,希望三个月之后可以正式签约。因为是新人,干的活是琐碎而辛苦的,温舒不敢抱怨。栏目组大多是北京人,她很注意自己的言行,既做到不卑不亢,又大方得体,大家对温舒还是比较友好的,并没因她是个外地人而歧视。
   两个月下来,北京已是冬天,温舒对工作流程已经熟悉。她偶尔会加班,去机房剪辑需要的镜头,回到家时,已经是华灯初上。
   通常小安已经准备好了晚餐,热腾腾的面条,或者小火锅,温舒总是走到门口就能闻到饭香。拿起筷子,她总会感动地说:“谢谢你,小安哥。”
   “谢什么,赶紧吃,凉了就不好吃了。”小安英俊的脸上仍旧是憨厚的笑容。
   有时候温舒也想,小安如果体面些,或者有钱些,她会考虑和他谈一场恋爱。可这是北京,她背井离乡来了,就不只是为了吃得饱。每每想到这,温舒都会有些心痛,一些类似理想和抱负的东西,会让她欲罢不能。所以,她对小安,只能说谢谢。
   在两个人都闲下来的时候,小安会带着温舒逛北京。经过这些年的摸爬滚打,小安知道哪里好玩,哪里小吃好吃,花钱还不多。与小安在一起时,温舒是开心的。
   有天,两个人谈起志向,小安说:“这些年漂泊的有些累了,只想攒够钱,能够买个小房子,娶个老婆,生个小孩子,过着小日子,然后慢慢变老。”
   小安说这句话时,温舒转过头去看他,他的神态安然。她想要说几句诸如“男子汉大丈夫,壮志凌云,青春不虚度”什么的,可小安的一脸安然,令她欲言又止。那天,北京飘起了小雪。
   元旦后,温舒正式和那家电视台签约,她在北京有了相对稳定的工作。单位提供单身宿舍,温舒考虑再三,没有搬家,她还是有些贪恋小笼包的味道。
  
   『三』
   江北的名字越来越多地传到温舒的耳畔。有时候她会有意无意地问上一句:“江北是谁?”
   女同事源子抿嘴笑道:“江北可是咱们电视台的大众偶像,不过他已经功成名就,五子登科,咱们也只能望江兴叹了。”随后故意做出一个悲伤的表情。温舒笑笑,准备走开去干活。
   “听说江北的老婆不仅漂亮还能干,某医院外科主任医师,家世又好。还听说当年是他老婆追的江北,江北能进电视台,年纪轻轻坐上制片主任的位置,都得益于他老婆呢。”源子煞有介事地说。
   “走了,干活去了。”她无心于这些八卦消息,江北是不是偶像对她并不重要,在这个竞争激烈的电视台,她一个外地人,能够持久地保住饭碗最实际。
   源子觉得无趣,撇了撇嘴回到自个的位置上,开始一天的忙碌。
   春天,北京的玉兰花开的时候,温舒终于得到了一个机会,制片人派她独立去做一个专题片。那天,温舒心情特别好,就连北京的天空都觉得更蓝了,风也仿佛更暖了。和同事拍完所有的镜头回到单位,已是下班的时间。可她舍不得下班,赶着去机房剪辑。还没推开门,就听见里面有声音。
   她推门进去,看到一个男人的背影。听到声音,那个男人抬起头。在他抬头的瞬间,温舒感觉到心跳加速,仿佛被电着一般。
   男人眉眼细长,神色温和,下巴并不尖刻,却也是轮廓分明。有那么一瞬间,温舒恍惚觉得在哪里见过他,但究其时间、地点,却怎么也想不起来,最后,她认定是梦里。
   “你好,我是温舒。”她急忙打招呼,缓解内心的慌乱。
   男子轻轻一笑,棱角分明的面孔似有一股清风拂过,令他稍显冷峻的眼神里平添化不开的温暖。“你好,我叫江北。”
   江北?难道他就是传说中的大众偶像江北?温舒有些不能呼吸,江北完美的形象,让她有些分不清是梦还是现实。
   “片子没有做完,明天等着播出,所以加班赶一下。”江北继续忙碌。温舒有些心不在焉,行动也是丢三落四,拿起这个,忘了那个。
