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年等一回
“光阴似箭,20年过去了,大家都好吗?!”兰孝忠在网上发布的一句深深问候,把老同学们的心紧紧地凝聚到了一起,激起了老同学的波澜。经他的提议,我迅速历经了几番周折,终于将各奔前程的部分初三(三)班老同学,聚集到了家乡安波,齐聚到了生我们养育我们的地方!尽管时光流逝了近20年,但难以改变我们的乡音和容颜。我分明感觉到了每位同学心在跳动,热血在沸腾,热泪在奔涌,我们仿佛就是久别重逢的亲人,围坐在一起,那么惊喜,那么亲昵,那么和睦,那么恋恋不舍。是啊,如今,我们从十七八岁的少男少女时代,已经步入了中年,多少人经历了沧桑与磨难,多少奋斗的历程,多少感伤与欣慰……在这里得到了淋漓尽致地倾诉!岁月无痕,往事如烟,在模糊的泪光中,如烟的往事近在眼前,记忆犹新……
我清楚地记得,20世纪80年代末,我们这群农民娃,从不同班级或不同校舍,齐聚到了普兰店市(原新金县)第二十九中学初三(三)班,齐聚到了沙阳贤老师的门下。起先我们并不相识,但是,在老师们地循序渐进的教诲中和互帮互助中加深了了解,增进了友谊,也就有了亲密的接触。同学们并没有因身体和语言双重残疾,而嫌弃和疏远我,却把我当成了他们学习的榜样,在这里,我的身心得到了尊重,自卑得到了释放。有一次,沙阳贤老师布置了一道“写身边人和事”的作文,没想到,兰孝忠提起笔写起了我,叫什么题目我已经记不清了,当时,沙老师还当作范文,在课堂上宣读并加以渲染,那时那刻,我激动的心情难以言表,我向兰孝忠投去了感激的目光,更坚定了我战胜万难的信心和勇气。还记得那年冬天,我拖着一双残疾的残腿,早早地来到了学校上早自习,当我走进教室的门口时,使劲地拽了一下门,随之,一块玻璃不由自主地掉了下来,摔得粉碎。当时同学们还没到,室外还是漆黑一片,等到他们陆续起床走进教室,刺骨的寒风,从玻璃窗刮了进来,冻得直打哆嗦,嘴上虽然没说什么,但在心里都在憎恨打坏玻璃的人。当沙老师走进教室看到这一切时,厉声地问道:“这块玻璃是谁打的?!”我马上从座位上站了起来,低着头说:“是我打的。”没想到,教室里鸦雀无声,同学们没有半点的怨言,而更多的是包容与谅解,一种悲喜交加的感动,似温热的溪流一直荡漾在我的心头。就这样,我在这种温馨与鼓舞中,读完了初三美好而幸福的学习生活。临近毕业时,同学们都默默无语,每个人的脸上,都挂着依依不舍的晶莹泪花,还准备了一个笔记本,互相赠照片,把它贴在本子上,写满了内心真诚的祝福,那种难舍难分之情,无不令人为之动容。
正当我雄心勃勃渴望继续深造时,由于身有残疾,被高中拒之门外,永远告别了那充满温馨与鼓舞的地方,当时,我痛苦得好几天晚上没合眼,泪水早已打肿了我的双眼,也无法摆脱我内心的悲伤与迷茫,我真正感觉到了命运对我如此的不公!正当我陷入到无法自拔的时刻,沙龙贤、宫秀娟、郑长华、邓媛华、陈叶等老同学,经常到我家来看望我、关心我,给了我心灵的慰藉与战胜困难的信心与勇气。同样的,在他们读高中的时候,我以写信的形式,送去了我真诚的祝福与良好的期盼。如今,同学们都考上了大学,走上了工作岗位,我也通过我的顽强拼搏与艰苦奋斗,已娶妻生子,住进了楼房,办起了超市,还走上了为残疾人服务的工作岗位,实现了我最初的梦想。然而,由于种种原因,绝大部分同学们都失去了联系,但是,我们初中那般亲密无间之情依然还在,永远铭记在我的心中!
