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山水】 榫卯巷深,烟雨坊的酒谈是红木不枯的闪电(传统·诗歌)
1
摸黑。原形被归处的阵风挟持
曾经飘浮的叶子,像绒
像月,于新筑的欢畅中踏出墨线
并不是始途之初就有棱角
匠人之手,为一盏生冷的汤色,施展
圈木术——,并抛出温良的碎屑
2
谋在扩张
器追列国
种属与纹理被持旌者摇出了立体
廊,与几场倾情保持着共鸣
起伏如斩,红木之象
是桌柜橱椅封藏不语的传世之胄
3
深凿或浮雕。清澈的物色沿袭
一个缘由,角力峨眉饱满
整段的景致用纪元的粗粝韬光养晦
含势,也
把亲历的典雅香
涂做,上品一撇
4
红木冲锋,春秋事能悦己
而,那些安静的云彩和皮毛
借木,孕一个英名
板材拉开,不等节令埋下毛刺
凿与斧头,一步
把形而上的苦岁与荫凉锻成筋骨有灵
5
——在近
——在望
——在恪守
再把红木从十字花科的簇拥里抽出
以不同的掌故
做屋阁中的梦呓人
6
缓步,一场布局亮光闪闪
如果碰到酒谈正浓
案牍正艳,朵儿之上悦物者辗转不蛊
峰谷兀自奔去,有豆丁点的遗落
像雁廻横穿,——寻声而动,红木清晰
以人面相映
7
是为隐术
是为包裹,与
枝蔓柔软
旧姻烟雨。——比身体还薄的补丁
吃尽了低匐在边缘的魂
潦草笺上,谁用榫卯垂怜与告慰?
【编者按】【榫卯巷深,烟雨坊的酒谈是红木不枯的闪电】诗歌对待自然界红木的变化规律完全超脱境外,并未流于俗套地一味赞扬,而是极力用形象描绘的手法和质朴清新的语言,勾勒出一幅幅红木变迁历程。诗歌巧妙融合,不着痕迹,实中寓虚,逐层深化,达到出神入化之境地。入微的想象之间,意象重叠辉映,认识红木自始至终从生命的厚度和长度。借以感慨人生变化莫测,将可感的情绪,化为可感的物象,富含暗示力量,引人丰富联想。感谢赐稿山水!力荐共赏!【山水神韵编辑:gaogao高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