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短篇 >> 情感小说 >> 食与色

精品 食与色


作者:文化老狗 童生,808.27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6552发表时间:2017-01-06 22:32:57
摘要:邻近退休的“你”回忆了少年和青年时代的生活,充满了苦难和迷茫,表达了对经济改革的欢迎和对人们幸福生活的期盼。


   网上讨论版上的一个帖子及其跟帖把你的思想搅浑了,打乱了,激活了。
   日常生活里,本来你还是活得挺舒适自在的。年近花甲了,在单位到了上自由班的年龄。领导早知道你派不上大用场,重要的活儿也不让你去顶责任;同事也早琢磨着你离退休只剩下几步之距,犯不着跟你去搞竞争。把你作为自己的竞争对手,是自我大掉价,这架子也未必丢得起。你离生命的尽头应该不太遥远了,工作的压力也随之如强弩之末。你比那些早已退休在家的人少了些寂寞无聊,比那些上班的青壮年少了些筹谋顾虑和担忧,而较他们多出的,是自在和闲暇的清丽阳光和新鲜的空气。
   因此,在这么个秋高气爽的天气里,气温好像是随你的意愿而调试好了的。你打开了窗,小区的花圃里都是些青青绿绿红红。风儿一吹,青青绿绿红红颤颤地荡波浪,那花草之间的小鸟儿便置身到快乐的海之上了。这里并见不着古人所哀叹的无边落木萧萧下的凄凉和肃杀,分明的是成片的花草在无忧无虑地生长着,那好几处花儿的热心绽放,不就成了歌舞女孩们亮相的定格了吗?
   你眼前电脑里的一个帖子,把你的思想搅浑了,激活了。
   这个帖子是关于上世纪六十年代初期饿死了多少人问题的一个帖子。上世纪,六十年代初,那时候你才五六岁呢。你记忆里的储藏确实不多,且好像是一片灰白。你记忆里的残渣被搅动来搅动去,依稀的似乎见到了当年死人躺在草屋里头草地上的情景。当然,并不是所有重病的人和死去的人都躺在地上铺的草上,在草之上加一床破旧的灰黑色的棉絮,也是常有的事。
   你望着电脑屏幕,思想却游走到了半个世纪之前:是的,我拿得定是死过人的,一个队里一天死好几个呢。但这怎么能证明帖子上所说的共死去了三千六百七十七万人呢?死去的人的阴魂如果再组合成一个王国,顶得上好几个小国家的人数呢。如果是全民皆兵,如果采用人海战术,在常规武器的状态下,把这么多的人鼓动起来去打内战,作战好几年,这么多的人都死不完。你实在无法举证死去的人是这么多。
   你看着电脑的显示频,呆愣了半个时辰,终于没敢对“楼上”的跟帖人说:我敢打赌,确实饿死了三千六百万多!因为你当时只是贫穷人民公社贫穷生产大队贫穷第五队的一名被饥饿所折磨,被饥饿逼迫得一天到晚只是渴望食物的五六岁的男孩。至于饿殍数字的诞生情况,或是在上天完成的,或是在地底下完成的,或者是在密室完成的。政治家做事儿,有必要跟你商量吗?有必要符合事实真相吗?
   因此,你只是跟帖说:“当时,我只是一个五六岁的孩子。但后来,我还是从大人的嘴里获悉了一些情况:我爷爷是饿死的,奶奶没有;我大姐夫——当然,当时我并不知道他后来会成为我的大姐夫——的父母亲都是那时饿死的,我后邻家的叫香奇的老太太,也是那时死的。”
   电脑的显示频似乎闪了一下。有一个反对者,在你跟帖的后面很快跟上了几句话:“你胡说八道,你造谣不怕判罪。你现在拿出一亿张死亡者的照片来,你能证明他们当时都是空肚子,都是饿死的吗?”
   这名反对者的力量确实能惊动人。你除了伴随着衣衫褴褛和饥肠辘辘的记忆,两手空空如也。现在,对方如果否定了二战中纳粹对犹太人的大屠杀,否定了二战间日本人在南京的大屠杀,你也丝毫没办法。上帝有时候好像确实太软弱无力,他只是静望着世间的一切,而从来不亲自动手脚管一管。有时候,上帝管事儿总是那么迟缓,总是那么在隐秘的深处。
   对方能一句话否定掉饿死那么多人的事实,让你的胸腔里着了火一般,你也反问对方:你能证明这么多人不约而同地扯谎吗?可惜对方没有再跟帖回答你或斥责你。不一会儿,你下线关了电脑了。
  
