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新雀之巢 >> 短篇 >> 江山散文 >> 【雀巢】早市儿(散文)

精品 【雀巢】早市儿(散文)


作者:小泥儿 举人,3906.63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4623发表时间:2015-10-20 02:07:11
摘要:蜗居的生活总会给人带来倦意,而每每早市儿上唯美的故事、重温心里那份熟悉,那些现实而琐碎的生活,终有人创造了新的风景,也有人消失在风雨之中,不管怎样,生活无法停止匆匆的脚步,因为新鲜和希望总在路上。

【雀巢】早市儿(散文)
   在去早市儿的路上,老唐大哥喊住我:“走那么急,又把老王锁家里了?”他是小区里的退休军人,听说是个师长。人长得胖胖的,每天必去早市,可从不买东西。
   我边走边回头说:“老王还没起呢?我得赶紧走了。”
   他又加快了脚步赶上我,拉住我背着的买菜车说:“你这个小泥儿,车是拉着的,干嘛背着走?”我回头笑笑说:“唐大哥,背着走得快呀,利索,我得快走了。”
   老唐放开,扬扬手,笑着说:“明白了,快走吧,快走吧!”
   我回头看看老唐腆个大肚子,嘎呦嘎呦地走着,手指还夹着一支香烟,不时地吸上一口,时间对于他真是富裕啊。
   早市儿离我们小区不近,我这个急行军的脚步要走上二十分钟,一般的老年人要走半个小时。我们这是郊区,没有菜市场,只有这个早市儿,所以我基本一个星期去上一次,拉回我和老伴儿一周的蔬菜。
   早市儿,也是我这个蜗居老太每周出游观景、人文交流、物资采购集一体的出行,虽然因为老伴儿瘫痪在家,心里总是急着火燎,脚步行走匆匆,可总能遇到一些人,看到一些事,留下一些景,让自己的心多一点感动。
   早市儿在城乡交汇处,沿着河边,是一块黄土铺成的空地上,雨后到处是泥泞的脚印,可这是一条通往生活的路。
   横穿大马路过了小桥,就是去早市儿的道路,路左侧农科院围墙的铁栅栏上拴着一趟趟的奶羊,有白色的、咖啡色的、还有黑色的,不断的响起羊“咩咩”地叫声。这是农民把自家养的奶羊赶到这来卖羊奶。奶羊早已认识这个地方,一来到这,就停住脚步,被它们的主人拴在农科院的铁栅栏上,有的羊站着,有的羊卧着,等待买羊奶的人。马路崖子上放着一排排用矿泉水瓶子装好的羊奶,有人来了,跨在自行车上交钱取奶,放到车筐里;也有些人,喜欢自己带瓶子来,等着从奶羊的乳房上挤出新鲜的羊奶;还有的人不放心,自己从家里带来毛巾,亲自擦过奶羊的乳房,自己亲自挤奶,才放心买回家。还有一些人自带小扫把专门收集羊粪蛋,用塑料袋带回家,养花或是种菜。
   我和老伴儿都不喝羊奶,所以每次路过都只是看风景。最有意思的是,经常可以看到,有些男男女女,竟然站在马路旁,拿着刚刚灌好的奶瓶,仰脖便喝,让我过目不忘的是,看到一个胖胖的老女人穿得花枝招展,头上还有一条花头巾包着,留出那张涂脂抹粉的胖脸,她一手掐腰,一手拿着奶瓶仰脖喝着,还不时地叫上路过的熟人热情地介绍:“小陈啊,鲜奶有营养,尝尝,可香了。”我每次看到她,都会想起贾平凹在《废都》一书的描写,庄之蝶,他喝牛奶是因为他离不开农耕文化的滋养,虽成一方名士,但他抛舍不了背后那条牛尾巴。
