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逝水流年 >> 短篇 >> 作品赏析 >> 【流年】傅菲散文之心的真相(作品赏析)

精品 【流年】傅菲散文之心的真相(作品赏析) ——傅菲故土散文赏析


作者:夏云泥 秀才,1446.65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13952发表时间:2016-08-04 16:22:36

【流年】傅菲散文之心的真相(作品赏析)
   这么一个大家庭,平时琐碎的事务肯定少不了,且不说柴米油盐等日常用度的开支,仅孩子们之间、亲戚们之间、夫妻之间、自家与外边之间等各方面关系的协调就足以让祖母付出不少的精力。这些事情有时不是单靠霸气就能解决得了的,需要具有超人的智慧和处事的经验才能将矛盾化于无形。傅菲的祖父好赌,在外边欠了一屁股外债,债主追着他讨要,祖父黔驴技穷,整天愁眉苦脸。祖母知道后,一天约几个债主来家吃饭,好酒好菜伺候就是不说还债的事情,待得他们酒足饭饱,她对债主说:他欠的债,我是不会还的,要不你们脱了他的衣服拿走抵债,要不你们就拿棍子抽他一顿。要钱没有,要命一条。几个债主傻了眼,哪里见过这等阵势,落荒而逃。从此再没提过要债的事情。祖父也再没有去赌过。
   看到这里,让读者不得不佩服这位女中巾帼。这是一种讲究策略的计谋,有一石三鸟之效。既给祖父了却了债务,也给外人提了醒傅家可不是任人欺负的羔羊,同时给祖父留住了脸面并从侧面给了他一个教训,让他守规蹈矩。这样的计策,如果没有足够的智慧、胆略和魄力,是万万难以办到的。
   女人的强大往往让别人忘记了她是一个女人。傅菲的祖母虽强势,却在外人眼中是一个十足的女人。常常使出女人惯用的招数对付外力的威胁。当遇到外界的闲言碎语对傅家极为不利时,她会毫不顾忌情面地骂街,骂遍人家祖宗八代,并搬出自己以前风光的老皇历,给外界施以压力,借以熄灭各方的矛盾。
   落后的文化导致了枫林有些人的思想顽固不化,难免做出出格的事情,傅家难免也会遭遇别人的白眼甚至诋毁等状况。在农村,在有的人面前事情讲理是行不通的。好言相劝或软语缠磨根本不起任何作用,相反会让对方觉得示弱可欺,愈加顽固跋扈。于是便有了骂街。这个战术对吃硬不吃软的人立马见效。傅菲的祖母,常年居住在农村,对这些粗滥的招数自然心知肚明。从这些事情可以看出,她把家族利益看的比自己的名节重要,宁愿自己做恶人,也不能让傅家背上莫须有的恶名。显示出了她顾全大局和独掌一面的能力。
   面对人员众多的家族,有时靠智慧和霸道处理事情而没有温情,难免让人口服心不服。这就要求在讲究原则的情况下必须富有一颗善于包容的爱心。傅菲的祖母无疑就是这样的一位女人。她家的院子里种了一些果子,孩子们趁她午睡的时候偷着去打去摘,让她偶尔遇到,她会手中拿着棍子佯打把孩子们吓跑。事后说:我不是不让你们吃果子,而是还不到成熟期你们摘掉会很可惜的。每年树上结了果子,她都会分给一家人吃。她处理问题的方式是先抑后扬,把利害说在明处,把爱心用在刀刃上,既保全了利益,也维护了全家人的脸面,处理的可谓妥帖恰当。
   枫林村的人说,傅家有两个令人尊敬的人,一个是傅菲的祖母,一个是傅菲的母亲。祖母以她的智慧、胆略、魄力、干练以及大局意识,有生之年稳稳当当保障了一个大家族的正常运转。在祖母去世后,父亲不太顾家的情况下,傅菲的母亲任劳任怨,拖着病体,用无私大爱的肩膀扛起了全家生活的重担,把孩子一个个抚养成人、成家立业。这两个女人代表了两个时代,也可以说反映了枫林两个时代的精神面貌,对傅菲的故土散文起到了很好的转承启合作用,是不容忽视也不能绕过去的两个角色。
