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星月诗话 >> 短篇 >> 江山散文 >> 【星月】家和老屋的故事(散文)

绝品 【星月】家和老屋的故事(散文)


作者:潇湘竹雨 举人,4403.5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12155发表时间:2016-10-06 08:53:25

【星月】家和老屋的故事(散文) 家是由两个相爱的人组成,因为爱,有了血脉至亲。家,有人、有房子,房子里装载着无数个日子和故事。时光越久,房子越老,家的故事越多,悲欢离合,讲也讲不完。
   ——题记
   时光深处,泥草屋,老梨树,篱笆院儿,组合出一个普通的烟火农家。不成方圆的院子里,鸡、鸭、鹅、狗、猪,星罗棋布,各占一方。一头老黄牛,在牲口棚里,眯着眼,反刍倒嚼。淳朴闲静的农家院儿,与山水相依,阳光下,像一幅日久月深的水墨,镌刻在记忆的笺上。
   家门前一条清泠泠的小河,流淌着我年少的时光,有关童年的记忆,似零零散散的碎片,藏在河两岸的柳枝间、花草里。清澈的河水映出母亲浣洗的身影,捣衣声伴着哗啦啦的水声,如一曲岁月的歌,犹在耳畔回荡。流年似水,竟如此匆匆,几十年的光景,转瞬即逝,所有的风景已成过往,回首,已是物是人非。曾经的农家院、斑驳沧桑的老屋和老屋装载的故事,伴随着梨花的开落,消失在岁月长河里。
   回首,家与老屋的故事,如翻阅一本旧书,纸张有些泛黄,字迹有些模糊,时隔半个多世纪之久,故事中的人,已有三位离世,故事中孩子们早已长大,有了自己的生活。故事中的院落老屋,于流光中荡然无存,留给我的是难忘的记忆和怀念。家是永远讲不完的故事,只要家里有人在,故事就会继续演绎下去。老屋是承载了这个家的初始和一段难忘的岁月。
   一九五五年,一个走出硝烟的军人,为了家中的老父亲,放弃去陆军学院学习的机会,退伍返回家乡,钢枪换成锄把,阵地转移到黑土地上,他把半生时光投放在了贫穷的山村里,与土地、大山打了半辈子交道。军人,做了农民,也没有丢掉他军人的品质。
   当他还在抗美援朝战场上浴血奋战的时候,他的母亲因病与世长辞,父亲报丧的书信被战火阻隔,母亲带着对儿子的牵挂走了,对母亲的思念也撕扯着他的心。对于母亲,是战争留给他的终生遗憾。抗美援朝结束后,他回乡探家,方知母亲已离世三年有余。站在风雨飘摇的茅草屋里,上漏雨,地返潮,清锅冷灶,土炕上不见母亲的身影,血气方刚的他,泪流满面,仰天长叹,忠孝两难全!
   退伍回乡一年后,经人介绍,与邻村范家姑娘喜结连理,他是我的父亲,新娘子是我的母亲。小的时候听母亲讲过他们的爱情故事,母亲对父亲是一见钟情,父亲当时家徒四壁,母亲却不管不顾地爱了,而且爱得无怨无悔。父亲年轻时很帅气,再加上一身军人气质,可算是玉树临风,英姿挺拔,母亲不爱才怪。
   抗战时期,两户闯关东的人家,飘蓬辗转,同一年来到寒冷的东北,在山里安顿下来,成为邻村的乡亲。战争给中华民族带来的灾难,让多少人家承受着生死别离的哀伤。王、范两家,从山东到东北,逃难的十年间,死去了六位亲人。两家生存下来的五个人,分别是我的父亲、母亲、爷爷、叔叔和姥爷。
   因缘分,两个破碎的家庭,组合成一个家。为了生存,为改善生活,他们努力着。婚后,一家子人居住在姥爷的两间筒子房里,白天可以,晚间,爷爷和叔叔要出去借宿。一九五七年盖了新房,三间坐东朝西的草房,坐落在山脚下小溪边,爷爷在院落里栽植了一棵梨树,流光荏苒,梨树慢慢长大,它见证了这个家所有的欢乐与悲伤,它陪伴着老屋经历着风霜雪雨的洗礼。