   庄之蝶喝牛奶的方法与众不同,他直接去吮吸牛乳房,书上写:“庄之蝶又是每次趴下身子去用口吮吃。”他是不给那些往牛奶里混水掺药的任何的机会,他也真是高人了。莫不是眼前的妇人也是这么想的。想到这自己掩不住笑了起来。
   每次走到拐弯处,总会听到一个老太太高声喊:“放炮了,放炮了。”接着“嘭”地一声响,有些不注意的人真会吓一跳,原来是一锅爆米花嘣好了。一股香味随着青烟飘了过来。我都会深情地看一眼嘣爆米花的老夫妻。
   八年了,自从搬家到炮院这,就上这个早市儿,就看到他们夫妻两个人,他们从70多岁已经到了80多岁。不知道为什么?每次到早市儿,我都期盼着看到他们这个爆米花的摊,如果听不到放炮声、看不到他们总觉得有点担心。看到这对老夫妻默契的合作,靠着自己的劳动过着平静的日子,从那一包包香脆的爆米花中就能品到他们那种清新、简单、满足的幸福。
   我过些日子就会买上一包,大妈总会笑着问:“要甜的,还是要不甜的。”时间长了她便知道我要不甜的,也就不再问了。可吃起来总能感到甜甜的味道,其实我不喜欢吃,只是喜欢买,买到他们不卖时。
   从这开始就会走入市场,慢慢地被熙熙攘攘的人们簇拥着前行,有的人牵着家里的小狗,有的三两搭伴,遇到了自信车、电动车还会有暂时的拥堵,心态好的人会喊:“走啊,让一让走啊!”有些性子急的人会大叫:“快走两步不行啊,磨蹭什么呢?真是的。”进入早市儿,热闹非凡的场景就会映入眼帘,悦耳地吆喝声,叫卖声此起彼伏——
   “吊炉饼,好油做的吊炉饼。”
   “油条、豆腐脑,新炸的、热乎的。”
   “大馅馄饨嘞,来一碗喽。”
   每个摊上都有临时摆上的四、五张小桌子。好多人赶了早市、也吃了早餐。我还真有点羡慕,那些老两口,在这个摊上一起吃碗豆腐脑,再来根新炸的油条,然后一起拉着装满菜的小车回家。我家王子何时能有这一天啊,这也许这就是我的中国梦吧。
   还有卖馅饼、炸麻花、当场做玉米面大饼子……这些个商贩,在这个露天的市场里,大都是经营七八年的,不知道他们富裕没有?可能看出来,他们辛苦的坚持,让他们的脸上越来越多了笑容和自信,几乎每个人都有自己可以依赖的客户群,早市儿见证了这些坚持辛苦、奋斗拼搏的人们,你能说他们没有成功吗?
   最早那个常卖豆腐的“17岁的小男孩”如今已经靠自己卖豆腐娶到了媳妇。现在还是那个豆腐摊已经被那个“小男孩”雇人来经营了。这是个山东大哥,风趣滑稽,自己创造了一套顺口溜,用山东普通话唱着:
   大爷大妈买豆腐,健康长寿多孙多福,
   大姐大嫂买豆腐,苗条、白净又美容,
   大叔大哥买豆腐,强肾健体老婆都说中,
   大家都来买豆腐,我好早点回家陪媳妇。
   哈哈的笑声中,早市儿没结束他就收摊了。
