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逝水流年 >> 短篇 >> 情感小说 >> 【流年】荒城(小说)

绝品 【流年】荒城(小说)


作者:一朵怜幽 进士,10861.72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31177发表时间:2016-02-15 10:13:41

【流年】荒城(小说)
   小蕊是程红霞的丈夫花了两年的时间,奔走了好几个省才找到的。这个黑黝黝的说话有些腼腆的男人,领着那个有点怯生的小蕊来到曙光医院的时候,他所说的所有话里,我只记住了一句:没有了孩子和老婆的家,哪能算家?为了这个家,我所有的付出都是值得的。或许我是被他作为一个父亲的责任和担当感动了,并想起了我的父亲,才加深了对这句话的感知。所以,他说这句话的时候,我的眼前模糊了。
   见到了小蕊,程红霞起先愣了一会,看了看我,又看了看小蕊,最后拿着那张小蕊的照片对比了一下,抱着孩子痛哭起来。孩子有点不知所措,没有表现出欣喜,那些颠沛流离的经历已经刺痛了这个孩子的生长神经,需要时间和她父母的爱慢慢抚慰。
   见到程红霞的痛哭,想起唐薇薇离开前也有这样的表现,我明白她也要离开曙光医院,回归正常的生活了。就算她的病没能彻底根除,但这又有什么关系呢,小蕊回来了,他们的家完整了,家就是最好的精神良药。
   程红霞那天并没有立即跟随丈夫和小蕊回家,她对曙光医院还有307病房里的我们还是有感情的。那天晚上我和程红霞躺在一张床上,我们细数在医院的这些日子里相处的点点滴滴,彼情彼景,实在适合倾诉,但我还是没有对程红霞说出我的故事。虽然我和她的关系是近些年来比较亲近的一个,但却不想将她当作第一个倾听内心的人。程红霞那晚所说的话一直围绕着一个主题——亲情是人间最珍贵的情感,亲人是世间唯一不离不弃的人。和当初唐薇薇出院前说的那句话一样,看来即使我不对谁吐露真心,别人也能洞悉我的内心,我所谓的伪装,只不过是自欺欺人罢了。
   第二天早晨,蓝冰凌和周晓丽来送程红霞,周晓丽还送了一个小礼物给她。我却没有什么好送她的,我如是说。
   程红霞牵着我的手说:“和白黎你相处的这些日子,就是送给我的最好礼物。”这是她第一次叫对我的名字。
   我看着蓝冰凌,用眼神告诉他,我充当着小蕊这个角色,不管是对精神正常或是精神失常的程红霞来说,都是一个正确的选择。
   “好吧,我承认,在残酷的现实面前,有时候需要善意的谎言。”蓝冰凌显然是懂得了我眼神的含义,这让我想起我们第一次见面时,我问他是否记得挖洞的情景。能够通过我的眼神洞悉我的内心,我们的灵魂至少有过一次在虚拟的洞中相会过。
   程红霞也走了,我们307号病房更显沉寂。
   陆玲有一天问我:“你觉得接下来我们俩谁会先离开这个地方?”
   我考虑了一会,因为没有确切答案,所以摇了摇头。
   “当然是你了。”她很严肃地说。
   “为什么?”
   “因为你有感情牵绊,我没有,我要在这住到老。”
   “你没有感情吗?”
   “我不需要感情,感情会影响一个人的判断。”
   陆玲现在有自己的思维殿堂,曙光大概就是她大脑里构建的一个世界。
   “还未发生的事情,谁能预测得到呢?我现在需要的是深入。”我说。
   “深入什么?”
   “我自己。”
   现在的我,就如一潭长满水草的水,如果不能撩开那些水草,深入水下,又怎能发现潭底那些沉落的秘密。
  
