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火车上的遭遇
一
“旅客同志们!
“旅客同志们!
“由太原开往北京西的168次普快列车马上就要进站了,请您注意安全,不要靠近月台边缘。”
听到扬声器里一位女声极富立体感的播报,齐冬平把行李箱往站台里面挪动几步,同时提醒父亲靠后站。
列车由西向东驶过来,尽管列车进站已减缓了速度,巨大的惯冲力依然使得大地轰隆隆一阵颤抖。扑面而来的一股强大的风,使人不由得倒退几步。
“咣当……咣……当”列车终于缓缓地停了下来。齐冬平嘱咐父亲不要与人拥挤,拎起行李箱迅速挤入熙熙攘攘的争着上车的人群。
他要抢先上车占个座。
齐冬平今天有一个重要的使命,就是护送老父亲回故乡河北探亲。
父亲于70年代末被当地医院做拉网检查,查出患了食道癌。在北京结核病医院,由一位医技高超的著名外科专家主刀,做了开胸大手术,切除了病灶。
术后20多年里,父亲一直顾虑回老家,说是身体现在这个样子,心气很弱,害怕见父老乡亲。
前几日,父亲却一反常态,突然提出他想回老家看一看。全家人闻之很高兴,说是早该这样。立即给老家打电话,通报了这一讯息,老家亲人们翘首以盼。
齐东平借着身后拥挤人群的推力上了车。站在7号、8号两端车厢入口处却傻了眼。两节车厢全部座无虚席,不过齐东平早有心理准备,登车前就做好了上车后马上补办一张卧铺票的打算。
普快列车不过是比之“蜗牛”慢车少停几站而已,真对不住那个“快”字。父亲体弱多病,全程5个多小时路程,即便有座位也坚持不了多久。
在以往,无论是北京、太原、石家庄,陪同父亲看病旅途可谓畅通无阻,只要齐东平在车厢里吆喝一声:“这有位老师傅身体不好,哪位同志烦请给让个坐。”立马就有人起身站起来响应:“来坐这里吧。”“谢谢啊。”父亲便稳稳地坐下了。
今天不需要让别人让座,补办一张卧铺票就OK。
齐东平轻车熟路、信心满满地转身直奔列车售票台。
“同志,买一张卧铺票。”
“买卧铺票需列车长批准。”穿着一身蓝制服的中年女,站在柜台里面,抬起眼袋很重的泡泡眼,瞧着齐东平冷冰冰答道。
售票台就在齐东平所在的7号车厢。
女列车长站在敞开门的乘务员休息室前,正和一位年轻女下属接待一位看似领导模样的人,絮絮叨叨说着什么。左臂臂章上金色绒线绣着列车长三个字,一身蓝色铁路制服都难掩她苗条身材,眉清目秀,绝对称的上是美女列车长。
“真漂亮。”齐东平暗暗在心里面感叹。
陪同父亲看病多年,只见过男列车长,还是第一次遇见这么漂亮的女列车长。
就在女列车长陪同男领导一前一后步入休息室的一瞬间,齐东平赶紧上前向她说明了购买一张卧铺票的迫切愿望和充分的理由。这充分的理由就是一位曾做过开胸大手术的老人急需得到照顾,刻不容缓。
“去去去,出去!”女列车长礼让男领导落座后,听着听着便极不耐烦,像火山爆发一样冲齐东平吼道。
齐东平被这突如其来的“河东狮吼”吓了一跳,一时间,陷入了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的尴尬境地。是该返回父亲身边耐心等待女列车长优先接待上司领导,还是继续申明年迈体弱的父亲没有座位难以久立这十万火急的理由,片刻犹豫后,齐东平选择了后者。
男领导50多岁的样子,身着94式路服,帽墙、肩章上镶有三道横杠,明显职务高于女列车长。他对眼前发生的齐东平与列车长的交涉不做任何表态,不表态也是一种态度。在他看来,女下属是否深谙领导百忙中亲自登上列车检查指导工作的意义,珍惜领导的宝贵时间,才是非同小可的大事。
当齐东平追进休息室再次提及购买卧铺票时,女列车长觉得齐东平使她在领导面前很难堪,甚或是影响了她汇报工作,恼羞成怒,发疯般地一个急转身,将齐东平猛地推出了狭小的休息室,“呯”的一声,重重地将门从里面关闭,“咔嚓”上了锁。