   对面是个卖卤水豆腐的大叔,他只是那句嗑:“卤水点的大豆腐,啊!”那个“啊”字,加重语气。他除了大豆腐,还卖水豆腐。因为老伴儿喜欢吃水豆腐,我常买。两块钱一小铁盆,倒在塑料袋,然后再加上一平铲,我常常要喊:“大哥,够了,吃不了。”他总会实诚地说:“自己家做的,多给点没事。”
   卖着卖着,豆腐摊儿变成两个了,隔了没多远和他长得一模一样的儿子也支起一个摊儿,经营干豆腐、素鸡、豆皮。去年一看这个老哥竟然租了一个板房,豆腐摊儿变成一个店铺,全家人,老婆、儿子、儿媳妇一块经营,老大哥成了老板,经营的项目也多了油条、大饼、菜丸子。有一次我又去买水豆腐,老大哥和我说:“大妹子,现在成本太大,不能像过去了,啊!”我说:“老兄恭喜你事业大发展,是要成本核算了,没关系。”我花了四块钱买了两碗和过去一碗一样多的水豆腐。说心里话,我没有怨言,真的看到这一家人从小到大的发展,这是他们的事业,也是他们一家人的生活。
   八年了,许多摊位上的老板都成了我的好朋友,至少是熟人了,无论是卖水果的夫妻、卖菜的小两口,卖调料的老弟、卖鱼的老头儿,说实话他们都很喜欢我,一是因为我买东西买好的,不怕贵,二是我不大讲价,也不抹零,我觉得他们一年四季太不容易,夏天顶着太阳,冬天不畏寒冷,半夜批发回来东西,早上五点钟上早市儿,真是不容易。有时路过他们的摊儿,他们总是热情的招呼着,时间久了不买都不大好意思,总会象征性的买点。
   今年夏天,我到卖调料的老弟摊儿上买生姜。这个老弟原来是摆个地摊儿,铺了一块帆布,上边摆着姜、蒜。几年过去了,摊儿变成了一个三个轮的“倒骑驴”,上边铺个大木板,摆着各种调料,还有虾皮、海带、干菜,经营项目明显增多了。可这个老弟却还是一身不变的打扮,一顶本山帽,一身布褂子,家做的布鞋,一副套袖,半截的围裙上有两个装钱的口袋。这人清瘦、长得很黑,不如说他晒的很黑,眼睛很大,五十多岁的样子,他从不多说话,也不和你笑,买不买你自己决定,就是一角钱,也一定要下来,从不抹零。可时间长了,我还是知道了:他一个人在沈阳做生意,租了一间10平米的小屋,即是卧室也是仓库。八年了,这样一个男人是怎样坚持下来的呢?
   这天,我买了一块姜7元钱,我给了他50元,他一边找钱,一边笑着说:“大嫂,告诉你一个好消息,我儿子考上大学了,是师范学院。”他咧着嘴不好意思的笑着,我一听,打心眼里为他高兴:“老弟,你真了不起,就靠你买调料,培养出一个大学生,恭喜你老弟,真为你高兴啊!50元不找了,就算和你一起高兴吧!”这个男人听了我的话,一脸地通红,不依不饶,非找给我钱,最后我还是没有接他找回来的钱,快步走了。
   我心里太多的感慨:这是一个靠劳动吃饭的好男人,他是太激动了,不然凭他的性格是无论如何也不会告诉我的,我真为他高兴。以后这调料一定要买下去,他还要供一个大学生啊!
   我还没有缓过神来,身后传来我熟悉的歌声:
   “大爷大娘帮一把,
   大叔大姨给一块,
   大哥大嫂给一毛,
   你们都是大恩人,
   我一辈子不会忘了你!”