   十一
   腊梅花开的时候,蓝冰凌折了一支送来,插在一个有着曼妙身姿的黑色亚克力花瓶中,放在了我床边的柜子上,和白掌相依偎。
   我凑到梅花前闻了闻,“什么意思?示爱吗?”
   “梅花的心中珍藏着一个只有我们知道的秘密不是吗?”他答非所问。
   明明不是伤感动情的场景,他的眼中却有几分泪意,或许是那隐约的泪光照亮了我心中某一小块阴影。我迅速拿出那本牛皮本,翻到最后一页,看着角落里的“L?B”,一些记忆碎片闪现而来——
   那是白雪纷飞的世界,一株开放得正好的梅花边,有一对男女相对而立,男人手中拿着一本封面很特殊的牛皮本,他深情地看着女人,递给她那本牛皮本,我不奢求你一下子接受我,但我希望你不要拒绝,认真考虑,看清自己的心,也给我一点机会。女人面露歉疚之情,沉思了一会后说,好吧,礼物我收下,但我不能给你承诺。
   抬头看了看蓝冰凌,用眼神向他发出询问。
   “嗯,L是我,B是你,这个牛皮本是我们的定情信物。”
   站在窗边背对着我们的陆玲说:“呵,电视剧里的桥段出现了。”
   来不及再回忆些什么,只觉得头疼欲裂,一阵眩晕。
   “白黎,你还好吧?”他伸出手来欲扶住我。
   我本能地退缩了一下,“你走吧,给我时间,容我想想。”
   “好,你别着急,来日方长,我会等你。”他走前朝着陆玲看了一眼,仿若在托付陆玲好好照看我,但是陆玲的表情冷漠,无动于衷。
   身体被禁锢在此,无论我怎样深入自己,却无法挖掘出什么。进入曙光医院这么久,第一次有亲近外面那个世界的欲望。我问陆玲,我该怎么办。陆玲的回答并无意义:遵从自己的心。我的心一片空蒙,如何遵从。
   我去找蓝冰凌,不管怎么想,他都是解开这谜团的最关键人物。悄悄地上楼,还是被周晓丽发现了,“白黎你去哪?”声音冷冷的,有点像班主任发现学生逃课时的反应。
   “我去找回自己。”
   “蓝医生应该在,你去吧。”
   莫名其妙,既然会放行,又何必阻挠。
   上到五楼的时候,看见过道上有个赤身裸体的女人在奔跑,后面跟着好几个追逐的护士。女人笑嘻嘻地说:“来抓我呀,来抓我呀!”气急败坏的护士在后面喊:“我说不行吧,这疯女人还得送回B区。”
   蓝冰凌像尊佛一样坐在办公室里,对着那盆白掌发呆。
   “你来了。”他没有抬头,未卜先知的样子。
   “我有事问你。”
   他的目光却依然停留在那盆白掌上,“你曾说过,人既然多情,花草岂能不知。”
   “我有事问你。”我加重语气。
   “你还说,曾被一盆绿萝感动。因为你写诗的时候,它用藤蔓手掌抚摸你的脸庞,盈盈而笑,一句话也不说。”
   “谁说的?”
   “当然是你了。”他终于起身,穿好外套,“去换衣服,我带你去一个地方。”
   “什么地方?”
   “出去就知道了。”
   当车驶出曙光医院的那一刹,我竟然有一种囚鸟出笼的感觉,这是我始料未及的,这说明我的灵魂深处对外面的世界还是热爱而眷念的,并非我想象的、我所说的那样不屑一顾,云淡风轻。
   “我们认识多久了?”我问。
   “五年。”这两个字从他的嘴里出来,沉甸甸的。
   “比我预想的要久。失忆前我们什么关系?”
   “男女朋友。”
   “轻易就能忘记的人,一定是从来就没来过心里。”
   “正因为入心太深,害怕失去,才会暂时封存在心里。”
   后来我们一直沉默不语,天空阴郁,行道树上黄叶飘零,路人行色匆匆,都加深了季节的伤痛。
   蓝冰凌带我去了我家,大概是事先通知过了,母亲和卢博达都不在家,但是茶几上有母亲做的糕点,还腾腾地冒着热气,蓝冰凌领着我去了花房,上次被我残害的花草,已经被重新移栽了,长势甚好。
   “为什么带我来这里?”
   “因为这些花草是我们过去那些时光的见证人。”
   “什么意思?”
   “这些花草很多都是我们在花木市场相中它,然后给它们安置了这个新家。”
   “我看你有精神错乱吧,花房是我和卢博达一起建造的。”
   “不是。不然你去问市场的大明。”他否定得很干脆,说出大明的名字,又不容我质疑。
   后来蓝冰凌将一盆玉兰搬到我面前,指了指花盆。我蹲下身子发现花盆上用油漆写了与牛皮本上相同的字母“L?B”。
   “都长这么高了。”他摸了摸树叶,发出光阴如梭的感叹。
   “等等,你是说我记忆错乱,将你与卢博达混淆,我所认为的和他有关的往事,其实是和你一起发生的?”
   “可以这样解释。”
   “那你的意思是我对卢博达的感情也是假的,其实是从你的身上转移过去的。”
   “这倒不是,你喜欢他在先。”
   离开家的时候,我拿了几块糕点,但后来我才发现此举是在有意识地抚慰母亲的心,我才明白,爱和恨是此消彼长互相牵扯的。蓝冰凌之后又带我去了一些地方,剧院,餐厅,公园,咖啡厅,用他的话说,这些地方都曾经留下了我们的身影。但我却一点儿也想不起来,唯一熟悉的剧院,也只依稀记得是坐在观众席上,看着父亲演奏二胡,母亲和卢博达唱黄梅戏的情景。
   回去医院的时候,路过殡仪馆,看到馆内的一个大厅正在为某位亡者举行追悼会,哀乐凄凄,花圈林立。我问蓝冰凌是否能进去看看,他用难以置信的眼神看着我,并未打算停车。我说是世人终究都会被抬进去,然后化作一捧骨灰,尘归尘,土归土。所以即使他有点不愿意,还是陪着我进去了,好在那天我们穿的都是黑灰色的衣服,不至于亵渎亡灵。
   一些来与亡者作最后告别的亲友神色凝重,而灵前的亲人已是泣不成声,亡者在水晶棺中安详深眠,外界的一切悲痛她已感知不到。献上白菊,围绕着水晶棺转了一圈过来,才发现亡者有些眼熟,抬头看看悬挂着的遗像,才发现亡者是那时和我在花店争夺白掌的胖女人。回想起初次见面时她的嚣张跋扈,再强大的生命也敌不过生死的感叹在我的心中翻腾。虽然不知道她因何离世,但站在她的灵前我还是感到了愧疚,源于那时我对她说的那句话。若能先知,我怎会忍心诅咒一个将死之人呢?
  