二
齐东平无奈且又悻悻然地回到父亲身边,父亲站久了支持不住,已然坐在了地板上。从身体虚弱、骨瘦如柴的父亲坐着的角度望过去,前后左右的男女旅客一个个端坐在座位上,或垂拉着脑袋佯睡,或低声说着悄悄话,对眼前发生的事装作什么也没看见,对地上坐着的老人视若无睹,没有一个人让座,没有一个人关心一声。
整节7号车厢死一般静寂。
休息室里,男领导坐着,女列车长站着,男领导不紧不慢向其女下属告诫提醒“铁路列车服务质量是铁路客运服务的重要环节,要高度重视并切实搞好铁路的优质服务,从而提高旅客对铁路列车服务质量的满意度”。说的和做的两张皮,也可以说是背道而驰,颇具讽刺意味。
“哎哎,醒醒啊,检票了啊。身材魁梧的男副列车长带着一名女乘务员进入7号车厢,例行公事地对旅客进行验票。
齐东平一眼认出了这位身材魁梧的副列车长,15、6年前,就是这位副列车长,不,当时是列车长,听了齐东平的情况反映后,微微一笑,极富热情地大手一挥,把父亲直接就安排到了卧铺车厢,并且说道:“老同志嘛,该照顾就的照顾。”让人感觉到无比的贴心温暖。
齐东平喜出望外,仿佛看到了救星,连忙把想为老父亲购买一张卧铺票的愿望向他表述一番。然而,他侧脸瞥瞅一眼地板上坐着的老人,面无表情地抛下一句“人这么多,哪能照顾得过来”,与10几年前判若两人,头也不回地走了。
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乘务员休息室里的男领导的视察指导工作仍在进行。
男领导居高临下,言之昭昭;女列车长唯唯诺诺,听之切切。
“将心比心,列车服务工作,既是对旅客提供旅行服务的过程,也是满足旅客旅行心理需求的过程。列车服务人员能够正确把握旅客的心理需求,是这一过程的关键因素。”
“对对对,您说得极是。”
“把握旅客心理需求,要求铁路客运人员,首先要有明确的思想基础,即要具备全心全意为旅客服务的思想,有明确的服务观。”
“是的是的,这方面我们做得很不够,需要对全体乘务员认真加强学习教育。”
“要有正确的分析和判断能力,要有细心、耐心的工作态度及迅速、果断的应变能力。只有这样才能处理好旅客旅行中的各种突发事件,为旅客提供优质的服务。”
“请领导放心,全体列车乘务人员向您保证,人民铁路为人民,坚决以实际行动赢得良好社会声誉。”
1小时又25分钟过去了,休息室的门悄无声息地打开了。女列车长恭恭敬敬小心翼翼地送走了上司领导。然后,她转身一个箭步冲至齐东平父子面前,柳眉倒竖,杏眼圆睁,指指地板上的老人,又指指齐东平劈头盖脑训斥道:
“看看,老人今天因为跟上你,所以才遭这个罪。”
“原本是可以照顾的,现在也不照顾了。”
“老人摊上你这样的人,跟上你这样的人出来,算是倒了霉了。”
……
女列车长泼妇般地发泄完,然后甩手,转身,昂首挺胸,愤愤然、急匆匆离去。
人就是这样奇怪,新闻中曾多次报道,旅途遇到歹徒,只要有一个人出手反抗,就会有更多的人加入与歹徒作斗争的行列,反之,所有人则会装聋作哑,放弃抵抗,听任歹徒哪怕仅有一名歹徒为非作歹,使得歹徒愈加的嚣张,有恃无恐。
今天这节车厢里的男女旅客类似上述境况,虽然是对象不同,性质不同,面对此次列车乘务工作人员的冷漠,霸道,骄狂,不作为,全体保持了沉默,全部都做了看客。
三
一过井陉,就等于出了山区,地势明显开阔平坦,列车明显提速,风驰电掣。
齐东平有生以来第一次感受到是那样的孤独无助,天啊,老父亲今次乘车的遭遇,竟然是他这个做儿子的错,列车上的管理工作人员什么都不做,什么都不管,反而猪八戒倒打一耙,却全都是对的,世界上难道有这个理吗?