   爷爷、姥爷住北屋,父亲母亲住南屋,叔叔参军去了大连,一家人算是稳妥地安顿了下来。四年后,家里迎来第一件大喜事,添了人口,还是男孩,他是我的哥哥。哥哥成为家里唯一能担负传宗接代这个重任的孩子。哥哥九岁那年,母亲生下了我,随后六年里,两个妹妹递次成为这个家的成员。
   这六年间,爷爷和姥爷相继辞世,我出生三个月,爷爷突发急性胆囊炎,去世了。六十年代末的山村,交通闭塞,医疗条件落后,赤脚医生看着疼痛难忍的爷爷,束手无策。爷爷发病那天,雨下得很大,去医院,要用担架把爷爷抬到离家二十里外的镇医院。爷爷当时做了一个让所有人落泪的决定,他让他的老哥们给他理理发,让父亲把他的装老衣服(寿衣)拿出来,爷爷对父亲说,你哥俩都已成家,我没什么牵挂的了,人总有一死,大雨天就别麻烦老少爷们了。生于民国,成长与战乱的爷爷,闯荡江湖,走南闯北,他没有文化,却明明白白一生。雨不停地下,那是一场悲伤的雨。
   把我抱到三岁的姥爷,于一九七零年夏天与世长辞。姥爷的离去给母亲留下了抹不去的阴影。姥爷患的是肠癌,癌症像一张判决书,把姥爷宣判为死囚。在当时,七十年代初,山里的农民患上癌症没有去医治的。被疾病囚禁的姥爷,只能忍着病疼的折磨,等待着死亡。可姥爷没有等到最后,他做了一个决绝的选择,提前用农药结束了自己的生命,这让母亲心里难受了后半生。
   三年里,两位老人的离去,让这个家失去了往日的欢乐。爷爷、姥爷在,家里日子还算富裕,孩子少,劳力多。老人不在了,可日子还得过。母亲比以前更劳累了,孩子小,没了帮手,屋里屋外靠她一个人,身体也慢慢出现了一些问题。父亲忙得顾不上家,他是村支书,每天早出晚归,大会小会不断,抓农业促生产的年代,农民一年四季没闲时,更何况村支书。劳动一年,年终结算,父亲的工分换来的收入,对于六口之家,入不敷出,日子捉襟见肘。
   母亲是个能精打细算过日子的女人,想让孩子们吃好穿好,幸福地成长。可父亲恰恰与母亲相反,父亲想的不是这些,他的心思全在工作中,他想的是全村人,他又是个有信仰的人,他一直认为作为一名党员,应该先为人人,先为大家再想小家。对此,父母亲之间产生了一些矛盾。从我记事起,他们经常吵架,人常说:“贫贱夫妻百事哀。”日子艰难,人心焦躁,安稳不下来,有一点风吹草动,就会掀起风波。其实父亲是很爱母亲的,他从不让母亲下地干农活,就连房前屋后菜园子都不用母亲管。母亲身体不好,父亲为了给母亲治疗,学会了打针、输液。可父亲的独断专行,他的大公无私,让母亲难以容忍,吵架成为这个家的变奏曲,平常的日子,总会有暴风骤雨来临,因此,心里总会不安,担心。长大后我和父亲说,我们几个从小到大,是在战斗里成长,父亲听了没有说什么。
   一九七八年的初秋,也是一个淫雨霏霏的日子,父亲外出参观回到家里,可能因为累,有些气不顺,午饭因母亲菜炒的不合口味,说了几句过激的话,母亲也是因为身体生病,不舒服,没有忍住,两人又吵了起来。这次吵架竟成为了他们的诀别。母亲一时想不开,竟然选择和姥爷同样的方式离开人世。至今记着母亲躺在炕沿边上,眼里流着泪看着我,我一声声地喊着妈,她已经不能说话,眼泪像断线的珠子,在她发青的脸颊不停地滑落。母亲走了,那年我十岁,哥哥十八,两个妹妹,一个八岁,一个五岁。母亲出殡的早晨,父亲抱着五岁的小妹,一言不发,眼泪静静地流淌着。
   母亲的死,给我留下一份不能释怀的怨恨,我恨父亲,如果他能担待一些,这个家就不会破碎。后来我看了父亲的日记,心中的积怨慢慢消除了。父亲日记里,记录了她和母亲从相识到结婚,再到后来的日常生活。对于母亲的死,父亲更不能释怀,他很难过,甚至悔恨。日记里他赞美了母亲,能看出他对母亲的敬佩,他很爱他的妻子。本是相爱的一双人,却是以悲剧收场。我虽然不再怨恨父亲,可我一直认为,是父亲酿成这场悲剧,悲剧毁了一家人的幸福,悲剧毁了我的未来。
