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短篇 >> 情感小说 >> 检察官办案札记之千里追踪硕鼠

精品 检察官办案札记之千里追踪硕鼠


作者:海滨 童生,898.39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6233发表时间:2015-11-10 14:29:54
摘要:黄小彬转业到检察院后,最终担任了检察官,在历经检察工作的过程中,办理了一批案件,札记从中记录了办案的精彩过程。


   “啊咿吔……右手放在嘴边,能把太阳喊出来;左手托起背篓,能把瑶山背起来;心中装着情缘,目光充满期待。啊咿吔……
   “啊咿吔……瑶家的阿哥放单排,静静地等待山歌丢过来,丢过来。花巾轻轻一摆,能把彩云牵过来;耳环叮叮一响,能把瑶水引出来,脸上绽放喜悦,头上鲜花盛开。
   “啊咿吔……瑶家的阿妹坐山寨,静静地等待山歌唱过来,唱过来。啊咿吔……啊咿吔……啊咿吔……”
   清脆的歌声有如碗中的美酒,唱的黄小彬心里如痴如醉。
   看看时间,已经十一点多了,想想自己还有任务在身,不能久留,黄小彬连忙走到李立身边,拉着他去向果敢等乡亲们告别。
   黄小彬向长者道别后,再向果敢道别,最后走到刚刚唱完山歌的洪秀面前,对她说:“你的山歌唱得真好,如有时间,我还会来听你唱山歌。”
   篝火映照得洪秀脸庞红扑扑的,少女落落大方的伸出右手,拉住黄小彬的手,对着他的手臂轻轻地咬了一口,转身就朝楼上跑去。
   果敢哈哈大笑,一面用手指点点小彬的额头,弄得黄小彬莫名其妙。
   两人借着月光告别了瑶寨,踏上返回乡里的小路。路上,李立告诉黄小彬,洪秀咬他一口是瑶族人表达爱慕之意的方式,少女向你示爱。黄小彬的脸被水酒弄得本来就很红了,听李立这么一说更是像个红脸关公。
   两人回到招待所已经是午夜时分了。龙副科长还没有睡,还在焦急地等待着他们此行的结果,当得知他们今天的情况,龙副科长也兴奋起来,三人又做了一番研究,确认虽然暂时没有抓住张云明,但是他也还没有发现被追捕,这两天应该还会回来,但是哪一天就说不准了。
   看看时间不早了,黄小彬让大家都休息:“我们就守株待‘鼠’,等他自投罗网。”
   山区的月亮渐渐向西垂落,东方的启明星已经闪闪发光,夜莺偶尔发出几声啼鸣,大地重又回归寂静。
  
   第八节十五的月亮十六圆
  
   第二天一大早,黄小彬被一阵急促的敲门声惊醒,打开门一看,是服务员阿娇,她气喘吁吁地对黄小彬说:“快,那个人回来了。”
   不用解释,黄小彬知道是张云明露面了,于是急急穿好衣服,一面敲响隔壁龙副科长的房门。李立、龙副科长很快来到黄小彬门前,黄小彬叫阿娇马上回去,盯住张云明的房间,以防他走了,他和龙副科长、李立立即检查携带的逮捕手续和枪支、手铐,紧接着来到了前排3号房间,看见阿娇在门口专注地四周环视着。
   黄小彬三人推开了门走了进去,只见一人背对房门正在摆置一件衣服,头也不抬。黄小彬走到跟前对那人说:“你叫什么名字?”谁知那人根本不理,仍然摆置着他的衣服。黄小彬于是走上一步,一手摸着腰间的手铐,一手拍拍那人的肩头。那人回过头来,用惊讶的眼光看看黄小彬,仍然没有回答。黄小彬再次问道:“叫什么名字?”
   那人迟疑了一下,用黄小彬听不懂的语言回答了一句什么。站在身后的李立倒是听明白了,用当地话又问了一句,那人转过头和李立攀谈起来。黄小彬一听:“不对呀,张云明怎么会讲当地话?学得也太快了吧!”