可你们知道眼前地板上坐着的老人是一位共和国的功臣吗?这位老人14岁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先后参加了解放石家庄、太原、大西北,抗美援朝等战役,经历炮火纷飞,枪林弹雨的战争岁月,身体多处负伤。今天,此时此刻,这位将近70岁且做过大手术的本应得到全社会敬重和爱护的退伍老军人,却受到了如此不公正的待遇甚至完全可以说是非礼。你们的职责何在,良心何在,公德何有?
列车经过三个多小时的运行,临近石家庄火车站的时候,齐东平发现,原先围在车厢内售票台前的一圈人渐渐减少,其中一名男子悄悄告诉他,其他人都已经买上卧铺票走了。
齐东平至此恍然大悟,原来那个泡泡眼中年女乘务员充分借用了障眼法。隔着人墙,齐东平看不见,她只悄悄卖于其他旅客卧铺票,唯独瞒着自己不卖。
女列车长与乘务工作人员形成了统一联盟,共同联手对付他们父子俩个。
齐东平心想,难怪女列车长走后,他到6号卧铺车厢打问实际有无卧铺时,同样遭到了冷遇。
“吵吵什么,啊,吵吵什么?”一名穿着笔挺西装,留着大背头,操着京腔的大干部模样的男子带着一名随从,从齐东平身旁经过时,不问青红皂白,对齐东平一通狂吼道。
“是这样,一位老人身体不好,需要卧铺。”齐东平诺诺回答。
“需要卧铺到售票车厢买呀,在这里瞎吵吵什么。戚戚。”大干部瞪着牛一样的眼神,自以为是地边说边挥动着簸萁掌般的的右手比划着,气势凌人,声色俱厉。
饱汉不知饿汉饥,半路杀出个程咬金。齐东平当时心想:“不了解真相,主观臆断,典型的官僚主义,竟然还有这样的糊涂京官,真他妈的该死。”
齐东平气愤至极,忍无可忍。当再次折回售票台前,他在掏钱买票的同时,有意识地亮出了市场经济报特约记者证。
“啊……呀,记者啊,”泡泡眼中年女乘务员眼睛眯缝着,好像发现了新大陆,脸部抽搐几下,表情很不自然地讪讪说道:“自家人啦,开个玩笑。”
这一切竟然是个玩笑,说得真轻巧。
齐东平问:“火车再有1个多小时就到保定了,我们在保定下车,卧铺票钱怎么计算?”
“全程票价,都是这样算。”泡泡眼一边回答一边接过递过来的钱,三下两下就将一张印有6号车厢三排中铺的卧铺票交在了齐东平手中。
原本如此简单的事情却搞得如此复杂,原本应该为旅客群众提供的服务却大肆刁难。
齐东平气愤难消,当即决定,将这次乘车经历写成内参或见诸京城报端,为决策层深化改革,强化管理,下大力整顿行业不良风气提供参考依据。物质富有了,精神文明不能丢,向全社会呼唤中华传统美德的回归。
168次普快列车在保定火车站经过短暂停留后,伴随着“呜呜”的汽笛声,朝着北京方向快速驶去。
我的祝福先送到,
一送喜气步步高,
二送福寿星高照,
三送连连好运交,
四送财宝身边绕,
五送烦恼都扔掉,
一年更比一年好。
祝写作愉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