   没有母亲的日子,如同雪上加霜,母亲去世不到一个月,哥哥收到大学入取通知书,哥哥想放弃,父亲没同意。四年后,农村包产到户,家里分了三垧地,父亲一个人耕种不过来,我辍学回家务农,那年我十四岁。我跟着父亲学种地、铲地、收割,两只手磨出血泡,累得哭过无数次。这就是命,人不能和命争。那几年,家里的日子是真难,哥哥求学需要钱,妹妹读书需要钱,三间房子两间漏雨,黄土抹的墙雨水冲刷后开始脱落,油麦草的屋顶需要修缮。这个家如同跌进了深渊,挣扎着。
   哥哥大学毕业工作了,家里的环境也慢慢好起来。哥哥成家在城里安顿下来后,于一九九零年,把山村的家迁到了城里,也就是我现在生活的地方。我们离开山村老屋是在春末夏初,院落里见证三十年沧桑巨变的老梨树,正落英飞雪,风过,花瓣扑簌簌落满整个院落。老屋,已经空了,透过门窗,看到了它的落寞与孤寂,它承载了这家的沧海桑田,有太多记忆留在了老屋里,那一程岁月里,欢笑伴泪水的故事,和老屋一起成为永远的回忆。
   前年,我和哥哥妹妹回山村给母亲扫墓,老屋和梨树,已经不见了,在老屋的位置,不知是谁盖起了三间坐北朝南的砖瓦房。妹妹说,咱的家呢?我怎么找不到家了!二十多年,时光改变了旧颜,老屋不在了,老屋的模样镌刻在了记忆里。
   六十年后的今天,一个家,分出四个家,无论分几个家,父亲在哪儿,哪儿就是家。父亲和我生活在一起,那么我还在这个家里,我在守护着家。哥哥、妹妹,为看望父亲回家。逢年过节,哥哥妹妹会准时回家。有父亲在,家就在。不管我们走多远,有多老,也不管我们是否有子孙后代,只要我们的父母在的地方,那里就是家,家是永远讲不完的故事。
  

共 3565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这是一篇借发生在老屋的故事回忆过去书写岁月沧桑的散文,深情凄婉,又满带着对生活的执念,让人看完不禁为之叹息。在这篇文字里,作者深情地回忆了那个苦难的岁月里,两个家庭如何为了生存而不得不背井离乡。生活的困顿今这个家庭面临更多的艰难。爷爷、姥爷的离世给这个家庭蒙上了难以抹去的阴影。彼此深爱的父母亲却因观念的不同而经常吵架,待最终母亲采取了跟姥爷一样的方式离开人世,更是给一家人留下了更大的阴影。时光匆匆,转瞬几十载,物是人非,一个大家变成个四个小家,好在父亲在,家就在,这又让一家人感受着守护的温暖。不堪回首的往事,更加要珍惜的现在,书写着一个家的协奏曲。一篇文笔细腻、浓情感伤的文字,又满带着深深的爱,让我们看到了老屋的变迁,投过家的故事,更加感受到了不同年代对于家的影响,更重要的是,让我们看到了作者对这个家深深的爱。深情的文字,推荐欣赏。【编辑:快乐永远】【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016100707】【江山编辑部·绝品推荐161018第703号】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1 楼        文友:梦中楼兰        2016-10-19 22:49:27
  欣赏佳作!为您点赞!
回复11 楼        文友:潇湘竹雨        2016-10-23 15:36:59
  谢谢楼兰文友,问好,遥祝愉快!
12 楼        文友:一清哥        2016-11-02 17:55:55
  再次回眸还是满满的凄婉和感动!好文章是由情溢出来的!祝福潇湘雨。
让思维载着文字穿越一切,接近生活的真实,人性的真实,世界的真实,同时安顿自己的灵魂。
13 楼        文友:随风逐梦        2016-11-03 19:02:38
  祝贺雨姐姐佳作晋绝~早已欣赏过,温情感动的老故事,很是喜欢!
