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荷塘月色 >> 短篇 >> 传奇小说 >> 【荷塘】神仙的那点事(小说)

编辑推荐 【荷塘】神仙的那点事(小说)


作者:香随风飘 举人,3147.9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6590发表时间:2015-11-12 12:21:37
摘要:大浪淘沙,几多沉浮,最后三教合并,延续了中华民族的文化,使中华民族在历史的长河中,一直光芒璀璨,傲立于世界的巅峰。


   老君听到这里,连忙说:“师弟说的有理,但是,我们如何才能亲身教化?”
   元始天尊说:“三界之中,人界为中心,乃是重中之重,人界乱,则天地两界不安宁,若无人界,何来天地?故此,先教化人,才是根本。若人界思想统一,万法归于一统,则可安宁矣。”
   通天教主听到这里,不耐烦地打断元始天尊的话语:“你讲了半天,还是没有说到具体方法。”
   元始天尊一脸正色地说:“具体方法嘛,那就是我们必须下界重新投胎做人,改变面目,然后以无上智慧,广收门徒,传教于人世间,教化他们做人的道理,以及信仰理念和规则,使人间的每一个人,都能得到教育,才能使人心所向,众望所归,则天地安然,一切皆顺应天道了。”
   老君疑惑地说:“必须咱们亲自下凡?那岂不是要受苦了?”
   元始天尊说:“苦有何难?若是三教式微,才是我们更苦的事情。我们弟兄三人不妨打个赌,看谁的理念方法能够得到人心,让人推崇,成为正统。”
   老君与通天教主连忙说:“赌就赌,事实胜于雄辩,咱们兄弟三人一向互不服输,那么从今起,咱们以这种方式来再光明正大地比试他一场,谁是谁非,让世人进行评说吧。”
   说道这里后,三教主立书为证,然后分道扬镳,各自回去准备去了。
   谁曾想,他们弟兄们这一赌注,竟然造成了人世间的一场文化革命,以及思想解放运动,中国历史上第一场轰轰烈烈的文化大爆炸开始了,这就是“百家争鸣”的由来。
  
   十六、老君下凡
   话说,三教主订立“教化人间”的方案之后,太上老君作为大师兄,生怕自己输于师弟,于是,使了一个奸心眼,急忙赶回兜率宫,匆匆安排了一下之后,就立即下凡,转生于人间。他要赶在他的两个师弟之前下凡,这样就能及早地传道,就能广收门徒,造成很大的势力。
   于是,公元前570年的一个夏天,在楚国苦县的一个乡村里,也就是今天的河南省鹿邑县太清宫镇的地方,一个叫做“理氏”的农妇,生下了一个男孩。据说,这个男孩子,一生下来就会说话,并且是白眉白发,他指着院子里的一棵李子树对母亲说:“李就是我的姓。”。
   于是,一个叫做李耳的、也有人称其为老聃、老子的中国最伟大的哲学家和思想家之一,道家学派的创始人出生了。
   老子这个伟大的哲学家和思想家,他的故事、传说以及典故太多太多了。即使说上个三天三夜也说不完,专门写一部书也需要几十年。到如今,有中外无数学者,专门从事研究老子的人,他们穷其一生,也对老子的有些事情解不开、研究不透彻。
   实际上,其实很简单,我们只要记住一点——他是太上老君转世的就行了,然后,一切事情都就迎刃而解了。
   老子最主要的代表作就是《道德经》,据说是他过函谷关时,“以胡化佛”时写的。
   《道德经》内容涵盖哲学、伦理学、政治学、军事学等诸多学科,被后人尊奉为治国、齐家、修身、为学的宝典。
   道家修炼的最高境界为——仙,他是人类或者其他动物通过吸收天地灵气达到人道合一的境界,长生不死,永久驻世,青春长在。这是仙的追求,仙追求的是”天道”
   从此,人间的道家学派创立了,太上老君的目的也达到了。
  