去年10月,我惊喜地在我的博客里看到了一则留言:“恩先,你好,昨天在网上查资料,偶然发现你的博客,拜读了你写的一些文章,那个自强不息的你,连同在二十九中一起苦读时候的印象又涌上心头!十几年不改乐观向上的你,祝永远健康快乐!还能记得我吗?我姓兰,要联系哦,我的MAIL……”在我的脑海深处,“兰孝忠”的名字,一下子浮现在我的眼前,那么清晰,那么亲切!于是,我马上给他回了一则帖子,就这样,我们在虚拟的网络里建立了联系,11月2日,他趁回故乡祭祖的间隙,先来看望我,20年没见,他还是那么平和与谦虚。当我们的双手相握时,我感受到了一种友爱的力量。在热烈奔放地交谈中得知,他在山东大学毕业后,到日本留学,学成归来,在大连从事软件开发工作。我替他感到自豪的同时,初中时我们相处亲密无间的情景,再次浮现在我的脑际。他回到大年后,马上在网上建了一个《89年初三(三)班同学录》发给我,还热情洋溢地写道:“生活在变,联络依旧,大家一定要常联系哦。快把班级地址发给其他同学,让他们一起投入班级大家庭的怀抱吧!”还对我说:“争取今年搞个20年聚会吧!”
是啊,短暂一瞬间,20年过去了,大家还好吗?!真诚的希望通过这个同学录,把大家的心紧紧凝聚在一起!于是,我怀着十分激动的心情开始联络了!我先联系远在浙江发展的沙龙贤,他从一个贫困农民家庭的苦孩子,通过自己艰苦奋斗与打拼,成长为一位优秀的企业家,固定资产达上千万元。他每年回到故乡过春节时,总忘不了来看望我,并给我留下了QQ号码,我马上加上了他。当我们在网上见面并告知这个喜讯时,得到了他的积极响应,还为这次聚会出谋划策,付出了巨大的心血。我又联系了在家乡发展的沙宏涛、许晓敏、马晓燕、程显殊老同学,得到了他们积极的响应。当我得到邓媛华的手机号码,初次给她发短信时,我忐忑不安,她马上给我回了电话,一下子拉近了我们之间的距离,她那熟悉、亲切的声音,时常回响在我的耳际。我通过多方面地打听,联系到了王甫东、姜文渊、王德军、殷永成、陈叶、姜伟等老同学,当他们听到我的声音时,显得分外喜悦与亲切。当我用含糊不清的语言,给远在丹东和丈夫一起开汽车修理部的郑翠屏打电话时,她当时没听懂我的话,我就给她发信息,她马上回了:“老同学,我没听出是你,实在对不起,二十年了,你在做什么,你联系了多少老同学?”当我把聚会的消息,告诉给教我们物理的徐春生老师时,他是那么的高兴,又帮我联系到了走上教书育人岗位的申萍、王春霞、王飞、矫成林等老同学。我把这些老同学的QQ、电话、手机等号码发在同学录里,互相传送,给他们意外的惊喜。就这样,通过我的联络,同学们一下子把失去了20年的联系又建立了起来,越来越亲密无间!沙宏涛还建了一个初三(三)班同学QQ群,同学们都是那么欢欣鼓舞,内心充满着说不出的感动。
腊月二十九晚上,沙龙贤从浙江归来还没站稳,驱车到大连将宫秀娟接了回来,特邀我到沙宏涛、沙仁玲(他俩是我们班唯一的一对)夫妻家小聚,我们盘腿而坐,感受着别样的温馨与鼓舞。当谈兴正浓时,我们的手机都响了,原来是在大连移动公司工作的王甫东向大家拜年了:“各位同学大家好:初步拟定在正月初五举办初三(三)班同学聚会,请能够参加的同学回个信息,或在同学录上回个信,或者电话联系张恩先,顺祝各位同学新年快乐!”我们那个高兴劲儿难以言表,心情非常激动,都盼望着那天尽快到来。到了三十晚上,我正在看春晚,陈叶、王飞、王甫东、邓媛华、王德军等老同学,用手机给我发来了新春祝福的短信,郑翠屏在短信中写道:“祝你全家新年快乐,愿你的宝贝女儿永远最牛。我初五回丹东,我尽可能上午去看你。”我澎湃的心潮此起彼伏,难以自制。就在相聚的前一天深夜,沙龙贤发来了一则短信:“想起明天聚会,我期待、忐忑、激动、兴奋、无眠!”相同的心情,相同的感受,给了我们相同的渴望与期待!
