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荷塘】人与酒(散文)
一
“壮士豪饮猛虎至,美人浅酌百媚生。”男人借酒壮胆,女人靠酒添媚。酒靠人酿,人借酒壮,生活因酒而妖娆、而妩媚、而香、而甜。
皇家大贾爱酒,品啧的是身份;乡野村夫爱酒,勾兑的是日月。酒在壮士的唇间升腾起的是豪气,酒在美人的脸上铺展的是妩媚。离人饮之缓思念,愁人饮之舒眉稍。李白举杯邀明月,苏轼把酒问青天,更有老翁欧阳修,把盏弄杯于山水中,遗留名篇于人世间。
酒,何以有如此之魅?何以有如此之惑?
观,清冽如泉,通透似玉;嗅,醇香扑鼻、浓烈像花;一口入肚,如烈火烧灼,似火焰漫漶。心里烧成一片,可眼却直勾勾盯着酒杯,唇齿也伸出欲望的星子,发出霸道的贪念,迫不及待,已经迫不及待了,端起酒杯,扬起脖子,咕咚一声,好不痛快。此时,酒堪比罂粟!所有的美味都矮下去了!酒更堪比美人,饮者在石榴裙下唯跪着这一姿势了。
因魅而生瘾,瘾就是潜伏在酒杯里的海洛因。万物皆有度,一旦逾越,会丑态百出,丧德失礼,损身误事,可这岂能怪酒?实是小瞧了酒之魅力,也实是曲解了酿酒人之意。
酒,喝好了,就是苦闷的出口、生活的调料,就是锦上之花,就是夜空之月。
繁琐日月,烟火生活,都腌制在这醇香的酒里。
累了,倦了,邀三五好友,畅怀豪饮,漫天漫地地吹,天南地北地侃,解禁,都借了酒,即使言语不妥,即使旦旦许诺,皆有醉酒为挡箭牌,可耍无赖,可不认账,也不会遭来奚落。
厌了,烦了,选一情调酒吧,木质桌子,之上是两杯红酒,酒水微漾,烛影摇红,空气里暧昧气息氤氲。端起酒杯,细斟慢酌,浅尝轻品,留香于唇齿间。眼与眼的对接、情与情的碰撞,在漾着的红酒面前,一句话都显多余。
闲暇之时,身放松,心卸下,三五小菜,一杯小酒,独酌浅饮,逍遥自在,似神如仙,好不惬意。
我们与酒一起走过,走着,不离不弃。我们品啧着,也放纵着,突然觉得日子里不能没有了酒。
与酒相伴,已成习惯。
二
人,作为世界上最高等之动物,有着统摄一切的气魄和能力,在酿酒上可见一斑。
远古时代,果子熟透而糜烂,风吹日晒,发酵成液,祖先饮之,甘醇美味。这香这味抽出了他们头脑里的灵气,思维一旦打开,就如翅膀,无抵达不了之地。酒,就这样从古人的智慧里流出,一代代,一年年,越流越醇,越流越香。
我在斑驳的时光里,循着酒香,去打开玉祁酒业的历史画卷:1816年清嘉庆年间,玉祁新乔人姚洽丰开坊酿酒。明初,周氏入赘曹坊芦氏并兴盛,后周氏修家谱称“槽坊周氏”。南宋时期,达至鼎盛,家家户户,几乎都能酿出黄酒。那该是怎样的一副画面,玉祁的厅堂院落一定摆满坛坛罐罐、堆满粮食谷物,玉祁的街头小巷一定都溢满酒香、飘满酒味,被酒香煨着的空气一定是醉了的模样。
一个令人醉了的地方,当属江南。小桥流水,亭台轩榭,文人墨客,琴棋书画。江南总是以女子的温婉模样出现于我的记忆里。灵气,是江南之精髓,是江南人之特点。我去过无锡,江南的模样,但没到过玉祁,但单“玉祁”两字,就打开了我想象的空间,玉,晶莹剔透,有水之灵气,女子之圆润,那一定是一个玉一样的小镇了。
没错!玉祁镇就是无锡的一颗明珠:地肥水甜,充满灵气。
好酒,靠泉之甜醇,凭谷之精良。玉祁水源丰富、水色清冽、水质甘甜。玉祁的稻谷穗大粒满,采天之灵气,地之脉息,谷物之精华,一并放入水里发酵蒸煮,那酿制出来的一定是甘醇香甜、色泽清冽、绵延不绝的酒了。
好酒,也靠独特精湛的技艺。野生酵母“大酵法”,就是玉祁酒业人智慧的结晶,是酿酒技艺中的一朵奇葩。其技法,全国唯一。从浸米、蒸饭、开粑,到露天堆醅发酵、落缸、榨酒、煎酒都要精益求精,来不得一丝马虎。就连发酵的器皿都很讲究。难怪,玉祁酒名扬中国,誉满江南,称霸无锡。
