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不如狗”的故事
摘要:读《后搜神记》这篇《杨生狗》使人感叹,的确如杨生那个年轻所说——人不如狗。
古代志怪小说集《后搜神记》里,有一篇并不怪异的微型小说,题目叫《杨生狗》,写了这样一个故事——
晋朝太和年间,广陵有个姓杨的年轻人养了一只狗,非常爱惜它,出门时,那狗就老跟着他。有一次,年轻人喝醉了,走进水草地里,一头栽倒便不能动了。这时候,正赶上冬天放火烧野草,风势还很大。那狗急了,就围着主人转圈儿叫,但年轻人醉得很深,还是醒不来。前边有一个水坑,狗就跳进水坑里,把自己全身弄湿,然后跳上来,跑到主人跟前,把水抖在主人身上,往返多次,还把主人周围的草地淋上水,使得大火始终不能烧到主人。年轻人酒醒后,才知道了是自己的狗救了他,便对狗愈发的爱惜了。
后来又有一次,这个年轻人走夜路,一不小心掉进了枯井里,他的狗在井口边叫了一个通宵,才见着一个过路的人。过路者见那狗在井口边叫得蹊跷,就走近来朝井里看,见到了落井的年轻人。年轻人对过路者说,您把我救出来,我一定重谢。那人回答道,你把这只狗送给我,我立马就救你出来。年轻人说,这狗救过我的命,我不能给您,您要别的什么都可以。过路者说,那你就在里边待着吧。说毕就要离开。狗把头伸进井口,汪汪了两声,年轻人明白狗是让他答应那人,就大喊,我把狗送给你!于是,过路者这才救出了年轻人,牵着狗走了。五天后,那狗挣断了绳索,又回到了年轻人的家里。
年轻人搂着狗的脖子痛哭道:狗哇,人不如你呀!
关于义犬的故事有很多,蒲松龄老先生也写过。读《后搜神记》这篇《杨生狗》使人感叹,的确如杨生那个年轻所说——人不如狗。
一千多年前,那个杨生的遭遇,我们现今也常常遇到。按理说,今天的时代,已是文明高度发展,社会全面进步了,为什么还会发生类似的事情呢?
这个问题实在很纠结,该是解决的时候了。
【编者按】《后搜神记》不是志怪小说,也不是古代微型小说,而是一部民间传说集。是《搜神记》卷十以后的作品,那篇题为《杨生狗》的传说,真的反映了人不如狗的现实。这个问题,不只是杨生慨叹过,很多人都有过这种慨叹。因为,那狗两次救他,而那个过路人在狗向他求救时,却与杨生讨价还价,要求将狗作为报偿,否则,便不予施救。是人性本恶,还是世风日下?值得人们思考,推荐共赏。【编辑:湖北武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