   傅菲对父亲付诸的笔墨相对母亲要少一些,但是也很好地反映出了父亲的性格。父亲不会家务,很少干地里的活儿,平时似乎对孩子关心甚少甚至不懂孩子的心思,一旦孩子哪儿做的不好,轻则挨骂,重则挨打。因此傅菲曾经埋怨憎恨父亲,认为母亲的操劳多病都是拜他所赐,一时气愤给父亲写了好几千字的信,语言如刀伤了父亲的心,父亲读罢信老泪纵横,没想到自己在儿子眼里如此不济。最后父亲给傅菲回信说:“那个年代有一碗饭吃,已经很不容易,哪有心思放在孩子身上呢。他的一生都是为一碗饭而斗争。他说,人活在世上,必须明白一个真理,就是不要指望任何人,甚至不要指望自己的父母。”
   父亲与母亲最大的区别在于,当孩子跌倒受伤的时候,母亲是那个第一时间跑过去把孩子拉起来,拍打拍打孩子身上的尘土,软语宽解、心疼安抚的人,父亲则是敞开厚重的嗓门,朝着孩子喊:别哭,自己快点站起来,走到我这儿来……傅菲最终理解了父亲。在那个时代,很多事情根本无法顾及,父母大多的精力放在了如何解决吃饭的问题上了,对孩子的关心自然减少。另外世人的父亲大多是不善表达感情的人,父爱如山,更多的是无言的沉默,以及放手让孩子闯荡世界的“硬心肠”。傅菲的父亲只不过是枫林人的普通一员,在他身上反映出了那个时代一些特质:经济文化落后,农村教育跟不上,生活徘徊在生死边缘,从时代的夹缝中寻求生存。
   傅菲的二姑夫、三姑夫与散文中描述的其他枫林人一样,是一群苦于挣扎在最底层的农村小人物。小人物身上却反映出了大时代背景下农村的真实面貌和农民的生存状态。他们的经历和故事各自不同,有的穷极终老落下了一身的病痛,而生活却没有从根本上得到改善。有的在特定年代,粮食紧缺,有人为了能吃一顿饱饭撑死的,有人为了能获得土地的馈赠活活累死在地里,抑或是没有吃的活活饿死。
   不论是累死、撑死或饿死的,都折射出了土地和粮食是民生的根本。农民手中有粮心不慌就是这个道理。特别在土地日益减少紧俏的当下,民生问题愈发凸显。民以食为天,土地和粮食永远是人民的根本,永远是国家坚实的大后方。光有土地和粮食还远远不够,民生各方面的保障同样需要引起我们的重视。保障是解决民生问题的疏导器和减压阀,可以疏导农民的情绪,化解地少人多的矛盾,减少生活带来的压力,促进民生问题的改善,提高农民的生活质量。
   枫林是傅菲心中一片最美丽的圣壤,饶北河是傅菲心中永不干涸的河流,枫林人是傅菲心头始终牵挂的亲人。他终极一生的心血就是为了用自己的笔在世人面前还原真实的故土,同这片热土同呼吸、共命运,让自己的心跳跃在故土的村庄和山水之间,共同见证枫林和饶北河的发展变化,期许美好的未来。

共 12539 字 3 页 首页上一页123
转到
【编者按】他是时光旅途中的望乡者,他是生命历程中孜孜不倦的探索者,他是外表硬朗,内心温软的男儿,他在赣东的那一片土地上,嗅着花草与泥土的清香,从幼年到少年、青年步入中年……他的目光,穿过城市的钢筋水泥,深情地望着远处的故乡。他说过,散文是一个人的时间简史,在过去的长达十几年的时间简史中,他从一个写诗的人成功转型为一位散文写作者。从二零零二年开始写散文至今,已出版了《屋顶上的河流》《星空肖像》《炭灰里的镇》《生活简史》《南方的忧郁》《饥饿的身体》等六本散文集子,而他的新书《大地理想》也将在今年八月中下旬与读者见面。 文学界对他的赞誉不绝于耳,称他是二十一世纪初迅速崛起的散文名家,但不论界内和读者给予他多少美丽炫目的光环,他还是执着地坚定地要做自己,他就是令无数文学青年倾慕的写作者——傅菲。 傅菲的散文,注重的是材质的创新,意境接续灵魂而新境频出,他的写作,可谓方寸不乱,心神俱朗。有些东西,必须深爱,才能传扬;必须入乎其中,才能出乎其外,这点我深信不疑。能邀请到傅菲先生加入流年作家团,于我不能不说是一件欣喜不已的事。我迷恋他的散文已久,第一次阅读,就被他的语言以及抒情之外的抒情所吸引。他的散文魅力在于真实的贴近生活的表达,他用整个心灵融入到生命的体验中去,那些虔诚的倾听,那些繁复幽深的情感触发,饱蘸着生命的汁液,泼墨于他的生活图卷中。