地之灵气,人之灵气,灵气与灵气的交融,思维与思维的碰撞,一定会有灵感的刹那。一次次的探索,一次次的试验,就有了一个特殊的玉祁,就有了一个卓尔不群的双套黄酒。
酒如玉祁镇,灵性入骨,低敛不桀,方才长远。
三
玉祁酒,从1816年到2016年,从姚洽丰到姚永海,跨越几千年,经历几代人,代代相承、薪火相传。
玉祁酒业,由家庭小作坊,到国家企业,到私营企业,在时间的辗转里,在时代的浪潮中,走过鼎盛,也有过低落,但无论怎样,传统技法没丢,玉祁精神仍在。到了第六代传人姚永海执掌时,玉祁酒达到了传统制法和现代技法的完美结合,酒香更加绵长、酒味更加甘醇。
姚洽丰,我从网上无法观其容颜,只能靠断断续续的文字去拼凑,但,无论他身材高大亦或矮小,他一定是风骨之人,有酒之正气,水之灵气。且定是一位不嫌苦累、励精图治之人。一间酒坊,酒糟蒸汽笼罩,他穿梭期间,指导叮咛;一盏油灯下,他品尝琢磨,反复试验。野生酵母“大酵法”从他的智慧和辛劳里孕育而生,其法独一无二,至今,再无其它酒业能超越。
姚永海,外表敦厚朴实,眉宇间却又有一股藏不住的灵气,话语里有着奋发的意气。发酵工程专业毕业的高级酿酒师,玉祁酒厂的董事长。我从2015年《华夏散文》举办的青岛笔会文友发来的视频中认识了姚永海,也知晓了玉祁酒。他,1998年承包了黄酒车间,带领团队在稳固发展“中华老字号”的基础上,大胆改革,不断尝试,稳中求新,让玉祁酒业如老树焕发青春,迎来玉祁酒业的又一个春天。让双套无锡老酒席卷无锡,让无锡老酒的醇香飘向全国、走向世界。
最近他又出资举办文学征文,在文学边缘化、文字备受冷落的今天,一个能重视文化、关注文字之人,无形之中,我想象的成分里更多了一些敬意。文学,让我看到了他的另一面,这,跟企业无关。
的确,这是一个令玉祁人骄傲之人、令玉祁酒业兴隆之人,也令文学写作者敬重之人。
四
水与谷物、技艺与火候,思维与实践,酿造了不同的酒,给味蕾带来了无尽奢华,给嗅觉带来了阵阵芳香。
白酒清冽,如凛冽寒泉,浓烈似火,适合畅怀豪饮;红酒甘甜,像霞照晨露,红艳如花,适合情调小酌;黄酒色润,如阳濡琥珀,迷离如幻,适合闲暇浅品。
男儿爱白酒,劲大,豪气;女人爱红酒,浪漫、小资;我唯爱黄酒,单琥珀色的光泽,深邃的积淀,就是闪烁着的荡漾着的诱惑。
人进中年,中医建议每日饮黄酒进补,我便遵医嘱,去年冬天买来一坛,日日浅酌,日积月累,竟养成习,感觉一日缺了黄酒,便如缺了什么,想想,竟也如洗脸刷牙般重要。
近日写征文,搜资料,闻玉祁双套黄酒出名,也被“双套”这个名字吸引,原来此酒黄酒代替醅水,不加生水,不加酒药,以酒酿酒,故称"双套"。还知,独特技法,人工酿制。又查价位,普通双套黄酒,还能承受,便蠢蠢欲动,生发买些尝尝的欲望。
“双套“黄酒买来,取一些,开水里烫过,倒一些入玻璃杯,须玻璃高杯,杯通透,色艳亮,荡漾着的琥珀般的黄晕,看着都不忍喝下。观酒的过程更是一场视觉的盛宴。
嗅,一股芳香沁人心脾,有地之醇厚,水之绵长。丝丝缕缕的热气里缠绕着香气,在眼前织成虚幻的梦境,这梦境会让你把烟尘忘却,把烦恼甩掉。
把嘴贴近酒杯,轻抿浅酌,口舌生津,甜瞬时自口入心,漫漶开来,禁不住发出“啧啧”的抒情。品着、喝着,琐碎的日月,烟火的日子,也不觉甜了起来,诗意了起来。
人与酒,总归是不离不弃,像夫妻,如情人,更像是知己。苦闷了,喝酒;高兴了,喝酒;酒成一种精神的寄托。婚丧娶嫁,喝酒;亲朋聚会,喝酒。酒成一种联系纽带。闲暇之时,独饮独酌,酒成生活的调剂。
酒有如此内涵,有如此作用,有如此文化。人该感谢酒,感谢酒的酿造者!是他们酿造、传承、改良,让酒越酿越精,让酒业不断腾飞,更让我们的日子锦上添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