   二
   从你开始上自由班起,你就经常这么看看讨论版跟跟帖子,或在电脑前卖卖傻想想过去的时光。你的记忆告诉你,那时虽然常常不得饱肚子,但天空好像还是挺蓝挺蓝的,河水也澄澈,澄澈得好多地方能看得见沟底,澄澈得能看见鱼儿在水中游来游去。因为河水的无尘滓,无杂质,大约也是因为食物的短缺,所以鱼儿才游到靠近河岸一带的吧。它们在靠岸的一带巡游,也有可能是因为爱情而来的,但更多的时候恐怕仍是因为食物而来。因为,没有爱情,仍可活到一辈子;没有食物,却只能活几天。当然,有好多动物坚强得不知胜过人类多少倍,它们没有食物,能活好几个月甚至更长的时间,真让人类羡慕嫉妒恨啊。
   有一回,你在田埂上走动,就是因为食物而不是因为爱情的。你那时大概有七八岁了,感受食物的能力已经相当强烈,而感受爱情的能力却一丝一毫也没有萌芽。你在田埂上走动,整个身心却在盼望着田里萝卜的茎叶下面有一个大萝卜。那萝卜的茎叶,嫩嫩的,绿绿的,青翠得太讨人喜讨人爱了。你觉得这么愉悦人心眼的茎叶应该也是能吃的,于是你揪了两片萝卜叶子放进嘴里。味道苦涩而怪怪的,感觉确实有些糟糕。于是,你有些不情愿再揪萝卜茎叶吃了,你更是巴望萝卜茎叶下面有一个硕大的萝卜。你用力拔了一根,可是,下面只是一根比小指头还要细的筋,你有点失望,然而又生长出更大的希望,你用力拔出了第二根,从泥土里蹦出来的仍然不是硕大而浑圆的萝卜,仍只是长长的一条筋。你的失望和沮丧愈加沉重了。这时,你忽然感到头上被什么坚硬的东西猛的敲打了两下,感到剧烈而火辣辣的疼,紧接着觉得脑袋完全要发昏了。你抬起头,侧过脸,这才发现了一张凶巴巴的脸。这是一张中年汉子的脸,脸上的五官张扬出威严和强盛的权势。这张脸和身躯组合成了一个叫“队长”的基层管理者的所有的权力和权利。队长的手上正拿着一根短短的竹棒,他的竹棒一扬起,你就吓得如缩头的乌龟,心里直颤着恐怖。可是,这一回,他的竹棒并没有抽打下来,只是吼出了声音:“你病得发痴了吧!你病得要死了吧!萝卜筋还不过像条粗线儿,有屌子那么肥那么壮吗?你就把它拔出来了?这不缺德,这不丧尽天良吗?”他的竹棒在你的头顶上晃了几晃,但还是没有抽下来,但呵斥的话却似碎石头般连续迸发出来。
   你实在是羞得无地自容了。这是生产队里的土地,盗窃集体的萝卜,这完全可以算着一宗大罪行。只要队长愿意把它定为大罪行,它就一定不会是小罪过。不过,似乎,死罪是够不上的了。队长又拉长了他的长马脸对你恶狠狠地说:
   “饶你是个细狗日的。如果你是大人,干这种事,被我遇上,我不把你吊起来打一顿我绝不姓叶的!——今天,饶你这条细狗命,只扣你那不教育你的娘十分工!”说完,他背着手走了。
   队长的“扣工分”的决定,如恐怖的巨石,压上了你当时七岁或八岁的肩膀和心灵。
   几个时辰过去,你仍然陷入在惴惴不安的惶怖之中。你已经大略地懂得:那时大家干农活儿,并不是能在短期内拿到现金的,而是先记工分,到年终看收成的好歹和多少而结算,把每天的工分折算成现金数目。大家在上半年劳动一天,到底能值多少钱,只能到岁末年底结算后才能知晓。通常情况下,好多人家到年底不但拿不到现金,反而还要倒过来贴补一些钞票才能分到口粮。因此,扣你娘的工分,就等于罚了你家的粮款,你实在恐怖得有理。虽然这种情况在小小地球上的好多国家都没有听说过,更没有发生过,虽然好多国家的公民拍半天自己的脑袋,也无法理解集体劳动先记工而后结算换算成现金的经济运作的妙招儿,但你的恐惧却有着无法排解的现实切实的理由。
   你的心带着难以消逝的恐惧不安,想:中午,妈妈收工回来时,一定会很伤心的。扣去十分工,大约的等于白干一天活儿,一定会让她糟透了心。当你的肚子已经饿得差不多失去了感觉,头已经饿得晕晕乎乎的时候,母亲收工回家了。
  