   十七、阐教解散
   话说元始天尊与太上老君、通天教主定下了“教化人间”的方案之后,便回到了玉虚宫,召集了门下的弟子开会。
   当他把事情的来龙去脉说完之后,便接着说:“现在看来,天地人三界已经对咱们阐教带有疑惑和存在反感了,想当初的轰轰烈烈的日子已经一去不复还了。因而,我可以痛心地对你们说,咱们阐教一支独大的局面冰消瓦解了,我们失败了。当然,这里面固然有你们师叔暗中使坏的缘由,但是,我们应该看到,自己内里存在的不足之处,因此上,也不能怪怨太上老君的反叛。天道循环往复,事物欣欣向荣,一个时代的变化总要有它的缘由和信仰来支撑。故而,我们必须要适应这个变化,不能墨守成规。因此上,我宣布,阐教从此正式解散。”
   听到这里之后,弟子们都傻了眼,一个个人物赶忙都近前参拜下跪,恳求师父不要解散,再仔细斟酌一番,寻求解决的办法。
   元始天尊凄然地对他们说:“我的心意已决,你们就不要劝解了。你们现在已经是赫赫有名的人物了,你们也有自己的思想,也有自己的方法论,这么多年,你们一直拘泥于阐教的教义之中,我想根本已经不适应新时期的变革了,故而,在阐教解散后,你们可以自己寻求自己的前程,当然也可以开山立祖,成立自己的门派,也许会比师父更能发扬光大。”
   弟子们看到师父如此倔强,料定难以挽回局面,故而说声珍重,然后凄然道别,各奔前程去了。
   元始天尊把诸事安顿一番后,就带着白鹤仙童,下凡间转世为人了。
   这一拖延,结果就比太上老君迟了二十来年,于是,当老君开始闻名传道的时候,元始天尊才出生了。
   公元前551年八月,在鲁国陬邑昌平乡,也就是今天的山东曲阜,中国古代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出生了。
   这个人,就是孔子,名丘,字仲尼。
   据说,他的母亲叫做颜征在,他的父亲叫做叔梁纥。当时,他的母亲十八岁而父亲却是七十二岁了。由于年龄相差悬殊,两人为婚于《周礼》不合,于是夫妻在尼山居住并且怀孕,故而叫做“野合”。孔子出生的时候,头顶隆起像一座小山,而又因为其母曾祷告于尼山,因而取名为“丘”。
   这里可以看出来,这些圣人转世也不转相貌。元始天尊就是长得好像是两个头,抑或说脑门相当的大。
   孔子的一生,与老子不同。他的一生是颠沛流离的一生。而人家老子却安然稳固,是周室正统的图书管理馆的馆长。
   孔子对后世影响深远,虽说他“述而不作”,但他在世时已被誉为“天纵之圣”、“天之木铎”、“千古圣人”,是当时社会上最博学者之一。
   后世并尊称他为“至圣”(圣人之中的圣人)、“万世师表”,认为他曾修《诗》、《书》,《礼》、《乐》,序《周易》(称《易经》十翼,或称易传),著《春秋》。
   特别是《论语》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由孔子的弟子及其再传弟子编撰而成。它以语录体和对话文体为主,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言行,集中体现了孔子的政治主张、伦理思想、道德观念及教育原则等。
   《论语》与《大学》、《中庸》、《孟子》并称“四书”。通行本《论语》共二十篇。《论语》的语言简洁精炼,含义深刻,其中有许多言论至今仍被世人视为至理。而且古代,小孩进学堂第一个拜的就是孔子。
   他提出了“仁”的学说,即要求统治者能够体贴民情,爱惜民力,不要过渡压迫人民,以缓和阶级矛盾;其次他主张以德治民,反对苛政和任意弄杀。他的学说成为中国二千多年封建文化的正统。
   他兴办私学,突破官府垄断,扩大教育对象的范围,学生达三千人,贤良72人。
   他主张“因材施教”,教育学生要“温故而知新”,把学和思结合起来。
   六经:《诗》《书》《礼》《乐》《易》《春秋》都曾是孔子讲学的材料。他使得这些濒临灭绝的官学通过私家讲学流传发扬光大,从而哺育战国百家诸子,形成中华民族文化的光辉开端,这是孔子重大的历史功绩。
   儒家追求的最高境界为——圣人。所谓圣人,必须达到自身的品德与宇宙的法则融为一体,智慧变通而没有固定的方式。对宇宙万物的起源和终结已经彻底参透。与天下的一切生灵,世间万象融洽无间,自然相处,把天道拓展入自己的性情,内心光明如日月,却如神明般在冥冥之中化育众生,凡夫俗子永远不能明白他的品德有多么崇高伟大,即使了解一点,也无法真正明白他精神的边际到底在哪里。达到这种境界的人才是圣人。
   老子以后,道家内部分化为不同派别,著名的有四大派:庄子学派、杨朱学派、宋尹学派和黄老学派。
   在当世当时来讲,他们二人几乎不相上下。也就是说,元始天尊与太上老君比了一个“平局”。
  
