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短篇 >> 杂文随笔 >> 说说“本本”

精品 说说“本本”


作者:春雨阳光 探花,22350.04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2983发表时间:2017-01-08 09:38:07

说说“本本” 今天带小孙女上医院,在排位等待中,我抱着小孙女在医院的走廊到处看,看到了科室医生的介绍,看到了护士们的介绍。这些医生,我都不认识,护士我也不认识。找哪个医生给孙女看病?找哪个护士给孙女扎针?我肯定希望医术高的医生,技术好的护士。但是,我不了解他们,我凭什么确定这些医生和护士中谁高谁低?只能看这些介绍中说的级别了,他们的级别是有“本本”为证的,也就是只有先看他们的“本本”。只有具体接触了,和其他病人、家属交流了,才能具体知道他们的真本事。在这以前,我只能凭“本本”选医生了。
   说到“本本”,我想到了一直流行的一句话:“学历和能力不成正比。”这句话被不少社会人士,特别是一些管理者用具体的故事证明着,也被一些不贪学的娃子用来抵御老师和家长的唠叨。我不知道他们是真的信服这句话,还是只用它做做挡箭牌以逃掉责骂和惩罚,最终的结果就是,他们的学业越来越让人伤感,而他们却越来越开心,一直到走出学校。
   很有意思的是,我一直在老家的母校教书,曾经教了一批我同学的孩子,现在又教着我以前的学生的娃子,客观地说,这些同学,这些学生,当初读书都不是很勤奋努力的,所以,他们的娃子才留在了老家读书;这些故人对孩子的要求是很高的,不知道他们是忘记了他们读书时候的“懒惰”,还是现在吃了当年“懒惰”的亏,竟然在自己逍遥了读书年华之后来“逼迫”孩子在读书岁月中受苦受累。遗憾的是,他们的娃子,相当一部分走上了父母当年的读书之路,以“不听话”消磨着大好的学习时光。这是性格遗传在作怪,还是家庭教育的环境氛围出了问题?
   总之,在农村学校教书的教师感觉到越来越累,现在的学生好像一批不如一批。而当年那些勤奋努力的故人,他们进了城市,他们的孩子也理所应当地在城市里读书了,对我这师伯师叔或者师爷爷,他们简直就“瞧不起”了,在他们的父母给他们说起我的时候,他们是“不屑一顾”。在和这批故人的联系中,我惊讶地发现,当年读书勤奋努力的我的同学或者学生,他们的娃子多数都把“长江后浪推前浪”变成了现实。
   为什么在第二代人身上还是存在这么大的差距?我百思不得其解,就是这些局中人除了苦恼外,也说不出个一二三来。今天在医院的见闻,突然让我想到了一个问题:“本本”。农村中的这批故人,他们在建筑工地或者城市里打工,是没有“本本”的,因为没有“本本”,决定了他们教育孩子既缺乏足够的“威力”,又缺乏具体的方式方法。有一个现实是不容回避的:这批没有本本的农村故人,在孩子不懂事的时候,他们没有对孩子进行陪伴生活和教育,孩子是十足的“留守”儿童;在孩子已经开始懂事的时候,孩子们没有看到父母工作的辛苦,只看到父母挣的钱还不算少,他们没有看到他们的父母与城市人的收入差距,没有看到他们的父母与城市人的工作环境的差距,没有看到他们的家与城市家庭的生活差距……这些“没有”让农村娃子没有看到“本本”的重要性,他们也不会为了“本本”去努力拼搏。年龄大了,接触网络文字多了,似乎也就信奉了“学历与能力不成正比”的定律了。可悲的就是,只有等他们走上了社会,受到了“本本”的欺负之后,才会又像他们的父辈教训他们一样教训他们的孩子,只是,那时他们的孩子会听话吗?会为了“本本”去努力拼搏吗?
   什么是“本本”?“本本”是毕业证,是学历学位证。通过关系帮助孩子就业,而且找到一个好的就业岗位的,有,但是少数。众多的学子毕业之后,还得靠自己找工作。刚出校门,凭什么找工作?凭什么证明你的能力?给招聘者背诵“学历与能力不成正比”的名言?还是拿出你的毕业证学位证?