   李立和那人说了几句后,对黄小彬、龙副科长说:“这人可能不是我们要找的人。”
   “怎么?难道我们追了那么久的人居然不对版?”黄小彬急忙走到门口,一看,阿娇仍然认真地守在门外。黄小彬叫她进来看看是不是他说的那个人。阿娇跟着黄小彬进了门,对着那人一看:
   “哎,怎么不是那个人。”阿娇自言自语道。
   “不是他?”
   “我刚才明明看到的是那个人呀,马上跑去通知你们的。怎么会不是?……”阿娇懊悔地说。
   李立马上问房间里的那个人:“刚才有人进来没有?”
   那人说:同房间的那个北方人进来拿了一样东西就走了。也就一分钟的时间。
   原来,就在阿娇看见他进门后到后面叫黄小彬的那一会儿功夫,张云明进屋没有停留,拿了东西就走了。等阿娇回来时,他已经不在屋里了,恰恰就是服务员没见到的空档儿。
   一听那人说完,黄小彬马上问服务员:“出去乡镇的道路有几条?”
   阿娇说有三条小路,一条朝东、一条朝北,还有一条朝西。
   黄小彬马上对龙副科长和李立说:“这样,我们一人朝一条路去追,先跑步前行十分钟看看能不能追上,然后再折返回头观察行人。好吗?”
   两人同意,三人立即朝不同的方向不约而同地跑步前进,那一瞬间,军人训练有素的素质即刻体现出来。
   半个钟头后,三人汗流浃背地回到了招待所,不用问,一看表情就知道白跑一趟。
   看到两人这个表情,黄小彬有点惭愧地对他们说:“真不好意思,让你们辛苦了。”
   两人摆摆手,说:“这也是我们应该的。”
   想想刚才两人的反应和表现,黄小彬问道:“你们好象当过兵?”
   龙副科长、李立这才交代了自己的老底。原来龙副科长当年在41军当兵,参加了中越自卫反击战,由靖西出击,转业后就留在了德保检察院。李立虽然没有当过兵,但是,反击战时作为民兵大队长,也上过前线。原来这些天大家呆在一起忙于工作,压根没时间了解对方,这一会儿反而给了大家一个彼此了解的机会。
   这时,三人才注意了时间,也就是八点来钟,赶圩的人们才刚刚上市。三人话题转到了张云明跑到哪里去了上。
   黄小彬从公文包里掏出一包《刘三姐》,递给吸烟的龙副科长一根,点燃后,各自低头思考了一会儿。李立最先抬起头,说:“很可能他发现了我们在找他,溜了。”
   龙副科长说:“不会,如果他知道我们在找他,他就不会回来了。”
   黄小彬又抽了两口烟,然后胸有成竹地说:“我认为龙科长说的有道理。”接着说:“我们可以看看他留在招待所的无非是一些洗漱用具等不值钱的东西,他如果发现我们在追他,还会为了这几件东西跑回来吗?不会。
   “那么他怎么回来了又走了呢?答案只有一个,就是和我们一样,昨夜是在山寨度过的,今天一大早回来取几件东西,然后再到别的地方去了。
   “那么会再去哪里?这是我们要分析的问题。”
   黄小彬接着又点燃了一棵烟,说道:“我认为他可能就没有离开镇上。”
   看着李立怀疑的眼光,黄小彬接着说:“你们看,从我们接到服务员报告到发现对象搞错了出去追,也就是几分钟的时间,按照行人的行走速度,最多也就是走出去二百来米,而我们跑步的速度应该在五分钟内超过500米。可是,我们都跑了有十几二十分钟的路程,起码也有三、四公里远,可是,并没有见到他的影子。他难道会飞吗?”