   十八、出人意料
   事情总是出人意料,也有时候总是阴差阳错。
   当元始天尊他们师兄弟三人定立赌注,下凡比试的时候,他们想也没有想到,有二个人也暗中下凡,学习他们的教化方式去开宗立派去了。
   这二个人是谁呢?
   原来是混鲲祖师的弟子——接引道人与准提道人。
   有人会说,接引道人不是在西方研究教义吗?他怎么会平白无故地下凡到人间呢?
   原来呀,当元始天尊宣布解散阐教后,他的弟子们都各回自己的行宫,没想到惧留孙走到半道时,遇见了接引道人和准提道人。
   于是就把事情的来龙去脉都对这位师叔讲了。
   接引道人听了以后,顿时就灵光闪现,心想:如今人界四大部洲,众生善恶,各方不一,东胜神州者,敬天礼地,心爽气平,北俱芦洲者,虽好杀生,只因糊口,性拙情疏,无多作践。西牛贺洲者,不贪不杀,养气潜灵,但那南瞻部洲的人,贪淫乐祸,多杀多争,信念倒塌,是非不分。虽说封神以后,周室兴起,但是如今以历经数代,颓废异常,一旦劫数来临,不免要王朝更替,百姓涂炭。今元始天尊与太上老君及通天教主三人亲身下界去传教,一旦发扬光大,其美名则历代流芳。我如今研究西方教,总感觉有甚多不足之处,需待改进,何况封神以来,吸收了一些门下弟子,也没有一个精进之人,如是之情况,也好不担忧,为什么不趁此机会,咱也亲身下界转世,学那老君、元始之法,创立一个门派,岂不美哉?
   想到这里,接引道人便与惧留孙作别,然后对师弟说:“师弟呀,阐教是解散了,咱们这趟是白来了,不过还好,咱们知道了他们的想法和作法。师兄我想来想去,觉得如果让他们在人界大兴教派的话,咱们可是落后了,到时候,别说天界了,估计连人界也不会尊重我们了,由此,我决定下凡间也走一趟,我要创立一个门派,暗中跟他们比斗一下,也显得咱们这一门,不输于他们,你给师哥我看好宫廷,等我回来后再做定论。”说完话,就马上跟准提作别,不等准提说话,行宫也没回,则直接就下凡间转世去了。
   接引道人这一行动,则比元始天尊提前了十六年。
   于是,在公元前566年的这一天,古印度的迦毗罗卫城,也就是现在的印度、尼泊尔边境地区,国王净饭王的太子乔达摩悉达多出生了。他就是接引道人的转世化生。
   呵呵,接引道人也真是,他不知道是什么原因,竟然转世到了古印度与尼泊尔地区,这也真是个迷。后人也有的说,他是西方教,因此下凡也要下到南瞻部洲的西面,这种解释也只能说是差强人意吧。
   这小王子乔达摩-悉达多却也是个仙心泛滥、天纵奇才之人。后来王子独自静坐于一棵菩提树下,竟豁然功法圆通,得悟大道,人皆称其为“佛”,又尊其为释迦牟尼尊者。
   这释迦牟尼自此仙心荡漾,竟然创立出一个古今以来最为庞大的一个派别——佛教。也就是说接引道人修成金身,即如来佛主,属现在佛。后吞并西方教,成其佛教。
   哈哈,你看看,这真是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
   佛教追求修炼的最高境界叫做——“佛”,他是人类通过念佛或者说修禅达到涅盘,往生西方极乐世界,由于脱离了身体的缘故,所以可以达到佛说的无苦的境界,是一种高级状态的灵体,这是佛的追求,佛追求的是”灭”。
   而佛教主要讲述的则是“因果”。什么是因缘呢?因者是主要的条件,缘者是辅助的条件,主要的条件和辅助的条件都不具备的时候,就没有事物的存在。因此,任何事物的存在都需要具备主因和辅因。当因缘具备的时候,事物就存在;因缘不具备的时候,事物就消失。
  