   一直忙到了将近十点,才做好剪辑工作。江北收拾好东西,看着忙成一团的温舒,“要不要帮忙?”温舒不好意思地点点头。半个小时候后,工作结束。
   “一起宵夜吧。”江北友好地说。
   温舒无力拒绝。
   北京的春夜,有着醉人的味道。温舒跟在江北后面,出神地看着他的背影,那种挺秀而略有些慵懒的气质,再次令她恍惚。
   小安打电话来,温舒告诉他加班之后和同事一起宵夜,他嘱咐她回去的时候给他打电话,他好去接她。温舒说太晚了,让小安先休息,她会打车回去。挂断电话,温舒心底突然生出一种歉意,但很快,消失不见。
   那晚,是温舒来北京后,最幸福的一个夜晚。北京像神一样一直在远方召唤她,从她念大学时开始。几年来,没什么可以动摇她来北京,原以为是北京这座城市对她产生那么大诱惑,现在想想,她似乎是在为这座城里的一个人而来。
   难道是江北吗?温舒不敢想,却难以否定自己。
   在江北抬头看她的那一瞬间,她已经心动。
   在江北嘴角上扬,流露笑容,她在他的笑容里看见自己,她已经动心。
   在江北对她说:“小姑娘,夜深了,还是喝果汁吧。”随手换走了他那杯摩卡,他的那份体贴,已经让她万劫不复。
   温舒确定,她爱情的城堡被打开了,是那个叫江北的男人。尽管那个男人已经结婚生子,她还是无可救药地爱上了他。此后,她在任何场合都会追逐他的身影,为了制造在一起的机会,她比从前更努力工作,更多时间加班。
  
   『四』
   夏天的时候,温舒瘦了一些,工作依旧卖力,却常常会叹气。小安发现了她的变化,起初以为她工作不顺利,可温舒越来越多的眉头紧蹙,让小安觉得,这个女孩可能是被爱情所困。
   “温舒,你生病了吗?怎么突然瘦了呢?”晚饭后,小安收拾好碗筷,对着蜷在沙发上、无精打采的温舒说。
   温舒抬起头,看着小安,突然一种委屈袭击了她,泪也就顺势而下。温舒尚存理性,不想插足别人的家庭,对江北欲爱不能,欲罢不能,她快被折磨得崩溃了。
   “你好像有心事,能对我说说吗?”小安递过一张纸抽,静静地看着温舒,这个他喜欢的姑娘。他们租住一起,离得那么近,可他却不敢走近她,他怕自己给不了她想要的未来。喜欢却不能去爱,只能选择默默关心,小安同样备受煎熬。
   “小安哥,你喜欢我吗?”温舒甩了甩马尾辫,仰起头,含着泪说。
   “我……”小安被温舒的话弄懵了,他不知道该怎样回答。他很想说一声“喜欢”,却不知道,说出后,会不会更多的失落。
   “小安哥,如果你不讨厌我,我们交往吧。”温舒说出这句话,听到了心碎的声音。
   “温舒……你,不是认真的吧?”小安有些局促不安地说。
   “我很认真,小安哥,你单身,我未嫁,我们谈一场恋爱吧。”温舒抹去了眼泪,露出了明媚的微笑。
   秋天的时候,温舒带小安参加同事的聚会,同事们都夸温舒有眼光,男朋友年轻俊朗。当然,温舒并未说小安是出租车司机,而是为他编造一份体面的工作。小安心里不悦,可为了温舒,也是非常配合。他对温舒,已不仅仅是喜欢。
   小安对温舒更体贴了,他最拿手的就是煎荷包蛋,温舒很喜欢吃。小安煎荷包蛋的时候,从不让温舒进厨房,温舒一直觉得煎荷包蛋一定很简单。小安的荷包蛋煎得很是赏心悦目,外脆里嫩,油而不腻,焦而不苦,金黄灿烂。
   温舒吃着荷包蛋,心里说:嫁给一个爱你的人,比嫁给一个你爱的人可能更幸福,至少他会亲自为你煎荷包蛋。她也想过和小安组成家庭,生个孩子,过小日子。