落花谱锦瑟,馨墨描相思。
14 楼        文友:李小木        2016-12-13 15:29:35
  在下怀着崇敬、激动、悲伤的心情,一字不落地读完潇湘竹雨老师的这篇散文,诗样的语言,断断续续,如泣如诉,精炼考究,真情,实在,层次分明,详略得当,随着文字的展开,作者以明丽清新的文字,画面感极强地讲着自己亲身经历的记忆,把我们慢慢领入她的故乡,领入那曾经饱经沧桑的老屋,然后,以沉重地心情真实地再现了那个家的由来、变故、欢乐、苦痛,你看到了什么是爱,什么是共产党员,什么是大公无私,什么是真正的幸福,什么是应该宽容的,那永远的遗憾在摇曳着读者的心灵,使你惊诧,想哭,使你反思,使你奋发,使你懂得什么应该珍惜,使你知道拼搏才能带来幸福!作者的文章不是太长,但是,传达的信息、理念及文学养分却是无限的。虽然,是个短篇,但是,她,胜过一部普通厚厚的书,里面的内容,好比一部电影,一部电视剧,一部百科全书,为什么如此精彩?你也许说不清,我懂些,更多的人都能懂,值得永远学习!天地酬勤。感谢贤妹含泪著文立说,苍天有眼,感谢江山文学网精品组慧眼识珠,热烈祝贺该文荣登文学作品顶峰,一举摘得“绝品”桂冠!在记忆中,我永远不会忘记恩师潇湘竹雨老师对拙作《傻》实质性地帮助与提高,我的小说《傻》(不该发生的故事,8千多字),有望在某地市级官方纸媒发表了,真心感谢老师,感谢贤妹,感谢您这篇散文给我的鞭策,感谢您这篇散文给我宝贵地影响,《家和老屋的故事》如一颗璀璨耀眼的明珠,会永远镶嵌文学写作的广阔大地上……
热爱文学,创造精彩,服务社会,辉煌人生
15 楼        文友:赤云        2017-01-02 12:56:38
  雨儿写得不动声色,却让我泪奔不已!你的文字不老,老屋就不老,犹如那一树梨花,簌簌地落下,站成心底美丽无可复制的风景。
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16 楼        文友:碧波荡漾        2017-02-16 17:37:19
  整篇文章笔法老道,凄楚深沉的文字蕴含着浓浓的亲情和对已经逝去亲人深刻的怀念,抒发了作者对父亲深深的感恩和热爱之情,可谓字字珠玑,句句动情。文章给我们传递了这样一个信息,父亲在哪里,爱就在哪里,家就在哪里。欣赏拜读!
碧波荡漾
17 楼        文友:月光下的凤尾竹        2017-02-17 14:38:17
  恭喜老师,写得太好了,受益致谢,问好,远握。
18 楼        文友:墨拓        2017-05-04 14:38:05
  细细的聆听了这篇散文,感受了不一样的亲情的温暖,镌刻在老屋逝去的记忆中。有父亲在家就在。我何尝不是这样的想望,有父母在我们不管走多远,逢年过节都要回家过年。如今父母不在了,家又在哪里,曾经一直的以为父母不在了,家就散了,仿佛自己成了孤儿。如今我们也成为了人父人母,也成了,爷爷,奶奶,姥姥,姥爷,延续着我们这代人家的温馨。珍惜眼前人,家,老屋,永远是我们温馨的港湾。我也曾在星月社团投过稿,应该说星月社团人才济济,阅读聆听老师的江山听书,受益匪浅,祝老师写文快乐。墨拓留言。
用情感书写人生,用文字记录生活。
19 楼        文友:西鋂铃铂        2017-09-09 17:13:59
  这便是生活!
江山文学,天下文人的精神家园。
20 楼        文友:张璞        2017-11-05 09:57:31
  赏读美文,感人动容,于岁月中深情眷念的,那是根,有家的地方。问候老师,祝福!
因不知未来如何,就记录现实和过往。
共 20 条 2 页 首页上一页12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