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江南烟雨 >> 短篇 >> 杂文随笔 >> 【江南】秋(随笔)

编辑推荐 【江南】秋(随笔)


作者:策马南山 举人,4441.31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5843发表时间:2016-09-29 23:24:37

秋真的来了。
   早晨起来,看窗外。凉风雍推着高云向南移动,仿佛昨晚的梦境。眼前滑过树梢的似乎不是凉风,而是一群从西伯利亚来的白色精灵,快速的涌动起匐,让树梢婆娑摇曳,纱帘柔嫣轻扬。晨光微暖,秋意深凉。
   我已经度过了六十个秋了。
   年年岁岁秋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我能记得哪个秋呢?
   记得四岁时,六零年,大饥荒。农村的事是后来知道的,我当时好歹是城里人,而且是省城,只知道家家吃不饱,人人露菜色,一切都是凭票供应。母亲和许多人一样得了浮肿病,居委会工作人员核实后,每月给发几块用麦麸和谷糠粉做的“健康饼”,算是一个照顾,大概就像现在的低保一样。为了扩大粮源,我们住的省直机关大院,把院里的空地划分成若干块,每家一块,让种粮食。
   父亲种了玉米。
   记的春天下种,更记忆深刻的是,小苗刚长出来,嫩嫩的,弱弱的,一行行,一片片,星星点点,就像一群和我一样大的孩子。父亲在地里除草,我在地里玩耍。天空下的零散的毛毛细雨,身上的单衣不湿,就是冷,彻骨的冷啊。只有不停的奔跑,才能暖和点。不小心踩坏一株小苗,父亲看到了,大发雷霆,让我幼小的心相当诧异,没见过这样的父亲。长大后我想或许是生活的不确定和艰难,还有寒冷,让除草的父亲心中郁闷、烦脑。但那时的寒冷就永驻在我身体里,一直到现在,每每出现在梦里。
   这是最初的寒冷记忆。
   那年的秋,我倒记不清了。
   记的我上小学时,每天早早起来,自己煮一点代藕粉(就是不知道是什么粉面加糖精的东西,我当时以为是什么高级食品,直到三十多岁了,才知到世界上还有纯藕粉),吃两片炉边烤的脆黄的窝头片,背着父亲部队转业的军用黄挎包上学去了。那黄挎包是前苏联生产的细布做的,我一直用了整个小学的生涯,补丁摞补丁。但我的学习成绩全班最好,还会画画,在我们那一带,算是个好孩子,有点名气。
   一个星期天的早上,我去粮店排队买红薯,那时的红薯不是菜,是粮食,在粮店卖。那队排的好长好长,还拐了好几个弯,有些人是彻夜排队,深秋北方的夜,相当冷。我是家里的长子,什么活儿都干,我的伙伴也那样,习以为常。忽然,看到和我住一个院的某高干的儿子路过我身边,他开着怀,露出里面精质的毛背心,趾高气昂的从排队的人群旁走过,眼中有不屑的神情,还飘过一股高级饼干的味道。我想,他刚吃了早饭。从那时起,我知道了生活的差别。那年我八岁,八岁的秋天,文革还没有开始。
   公平的理想在那时滋生。
   后来文革中,父亲住中央学习班二年,学习结束后,全家插队下放,那是一九七零年。那年的七月全家人到了农村,开始了农村生活。基本农活我都干过,种玉米、高梁、黄豆、谷子。送粪、沤肥、深翻土地。早晨五点起床,爬坡下沟,走五里路才能到地头,那时的口号是“农业学大寨,一天三送饭”。在地里吃了有专人到各家各户取来,并送到地头的三顿饭菜,然后一直干到夕阳西下。那年的秋天,我看着金黄的玉米、谷穗,还有扎手的黄豆,还有酱红色的高梁,那种人生阅历,那种思绪的漫游,在我少年时期的心里,长出了一株困惑的迷惘之花。
   它影响了我的一生。
   那年秋天,我收获了不仅是粮食,还有比同龄人深刻的人生认识。我的思想基础就在少年时期形成了。在未来的岁月中,无论干什么,我从不怕吃苦,从不欺弱逞强,也不向恶势力低头,既不趋颜附势,也不妄自菲薄。靠自己,赢得自己的应有。
   文革结束后,落实政策,全家回到了省城,父亲还升了官,家境好转。然而我们全家人,都信奉着清清白白做人,认认真真做事的古训。用知识谋自己的膏粱,尽应尽的人意。
   每个人都被他的时代绑架了,我至今做不出好梦,最常见的梦境是:一条不太宽的坑坑洼洼的土路,一直伸向远方,两边是贫瘠的黄土地,路边杂草稀稀拉拉。还长着一些瘦干的杨树,灰蒙蒙的,不知是什么颜色。一辆老式的长途车,摇摇晃晃,艰难的嘎吱嘎吱开过,扬起一片尘土。路边一个小卖铺,大概卖一些杂物和食品,有几个人在活动,不知在干什么,就像泛黄的秋天旧影像。
   梦中总是那时的秋。
   后来当记者,拍摄民俗文化,高山美景,古迹名胜,风土人情。真是涉过了无数险滩,爬过了多少高山。还是每天土里来,土里去,真没有现在文友们描写尘土的浪漫。几次车行驶在悬崖深沟的路上,遇雨打滑,差点就翻下深沟。夜晚穿过河滩,水花飞溅,一路星空。尤其是在山道上行驶,摇晃颠簸,回头一看尘土飞扬,漫天迷漫,好似万丈红尘。夜晚,别人都睡了,我还要写下一天的拍摄内容,计划着明天的拍摄任务。同行的人累的换了几拨,而我一直坚持到最后。
   这都是我少年时期困惑的迷惘之花,开出的坚强并深沉的秋果。
   我曾多次在深秋,登上古长城,抚摸着残破的烽燧,望着远处起伏的汉墓群,遥想狼烟四起的岁月。“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的词句涌上心头,不胜唏嘘,无限感慨——那是战乱带给人们的痛苦幽怨。秦关汉月,“岁岁金河复玉关,朝朝马策与刀环”——传递着守边人的艰辛和遥远迷惘中的輣车镞矢。
   秋天在古长城临风遥望,秋绪越千年。
   人类从尘土中走来,大地成了人类本源的象征,纷纷扬扬的飞尘,就是人类不灭的精神和思想。我们在万丈红尘中度过,我们在艰难中跋涉,思考是人类的标志。就像我们的祖先,一步步从蒙昧走到文明,就像春华而秋实。而秋季,是人类在飞尘中思考的季节,然后冬藏,然后祭神,然后春暖花开,又开始了人生的一季。
   繁华落尽的深处,就像深秋。
   记得秋天在太行山的末端,山势险峻,风光旖逦,雾从底部升腾,在层层叠叠的山峦中,仿佛古人描绘的仙境。到了山顶,岂止一揽众山小,黛青的群山层层渐远,天地融在无尽的远方之远,晚霞的火烧云奇逦壮美,让人忘记今昔是何兮。
   好一个北方高山的深秋!
   我已想好,风残烛年,就登上此山,在深秋的晚霞中等待黎明,微笑着期盼着生命中的另一个春天,就像柏拉图描述的人生,生与死的后知而畅远。
   这就是我记忆中片断的秋。

