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月光】吸睛(随笔)
“吸睛指数”是一个新生的网络词组,通常是用来形容美女对人的吸引力。现已经沿用成了一个应用比较广泛的定义,常用来表示吸引眼球的程度高低。现在,从每一天的新闻报道中,网络信息中,各种新鲜的事情层出不穷。曾几何时,智能手机的普及,便占据了每个人的视线。在一块小屏上,划呀划、点呀点,好像整个生活、世界都在这个手机网络里。殊不知,有相当一部分人,就是时刻关注着吸睛的新闻信息。
正因为网络信息传播的迅速之快,满足了许多人的虚荣心和好奇心,所以就看到了不管是各大网站,还是各自的朋友圈,都有被刷屏的信息。可是,在这些传递出的信息中,有多少是真实的、可靠的、常态的?当这一件件事情被有意或无意放大以后,就变得众说纷纭了。有的附和叫好、有的嗤之以鼻、有的一笑了之、有的羡慕不已。总之,被一种吵吵嚷嚷的气氛所包裹着。此事过去之后,想一想,无非是想吸睛而已。
吸睛一:在网络中,朋友圈有一种人,把自己每一天的吃喝拉撒睡,喜欢时刻通过图片信息发出去。可以说,将朋友圈视为他的生活日志。好在彼此都是朋友,有打趣的、有叫好的、有不厌其烦点赞的,但是更多的人选择了沉默。毕竟,日常的生活没有了面纱,就变得苍白了。况且,让一个人羡慕或者从心底了佩服向往的,是生活的内涵。而不是每一天吃了什么,穿了什么。
吸睛二:在网路中,有一种人喜欢在朋友圈中转发。从来不管转发的内容如何?只是一味地发一些庸俗的东西,以表示自己的存在和互动。特别是有一些转发出的内容,还有攻击性的语言,令人生厌。比如:如果不把这条消息转发出去,那么你全家就会怎么样?实在是令人反感。可以说,朋友圈中的这些“搬运工”,已经被虚荣心庸俗化了。以为自己喜欢阅读学习,殊不知让自己的思维完全归零了。
吸睛三:在朋友圈中,有一种人喜欢开网店卖东西。这些人已经把朋友圈商品化,以购买需求成为互动的标准。本来朋友之间的互惠沟通无可厚非,但是要把握一个度为好。如果张口闭口只是宣传自己商品好坏的话,就与朋友之间的交往背道而驰了。虽然说在社会的人际交往中,有一条规则:只有永远的利益,没有永远的朋友。但是在生活中,能够真诚相待的朋友,是没有利益交往的。真正朋友之间的交往,是将心比心,以诚相待。
除此之外,还有一部分人把香车豪宅,花天酒地,灯红酒绿作为吸睛的手段。自以为是地认为,通过发这些信息图片,就可以让别人羡慕自己是成功人士。殊不知,这种纸醉金迷的生活,早已经碰触到别人的底线。一个人真正的成熟,是走出了物质的诱惑,脚踏大地,会把这些财富转向社会的公益事业,惠及民众。而不是一味地玩乐,出国定居,迷失初心。真正富裕起来的人,是靠着自己强大的人格魅力,组成团队,完成时代的担当。
在网络时代中,一条信息的发送可以被放大无限倍。在许多信息的点击量中,是发送者也意想不到的。假如传出的信息真实准确,倒也无可厚非。关键是真假难辨,让许多不明真相的人蒙在鼓里,成为替罪羊。有的人打着爱国主义的旗号,传出所谓的真相内幕,搞得人心惶惶;有的人打着所谓的绝密、爆炸性新闻,几分钟内删除等等;有的人为不明真相的一件事,愤愤不平,相互撕骂等等。给网络信息造成了不良影响,甚至是人身攻击,触及到法律底线。
想一想,这些为了以吸引别人眼球为目的的信息,让自己的生活变了味。难道别人在意自己就真的很重要吗?我想,自己活得幸福,才是主要的。不管是网络中、空间中,还是朋友圈中,再多的信息都是别人的生活,而且只是局部的,一瞬间的,和他本人的真实生活状态差了十万八千里。俗话说:家家都有一本难念的经。可见,那些林林总总,是是非非的信息就是为了“吸睛”,以提高自己的点击率罢了。因而,只有正确对待吸睛的信息,正确把握吸睛的态度,为自己的生活服务才是根本。
第一,处理好吸睛的信息,是否充满正能量,对自己的阅读是否有利?吸睛的信息,本身就是一把双刃剑,如果是经常阅读有思想、有艺术熏陶的信息,那么对自己的修养无疑会有所提高。只要养成良好的阅读和鉴赏习惯,那么在业余时间的积累中,就会树立起与众不同气质。因而,对于吸睛的信息,就必须让自己有一定的鉴别力和排斥力。长此以往,在朋友圈的信息中,就会反映出自己的生活、做人、品味等等。
第二,在吸睛的信息中,不管是发布者还是阅读者,树立积极向上,传播人间的“真善美”,才是正途。其实,在发布的信息中,有内涵、有欣赏价值、有艺术感染力,自然会得到别人的关注。不要只是无病呻吟,像是受了多大委屈,受到生活极其不公一样。只要是生活在人间烟火里,每个人都不容易,喜怒哀乐都会有,就看自己怎样去积极去面对?因而,清者自清,浊者自浊,在朋友圈信息中尤为明显。
第三,把持有度,是吸睛信息遵循的根本。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已经拉开了人们生活的状况。据不完全统计,现在人们之间的收入和阶层已经有十几层的距离了。因而,不管是以前的同学、朋友、战友,还是工作的同事,在朋友圈发布信息时,一定要顾及他人的感受。生活本来是多元化的,但是在私密的朋友圈,就要引起注意,不要因自己随意的一下发布信息,导致了友谊的破裂,反而自己还蒙在鼓里,那就过犹不及了。谨记一点:无论何时,说者无心,但听者有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