他的语言,能将散文的力度传递给阅读者,充分感觉到那种力量所带来的震撼。 本文作者在书写这篇赏析之前,深入阅读了傅菲先生的散文作品,分别从“爱与疼痛交织的枫林、使命与宿命交集的饶北河、人性和命运羁绊的众生”等三个层面进行评析。在作者眼中,除去散文名家的称谓,傅菲更是一位身上流着故土血液、笔端溢着乡土况味、情感沾满村庄忧乐、心灵盛满农民悲喜一直走在故土寻根路上的游子。 通过这篇赏析,可以清晰地看到作者对傅菲饶北河系列散文的钟爱,作者用文字,剖析着傅菲散文之心的真相。于我本人而言,在傅菲所有的散文作品中,我尤爱他的饶北河系列,我想本文的作者也是。在傅菲笔下,饶北河和枫林村是生命丛林里响起的暗语,是他永生的注目。在此文中,作者对傅菲以及傅菲散文作品的视线落在那里:在第一部分“爱与疼痛交织的枫林“中,重点关注的是村庄的境况,农民的生存、生活状态以及由此产生的外延和内涵。十分赞同作者在文中所写的,傅菲描绘的枫林,起底于一位写作者对生活细致的观察和思考,镌刻着村庄的生命底色。傅菲以不变通、不走样、不虚饰、不掩盖的笔法,真实再现了生活中走在崎岖路上挣扎前行的枫林。在第二部分“使命与宿命交集的饶北河”中,饶北河强调的是它的母性,所以这一段重点写了傅菲的母亲;傅菲在描写母亲的时候,是蘸着饶北河沉重的水和自己身体里流淌的骨血,一笔笔勾画出来的。作者所表述的观点,无不出于一位普通文学爱好者的欣赏与喜爱。在第三部分“人性和命运羁绊的众生“中,写到了傅菲散文作品中枫林人的生存、生命存在状态,以及命运趋向。信、封、父亲、祖母等都是典型代表。这一段是重点,也是傅菲散文的重点。确实,如作者所言,傅菲的散文是典型的在场散文,生命的在场,心灵的在场,情感的在场,在他的散文中一一体现,因此,作者说,傅菲在写枫林、饶北河有关场景和故事的时候,已经将自己置入其间,行文中没有浓重煽情的描摹,没有刻意的雕琢处理,就像一个老老实实的工匠,不会去干偷工减料或哗众取宠的事情。但是等你转到山的背后,钻到水的深处,山水背后的意蕴就从文字里流出来了。 阅读此文,心中的感动远不能用一则编者按去表达。洋洋洒洒万余字,而作者从开始阅读傅菲的散文到完成这篇赏析,可谓用足心思。作为编者,除了给予本文作者掌声,我想说的是,文字的奇妙之处在于能将天遥地北的陌生人在精神的世界里相识相知甚至于相惜。写作是私人的,而阅读带给我们身心的愉悦却是无法估量。作为一篇作品赏析,此文笔法娴熟,脉络清晰,可堪佳作,编者倾情推荐!【编辑:纷飞的雪】【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016080609】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1 楼        文友:天上雪        2016-08-06 08:33:35
  能把一位作者的作品进行如此全面细致的解剖,诠释,从笔端到灵魂,我除了佩服云泥深厚的文字功底,更多的是佩服云泥的敬业。如果不是深爱作品,如果不是认真品读,写不出这么有深度的赏析!为云泥喝彩,向您致敬。
流云本是天上雪
回复11 楼        文友:夏云泥        2016-08-06 20:20:25
  写赏析确实需要仔细阅读作品,这是对作者的尊重,也是对作品的敬畏。琉璃好似很久未写东东了,期待你的大作!谢谢琉璃。
12 楼        文友:山地731828829        2016-08-06 17:18:39
  读完,深有感触。云泥的赏析,已成流年的一道风景线。
   此文深刻,富有深度,与原作者进行了一次深刻的心灵对话。
   足见云泥对原作的阅读深度,足见云泥的文字鉴赏能力之深。
   向云泥学习!