共 2412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岁月轮回,秋真的来了。在已经度过六十个秋的岁月里,感觉年年岁岁秋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由秋景忆起勤劳的父亲,于是,父亲的点滴在笔尖游走,作者的抒秋情怀于字里行间,流淌着些许人生之感叹,秋意绵绵,思绪无限,岁月轮回,无限深情,太多感慨,尽在其中。最可贵的是那份执着与坚持,相伴一秋,醉了水墨,在深秋的晚霞中等待黎明,微笑着期盼着生命中的另一个春天,文章借景抒情,心怀感恩,亲情浓郁。值得推荐阅读。【编辑:城主如烟】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21 楼        文友:今秋情更浓        2016-10-12 22:36:26
  很喜欢老师的这一句:繁花落尽的深秋才像深秋,像是自言自语,又像是告诉天下所有来读文字的人。秋了,凉了,我也喜欢这样写,感觉老师有点忧伤,又有点愤世不平,但更多的是笔尖的一丝暖意,原来这就是你的文风,迟来拜读,留下我的足迹,问好。
回复21 楼        文友:策马南山        2016-10-13 11:48:27
  别来无恙乎!谢谢你的赏读留评!南山在江山看看玩玩,不求回报,不求上进,写点东西不需要任何精绝虚名,我也看不上许多精绝文章,因此我也就不看别人的脸色。我的这几篇小文是一个小情思,不算什么文风。以后高兴了写几个不同风格的作品,玩玩。退休了,锻炼身体,也锻练一下脑细胞,不要僵硬了,纯属一种生活方式,无关思想和情操,就像一个傻子躺在圆木堆上晒太阳,高兴了发出几声噫语,然也。
   问好朋友!
22 楼        文友:秦孺        2016-11-07 15:49:29
  秋总会勾起一些往日的回忆,童年的秋是那么清苦,在贫瘠的岁月挣扎,饱尝生活的艰辛与苦涩,但却没有阻挡阳光的抚慰,苦尽甘来,秋天虽清苦,但也滋养了无数瘦弱的生命,能够坚定地走过黑夜,迎来曙光,这就是前进的方向。苦尽甘来,更知秋天的恩情山高水长。读南山老师的秋,感受人生的五味杂陈,岁月的雨雪风霜,一路走来,更知无限风光在险峰!
回复22 楼        文友:策马南山        2016-11-07 16:45:41
  谢谢你的话语,今天恰逢立冬,读到你的心语,南山感动。风,把岁月风干;风,把人们从刚刚尝到的幸福中,抓了出来,投到茫茫的草原;风,把轮回的生命反复摔打磨练。当风又一次吹来时,我们已经迫不及待的看着它的走向,看着它的狂暴。而我,临风赏月,看风起云涌,看花开花落。心已沧桑,不惧寒冷,犹记得当年的那个我......立冬,遇到你,很美!问好朋友!
23 楼        文友:小禾        2016-11-23 19:43:43
  好久没看见这样的打动人心的文章了,此一刻,遇到,幸运,谢过。你的《秋》里太深的痛,痛也开花和结果吧,果实是 感恩和珍惜!感恩所有的经历,珍惜所拥有的每一天!问安!
回复23 楼        文友:策马南山        2016-11-23 21:54:33
  好感动!好惊心,这词用的让我觉得自己很幸福、很开心、很感动!谢谢你这么久来看我!谢谢你这么远来找我!我要去看你!
24 楼        文友:橄榄色        2022-09-07 15:04:24
  首先呢向老师挑个刺,谁说红薯是菜啦,哈哈。秋天是个收获的季节,老师这半生也是收获颇丰啊。我看了,人这一生都能写成书,只是情节不同,章节有长有短吧。对我来讲,您在农村的那段时间只能算是经历,不能叫作生活。哈哈,问好老师!
25 楼        文友:策马南山        2022-09-07 17:28:35
  那年头都是国营粮店,国营菜店,红薯在粮店卖,还是按人头供应,可以让人当饭吃,所以要排队等候买,就怕万一卖完了没有了。菜店没有红薯,不像现在这样的日子。感谢橄榄色朋友读文留评。
人生如梦
共 25 条 3 页 首页上一页123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