   李立点了一下头。黄小彬接着说:“只有东、西、北这三条路,而我们都有人在追,却没有见到他,可是他并不知道我们在找他。他在明处,我们在暗处,他并不认识我们,所以他故意隐身的可能性不大,最有可能的是他到了哪个熟人的家里。这样,我们不可能每家每户都去搜,那样反而可能会真的打草惊蛇。
   “从他还没有退房来看,他还没走,应该还会回来。因为他要出山返回县城首先要经过供销社门口,不交钱退房供销社的人发现而不会让他走,他不会冒这个险。今天的客车还没有到,还有几个小时的时间,他可能会利用这个时间去干点别的事情。所以,我认为不要急,‘再坚持最后五分钟’。”
   “再坚持最后五分钟”那句话是借用电影《南征北战》里面的台词,意在调侃一下紧张的气氛。
   听黄小彬分析得有道理,龙、李两人也吐了一口气,大家才感觉到肚子饿了,嚷嚷着去吃早餐。
   整个上午三人都在房间里度来度去,小彬和龙副科长一人一支烟的来回递送,李立则一会儿站起来,一会儿躺倒在床上,坐立不安。
   黄小彬虽然是这样推理的,但是,其实三个检察官都清楚情况随时都会发生变化,谁都不能保证推理的结果就会是一个最后的结果。因此,嘴上不说,内心一个比一个着急。
   外面还有一个人和他们一样着急,那就是阿娇,因为她的疏忽让大家空喜一场而后又焦急一场。尽管检察官没有埋怨她,但是,她自己内心却在自责:都是我离开了位置才使那个人跑了。后来尽管她没有听见小彬的分析,但是,她还是十分肯定地认为那个人跑了,她还在抱着一线希望,希望那人会意外地出现。因此,她在大门口来回走着,眼睛在街上巡视着每一个往来的行人。
   也不知道她烦闷了多久,大约十一点半钟时分,阿娇眼睛猛的一亮,她似乎真的看到一个人往这边走来。这回她不敢再大意,用手揉了揉眼睛,再看看,确实正是那个住店的人,是大家要找的那个人朝这边走来,她真不敢相信这是真的。心里想:这个人怎么像个鬼,变化多端,一会儿消失的无影无踪,一会儿又像从天而降。她屏住大气,直到那人走到了她的跟前,她也没敢吭一声。
   谁知那人径直走到她跟前,对她说:“服务员,我要结账退房。”
   阿娇灵机一动,对那人说:“你先到房间等着,我去拿账本。”看到那人走进了3号房间,阿娇连忙对柜台前的一个同事说:“你给我盯住3号房间的那个人,他没有结账,不要让他走。”同事答应了,阿娇拔腿就往后排客房跑去。
   很快,三个检察官随着阿娇推开了3号房间的门,阿娇指着坐在里面的那个人:“就是他。”
   黄小彬走上前看了一眼那人,问道:“你叫什么名字?”
   那人小声地回答:“于得水。”
   黄小彬看到那人低着的头,听见他的北方口音的“余德水”,再看他满脸胡茬子,已经确认面前的这个人就是张云明,于是口气坚定地说:“你不要再骗了,张云明。”
   听见这个叫法,那人脸色顿时大变,没有辩驳,低下了头。
   “你回答我,是不是叫张云明?”
   “你们都知道了,还用问吗?!”
   “哪里人?”