   十二
   重新回到医院,我的情绪低到了极点,一如那个冬天,阴沉沉的,却总也不下雪,甚至连雨也没有,压抑而沉闷,让人透不过气来。蓝冰凌给我的建议还是离开医院,找一个安静的地方休养生息。这一提议得到践行,因为陆玲——她愿意陪着我一起离开这个肉体牢笼,去面对大千世界那个精神牢笼。
   我们离开医院的那天,周晓丽挨个抱了抱我们,温柔而有力度,我从她的怀抱之中感受到了一股并非医患之间的那种情谊。我说,我以后会来看你的,她摇摇头,别,这个地方再也别来了。
   蓝冰凌送我们去了市郊的一个乡村小屋。小屋事先打扫过,很干净简洁,如同为我和陆玲量身定做的。后来我才知道这间小屋是陆玲进入曙光之前的避身之所,建造这个小屋的人是她的表哥,也就是蓝冰凌。
   “难道我们从前也认识?”我问陆玲。
   她摇摇头,没说话,透过小屋的窗户看着不远处的池塘发呆。
   蓝冰凌安排妥当一切,最后将那盆白掌放在窗台上,一遍遍地问我们是否能照顾好自己。我们都没有回答,怔怔地看着他。
   “如果你实在不放心,就留下来照顾我们。”我说。
   “那我不上班的时候就过来。”我发出的邀请自然要我接受结果,但显然我对这个结果是满意的。
   小村里的时光是缓慢而静谧的,你无法看见生长的蔬菜谷物,散而不断缓缓升腾的炊烟,池塘中悠闲的鸭子,连夹杂着草木香气的风也都显现出慢姿态,而这种慢姿态慢生活在城市中难以寻求,突然明白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农人的生活其实就是在荒芜喧嚣的世界之外。
   “当初你问我我们谁会先离开曙光,现在的状况可不在我们的预料之中。”
   “那是你,不代表我没有预料到。”陆玲淡淡地说,一副先知的模样。
   第二天的中午,陆玲带我去了小村不远处的一座叫青山的山。我喜欢这个名字,如同一个给人安全感的男人的名字,进入青山的时候,也有一种被那种男人拥入怀抱的感觉,让人感觉安心。青山之所以叫青山,大概和山中一些自然生长的树木有关,因为即使在萧杀的冬季,青山也郁郁葱葱,一些在冬日也能保持绿意的树木霸占着青山的大部分地盘。蜿蜒的小路,长满青苔有些湿滑的小石阶,斑驳但温暖的阳光穿透树叶洒在我们的身上,背景太美,我有种想吟诗的冲动,以及和心爱的男人十指相扣见证这美景的欲望。这样的念头一起,脑海中第一个浮现的面庞是蓝冰凌,而不是卢博达,心就随着轻颤了一下。
   山顶有座寺庙,叫青山寺,寺庙很小,没有什么香火。寺庙里只有一老一少两位僧人,我们去的时候小僧人正在偏院里的一垄菜地上忙着,只抬眉看了看我们,之后继续他的事。老僧人在庙堂里打坐念经。几尊佛身的金漆已经斑驳脱落,门口的一座古钟亦是锈迹斑斑,更添几分沧桑、萧条。
   我和陆玲各点了三炷香,对着菩萨虔诚地磕了三个头。陆玲在上山的时候对我说过,燃香磕头的时候,可以向菩萨许个心愿。但我燃香磕头的时候大脑一片空白,根本不知道自己最迫切的愿望是什么。但磕头起身后,我才想起当下最迫切的事情是找回记忆。
   我们后来又去抽了签,我本不相信这个比算命还不靠谱的东西,但我在犹豫的时候,老僧人停止打坐,用能够看穿我内心的眼神注视着我,仿若在说,有些事情深藏的玄机就在那里,无论你信与不信,都不会改变。
   我抽的是中上签,一张小小的红色纸片,用小楷毛笔写着一首押韵的打油诗。拿给老僧人解签,老僧看着我的签,沉吟了一会,说了这样一句话:春天不止让万物复苏,也会解冻一些记忆,既然在内心隧道中与另外一个自己重逢,是时候合二为一,冲出幽暗了。不用太多解释,很显然是与我此时的生命历程紧紧相扣的一句话。我看着他的眼睛,为我之前的质疑感到惭愧。陆玲没有抽签,理由没有告诉我,或者她是不相信,抑或是她承受不了解签的结果。