   在没有经历工作的磨练之前,谁能证明学历高的人的能力就比学历低的人的能力强?谁能证明学历高者的能力就大面积地不如学历低者?招聘者有火眼金睛?招聘者是CT机?能一眼看透眼前人的五脏六腑?他们还是只有看文凭。事实证明,学历高者,绝大多数也是能力强者;事实也证明,不少单位招聘人,都是有学历限制的。特别是公招单位,他们在招聘启事中,明确了学历和学位要求,甚至明确了外语等级要求。学历达标者,来报名应聘,来报名参加公招考试;学历不达标者,请远观而不要亵玩焉。
   学历学位本本是就业的敲门砖,不仅是事实,而且将成为越来越硬的事实。为什么“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成为了千万家庭信仰的“真理”?是残酷的就业现实逼迫的,是“本本”就业现实逼迫的。孩子们,适者生存,我们改变不了环境,那我们就适应环境。所以,谁越早相信“本本”的价值,谁就能越早勤奋努力,谁就能在将来职业竞争的第一步抢占到有利的“地理地形”位置。
   第二类“本本”是什么?2016年,网络上最为热闹的信息之一就是“总理力推国家职业资格目录清单公示”,这个清单把本本分为了两大类:专业技术人员职业资格、技能人员职业资格。这些职业资格本本,又分为“准入类”和“水平评价类”。这两个概念是什么意思?“准入类”,就是你没有拿到相关职业要求的本本,你就不能从事这些职业;“水平评价”四个字,已经告诉了你,你即使具备了这些方面的职业技能,但是,你没有达到相应的水平高度,没有拿到证明你技能高度的本本,你要么不能做,要么做了工钱也不会那么高。这就告诉我们,你的学历本本标志着你所进大学的高低,你所进大学的高低意味着你将来能拿到职业技能本本的水平的高低,因为这些本本虽然是考,可是,它也是有着条件限制的,要么你不具备报考条件,要么你的学识水平让你考不到这些本本。
   在社会江湖闯荡过的人都知道,从公务员到教师,从警察到医院,都是把职业者按本本分了“类”的,不同级别的人,工资待遇是不一样的。从业者的工资待遇,不完全像市场上的物品,看物论价,而是要看“本本”计价的。诚然,一些私人企业,好像不是很看重本本,而是看重实绩,但是,我们不能被忽悠的是这些企业招聘的高管,他们的本本是什么水平的?好像听说比尔·盖茨大学没有读完,好像马云也不是名牌大学的,他们好像是“学历与能力不成正比”的最有力的说服者。稍微清醒的家长,都不会以这两个人作为孩子不努力追求“本本”的榜样,降低孩子“本本”的高度。还有,中国今天的不少土豪,真的是土豪,如果要说学历,他们的学历真的不算高,甚至,有些土豪可能没有上过几天学,如果说谁对今天一些学生的毒害最大,或许就是这些老一辈土豪们了,他们是读书无用论的有力证据,影响了不少的家长。这些家长之所以“上当受骗”,是他们忽略了“环境”的影响力。这些“老人”土豪之所以有机会成为土豪,是有他们的机遇土壤的,但是他们成为富豪的土壤今天已经没有了,今天的孩子从业和创业的环境已经与他们完全不同了。实际上,我们走进这些土豪们时,不要看他们,而要看他们今天用的人,看他们用的管理者们的“本本”,看了我们就知道“本本”的价值作用了。这些土豪们像《曹刿论战》中的庒公,虽然自身所懂的现代科学管理技术不多,但是他们有雄厚的资本在,他们敢于用一个又一个的“曹刿”;就如刘备,自己本领不高,但是敢于用诸葛亮。那些被土豪们重用的有本本的人,就是曹刿,就是诸葛亮。穷曹刿与富庒公的结合,山野诸葛与皇族刘备的结合,让奇迹发生了。
   很难想象,如果没有“本本”与富豪的结合,富豪们能支撑多久?还能演绎多少奇迹?
   真的,一个国家,如果少了“本本”的价值体现和具体要求,这个国家会发展成什么样?同样,一个公民,如果完全没有了“本本”意识,他会成怎么样?
   实际上,学生时代努力追求“本本”,还有一个价值,那就是影响孩子的成长。“本本”会迫使我们学到更多的文化知识,学到更过硬的学科知识,这不仅对自己的后代有着“本本”高度的标杆影响,而且,我们扎实的学业功底,能帮助自己的孩子热爱学习,能有效帮助自己的孩子解决学业困难,从而帮助孩子在学业的天空翱翔得更高,翱翔得更加自由自在,翱翔得更加快乐阳光。遗憾的就是,一些学习懒惰者,不是想学习,而是谈恋爱。他们谈恋爱或许也是做游戏,没有想到恋爱的下一关就是结婚,再下一关就是养孩子……如果他们想到了这些,我相信,他们不会成为学业上的懒惰者。
   既然“本本”这么重要,那我们该怎么是追求“本本”?“本本”有差别,是不是我们都要去拿清华北大的“本本”,不然就不算勤奋努力,就不算成功?当然不是了,如果这样理解,我就成了杀人魔王了。
   每个人的先天素质不一样,这个是必须承认的。就如同不同的人,个子有高低,力气有大小,能挑起的石块也有轻重之别一样。何况,每年中国的学子那么多,而清华北大的收生人数有限;即使是进了清华北大的学子也有学识多少和能力高低的差别嘛。承认了这个事实,我们就知道该怎么做了。
   每个人学别人的精神,而不是学别人的高度;不需要给别人比,只需要给自己比,让自己从不努力会出现的结果高度上升到通过勤奋进取能达到的高度。比如,能考上高中,就绝不停留于初中结束学业;能上重高,就不上普高;能上一本大学,就不停留于二本三本大学;能上本科大学,就不停留于专科学校。至于自己应该是什么高度,丈量的工具不是直尺,而是努力的过程,努力之后,能达到什么高度就什么高度,即使这个高度与别人比,还矮了很多,但是我们也应该为自己骄傲,因为我努力了才达到了这个高度,如果不努力,可能更糟糕。