   “河南淮阳人。”
   黄小彬抖出《逮捕证》对张云明说:“我们是黄水县检察院的,因为诈骗罪你被逮捕了。”“咔嚓”一声,手铐铐住了张云明。张云明哆嗦着手在《逮捕证》上签了字,“明”的拐角处仍然画着圆圆的“月”。
   三位检察官谢过了供销社同志和阿娇,将张云明押到了东凌派出所,找了间房间,一面电告德保检察院,一面对张云明作第一次审讯。
   面对两地检察官,张云明如实交代了他的犯罪过程。
   两年前,身为淮阳县城关粮管所保管员的张云明看见同事们一个个都走上了领导岗位,十分羡慕。但是,由于自己的工作能力和工作态度不好,提拔所领导总是轮不到自己,所以就想另辟蹊径,辞职下海经商。心想凭我的本事不会赚不到钱,我要让你们刮目相看。于是,辞职开办了一家“陈国粮贸公司”,自任经理,专门开展粮油经营生意。但是,由于粮油市场国家还没有完全放开,自己做起生意才知道钱不好赚。公司没有资金,没有人手,只有自己提个皮包东跑跑,西走走,很难找到业务,到头来房租、水电费倒欠了一大堆。今年春天,公司所在的街道停了他公司的水电,并声明五一再不交钱将收回房子,赶他出门。
   去年冬天他在开封市跑业务的时候,在夜市上认识了一个女人,听说张云明是做粮食生意的,当即求他带自己和他一同做生意。张云明想,反正需要一个帮手,何况又是一个年轻女人,虽然我也没挣到钱,但是,她自愿跟我的,说不定很快可以挣到钱,给她一些就是了。于是,两人一瓶白酒下肚,达成默契,狼狈走到了一起。
   两人结伴后,张云明不敢带她回淮阳,只是三天两头到开封见一面,一见面就住在一起。时间长了,张云明才知道她的名字叫汪梅,是开封马道街人,83年“严打”时因为流氓行为被送劳动教养三年,才出来时间不长。尽管知道了汪梅不是正经女人,但是俩人一来二去已经如胶似漆离不开了。
   到了今年春天街道上要赶走陈国粮贸公司,张云明才把生意不景气的事说给汪梅听。汪梅眼珠子一转,对张云明说:“活人能叫尿憋死么?你做生意的脑经也太死了,你就不能活套点?你想,我们没有资金怎么能做成大生意?要想有资金只能采取灵活的方法,俗话说:‘马无夜草不肥’。”
   “灵活?怎么个灵活法儿?”张云明想听听这个女人有什么高招,问道。
   “我不爱学习,但是,《三侠五义》等小说经常听说书人说。过去的神偷侠客要盗取哪样宝贝,大多采取‘偷梁换柱’、‘声东击西’、‘瞒天过海’等手段。现如今我们也可以用这些招数搞点钱来做生意呀。”
   是呀,我怎么就想不到这一点?光想通过正当手段发财。张云明忽然发现眼前的这个女人还不简单。汪梅告诉他是在劳教所劳动教养的时候,一些专门以诈骗为生的女惯犯教她的。
   既然话已说明,汪梅索性告诉他就在粮食上做这篇文章。两人商量了几天,张云明想到了在跑生意的时候得知安徽亳州双沟镇酒厂急需大米的事情。他对汪梅说在黄水县粮食单位有关系,可以打个电话问问有没有大米。如果有大米,那么就可以采取“瞒天过海”的方法,用假手续做成这笔生意,套取现金。两人觉得可以试试。

共 35525 字 8 页 首页上一页1...345678
转到
【编者按】小说从黄水县下属彭店乡粮管所发生重大诈骗案切入主题,通过抽丝剥茧的方式一步步确认犯罪嫌疑人,检察官千里追踪终于将犯罪嫌疑人绳之以法,硕鼠归案,文章也划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小说着力塑造了新任检察官黄小彬心思缜密,有勇有谋的光辉形象。在追踪犯罪嫌疑人过程中,他目光如炬,不放过任何蛛丝马迹,发现鼠迹之后,主动出击,紧追不舍,终于将诈骗倒卖国家粮食的巨大硕鼠缉捕归案。作品情节曲折,一波三折,人物描写细致入微,推荐阅读。【编辑:上官欢儿】【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015111019】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上官欢儿        2015-11-10 14:32:01
  问好海滨老师,感谢您对江山短篇的支持。这几日因为个人身体原因,作品编发拖延了,欢儿跟您说声抱歉,请多多原谅!
上官欢儿
2 楼        文友:海滨        2015-11-11 15:30:29
  欢儿老师辛苦了,谢谢你的褒奖与劳动,我们都是江山人,我对像你一样无私付出劳动的笔者,感到特别敬仰,希望以后继续帮着和支持。
   海滨
共 2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