共 26120 字 6 页 首页上一页123456
转到
【编者按】“世人笑我太痴颠,我笑他人看不穿。”读完这篇小说,我想到了这句话。小说以冷静、智达、缓慢的笔调,借助带入感极强的第一人称,徐徐讲述了发生在白黎身边爱恨纠缠的故事。爱有多深,恨便有多深;爱有多深,入心便有多深;爱有多深,心结便有多深。白黎,一个因强烈刺激导致失去部分记忆、精神压抑的女孩。13岁那年,父亲去世后的白黎见到卢博达的第一眼起,便爱上了这个看上去可以让人掏心掏肺的男人。处于花季刚刚丧父的女孩,就像一朵刚刚出尘的花朵,急需阳光雨露的滋润和温暖。而恰恰这个时候,卢博达出现在了她的生命里。这个与她父亲年龄相仿的男人,给了她父亲般的安全感,她爱上他了。卢博达对于此时的白黎就像一根救命稻草,让她迅速从丧父之痛的苦海中爬上来。白黎对卢博达有着强烈的依赖,对他的爱很复杂,既有花季少女纯真的爱,也有着对父亲一样发自于亲情的爱。这个年龄的少女一旦有了爱的冲动,是很难消除的。就像一张白纸,第一时间被渲染上动人的色彩,花儿一样绽放了,开得很单纯、很热烈。这样的爱,是最容易受到伤害的。当她知道卢博达和母亲的爱情后,她崩溃了。由爱转成恨,以至于强烈的刺激让她失去了一些美好的记忆,甚至连蓝冰凌与她之间的爱她都忘记了。人往往就是这样,始于最初的美好,伤于最初的情真,止于最初的记忆,这种伤害足以让这个女孩变得神情恍惚。此刻的白黎,内心挣扎痛苦,清醒与混沌此起彼伏,心里长满了草。心魔让她在现实和梦中不断游离。此时在白黎的眼中,自己内心荒草蔓延,加之外边的世界充满了欲望,被欲望掌控,无异于身处荒城一般。不得已,白黎接受家人的建议,进入了精神病院。在精神病院看到的、感受到的一切,让她对这个荒城有了更清醒的认识。同处一室的三个女病人,皆是被外边的世界侵害导致精神失常进入精神病院的。唐微微,一个被男人糟蹋的女人,源于替丈夫还债,被丈夫设计让一些男人强奸继而精神失常,案件迟迟未果;程红霞,一个孩子被拐跑的女人,丢子之痛让她遭受了打击,孩子还没有找回;陆玲,一个因掌握着上司把柄的女人,被上司恐吓受到刺激入院。这三个女人,是社会基层人物的代表,却因为社会上阴暗势力的侵袭遭受了巨大的打击。对白黎和这些人而言,外边的世界充满着变数、欲望和不安全的因素,是他们心中的荒城。然而作者笔触到此并没有戛然而止,而是笔锋一转,让读者看到了希望,这正是作者的高明之处,也是小说的一大看点。解铃还须系铃人。随着这几个女人事情的转机,事情向着好的方向发展着。唐微微勇敢指证,案件嫌犯落网;程红霞孩子最终被丈夫找回。这两个女人多年的心结终于被打开,精神渐渐康复走出了精神病院。白黎和陆玲被安排在了陆玲的表哥蓝冰凌提供的乡下小屋里继续静养调理。这段乡村的描写,作者的内心充满了温暖,景物的描写和观感极易让人在这些温暖的场景中走进内心的世界。蓝冰凌通过情景回放等治疗方式,渐渐让病中对他有着好感的白黎,回忆起了发生在他们之间的爱情故事。白黎踏上了回家的路。故事的结尾很温馨,走出阴影的几个女人又见面走到一起,此时在她们“眼中看到了坚定从容,还有对未来生活的无限热爱与憧憬。”读者也最终找到了答案:人心的荒芜,才是荒城的根。外界社会个别人心的险恶以及人性的丧失,以及内心情感的迷茫和伤害,让她们失去了自我,常感自己身处荒城。而几个女人在精神病院的相依相扶,以及社会正义的伸张,还有对生活之爱、对情感的复苏,让她们内心的结渐渐打开,重新感受到了温暖和爱,终于找回了自己,找到了生活的自信,走出了自己内心的荒城。小说语言充满哲理的味道,场景描写具有很强的光影感,心理描写细腻到位,人物刻画入木三分,故事情节如一潭深水却又充满张力,淡淡的文字阐述了最深的情感,人性的诠释颖慧透彻,故事的结尾富有正能量。力作,倾情推荐阅读!【编辑:夏云泥】 【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1602160001】【江山编辑部·绝品推荐160526第629号】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夏云泥        2016-02-15 10:15:27
  这篇小说让我完成了一次安静的阅读和内心的旅行。
