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海正 (续集)
海正出生于50年代,艰难的岁月和家庭环境叫他知道珍惜,在传统礼教下,海正知恩。
海正,喜欢收集破烂,别人丢弃的东西他都爱拾掇回家,舍不得处理,视如至宝。
海正的院子、屋子,全是破烂,不了解的人以为这是废品回收点。
废纸箱、板,费塑料瓶、绳、盆,费电器、木器,旧衣服,棉的、单的。
在海正另起锅灶的时候,到县上弄到菜摊丢弃的剩菜,各种色彩的都有,拿回来自己择自己拣,凑合着做菜吃。
海正在艰难的时候,到县上食堂,村里过事弄些剩菜,剩饭,带回家,能打发多日的时光。有时候,他一出门,几日不回家,她嫂子说“海正在外面要着吃呢”
低保,也并没能改变海正的命运。
父母去世后,他跟哥嫂过,他哥做饭的时候,把干面调一大碗,放足辣子,放好调料,搅好端到海正手里,大老碗,红红的辣子,高高的一碗,越搅越香。
嫂子做饭时,饭做好了,叫海正自己舀。可是,哥嫂沉迷在麻将圈里的时候。
海正只得游离,困惑。
有些时候,很晚了,海正,在路中间,炉火,烟火熊熊。海正在自己做饭。
你想,早上不吃,中午凑合,那么重的活,建筑工地拉砖,供砂浆。
前些时候和父母在一起生活,一天能吃三顿饭,基本自己做饭,给父母吃,尽管卫生条件差点,但,习惯了。
一家人抵抗疾病的能力特强。都很少得病。
父母在世,海正没那么多余的时间闲游,海正跟父母干完责任田的活,还在河滩开了好多荒地,栽了许多杨树,有旱地有水田。海正干活很犟,有时候不听话,他大打海正把很粗的棍都打断了。有时候流好多血。父亲去世了,还真挨打挨骂的机会少了。
剩下了自己和母亲。海正给母亲做饭。
母亲烦闷了,
海正拿架子车拉上母亲去槐芽街道看戏、买好吃的,
去县城看戏、买好吃的。
还经常拉上母亲有远莫近的到处赶庙会,看戏、弄吃的。
在母亲和海正一起的日子里,他母亲很开心,过着自由自在、无忧无虑的日子。
不幸的事情发生了。
一天,母亲想去县上逛逛。
海正拉着去,半道上,遇车祸,伤了母亲的双腿,母亲站不起了。
海正每天抱进抱出。海正让母亲晒晒太阳,看看门前的风景,看邻里猫狗嬉戏,看看熟悉的面孔来来去去。
海正兄弟姐妹六个,海正能给了母亲并不轰轰烈烈。
微不足道的生活细节,海正做到了。我觉得,母亲养了海正,没有白养。
傻傻的海正,傻傻的日子,就这样在混混沌沌中消失,消失............
海正爱摆弄电器。
其实,海正仅仅上到二年级,就辍学了。其一是家境不好,兄弟姊妹多;其二海正智力的原因,。
海正自己有钱,买东西方便,买的最多的是电器。大小电视机,用坏了就换一个;WCDA自己也会摆弄,灵性的人有的也弄不了。还有微型的小小的电视机、WCD都事自己摆弄的;海正的音响有几套,光光碟就有几大盒子,能装几袋子。
海正的电动车各种各样的有几辆,弄坏了,就撂倒院子,风吹雨淋,屋里屋外都是破破烂烂的废旧电器。
你说:海正一个傻乎乎的老实人,成天不说话,低着头,穿着废旧破烂的奇装异服,对电器情有独钟。
我揣摩着:海正成天沉浸在孤独寂寞的自我封闭的世界里,心理世界特别空虚,没有老婆、孩子,没有温暖,没有爱情,没有感情依托。
50多岁了,别人在亲情,温馨的氛围中过日子的时候,海正没有幸福的期盼,一直在戚戚黑暗中痛苦着,只有音乐、歌声,荧屏美景能给海正赋予美好的向往。
只有,在人们都围过来参与享受音乐,电视节目,DWD碟片录像的欢乐的气氛中,海正心里是充实的。他的举动给邻居,路客带来不尽的欢乐,给南沟平添了不尽的喜气,海正的价值得到了认可和体现,海正此刻被人们重视了,被人们放在了眼里了,它进入了相邻的心里,进入人们的视线里了,你说,还图什么呢?
海正,没被遗忘。
海正,没被嫌弃。
海正,被人赞叹。
海正,被人崇拜。
夏天,白天热浪滚滚;夜晚,热浪不退。
屋子,进不去;院子待不住。
海正家门前的马路上,电视开演了。小龙女和,,,,,爱情正在屏幕中演绎...........
看电视的乡邻坐着小凳子,坐着木墩子,躺在沙发上,坐上床板上..........
村子中间的闲人来了,闲逛的闲人也被吸引过来了。
海正陪着,到十点,十一点........
第二天清晨,海正就躺在大路上。
舒服而惬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