   所有人回忆一下自己班上的同学,懒惰的同学智商并不低,但是他们对学业的不屑一顾,留给他们的永远是莽撞和小聪明,而不是真正的大智慧。人的大脑是一把刀,需要磨,越磨就会越锋利;人的大脑是一个软件,需要不断地更新升级。而懒惰者呢,是让大脑生锈,是让软件老化落后而被淘汰。所以,勤奋学习的过程,绝不是有些人说的就是追求分数的过程,而是一个训练我们的思维,培养我们的积极理念的过程。在完成学业,解决学业问题,提升学业高度的过程中,我们会积极想解决问题的办法,努力寻找最适合自己的方式方法,所以,学业过程,不只是运用学科知识的过程,还是训练我们综合解决问题能力的一个复杂过程。学业过程,也是建立人生自信的过程,通过努力,学业提升了,进步了,让我们明白,只要我们努力,我们就能达到一个新的高度,我们就能超越不少的人;学业过程,是培养我们的意志力等人生品质的过程,因为学业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不是三两天就完事的,这个过程中需要我们持之以恒地完成每天的学业任务,这个过程中培养起来的这种意志力,会成为我们站立的脊梁骨……
   所以,我这篇文章中说的“本本”,是指毕业证和学位证,是指从业需要的证书,而毕业证是最基本的。追求这些本本,既是现实生存和立足社会的需要,也是促使我们努力完成学业,提升学识高度,开发我们的思维,建立我们的人生精神的有效催化剂。
   努力追求你的“本本”吧,不要再被“学历和能力不成正比”所骗了。
   2017年1月7日

共 4345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作者带着孙女去医院给孙女看病,引出学历和能力的问题,便真正引出正题“本本”,既指毕业证和学位证,也就是从业需要的证书。作者先从自身周围的人说起,从同学,同学的孩子,乃至同学孩子的孩子的学习说起,当初老家的一些同学上学不好好学习,放任自己,等走上社会知道了没文化的苦,于是自己有了孩子,便极力让孩子学习,只是因为没文化,教育方法欠佳,孩子的学习依然是不理想,等孩子有了孩子,留在老家成了留守儿童,于是在学习上形成一种没“本本”的循环链。作者着重提到2016年,网络上最为热闹的信息之一就是“总理力推国家职业资格目录清单公示”,简单地说就是现在就业是凭着证书上岗,老一辈的土豪最知道“本本”的作用,他们之所以成为土豪,是机遇的土壤让他们得以成长。走近富豪,看他们用的管理者们的“本本”,就知道“本本”的价值作用。而那样的能成为土豪的土壤在如今看来已经不会再有。可见一个国家少了“本本”的价值体现和具体要求,国家会有怎样的发展。从而得出,一个公民若没有“本本”意识,会怎么样。作者明确地指出,学生时代努力追求“本本”的价值就是影响孩子的成长,“本本”会迫使人们学到更多的文化知识,学到更过硬的学科知识,有了扎实的学业功底,也便有了立足社会的稳步基础,是现实生存和立足社会的需要。从业需要证书,是社会高度文明发展的一个体现,是一种责任,也如作者所言,是促使我们努力完成学业,提升学识高度,开发我们的思维,建立我们的人生精神的有效催化剂。是学别人的精神,而不是学别人的高度,是让自己从不努力会出现的结果高度上升到通过勤奋进取能达到的高度。人的大脑就是一个软件,是需要不断地更新升级的,这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跟上时代前进的脚步。给人以启示催人奋进的佳作,推荐共赏!【编辑:秋天的风】【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017010829】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1 楼        文友:极冰        2018-08-14 13:01:10
  佩服老师触景衍生的文字,由给孙子看病,选医术好的医生,护士,却又无从下手,只能从他们的职称高低甄选,联想到农村孩子考上学的学生,他们的生活以及孩子的生活;没有考上学的农村学生,他们的生活以及孩子的生活,进行对比,反驳:“学历和能力不成正比。”这个论点,论据充分有力,得出论点:“努力追求你的‘你的本本’吧,不要再被‘学历和能力不成正比’所骗了。
   作为一名优秀的老教师,桃李满天下,多幸福的一件事。您的学生永远不会忘记您!很多事,人在江湖,身不由己。我相信他们会说您,记挂您,感激您。在其他您不知道的地方,难说您的学生写了感激您当年的严厉教诲呢?我相信!一定有的!从您的文中,您的忧虑,您的倡导,您是一个难得的灵魂工程师呢!
极冰
回复11 楼        文友:春雨阳光        2018-08-14 15:15:47
  作为一个最底层的教师,没法去旅行高大上的教育理念,想的就是给学生一把梯子,他们能顺着这把梯子尽量走到人生的高处。这把梯子,就是大学的高低,就是文凭的高低……谢谢老师的共鸣!
共 11 条 2 页 首页上一页12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