   “你男朋友很帅。”下班的时候,温舒遇见江北,本想擦身而过,却听到江北这句话。她下意识地停下,淡淡地说:“谢谢。”
   “一起吃个饭吧。”江北看着温舒。
   “不了,我男朋友还在等我。”温舒咬着下唇说。
   “今天我生日,只想找个人说说话。”江北依旧看着她,眼神里有些许渴求。
   温舒的心再也硬不起来了,她跟在江北身后,保持十米的距离,出了单位,坐上了他的车。
   那晚江北说了很多,他功成名就的背后,也是百般无奈,妻子强势,他活得中规中矩,父母在乡下,他有两套房,却不能接父母来北京共享天伦之乐,他能给父母的只有钱了。
   江北一直在说,温舒默默地听着,一瓶红酒被她喝下了一半。然后,她醉眼迷离地说:“江北,你知道我喜欢你吗?你知道我有多努力想靠近你,却不敢靠近你吗?你知道我为什么和一个我并不喜欢的人谈恋爱吗?因为,我爱你,江北,我爱你!”温舒醉了,她在笑,眼里却是泪。

共 7691 字 2 页 首页12
转到
【编者按】一人一故事,一人一荒城。当温舒踏上北京城的第一天起,她在这座城的命运似乎就已经确定了,她来寻梦,却只寻到了一场梦。温舒先是邂逅了小安,一个跟她同样来寻梦的出租车司机。尽管小安是一个帅气且朴实的小伙子,但是以温舒的心气和理想,怎么能够跟他谈一场恋爱呢,小安自己也很清楚的。他爱她,但并不奢望。北京,是一个充满诱惑和压力的城市,诱惑使人趋之若鹜,压力使人踏不进温柔乡。当帅气潇洒且成功的男人江北出现在温舒面前的时候,只一个对视,温舒便已不能抵抗,尽管江北已是有妇之夫,尽管她认为他们之间的感情是爱情。但是,江北在北京的一切都是妻家给予的,当他与温舒的关系被妻子所知,他所有男人的风度都荡然无存,在现实面前,江北也不过是一个唯唯诺诺的仆者。而小安,被温舒伤害而不怨,他是只知道付出的一个纯净的人,带着他的无奈和小梦想离开了北京,却无声地留给了温舒一年的房租和一笔钱。温舒终于发现爱情的可贵在于平实的情感和舒心的一餐一饭,北京不是小安的,也不是她的,在一个雪夜,她也离开了。北京是伤心地,又何尝不是千万个年轻人的伤心地,温舒只是他们的代表,作者只不过用一个爱情故事表达了出来。小安和温舒的离开,与其说是因爱而伤,毋宁说北京不是他们的城,即便是江北,没有了妻家的势力,在北京也同样如草芥。小说是深刻的,因为它表达了一种现实,无需去鞭笞什么,指责什么,也无需去歌颂什么,它只是说,在很多人的眼里,尤其是在以温舒和小安为代表的一批追梦人的眼里,北京就是一座荒城。这是一篇现实主义色彩浓厚的爱情小说,以作者一贯舒缓的笔调营造了一个爱情悲剧,令读者回味无穷,倾情推荐赏阅。【编辑:鸿渐于陵】 【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1508070005】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1 楼        文友:红袖留香        2015-09-02 23:43:50
  终于在一个深夜看了这篇,我不评论,但我喜欢如此运用语言,也喜欢故事的整个结构,那种欲罢不能的感觉,拿捏得恰到好处,没有大悲大痛,却让人想流泪。这应该是关于写风花雪月的佳作。
有个性的人不需要签名
共 11 条 2 页 首页上一页12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