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军警】也说宝玉(杂文) ——《红楼梦》人物浅评
提到古典名著《红楼梦》,作者曹沾先生说它,“大旨不过谈情”。或可尽然,从书名模糊揣测,红字有多重意思。而若组楼字,红楼一说为妙龄女子所居之处,以此般,红楼里便会生出无限风情无限的风花雪月故事。有故事,就会有悲欢离合;有故事,就会有春恨秋悲;有故事,就会有痴男怨女。而说到底,总会是繁华一场,过眼云烟,情,也不过是镜花水月,敷衍一段情缘,作为前世未了的一段相思债罢了。
许多时候,我们究竟会分不清“红楼”里的这些男子女子,谁是谁的点缀,鲜花和绿叶哪个是陪衬?或者是互为陪衬!而故事里的宝黛釵终是艳冠群芳的主要人物。宝玉原身是仙界赤瑕宫的神英侍者,而黛玉的原身则是仙界的一株絳珠仙草。偶一日,正看得仙草逐渐枯萎,这神瑛侍者遂以天上仙露每日灌溉之,才有以后此仙草投生于下界的林妹妹,也才愿把这一生的眼泪还他以报他昔年承泽续命之恩。或偶尔思及此处,颇生些疑惑,即为天界的奇花异卉,缘何有枯萎之说?亦所以,才有了以后的情系三生,夙世情缘,恨海青天,月缺不圆。
最是喜欢87版电视剧“红楼”。欧阳奋强演绎的宝玉可圈可点,经典就是经典。他把一个温柔多情,形骸放纵,多才多艺的宝玉刻划的极尽温暖,使人最为喜爱。但新“红楼”里杨洋的表演却差强人意了许多,他驾驭不了书中人物的灵魂,终归是败笔之作。个人看法而已,或有不忿者请淡定。据见诸报端的多种剧评,李导和他的创作团队被认为是在演“聊斋版的相声”,无里头搞笑而且让多数人感到不能理解和郁闷。总之,负评如潮。标新立异,迎合年轻观众可以,但是如果自己制作出来的东西和古典名著所要表现的主旨相去甚远,甚至南辕北辙,还是饶了作者,放瑰丽而伟大的世界名著一马就是行善积功了。
宝玉在故事里是一个温柔多情,风度翩翩的贵族佳公子,也是自清朝以后任何时代的万千少女心中梦寐以求的心中偶像。如果没有宝玉,该部《红楼》只是一幅黑白色彩平淡无奇的百花图。梦游太虚幻境时,警幻仙子说宝玉是“天下古今第一淫人”,其实是说的宝玉色而不淫,而非淫字通解。淫字是一个多意字实为中性词,百人百解,不做他说。情而不淫,色而不秽,气味风流常态,与多情有染,和龌龊无关,风花雪月,亦是红尘人生。
宝玉的多情,不单单与黛玉和大观园中众多的女孩子,而且,在寄灵铁槛寺而折转离开馒头庵的最后,只为了一个抱着小孩儿的村姑女孩子而“不过眼角留情而已”。对黛玉,他是知己加恋人,对宝钗,是红颜加亲眷,对袭人,是主仆加情人;对晴雯,是主仆加知己。一直到最后曲终人散,偌大家业凋敝的时刻,这所有的女子都成了他曾经灿烂生命中的过客,尘埃落地后,霜打风吹过的昨日之花。
人无完人,纵是多情如斯的宝玉亦是如此,男人的大义担当,会因为自己父母严厉的权威和家法的严苛而丢失殆尽。某一个夏日的午后,因为和正给王夫人打扇的金钏随意的调笑了几句,只是醒来的王夫人恼羞成怒,不分是非的狠狠打了这个可怜的丫环几巴掌,而至性格刚烈的金钏不堪受辱含冤投井而死。此是宝玉良心上一个愧悔渍迹,永远也不会随着岁月而消除。及至后来与蒋玉菡互赠汗巾,则直接导致了被其父暴打的悲剧。另,宝玉也是最为有情有义的人,好友秦钟死后,他经常和茗烟悄悄骑马出行去郊外墓前祭祀。和蒋玉菡柳湘莲对坟墓护理约定的不忘;对于朋友,宝玉真的应该算是心中无愧无悔了。也或者说,朋友,或者应该是一辈子的感情,朋友是一个肝胆想照不离不弃的侠义般的动词。
无论是怎样美好的一场梦,终究是会在风狂雨骤般的无情现实里悠悠醒来的。叹也无用,殇又奈何?故事的最后,其实是一个人顿悟的必然结局,了,静, 空,尘归于土,花落为泥,看破即是放下。一个清癯萧瑟无可奈何的孤独背影,在茫茫无际,飘飘飞洒的漫天飞雪中,悄然无声的消失于世事无常的红尘末世。亦会由此可知,我们每一个凡俗间的芸芸众生,可以尽快的觉迷于当下,尽可不执著于情,方是脱离诸般烦恼的根本。情深不寿,花艳难久,亦或者,我们也可以采撷一朵那“绝情谷”的花儿,只看不闻,当是一种美妙温馨的记忆;把痛苦而永不可能握在手中的那份迷恋,深情而小心翼翼的藏在只有自己知道的,岁月长廊里的,某个角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