近了,近了,同学们期盼已久的日子终于到来了!正月初五的早晨,马晓燕、沙宏涛带着夫人(沙仁玲)先赶来了,宫秀娟、王飞、郑翠屏一起出现在我的面前!程显殊把殷淑娟也请来了,也是通过她的联系,我昨天才与郑长华通上了电话,不凑巧,她已经告别了娘家,回到大连陪儿子读书去了,她真是来来不得,走走不得啊,特向我表示深深的歉意!我正用手机联系着邓媛华、许晓敏,传来了她们激动的声音:“别打,别打,我马上就到!”正在我兴奋的时刻,又传来了申萍的声音:“我已经到了李逵餐厅,在那里等候你们!”我刚放下电话,手机再次响了起来:“我是王春霞,特向你们致歉,由于我到大连去开会,实在脱不开身,不能前来参加我们的聚会了。”在我忙得忘乎所以之间,教我们物理的徐春生与几何的许金声两位老师应邀赶来了!沙龙贤专程把我们班主任沙阳贤老师接来了!我们依偎在老师的身旁,像唧唧喳喳的像小鸟般亲密得说个不停,此时此刻,仿佛又回到了那充满温馨与鼓舞的学生时代!
快了,快了,兰孝忠快来了!临近中午,他带着妻儿风尘仆仆地专程从大连赶来了!当我把他领进李逵餐厅里时,同学们激动的心情霎时沸腾了,每个人的双眸里,涌动着晶莹的泪花,兴奋得不知道说什么才好,此时此刻,我耳闻目睹着一张张熟悉的脸庞,真正感觉到了什么是“久别重逢”,在同学们中,我第一眼就看见了唐国花,这不是我千方百计想联系,而没有联系到的人吗?!而她通过宫秀娟、王飞等老同学进一步的联系,真真切切地站在我的面前,更是百感交集。正当我们就餐时,我的手机骤然响起,是远在辽阳的王德军打来的,来往不方便,无法参加我们的聚会,特让我代表他向老师和同学们敬酒致歉!我刚放下电话,又骤然响起,是家住在大连的陈叶打来的,由于父亲早逝,已经10多年没回安波了,本来应许要来,然而,她的儿子闹病,正在打滴流,使她左右为难,无法亲临聚会!我用眼扫了一下四周:“怎么少了郑翠屏?”正在我纳闷间,沙龙贤把郑翠屏亲自送到车站回来了!看着我们同学间这股热乎劲儿,沙阳贤老师也为之动容,无限感叹地说:“除了兄妹的情意之外,就是你们这些同学了!”同学们纷纷向我敬酒,这个说:“没有你的联络,不可能把这些各奔前程的老同学聚在一起!”那个说:“你是我们老同学中最棒的一个!”同学们都亲切地称我:“恩先大哥!”“大”就是“元”也,不光是我的岁数比他们大,更有一层深刻的涵义,正如沙龙贤所说:“如果有谁对恩先大哥不尊重,就是对我们的不尊重!”那时那刻,我的心在不停地跳动,热血在沸腾,热泪在奔涌,千言万语尽在酒中!
是啊,光阴荏苒,一晃眼20年过去了,我们从不谙世事的学生,早已过了而立之年。每个人的脸庞都写满了沧桑与磨难,都从幼稚走向成熟,都在社会的大舞台中,找到了赖以生存施展才华与抱负的位置,有的成为民营企业家,有的成为单位的骨干力量,有的走上了教书育人的道路,有的成为设计师,有的成为乡间的美容师……成为国家的栋梁!虽然我们的社会地位发生了变化,但是,永远不变的,是一颗颗真诚、火热、继往开来的相聚的心!是的,我们本来就是一家人,都是兄弟姐妹,生活在变,联系依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