   怜幽的这篇小说写得真好啊。大赞!
如果你知道去哪﹐全世界都会为你让路。
2 楼        文友:妖怪山        2016-02-15 10:32:08
  哇,强悍的小说,要细读。
3 楼        文友:五十玫瑰        2016-02-15 20:12:03
  静静地读完了,内心仿佛被洗涤了一番。剖析心里的小说,很有耐读性,欣赏,学习!祝福怜幽新春快乐1
五十玫瑰
4 楼        文友:逝水流年        2016-02-16 07:02:33
  品文品人、倾听倾诉,流动的日子多一丝牵挂和思念;
   灵魂对晤、以心悟心,逝水的时光变得更丰盈和饱满。
   善待别人的文字,用心品读,认真品评,是品格和品位的彰显!
   我们用真诚和温暖编织起快乐、舒心、优雅、美丽的流年!
   恭喜,您的美文由“逝水流年”文学社团精华典藏。
   感谢您赐稿流年,祝创作愉快 !
爱,是人世间最美好的相逢,用文字找寻红尘中相同的灵魂。
5 楼        文友:平淡是真        2016-02-16 09:53:49
  文中的很多话,都可以问问自己。与另外一个自己聊聊天。很不错的感觉。感谢怜幽奉献的静心文字。喜欢。
6 楼        文友:慕寒        2016-02-16 11:13:00
  每一个人的内心深处都有另一个自己吧?这个自己总是在暗夜的时候悄悄的溜出来,审视深夜熟睡的自己!会悄悄的问睡着的自己过的是否安乐,是否是自己想要的生活!
   红尘中这么多的男女,有几个人是能够真正心灵与现实相结合而行走的?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痛苦,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纠结,只有走出对不现实的奢望,才能体会生活的美好!
   怜幽的小说,总是让人感悟颇深,受益匪浅!希望我们流年的文字都能有这样的深度和广度!
   祝好!如意!
7 楼        文友:鸿渐于陵        2016-02-16 16:32:02
  白黎是一种迷失的痛楚,冰凌是一种温润的执着。冰凌、母亲和卢博达身上都拥有一种大爱,包容、信任、恒久,甚至有一种自我牺牲的情结,无论对爱情还是亲情,也正因为如此,他们才能够一同带着白黎走出那个荒城。
   小说人物的对话,看似与他人交流,实则大多在跟自己交流。人的很多深邃的思想都是在与自己的对话中达成,这是另一种天人合一,在这个过程中更容易跳出圈外。小说以几个精神疾病患者的经历和视角去涵盖和体验社会,通篇机锋禅语,满是哲学的味道,让我不得不怀疑怜幽涉猎过许多心理学和哲学范畴的东西。小说看似不去涉猎俗世的那些复杂的社会性事物,只讲故事,不去歌颂,亦没有批判,曲直却在其中,而读者必去评判。这真是一种境界。
   本是给你私下出的题目,变成同题征文你却最后一个完成,但不可否认这篇小说乃最是荒城的荒城,无与伦比,你的小说一向是细节、逻辑和美感的统一,让人很难找到漏洞,叹为观止。
我没有个性,所以不签名。
8 楼        文友:芦汀宿雁        2016-02-16 22:00:17
  认真拜读了怜幽的心理小说。
   恍然中,正视了世界的凉薄,也面对了心理的荒城,在暖的曙光下,几个受伤的女子渐渐回归生活。
水流心不竞,云在意俱迟。
9 楼        文友:芦汀宿雁        2016-02-16 22:14:49
  情景的奇巧,语言的哲化,心理的剖析,入门三分。
   万千意绪,浓缩为三个字,棒棒哒。
水流心不竞,云在意俱迟。
10 楼        文友:山地731828829        2016-02-17 11:10:33
  读完小怜幽的小说,突然想起我祝贺你剧本获奖时说过的一句话:怜幽,你会成为一名很有实力的作家!
   是的,我没有看错。从怜幽这篇《荒城》可以读出这些信息,更加佐证我的评判是正确的。
   怜幽的作品,我一直看好,曾经对几个我带进流年的兄弟姐妹说过,读读怜幽的作品,无论是小说,还是散文。
  
