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悲剧之美 ——远去的信札
静美:
你好!
收读来信,真是百感交集。当我坐在办公室将你的信读完后,我再也坐不下去了。而回到房里,看到你一颗善良美好,却浸泡在苦水里的心,我无法表述我的心是怎样在颤动。当我拿着信凭窗沉思的时候,我首先想到的是人生。是啊,有谁能将人生说透呢?当我漫无边际地遐想之后,我很自然地由你联想到了简爱。不知你是否看过这本书。我想将它推荐给你。简爱的结局我们暂且不管。我要说的是,简爱独特、清高而又倔强的性格,以及她的不幸的家事和坎坷曲折、苦难艰辛的人生经历。特别是作为一个强者的女性形象,出现在世界文学的画廊里,是有她的积极意义的。而且,这本书带有自传性质。主要经历和人物形象,就是勃朗特自己。所以,作者与主人公之间的联系,便形成了一组生命的最强音。单说勃朗特自己写这本书。就可以想见她的生命之意义。因此,她不仅成为你,也成为千百万争取自身解放、探求人生意义、寻找人生出路的青年朋友的楷模。而实际上,我在她身上汲取的精神营养,不亚于牛虻和保尔。只是,产生简爱这个十九世纪英国小资产阶级妇女的典型的历史环境,与我们这个时代的现实环境有什么区别,这是不能忽视的。
在想到将强者的艺术形象送到你面前,比我安慰和劝说你的效果要好得多的同时。我还想到,怎样正确认识自然、社会和人对我们自身的发展,是有着重大意义的。于是,我就想到推荐第二本书给你。即《论马克思关于人的学说》。你不是准备把自己的一生作悲剧实验吗?那么,先研究一下人的学说吧。因为,社会科学研究的中心课题是人,所以,悲剧研究的中心课题也是人。推荐这本书的目的之一,是希望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学说,能帮助你建立正确的人生观。第二是希望你用你的“悲剧灵感”,到这本并非悲剧的著作中,去寻找可以作为悲剧研究的材料。也就是以“悲剧眼光”,从中找到悲剧的研究对象。进一步说,凡是马克思接触到的关于人的学说,也应该成为悲剧的学说。特别应该注意的是:关于人性(人的本质),人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关于异化。异化是产生悲剧的重要原因之一;关于人道主义。这是悲剧研究的课题,有关悲剧的理论基础问题和价值观问题。社会主义是否使人能够全面发展,这是社会主义悲剧研究的重大领域,也是产生社会主义悲剧的根源。
我不想用三言两语来慰藉你受伤的心灵。因为,心灵的创伤只有靠正确的人生观和坚定的意志来医治。而且,我还不能不说的是:人之不能解脱,抑或说在某种情况下不能解脱的原因,我认为与认识真理的程度有很大关系。因此,我们在感性和意志自由的王国里遨游的同时,不妨在真理的长河里进行一下洗礼。通过一下理智地锻造,即在理性思维的圈子里走几圈,认识一下自然、社会和人,使我们自己有一个新的起色。我现在寄的两本书,就是试图起到上述作用。
但是,我们是不是说,人的个性,和人的意志自由,需要理智来泼冷水,并受之束缚呢?不,认识必然的目的,就是为了自由。因为“自由不在于幻想中摆脱自然规律而独立,而在于认识这些规律,从而能够有计划地使自然规律为一定的目的服务。”而“意志自由只是借助于对事物的认识来作出决定的那种能力。因此,人对一定问题的判断愈是自由,这个判断的内容所具有的必然性就愈大。而犹豫不决,是以不知为基础的。它看来好像是在许多不同的,和相互矛盾的可能的决定中任意进行选择,但恰好证明它的不自由,证明它被正好应该由它支配的对象所支配。”(《反杜林论》第112页)恩格斯在这里将自由与必然的辩证关系说得再透切不过了。这就是说,还有许多的人们,都被一种自己并不喜爱的工作所支配,而实际上我们又无法摆脱它。这已经成为一种必然现象。但我们想冲破和摆脱它,无疑是一种幻想。因此,问题在于怎样认识它。也就是说,我们在一种逆境中生活,这不是我们的能力和幻想所能摆脱的。因为这个社会在某一局部和某一方面,还存在着一些不合理的因素和不健全的弊端。在很大的程度上,并没有使它的成员摆脱劳动,是为了求生这样一个目的。而我们自己也必须为了生存而劳动。参加各种工作、甚至讨厌的工作。“使动物的东西成为人的东西,而人的东西成为动物的东西。”这里就出现了劳动的异化问题。
马克思很精辟地指出:“劳动对工人来说是外在的东西,也就是说,不属于他的本质的东西;因此,他在自己的劳动中不是肯定自己,而是否定自己;不是感到幸福,而是感到不幸;不是自由地发挥自己的体力和智力,而是使自己的肉体受到折磨,精神遭受摧残。”(《马克思恩格斯论文艺和美学》第17页)这里虽然谈的是资本主义社会的现象,但是,社会主义社会也并没有达到那种“使社会的每一个成员,都能完全自由地发展和发挥它的全部才能和力量”(恩格斯语转引自《马克思主义伦理学》)的社会。因此,我们不能不说,社会主义社会仍旧存在着劳动异化的问题。而这也就是社会主义社会,之所以产生悲剧的根源之一。关于这一点,以后再谈。
我已选择了悲剧研究的一个课题:“悲剧:作为社会主义的美学和艺术”。这里不妨将提纲抄录如下:
一、悲剧作品的政治意义与美学意义的区别
二、社会主义社会中有没有悲剧?