   三
   母亲一进门,往日那面黄肌瘦的病态却消逝得没有了踪影似的,她显出的兴奋与喜悦让你完全没有料到。她有些神秘兮兮地道:“你知道,今天我给你带什么回来了?”
   这个谜一时半刻的还就是让你不好猜。当时你已经饿过了最难忍耐的时候,头脑晕晕的,在你看来,世界上最好的东西莫过于油水足且比较坚硬的不容易在肚子里消化的东西。因为你顿顿喝可以当镜子照的稀饭,在刚喝完的当时肚子确实是饱饱的,甚至有些像青蛙肚子鼓起来的模样,这些都是容不得置疑的史实。可是,两泡尿一撒,青蛙肚就变成瘦猴儿肚了。这时,你的脑海里仍然没有摆脱大萝卜的影像,也许母亲给你带大萝卜回来了!于是乎你高声说:“带萝卜给我了?”
   “哪里,你再猜猜看!”
   “是,是山芋?”
   “不是,”母亲似乎不忍心让你长时间地猜下去,于是乎作了一点暗示:“是砰砰脆的东西!”
   “脆饼!”
   “对啦!”你母亲从怀里掏出了一只长长且厚厚的脆饼。这实在是稀罕之物。并不是所有人家随时都能买到这种美食的。它和照得见人的稀饭比,有油香,坚硬,实在,经得起消化。如果嚼进去十来个,准保你半天不饿。
   你的母亲兴奋得有些超自然:“你知道不?今天,支书从我们做活儿的那田边经过,先是擤鼻涕,接着到裤兜里掏手帕揩鼻子。哪晓得,从裤袋里掏掉下两毛钱的票子来了!我们亲眼看到他擤鼻涕而后到裤袋里掏手帕的,虽然没看见二角钱的票子朝地上掉,但我们琢磨着事情肯定是这样的。我从田岸上经过时,就发现了路旁那一张还有点皱巴巴的两角钱的票子。你说运气好不好?我就没吱声,也没有敢出粗气,把那两角钱捡了起来。我就跟侯二嫂嫂商量。我说:‘侯二嫂子,你身上不是有几两粮票的吗?你有粮票,我出钱,就能到商店买到脆饼了!’哪想到,侯二嫂嫂果然把粮票带在身上!还是菩萨有眼。她出了二两粮票儿,我出了二角钱,她去买了四只大脆饼。我们都高高兴兴地叫它们‘砰砰脆’。她吃了一只,还有一只带给她儿子平毛头。我也吃了一只,还有一只就带给你了。快吃吧,别让其他人望见。”
   是的,让人看见了,招来羡慕嫉妒和仇恨,就麻烦了。
   在你的记忆里,你大概是狼吞虎咽一般地吃下了脆饼。也许是吃得过快或用力过猛的缘故,你的嘴巴里顿时起了个血泡泡。
   当时,你当然丝毫没有考虑到,捡到的钱财是不能据为己有的。你的思想显然还没有达到那样的深远领域。你只是肚子饿到了极限,见到脆饼就失常,甚至发狂,你显然没多想没往思想深处掘进。所谓利令智昏者,大概也包含这层意思的。
   看样子好事儿有时也会接踵而来的。
   接着你母亲又兴致盎然地说道:“你知道不,当支书打我们田边走过之后,队长就屁颠屁颠地随支书而去了,反正小干部都紧跟大干部的。——队长就没能在田边监督我们干活儿,我们就到南边老木匠家去坐了一会儿。老木匠,真不愧是老手艺人啊,家境就是不同一般的。你知道我看见什么了?”母亲又带着三分神秘,问你道。“什么?”你当然想不到母亲在老木匠家看见了什么稀奇事,于是反问道。
   你母亲十二分欣羡地说:“我看见老木匠家吃的那个粥,厚实实的,粘稠稠的,大概放了比我们家多五倍的糁子下锅还不止!……人活一辈子,我也不想吃什么干的饭,我要是能天天吃上老木匠家的那种稠稠的稀饭,我死了肯定闭眼的。不单是眼睛闭得紧紧的,我死了脸上恐怕还带着笑呢!”
   是的,你首先想到了你家稀饭之稀,而后想像着老木匠家的稀饭如何的稠实,那是多么不同的阴晴两重天。你像受到母亲的熏陶和感染似的,对老木匠家能吃到稠稠的稀饭而羡慕不已全心向往之了。
  