   他的嗓子很好,堂音很足,唱的很凄凉!人们自动给他坐着的四个轮子的方块平板车让出一条道,两边的人,一角一块的给他投钱,好多熟悉他歌声的大妈、大嫂,有的赶紧跑过去、有的绕着走,好像见到瘟神一样。也有人私下议论:“别看这个瘫子,一上午开车跑几个市场,一个月都赚上万块钱呢。”还有人说:“他这样赚钱,太容易,我是不会给他的。”有的声音很大,低矮处的残疾男人听惯不怪了,眼神充满不削,依旧唱着、走着。
   低头看着眼前半米见方小平板车上这个40岁左右的男人,他长得很壮,上身很发达,光着膀子,黑油油的肌肉疙瘩,屁股以下穿一个制服裤头,系着皮带,一条很细的小腿从后背挂在脖子上,一个像孩子似的小脚丫搭在脸旁,另一条很细的小腿盘坐在板车上,翘着另一支发育不正常的小脚丫。
   这个男人的脸,长得仪表堂堂,很男人、很英俊的那种。我总试想他站起来一定是一个英俊的美男子。我多次给过他10元钱,后来时间久了,听到不少说法,可不知道为什么?我不躲着他,我想不管怎么说他还是个残疾人,他每次乞讨到我身边我还是把1块钱,扔进他挂在脖子下那个脏兮兮的圆桶包里,他会没有表情的点一下头。他用两只手拄着两个小棍,像划船一样滑动身体下的板车。有人说:“他有老婆、有孩子。”
   直到有一天,我看到他用健壮的胳膊支撑身体,上了一个小型的面包车,穿好衣服,熟练地把车开走了,我才感到人们说的,他很有钱。但是,他的背影,他的歌和他不屑一顾的眼神都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我只觉得这样一个男人能撑起一个家,就是英雄。
   我拖着菜车前行,两边卖菜的、卖水果的,卖粮食的老板向我善意的打着招呼。卖菜的年轻夫妻看到我来笑着说:“阿姨,买点啥啊?”我说:“先逛逛,回来买菜。”他们笑着点头。对面是卖鸡和鸡杂的小两口,几年来靠这个生意,买了房,买了车。靠自己的双手创造生活,改变世界,在他们身上让我感到:吃苦耐劳果然是人生最少不得的品质,心里对他们充满了敬意。因为不吃饲料鸡,赶紧匆匆走过。
   这是一个椭圆形的市场,走到头,大部分都是农民临时来做买卖的,大多是自己园田地的小菜:如小白菜、韭菜、紫茄子、豆角,香菜、芹菜……都很新鲜。他们在地上铺块塑料布,上边摆些少量的菜。
   有几位都是七、八十岁的老大娘,盘腿坐在地上卖菜,她们仰着头看着我说:“买点吧,没有一点化肥,下锅就烂,新鲜,好吃啊!”不知道为什么?我听不得老人家颤抖的话音,看不得老人家乞求的眼神。有时已经买了,就又买一份,要找回的毛八七的也就算了。不知道为什么?看着这些和妈妈一样年龄的人,心里总会柔软起来。我想我也快老了,可能还没她们这种能力和勇气做这样的小生意,真是不容易。
   突然想起这两天前,微博上的一句话:“父母陪着儿女长大容易,儿女陪着父母养老太难。”他们的孩子能看得了这些老人,在寒风中卖一点菜,赚那么一点钱吗?
   本来想买点肉,于是绕回卖肉的摊位,还没站稳就听摊位里边有人说话:“小泥儿,就买他家的,今个肉好啊。”我抬头一看笑了:“唐大哥,你怎么成了卖肉的中介啊?”他坐在肉摊后的椅子上说:“走累了,在这歇会,反正一个人,溜达呗。”我奇怪的问:“大嫂呢?不要你啦?”老唐吸着烟说:“孝敬孙子去了,星期六才回来,现在不是孝顺老的,而是孝敬小的,世道变了,反过来了。这不,一个人溜达完了,吃个早餐,再回去。”我买完了肉和排骨,和老唐打招呼说:“唐大哥,你这招真好,锻炼身体、吃早餐、逛早市儿,一石三鸟啊!我得走了。”
   往回返时,走早市儿的另半圈,两边便是花鸟鱼虫,杂货、五金、袜子、帽子、裤头等小商品,我又买了心相印10卷一包的卫生纸,比超市里便宜3元钱。买了两包花土2元钱。又买了10元钱阿玛尼的辣白菜,谁让咱就喜欢好这口呢。
   回来的路上,给王子买了5斤康贝尔的葡萄,这是他好的那一口,从葡萄下来,每年都要吃到结束。再买上几个地瓜,几头大蒜,4棵大葱,10个咸鸭蛋。划啦划啦,装满了一大菜车。