   十九、山外有山
   当接引道人下凡跟准提作别后,准提道人就非常纳闷,他对大师兄的这种做法非常有意见。
   自己好在也是个响当当的人物,你大师兄遇事应该跟我商量才对,一直以来,无论什么事都是你做主张,我成了跟屁虫,几乎没有我说话的余地,这些我都忍了。如今,这么大的事情,你要另外开门立派,应该听听我的意见,哼哼,你却不等我说话,就像指挥佣人一般地让我看门,你去争功。这算什么呢?嘿嘿,与其这样,还不如我自己也立一个门派,也让你瞧瞧,究竟是谁有本事。
   想到这里,准提道长一打定主意,便有了自己的想法,那就是从今各奔前程吧。
   于是在宫中把西方教的教众管理得井井有条。
   等师兄创立佛教回来后,自己也没有打招呼,就独自下凡间创立门派去了。
   公元前的468年,在如今的山东省滕州市,我国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军事家,墨家学派的创始人墨子出生了。
   墨子,姓墨,名翟。他出身低贱,一生中除著书立说和教授门徒外,还参加过一些政治活动。墨子有著作传世,较能代表墨子学说和思想的有《尚贤》、《兼爱》、《非攻》。学说思想主要包括:兼爱,非攻,天志明鬼,尚同尚贤,节用,生活上奉行“以自苦为极”。墨家在战国时是一个重要的学派,与儒家并称“显学”。

共 33498 字 7 页 首页上一页1...34567
转到
【编者按】作者精通历史、神话、古汉语,以姜子牙传奇的一生为线索,串起天界、人界、妖界离奇曲折的故事,引人入胜。从商周而战国,从姜子牙封神、酒醉后泄露天机受到转世十世为人接受500年惩罚到刑满看到三教解散众弟子下凡转世创立诸子百家,仙界的凄凉让其顿悟遨游太空,天上人间不断地变迁发展,人间至此海内清平,一派繁荣景象。作者想象丰富,小说情节离奇,描写传神,语言洗练,可以看出作者有着丰富的历史、地里、文学知识,博古通今,有着极强的语言驾驭能力,寄托了对百家争鸣、万象更新美好和谐社会的赞美之情。精彩的传奇小说,倾情推荐共赏!【编辑:月挂疏桐】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月挂疏桐        2015-11-12 13:04:47
  感谢香随风飘老师赐稿,荷塘有你更精彩!
2 楼        文友:月挂疏桐        2015-11-12 13:05:42
  好佩服老师的架构能力!故事情节离奇曲折,引人入胜!欣赏学习啦!
3 楼        文友:月挂疏桐        2015-11-12 13:06:14
  祝愿老师创作愉快,精彩连连!
回复3 楼        文友:香随风飘        2015-11-12 15:03:24
  谢谢您的编辑,也感谢您的赞誉!
   好久没有发表文章了,好像脑子也不灵活了,手也有些生疏了。
   自从父亲去世以后,我便没有认认真真地去写一篇文章,当然除了那两篇回忆父亲的即兴之作。因为自己一直处于悲痛之中而不能自拔。好像是一下子就没有了灵感亦或者没有了创作的源泉。
   当然,时间是最好的疗伤圣药。半年多过去了,心里也慢慢地平复了许多,于是,在闲暇之余,便又有了兴趣,有了一些动力。因而,我便重复着一个文学人的爱好,也就习惯着在晚上的那静静地、温馨地时光中而打起了键盘,写下了自己的梦。呵呵。
   有了开始便会有继续,当然,我会一直地去坚持。
   希望为荷塘,为江山添香!
4 楼        文友:红叶摇秋风        2015-11-13 08:27:05
  拜读老师精彩小说,学习了好多知识。老师爱美和歌颂美的情怀让人钦佩,向老师学习。问好,遥祝顺康!
5 楼        文友:天龙        2015-11-13 13:54:32
  祝作者在荷塘写作快乐、佳作频出!!
6 楼        文友:酸梅子        2015-11-13 14:59:55
  问好!欣赏作者的想象力,打造完美的传奇故事。也促进对文中人物印象进一步了解和加深。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
共 6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