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逝水流年 >> 短篇 >> 情感小说 >> 【流年】一地嫣红(短篇小说)

精品 【流年】一地嫣红(短篇小说)


作者:随心飞翔 进士,6347.67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8148发表时间:2015-09-01 05:42:38

【流年】一地嫣红(短篇小说)
   姨妈家有三亩多田地,每年种一季水稻,水稻收割后种油菜。犁田耕地这些粗活,姨妈不让建国插手,说,建国从小没喝多少奶,身子骨薄,哪里经得住折腾哟!她宁愿花钱雇人干。
   到了农忙季节,姨妈家很热闹。村里男人被请到她家帮忙,犁田的犁田,插秧的插秧。这时,春桃也停下收破烂,帮家里烧锅煮吃,招待干活的人。建国落个自在,便在田埂上转悠,偶尔给干活的男人散上一支烟,自己则一支接一支地叼着烟看热闹,像个小老板似的。有人不尿他,趁其不备,抓起一把泥巴朝他扔去,不偏不斜,落到他那双半新半旧的皮鞋上,引得田里一片哄笑声。建国气得脸红脖子粗,使劲跺着脚,然后弯腰拔起一撮草,细心地把皮鞋擦干净。他边擦边骂,哪个短命鬼干的?妈个巴子的!
  
   六
   建国结婚第二年有了儿子,取名叫家宝。这是姨妈起的名字。家宝出生三天头晌,我和我妈去恭贺,姨妈抱着他在院子迎接,见面就乐颠颠地喊,看看,看看,我有孙子啦!
   家宝长得胖乎乎的,非常可爱。我妈情不自禁地接过来抱,谁知我妈刚抱到手,他哇哇哇地哭起来,一声比一声响亮,脸挣扎得通红。姨妈吓得魂不守舍,慌忙接了过去。我妈故作嗔怪道,这么个小东西,就晓得认生了。古怪着呢!我说,家宝长得像姨妈,连嗓门都像。姨妈脸上又阳光灿烂起来,说,你这伢子,我什么时候把你妈当外人了?
   那天,姨妈请来算命先生,给家宝算命。算命先生看了家宝一会儿,说,宽额头,薄嘴唇,长大是个有名人。姨妈一听,欢喜不得,赶忙叫建国送红包。
   我妈回家后,一直对那算命先生耿耿于怀,说,他能知道孩子的将来?胡说八道嘛!唉,你姨妈真是鬼迷心窍哟!
   我妈说她是唯物主义者,一生不信迷信,只信共产党。
   后来,家宝长大后,果真天资聪慧,从小学到高中,学习成绩一直冒尖,最后考上了省城重点大学。我是看着家宝成长的,始终赞赏他刻苦勤奋的精神。这与那算命先生的预言八竿子打不着。
   记不清何时,村头有了棋牌室。棋牌室有两间,每间摆放一台麻将机。那里打麻将按规则办事,四个小时结束,结束后付租金。如果不愿离开,可在那家吃饭,吃完饭接着干。吃饭也要付钱。尽管如此,都喜欢往那里钻,如染上了毒瘾。建国也不例外,整日乐此不疲地泡在那里,像棵老白菜腌在坛子里。
   春桃依旧早出晚归收破烂。回家后不见建国,脸色突变,火气涌在喉咙处,堵得难受。她气呼呼地将装满废铜烂铁的蛇皮袋搬到家,朝地上一扔,发出零零碎碎的响。这时,姨妈从菜园回来,见春桃的脸色,心里猜出十分。她叹了口气,忙给春桃添茶水。春桃不吱声,端起瓷缸咕噜咕噜喝起来。姨妈拖过凳子,挨着春桃坐下。她边挑拣菜叶边数落建国,这个混账的东西,一天到晚死在麻将室里,家里倒了油瓶都不扶一下。姨妈越说越激动,嗓门也越来越大。春桃一口气喝完茶水,目光落在瓷缸表面那彩绘的仙桃上,眼眶湿润起来。
   建国经常在鸡叫头遍回家。开始时,他不敢大声敲门,生怕吵醒姨妈,惹得挨骂,便伏在窗户上喊春桃,一遍又一遍地小声喊,扰得春桃心烦意乱,骂骂咧咧地起来开门。日子久了,春桃没了耐性,怄气地钻进被窝里,任凭建国喊到天亮。这时,建国像条走投无路的狼,房前屋后不住地转悠。当理智消失殆尽后,他用拳头使劲擂门,门擂得山响。姨妈慌张张起来开门,还没说上几句,建国气冲冲地跑进睡房,一把揭开春桃的被子。于是,又哭又骂的声音划破夜空,引来远处的狗儿汪汪直叫。
   每当建国夫妻俩的战火无法熄灭的时候,姨妈就打电话给我,要我去调停。姨妈是个好面子人,这是她无奈之举。她一把鼻涕一把泪地说,都是我打小惯坏了建国,有什么办法呢!我自作自受。
   其实,我去了只是当个和事老。对我的话,建国当面言听计从,没过多久,老毛病又犯了。
   有天,建国打电话给我,要我去他家一趟,说得很急促,我问何事?电话挂了,发出呜呜的盲音。
   我老婆看我愣愣的样儿,没好气地说,八成是建国打麻将又出事了。
   到了建国家,我呆住了。屋里坐满叽叽喳喳的人,把姨妈围在中间,姨妈的额头上绑了道纱布。见我到来,瞬间鸦雀无声,目光不约而同地投向我。
   原来,建国夫妻俩吵架时,春桃拿茶杯砸建国,建国一闪,茶杯正中身后的姨妈,顿时,姨妈的额头上鲜血淋漓。春桃和建国吓傻了。
   姨妈如一头受伤的狮子,冲出院子,带着满脸的鲜血,一路嚎啕,去了村部。
   整个村轰动起来——竟然有人敢打姨妈!春桃跳进黄河洗不清了。
   那天,姨妈说她丢尽了面子。事情结束后,她伤心地央求我,给建国找份活儿干吧!重活脏活都行,只要他没闲心打麻将……
  