   我带着一路的风景,看到早市儿慢慢地变化,感悟着年轻人拼搏事业的发展,分享着人们对生活追求的五彩斑斓,拉着我那一车满满地收获回家,家里还有一个偏瘫的老伴儿等着我帮忙起床,洗漱,吃早餐,听我分享早市儿上看到的一切,对于他来讲,外边的世界总是精彩的。
   蜗居的生活总会给人带来倦意,而每每早市儿上唯美的故事、重温心里那份熟悉,那些现实而琐碎的生活,终有人创造了新的风景,也有人消失在风雨之中,不管怎样,生活无法停止匆匆的脚步,因为新鲜和希望总在路上。
  

共 5283 字 2 页 首页12
转到
【编者按】从小视野里看大境界,从一个普普通通的市井“早市儿”里读解众生态,且生活气息浓郁,时代动感丰满,形象个性鲜明,足见得大散文不亚于小说,能造就自己应有的艺术魅力。改革开放十年后的上世纪80年代,散文被推上了适应新时代的风口浪尖,随之,各种以“大”起眼的散文流派纷纷崛起,但,总的目标是一致的,告别花前月下,告别鸳鸯蝴蝶,告别象牙塔,与生活的真实结合,回归生活的原生态。只是,任何改革都是需要格外努力的,目下散文步履维艰,足见得任重道远啊。本文通过“早市儿”这个生活片段,用质感的众生相,附加画外音的随感,把社会某个层面的形象以及内涵充分体现了,具备了小说的部分特征,却不失散文的语言风格,其立意之大正是我们大散文努力的创作方向。推荐阅读。编辑:碎月岁月【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1510210022】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1 楼        文友:秋绪        2015-10-20 21:44:45
  文章生活气息味浓,手法幽默风趣。折射出了社会生活的一角。问候大姐安康!
我以我笔写我心,轻描淡泻酬知音。
回复11 楼        文友:小泥儿        2015-10-21 09:13:10
  谢谢老师的鼓励,写文章还得想你好好学习,我是个新手,在老师的不断教导下才进步一点点,我会继续努力。
12 楼        文友:独上月楼        2015-10-21 00:21:37
  每每读到这样接地气的文字,都会有一种感动,在眼前晃动的已经不是文字,而是文字构成的人生百态,芸芸众生的生活画卷,有的让人心疼,有的让人欣慰,有的让人纠结,更多的,是对每一位靠诚实劳动支撑起生活大梁的普通人的尊重和怜惜。
   说到底就是一个字,善!
   善良的小泥儿啊,真的让人爱不够!
   可是,小泥儿,你拒绝长袖的专访就不对了。因为,专访的是您,反映的却是雀之巢巢友的为人和为文,难道,您不愿意为社团做贡献吗?长袖做了许多功课,希望您能接受专访,却被您一口回绝,结果,没有完成当月专访任务,造成了社团论坛丢分,小泥儿,这似乎是您不对哦?
   以您的善良,帮社团一下,接受长袖的专访,好吗?算月楼求您啦!
“小鸟虽小,可它玩的却是整个天空。”——致江山新雀之巢
13 楼        文友:小泥儿        2015-10-21 09:21:56
  月楼姐姐谢谢你在子夜为我留下评论。每次都很感动,也是我写下去的动力。谢谢你对我的肯定和关爱,月楼姐姐我不是不听话的人,可是这件事我真的不想做,我只想做一个雀巢窝里的一粒泥土,不想到浪尖上,也不想再爬山顶,接受的表扬鼓励已经太多了了,你就叫我安静写作,做点力所能及的事吧,我也求你了,你会答应的!
   长袖老师,我已经真诚的道歉,并寄了一本书略表歉意,她已经原谅了我,这是好几个月以前的事了。
做一张有字的纸,努力让上边的字有价值,因为纸寿千年。
14 楼        文友:杨柳依        2015-10-22 11:47:33
  恭喜小泥儿姐姐的文章获精。姐姐的文章越写越棒了,赞一百个!