   那么,这篇作品好在哪里?
   挖掘了人性深处的东西,解剖了人性深刻的一面,尤其是亲情,爱情婚姻都涉及。文学是人学,一篇作品不描写人性,浮现于表面,显然没有深度,无法引起读者的共识与触点。怜幽这篇荒城,作品的深度,让人震撼,让人深深思索,甚至会让读者进行自我解剖,带给人心灵深处的触动是强大的!那种深刻的丰满的主题,指向性非常强,强得如太阳光,烫人,却暖暖的!
   怜幽的想象力是丰富的!想象力是一个作家必备的元素。即使自己没有经历的东西,要靠强大的想象力,梳理出来,还要具有可信度。这点,怜幽具备了!
   任何作品,离不开生活与技巧,不管传统作品还是所谓的意识流。作品的根基就是生活与技巧。《荒城》里浓郁的生活味,人间百态,心灵领域,把这篇小说点缀得像一个百草园,有苦涩味还有芳香味。打动我的,是那暖暖的芬芳!
  
   没有场景的小说是可怕的!怜幽善于把控场景!用场景作载体,把女主人公白黎与母亲、父亲、卢博达、陆玲的表哥蓝冰凌、唐微微、程红霞、陆玲等一干人物装了进来,怜幽拿起手术刀,开始解剖……
   家里——医院——乡间小屋——城里……等重大场景的转换,都是看来漫不经心,却又是精心设计,描写及物(小说语言一定要及物,切忌模糊语言),富有自己特色的写作方式,展现了怜幽高超的把控能力,如鱼得水的掌控,伸缩,收放自如,韵味无穷!
   人物虽多,却脉络清晰,层次分明,人物形象立体饱满。那些有血有肉的细节,非常妥帖地烘托、服务了人物的立体刻画,人物个性越发突出了起来。比如白黎入院时,精神病院的护士例捡抹胸、捏文胸钢圈等,为后面同室病友唐微微自杀的钢笔巧妙地呼应起来,显得那么自然可信!
   虽然写精神病人题材的作品很多,但怜幽没有落入俗套,写法别出心裁,展现了怜幽不凡的文学功底。
   怜幽,你的作品,有一种朴实自然的美,有生活的根,你已形成自己的风格,坚持下去,你会有惊喜的!
  
   当然,文无完美之文。本篇小说略有瑕疵,后面一些地方写满了,如能戛然而止,给读者留下的空间,会更好。当然这是我个人的看法。
  
   怜幽,加油,别闲置了你的优势和魅力,每天坚持写下去,你的成绩,我一定都来庆祝,与你一同开心,分享你的幸福!
  
   向怜幽学习!
共 33 条 4 页 首页1234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