   七
   打这之后,家宝成了姨妈唯一的精神支柱。只有谈及家宝的时候,她的脸上才云开雾散,露出少见的阳光,仿佛没有哪家孩子比得上家宝。
   家宝大学毕业后,分在省城工作,谈了个城市女孩,姨妈逢人便夸,那女伢是城市人哩!身材好,皮肤好,说话彬彬有礼,横看竖看都舒服。
   对此,姨妈卖了家里田地,四处凑钱给家宝买房子。她说,就是砸锅卖铁,也要让孙子有房住。
   姨妈给建国下了通牒,两年内还不清欠债,你就不是个男人!
   日子在艰难中度过。
   有天,姨妈感觉右腿麻木,不听使唤,便到村卫生室看,一量血压,医生吃了一惊,说,您这是中风的迹象,赶快吃药,静养,否则后果难以想象。
   姨妈心情沉重起来。对于死,她不惧怕。但是,如果瘫痪在床,半死不活的,自己遭罪,还连累孩子们,这是她无法承受的。
   她每天都在痛苦的挣扎中。
   直到一个春末的下午,她彻底崩溃了。独自在家,喝下了半瓶农药,然后静静地躺在床上,永远地离去。
   给姨妈送葬那天,建国率全家披麻戴孝,哭得死去活来。
   院子里的桃花纷纷凋谢,一地嫣红。

共 12421 字 3 页 首页上一页123
转到
【编者按】这是一篇读来让人心情不能轻松的小说。在“我”的故事里从侧面反映了一个社会运动对政府工作人员及其家人的影响。“我”是妈抱养的孩子,当运动来临,爸妈要被无休无止地批斗时,妈为了我不受牵连把“我”送到了乡下姨妈家。姨妈以她特有的农村人的善良、质朴收留“我”,并且把“我”视若己出地养育着,呵护着。由此,关于姨妈家的一切“我”都成了见证者。姨妈从“我”身上体味到了母爱的甜蜜,很快抱养了一个因家里兄弟多,病恹恹难养活的孩子建国。为了不让建国哭,姨妈的奶头都被建国吮出了血。姨妈一直觉得建国小时候没吃到多少奶,想方设法迁就他,甚至溺爱他。长大成人的建国成了不管事的游手好闲的人。姨夫为了建房累死了,建国媳妇为了挣钱整日忙进忙出,姨妈为了为孙子家宝在城里买房卖田地,四处借钱,勤劳善良的姨妈不甘人后。然而,姨妈的心情终于还是沉郁的,为此她有了中风前的征兆,性子刚烈的她干脆喝农药走了。小说看似波澜不惊的叙述中,却打开了一幅时代画卷,“我”童年时社会动荡下的人情世故,成年后乡下人情世态的千姿百态。小说既有广阔的社会性,又不乏小局部的现实性问题。如,姨妈对建国的娇惯,到头来建国成了游手好闲,没有责任心的人。小说语言也颇有特色,质朴中透着灵动,文中的比喻不但生动形象,而且新颖别致,不落俗套。如写到祭奠姨夫时的比喻“声音把天空撕开无数道口子,每道口子都在滴血。”这样的比喻文中比比皆是。佳作,倾情推荐!【编辑:雪飞扬】 【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1509020002】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1 楼        文友:刘枝林        2016-09-25 11:09:35
  拜读,欣赏佳作,向你学习!
共 11 条 2 页 首页上一页12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