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揭开历史的封印 ——杨军小说《大汉钱潮》与货币文明对话
古丝绸之路上远去的驼铃声,已融入了中国钱币文化恢宏、壮美的交响诗之中,余音悠悠,传之千秋。当铁甲金戟融透在历史的沙漏时,当异域弯刀深藏在文化的卷帘里,一挥千万年的风沙,如时光的漩涡,如历史的暗涌,珍存的是东方钱币乃至世界钱币文化的盛世繁华,封印的是人类绚烂千秋万世的文明与对话……
在近日公布的陕西优秀中青年作家艺术家“百优计划”中,有一位特殊的作家令人格外瞩目,他就是中国作协重点作品扶持项目、长篇历史小说《大汉钱朝》的作者杨军。
杨军是一位优秀的作家、诗人、影视编剧。他的作品涉及散文、诗歌、小说、影视剧本等各个领域。他的代表作长篇小说《大汉钱潮》,在小说题材上独树一帜,引起国内著名作家、文学评论家、金融学者、钱币专家、历史学家的广泛关注,并给予了充分的肯定。
已故作家陈忠实生前曾对此作品高度评价:《大汉钱潮》以恢弘的气势,淋漓尽致地表达了中华民族的钱文化。小说场面宏大,故事结构严谨,人物性格鲜明,思想性、艺术性、文学性得到极佳的融合,是一部不可多得的好作品”。
中国作协全委会委员、中国金融作协主席阎雪君评价说:杨军的长篇小说《大汉钱潮》,是中国金融作协首次推荐就获得中国作协重点扶持项目的作品,作家以敏锐的视角客观地审视历史,以智慧的思维,从钱币的角度反映古代社会,以深刻的思想揭示人性,堪称一部小说版的货币战争。
深圳市文联副主席、国家一级作家杨争光认为:“对钱币,杨军有专门的研究;对历史,杨军有针对性的考量;对文学,杨军有数百万字的创作实践,并取得了不可轻视的成果。杨军还有影视创作的经历,更多地知道故事和人物对塑造一部长篇小说意味着什么。这是我信任杨军精心经营的这部《大汉钱潮》的理由。”
那么,《大汉钱潮》究竟是一部怎样的作品呢?这部小说对当今又有着怎样的现实作用?
长篇历史小说《大汉钱潮》,以汉武帝年代六次大的钱币改革为背景,讲述的是在币制改革的过程中,国家官铸、郡国私铸与民间盗铸三方势力互相斗争的故事。该小说采取既尊重历史事实,又具有强烈悬念和艺术趣味性的创作思想,汇集动作、感情、经济改革、铸币技艺等多种元素,故事情节扣人心弦。小说通过一个个精彩故事的演绎,着力展现了盗铸钱币各方势力的明争暗斗、人物感情纠葛,而且以大量的篇幅展现了大汉帝国经济改革,一场场钱币战争的壮观气象。同时,抵御外族入侵,平定边疆叛乱,大汉帝国雄视天下的盛世风华,都在这部作品中得到淋漓尽致地展现。
小说《大汉钱潮》选择以五铢钱为切入点,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在长安古都,中国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四大钱系,秦半两钱、汉五铢钱、唐开元通宝三个诞生于此。西汉武帝年代,进行了六次轰轰烈烈的币制改革。公元前113年,中央政府在上林苑设“上林三官”钱局(今陕西户县大王镇),统一铸造五铢钱,开创了世界历史上由国家统一铸币的先河。自此,五铢钱流通七百余年,是世界钱币史上铸造数量最多、流通时间最久的钱币,被称为“长寿钱”。
《大汉钱潮》的出版,填补了以古代货币为题材的文学作品的空白,是一部极具影响力的金融题材长篇历史小说。作为陕西金融作协主席的杨军,集数十载文学创作和钱币历史研究经验,成功完成了这部厚重的长篇小说和电视剧本,无论在个人文学创作、陕西文学创作和中国金融文学创作历史上,都是里程碑的成果,并将在中国文学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独特篇章。
货币的发展同人类文明的发展一样,都是历史的必然。人类文明在千万年的发展中,有很缓慢发展的阶段,也有文明快速膨胀交融的阶段,同样的,钱币的发展,也在不同的阶段会展现出不同的风采。货币是一个国家或一个朝代的历史见证,文化见证,经济兴衰的见证。
杨军先生洋洋洒洒70万言,书写历史、映射现实,用厚重的笔调,讲述故事,创造形象,揭示钱币内在的价值,并以作家的使命,开创了中国钱币题材小说的先河,这在中国小说艺术的园林里是独一无二的。
正如作家杨争光先生所言:“钱币睡着,历史就不会苏醒;我们麻木,钱币就没有生命。”想想当下国际社会中美元、欧元、人民币之间这场正在上演的没有硝烟的“货币战争”,情形的确如此。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我们从杨军先生的长篇小说《大汉钱潮》热闹的故事情节之外,已经有所警醒和反思。
其实,从2015年8月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以来,人民币的贬值预期,就迟迟难以扭转。直至目前,人民币贬值仍然是中国经济生活中所面临的最大风险。而2015年12月1日IMF宣布,人民币纳入SDR篮子货币后,国际市场认为,中国政府对维持人民币稳定的决心开始动摇,从而更是再度引发人民币的贬值预期强化,及大量的资金又开始从中国外逃。对于未来人民币的走势预期,经济学家称,人民币有贬值预期,且是一个大周期的进行时。人民币国际化,依然找不到出口和进口,这样还有可在未来20—30年中,人民币还必须探索、返回、再进发、摸着石头前行,短缺高屋建瓴、一览众山小、大略的宏观布局和方案。
崛起的经济必须要有强大的货币作支撑。从世界货币史来看,货币领域内的实力格局,通常同国际政治经济格局总体上保持一致。史学家、电视剧《北平无战事》编剧刘和平说:“一部人类历史,就是人类不断自我完善的过程”。从这个角度来看,小说《大汉钱潮》对现实的关照不言而喻。
优秀的文学作品,从来都是来源于生活而又高于生活的。作家贾平凹曾说:“文学是对社会的研究、观察。作家写东西要懂得思考,思考中就会有一些前瞻性的东西,这些东西往往容易和社会发生摩擦。一开始,人们可能并不认可,但经过时间的检验,大家会慢慢发现作品中所表达和反映的內容……”
每一部伟大的作品,或多或少都折射着时代的影子。我们相信,杨军先生的《大汉钱潮》也应如是。那么,透过历史的烟尘,你又从这部精彩的长篇历史小说里看到了些什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