热爱文学和音乐
回复14 楼        文友:小泥儿        2015-10-22 12:01:00
  谢谢老师的鼓励,平白直序的文章,没好词描述,真是差的太远!
15 楼        文友:含笑花        2015-10-24 20:42:23
  小市场,大世界,社会中最普通的一个角落。文章特别接地气,不愧为精品。学习了。
位卑言轻布衣身,我以我笔写我心。
回复15 楼        文友:小泥儿        2015-10-25 09:06:12
  谢谢老师的鼓励,我才学习写作,请多指教。
16 楼        文友:风中的云儿        2015-10-24 22:58:16
  充满生活情趣的文字,若非细致入微的观察力和敏锐的感悟力,还有善于发现美好的心灵,是写不出这样生动的好文章的!向你学习!祝好!
因为懂得,所以慈悲。
回复16 楼        文友:小泥儿        2015-10-25 09:07:37
  谢谢云儿老师的鼓励,听到你的表扬真的好开心,不过还得好好向你学习啊,喜欢你的文章!
17 楼        文友:新雀之巢        2015-10-25 05:01:24
  新雀之巢,风景这边独好。
   抚慰心灵,擦亮心窗。
   倾心于审美和静观的写作,聚焦于心灵与情感的缠绵。
   或许文学的光亮并不耀眼,但“即使灯光如豆,也能照亮人心的隙罅,照亮思想的表情。
   精神的欢愉,会使灵魂有光,会使天地温暖,会使生命芬芳。
   让我们心相抵,手相携,一起在蓝天中飞翔。
   祝贺,您的精品美文已由新雀之巢文学社团悦赏典藏。
   感谢您赐稿新雀之巢,祝写作快乐,诸事吉祥!
鸟总是与梦想有关,因为它们在碧蓝高远的天空中飞翔;鸟总会被人们与天堂、神灵联系起来,因为它们有凌风的翅膀,是天空的灵魂。
回复17 楼        文友:小泥儿        2015-10-25 09:08:45
  谢谢社团的关注和鼓励!
18 楼        文友:晓文        2015-10-25 18:06:52
  读散文,大多数人是为了获得情感的慰藉和心灵的冲击。此篇散文如是。
   有着烟火味的文字,读起来很温暖!
   问好小泥儿老师,顺祝秋安!
恰好你来,恰好我在。
回复18 楼        文友:小泥儿        2015-10-25 18:16:19
  谢谢老师的鼓励,学生当继续努力!才学写作!
19 楼        文友:落霞与天使齐飞        2015-11-11 12:16:30
  感谢文友赐稿,您的此篇文章已被新雀之巢文学社团的微信公众账号选择推送给文友共赏,请关注我们的微信公众账号“quezhichaorongshuxia”后在可“查看历史消息”中查看,您也可以将此文转发至微信朋友圈让更多朋友品读。欢迎登陆 http://www.duyao001.com 安装毒药App,参加毒药写作节的“影评争霸赛”和“小说大赛”。
仁者乐山山如画,智者乐水水无涯,从从容容一杯酒,平平淡淡一杯茶。
回复19 楼        文友:小泥儿        2015-11-11 12:48:10
  你好落霞老师,我已关注毒药,可是由于我对网络的无知,投稿几次都发不出去,因为那个照片也不会发,心想就算了。另外我想问老师在巢里发过的文章,能参加毒药小说赛吗?
回复19 楼        文友:小泥儿        2015-11-11 12:49:18
  谢谢老师一直以来的关注和鼓励!
20 楼        文友:落霞与天使齐飞        2015-11-13 11:46:31
  只要自己有版权的作品都可以参加毒药写作节大赛的,请加我微信250128644,我告诉你怎么投稿:)
仁者乐山山如画,智者乐水水无涯,从从容容一杯酒,平平淡淡一杯茶。
回复20 楼        文友:小泥儿        2015-11-13 17:52:28
  我加了老师,谢谢给你添麻烦。
共 22 条 3 页 首页上一页123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