   四
   正在你跟母亲憧憬着阳光灿烂的好日子里如何能吃到稠厚的稀饭时,侯二嫂嫂神色慌张地突然在你家门口出现了。她一脚就跨进破旧的门槛来。因为你父亲叫宝河,因此,侯二嫂嫂就称呼你母亲为“河奶奶”了。
   “河奶奶,完了!支书说南头的喜文头捡走了他的两毛钱。支书说,如果喜文头乖乖的承认,认错,把钱拿出来,他可以不计较。可是,喜文头把头摇得像个拨浪鼓似的,支书就火冒三丈了。现在支书已叫两个民兵把喜文头吊了起来,正在打呢!”
   跟饱狮子不知道饿狮子的滋味一样,饱汉是从来不知饿汉饥的。住在地球村别处的衣食无忧的人们,其中有好多人都是不具有认识食物重要性的心智的。吃饱了撑着没事儿干的他们,即使把自己的脑袋敲得咚咚作响,大约也是不可能体会一个面包一块脆饼的重要性的。卖火柴的小女孩只是童话里的人物,吃饱了看童话为童话撰写文学评论的人实在是难以料想童话故事会在现实世界里上演。也许,人能吃得饱了,心智就一定会产生一个缺口。当然,即便是一个饿肚子的人,也未必能料到因为两毛钱而会吊打一个人的。你母亲听到侯二嫂嫂的这个消息之后,也不由得大吃一惊,脸上露出凄惶愧疚恐怖的神色,也就成了必然了。
   “这,这怎么办呢?”你母亲凑向侯二嫂嫂的耳边,低低切切地说,“能不能说清楚,钱是我们捡的呢?”

共 33568 字 7 页 首页1234...7
转到
【编者按】回忆苦难的岁月,才会让我们更懂得珍惜今天的美好和来之不易,也许,这就是作者创作这篇小说的初衷吧。小说是以第二人称来叙述的,主人公“你”是一位临近退休的老人,一个关于上世纪六十年代饿死人的帖子勾起了他的回忆。在那样的年代,吃饱肚子成了人们唯一的念想。主人公的回忆中,除了生产队里的队长、支书等人,还有一个至关重要的人物,就是哑巴喜文头。喜文头的种种事迹,令人觉得他的违背常理,但就今天来说,这些都是小事。但致命的事件,是喜文头因为不能控制自己的欲望所犯下的罪恶。食与色同样饥饿的情况下,是会衍生出罪恶的吧。当然,那样的年代,也是有纯真而美好的爱情的,就像主人公和苹苹的爱情。开始的美好,悲哀的结局,给人的感觉是如此的伤感。小说的主题凝重深厚,并在夹叙夹议的过程中,让我们甚感岁月的流逝匆匆,美好的来之不易。所以,不论是苦难,还是美好,我们除了珍惜,更应祝福。小说是回忆式的,有“你”这个关键的人物贯穿始终,在时空不断地交织中,互相映衬,杂而不乱,沉稳叙述,足见作者文字功底的深厚。欣赏推荐佳作。【编辑:哪里天涯】【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017010722】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哪里天涯        2017-01-06 22:33:49
  问好作者,感谢投稿短篇栏目,祝创作愉快!
哪里天涯
2 楼        文友:哪里天涯        2017-01-06 22:35:19
  食与色,苦难与祈祷,美好与祝福,让我们感觉着,路深远而漫长,生活,苦涩而甜蜜。
哪里天涯
回复2 楼        文友:文化老狗        2017-01-07 09:18:46
  谢谢哪里天涯老师点评。老师辛苦啦。祝老师全家健康快乐!
3 楼        文友:黍离        2017-05-31 17:45:44
  已拜读,八、九节感触至深,非经历无以体会,顶一个!
回复3 楼        文友:文化老狗        2017-07-08 08:13:45
  谢谢评论,祝快乐!
共 3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