A、私有制社会病毒的遗传
B、社会主义的异化问题
C、自由与必然——各种差别
D、爱情被物质所制约的矛盾
三、社会主义社会中的悲剧与其他社会悲剧的区别
A、社会制度的差异
B、悲剧性质的变化
C、悲剧类型的区别a英雄悲剧
B、性格悲剧
C、心理悲剧
四、社会主义社会悲剧的表现形式
A、悲剧的典型环境和典型人物
B、悲剧题材的选择
C、悲剧并不是悲观主义的产物
五、社会主义社会悲剧的美学意义和教育作用
A崇高——庄严峻美
B净化——陶冶心灵
C启迪——美德的学校
可以说,这个课题将作为《悲剧概论》的研究大纲和序言。而这篇序的宣言,将这样吹响它的号角:选择社会主义的悲剧美学和艺术作为研究课题,这本身就是一种冒险的课题。而且,无论从社会政治,还是从个人生活的角度发展,都有成为悲剧的可能。因为,或许,它被某种政治风云所扼杀;或许,它因个人的种种原因而流产。然而,我自信马列主义的真理和他们开创的社会主义,面对任何惊涛骇浪,而无所畏惧!
高兴的是,我在自学征友的同时,收到了不是回音的回音:“我总喜欢带有悲剧色彩的生活——我准备把自己的一生作悲剧实验!”这血与泪交织的言语,在我的心灵深处引起的共鸣,是怎样令我惊喜,你是可想而知的。但是,在惊喜之余,我又感到不安。你小小年纪,带着这样悲怆苦涩的情绪生活是不应该的。真的,你还年轻,无论有什么苦难和不幸,你应该让你的心灵像鲜花一样,含着清露开放着迎接漫天的朝霞。而不应该是沉郁的没有生气的。实际上,我是很喜欢有着严峻的美的心灵的。因为,她本身不是悲沉的,而是有着高尚的,能够经受各种不幸的侵袭,冷静地选择自己所追求的一切,勇敢地承受着人生沉重的负荷,并能正视一切,洁身自好,顽强不息地生活下去的那样一种具有美好素质的心灵。而你的心灵正具有这样一种悲剧的美。可是,我总希望你有宁静的、愉悦的、欢快的、轻松的一切。总之,你的悲剧美,应该是建立在积极进取的思想基础之上,而不是跪倒在消极遁世的悲观主义思想的脚下。这一点我和你都不能忽视。否则是悲而不壮,毁于悲伤了。
针对你在信中谈到自己的悲剧尝试没有一点价值,我是这样认为的:在人和社会之间,价值至少有两种。一是自我价值,二是社会价值。而这两种价值,又是处于尖锐的矛盾之中的。单纯地追求自我价值的实现,那么,就会忽视和减少社会价值。而社会价值增值之后,自我价值又似乎贬值了。如果把这种价值观用来衡量人生,我认为人的一生不在于他的追求是否得到和成功;而在于他是否在他的人生跑道上,朝着既定目标,追求她的理想信念,勇往直前。由于种种原因,他没有达到目的地,但他在自己短暂的一生中追求过了。实际上我是以这种信念来安慰和鼓励自己的。否则,由于我的挫折和失败,我也许早就离开了这个人世。可喜的是,在我短短的一生中,我找到了这个信念:人生的意义不在于得到,而在于追求。而我的价值就在这追求之中。
我还有一点为你担心。就是你在学完电视讲座之后怎么办?再学什么?也就是说,你学过一些东西之后,是为社会,还是为自己?为社会无能为力,为自己无所作为那又怎么办?我认为你并没有正确解答这些问题。否则,你不会感到空虚的。当然,我的生活也并不是想象的那样柔美甜润。唯意志论的叔本华,曾这样明智而不无消极地说过:“人知道得愈清楚,愈有智慧,他就愈痛苦;从而愈有天才的人,也就愈痛苦。”(叔本华《作为意志与表象的世界》)这里看起来似乎说明了很多,其实他混淆了“痛苦”与“幸福”的真正含义。照他的话反过来说,人知道得愈少,愈含糊,他就愈幸福。从而愈愚蠢的人,也就愈幸福。然而,我宁可生活痛苦,也要把人生社会弄清楚。这里同样是人生观不同的表现。总之,我希望你能选择一个奋斗目标。你有基础,又还年轻。要认识到,逆境之中也存在着有价值的东西。只要你注意观察,善于总结,触类旁通,化险为夷,任何苦难和不顺心的事,都会从不同的角度成为你前进的动力。
谢谢你,我并不是生活的宠儿。
如果你能相信这远在异乡的同志,有什么苦衷就向我倾诉一些吧。
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