回复12 楼        文友:夏云泥        2016-08-06 20:23:43
  老兄对我的鼓励总是毫不吝啬。我现在抱着审视的眼光去阅读作品、去赏析。这是很好的学习机会,也是很好的写作锻炼。感谢老兄,我会继续努力的。
13 楼        文友:清鸟        2016-08-06 20:13:21
  为云泥喝彩,如此优美的赏析,定是需要智慧和感悟力的,你带来的震撼是俺对你刮目相看,向老乡学习
愿与你在茫茫人海中保留一份纯真与美好
回复13 楼        文友:夏云泥        2016-08-06 20:27:20
  鸟儿好!你家的公子,我非常喜欢。好可爱的孩子。竟然有点想念你家公子了,小家伙近况可好吧。祝福你们全家安康、幸福!
回复13 楼        文友:夏云泥        2016-08-06 20:30:53
  谢谢鸟儿的鼓励,欢迎经常飞来茅舍,给俺的茅舍增添点鸟语花香昂。哈
14 楼        文友:逝水流年        2016-08-07 07:07:58
  品文品人、倾听倾诉,流动的日子多一丝牵挂和思念;
   灵魂对晤、以心悟心,逝水的时光变得更丰盈和饱满。
   善待别人的文字,用心品读,认真品评,是品格和品位的彰显!
   我们用真诚和温暖编织起快乐、舒心、优雅、美丽的流年!
   恭喜,您的美文由“逝水流年”文学社团精华典藏!
   感谢您赐稿流年,祝创作愉快 !
爱,是人世间最美好的相逢,用文字找寻红尘中相同的灵魂。
回复14 楼        文友:夏云泥        2016-08-08 16:23:26
  流年永固。
15 楼        文友:闲云落雪        2016-08-08 15:17:04
  云泥,你的这篇赏析我断断续续读了三天,它太强大,太丰富,需要我拿出时间来慢慢消化。说实话,傅菲老师的文我没怎么看过,但是,通过你的赏析,我还是对他的文有了粗浅的认识。你赏析中提到了,他的枫林,他的饶北河,他的亲人们,这些都是他取之不尽的创作源泉。可贵的是,你从他庞杂丰厚的文字里,提炼出了他散文所特有的东西,并引导更多的读者去领略和学习。谢谢云泥,你的赏析实在棒!雪的编按更是强大,在你们面前,我彻底震撼到无语了。
闲云落雪
回复15 楼        文友:夏云泥        2016-08-08 16:29:12
  谢谢落雪的点评和鼓励。这篇赏析,青岛聚会的时候,我已经写了三千多字。回来后,又反复品读作品,续了九千字。费去时日较多。大家的鼓励就是对我的支持,希望自己能做的更好吧。
   顺便问候你家掌柜老侯,老侯可是位优秀丈夫啊。
共 15 条 2 页 首页上一页12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