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葫芦岛的骄傲
初春时节,咋暖还寒的天气,连山区作协组织“佟公神道碑”寻根溯源征文采风活动,我们这些热爱厉史的文学爱好者,寻找真正的祖先足迹,捕足历史灵感。由葫芦岛市旅游局王晓玲局长、连山区作协主席郭宏文、周建强、刘素平老师带队,坐上大巴车,我们去的第一个地方是立在葫芦岛市连山大街繁华地段连山公园里的,“佟公神道碑”。王晓玲局长做着讲解;原来这碑是立在连山大街中段,也就是人们俗称的“王八碑”,后来几经迁移,现在又回到连山公园。“王八碑”这地名是从这个神道碑而来的。
对王八碑这个名字我很熟悉,虽然我生活在农村,但在山屯人眼中“王八碑”就好像是锦西的地名,听着王局长的讲解,还叫什么“佟公神道碑”,神道碑和佟公连在一起,让我大惑不解。
佟公神道碑,是用青绿色的大理石雕刻而成的,碑长八点五尺,碑趺长三点六尺。高大、厚重、正气禀然。碑的正面,从上至下竖刻一行正楷:“皇清浩封中宪大夫佟公神道碑。”“皇清浩封”,生有德政,死有功业,此人受到“皇清浩封”究竟是哪里人?是什么样的人?当朝的皇上为什么这样浩封他?
我们在看碑座下的龟趺酷似神龟,昂首举步,栩栩如生。但似龟非龟,它的名字叫赑屃,又称霸下,传说龙生九子,各有神功,能翻江倒海,是吉祥长寿的象征,故多用于各种碑的底座,取得四平八稳,顶天立地之意。
碑额凿三个大孔,几个小孔,玲珑剔透,龙飞凤舞,据说那上缠绕是一种叫螭的动物,螭形像如龙,在清王朝,只有一品官员或皇亲国戚的墓碑可用,亦称透龙碑。当年碑额刻螭,刻麒麟、刻天禄,碑的高低、宽度以及大孔、小孔的数目都是有严格的等级规定的。
那么佟公神道碑刻螭,说明碑的主人非一品官员,便是皇亲国戚了。这个中宪大夫佟公又究竟有着怎样的历史背景呢?
接着王局长又讲到,神道碑,是指封建社会立于墓前记录逝者生卒年日,业绩功德的石碑,所谓神道,即墓道,是通往名门望族,达官显贵家阴宅墓地的指向标,皇帝下旨,朝廷官员通过神道碑,文官要下轿,武官要下马,神道不可冒犯。佟公神道碑南向着大海,北指着佟家古墓。按等级可立在墓前十里,二十里,最远可立在墓前八十里处,树碑立传,光宗耀祖。
王局长又把我们带到大松树坟,大松树坟,在影壁山山脚下,紧挨着公路,公路的上边有一片玉米地,并没有坟茔的存在。王局长说:这松树坟,几经风雨沧桑,现在都变成种植玉米的平地。这就是娘娘的娘家坟。原来咱葫芦岛地区在康熙年间出过娘娘,我真的感到很惊讶,娘娘的娘家坟占地1300多亩地,在沙河营乡鸟朝屯尖山子还有佟氏祖茔。号称“娘娘娘家坟”。因佟盛年的女儿当了顺治皇帝的妃子,因此,娘娘娘家坟曾更名为落凤坡。
我们又去了人文公园,这里有“千古一帝康熙为生母孝康章皇后,佟氏家族御立的三尊功德碑”。这里记载了佟娘娘的传说故事。
话说清朝皇上想选娘娘,皇上选娘娘自然不象平常人家娶媳妇,那可是关于国家命脉的大事,该慎之又慎。皇上下旨,叫星相官夜观天象,看娘娘出生在什么地方。过了几日,星相官回禀说,娘娘出生在山海关外一个依山面海山山相连的地方。皇上派星相官为钦差,领着人马去接娘娘。大队人马浩浩荡荡出京,直奔山海关外。一日夜宿宁远,钦差问州官,前面是什么地方?回答:前面乃连山驿。钦差一楞,连山,山山相连也,莫非娘娘出于此地?于是吩咐下去,让人马在连山挨村挨屯细细察访。
这天,钦差会同地方官吏到了连山北面的鸟朝屯,满语意为“珠宝屯”中的小佟屯。屯里人几时见过,旌旗招展鸣锣开道这般声势诰大的场面,忙着闪避,只弄得鸡飞狗跳。也是凑巧,这天屯里一户姓佟人家来了客人,临近晌午,要做饭招待,就让家里黑丫头到街上买豆腐。黑丫头这年十八,因模样丑陋,脑袋生疮,而且脸挂黑泥,鞋露脚趾,并没有人前来提媒,只能待在闺中,在家烧火做饭。喂鸡打狗干些粗活,她出了门来,却忘了拿碗,只得手托豆腐回家。等到了院门前,正赶钦差队伍迎头走来。她瞅见自家公鸡被惊得乱飞,忙把鸡逮住揽在怀里,顺势骑上土墙看热闹。星相官见了墙上的黑丫头,忙喊落轿,惊道;头戴金盔(黄色疮疤)、骑龙(身骑土墙)、抱凤(怀抱金鸡、手托方天印(手托豆腐),这不正是娘娘吗,忙走上前去,冲黑丫头叩头;娘娘在上,卑职接驾!满街筒官兵跪成一片齐喊娘娘千岁,地方官虽感好笑,却不敢言语,连忙找来“噶拉达”(满语村长)让他张罗送亲。噶拉达请来送亲婆及吹鼓手等,张罗送亲事宜,心里却是为难,生怕把这样的傻闺女送进宫里给自己带来灾祸,便问送亲婆,说娘娘头上的疮嗄巴咋办,送亲婆叫人煮了黄米汤,用来浇头,她往黑丫头脑袋上撩汤时,手摸耳根处有一道缝,顺手一抠,“金盔”脱落,露出满头黑发,再看那脸蛋,白嫩嫩光润,两只大眼睛水汪汪有神,谁看了都说漂亮。钦差请娘娘换了红袍,戴了凤冠。黑丫头就这样辞别了父母乡亲,上轿离了小佟屯,进京母仪天下当她的娘娘去了。
《佟娘娘的传说》在锦西己经流传了几百年。佟娘娘确有其人,她是佟图赖(佟盛年)的女儿,他的兄长是佟国纲,他的弟弟是佟国维。佟娘娘(孝康章太后)生于崇德五年(公元1640年),十三岁入宫,为顺治皇妃:顺治十一年(公元1654年),十五岁,三月戊申,生皇子玄烨(即康熙皇帝),1662年,8岁的康熙登基,立为太后,康熙二年(公元1663年)二月更戌,崩。逝葬孝陵,年二十四岁。
她的两个侄女皆为康熙的妃子,一个是康熙的贵妃(孝懿仁皇后),康熙十六年(公元1677年),为贵妃。翌日辰,崩。是冬葬仁孝、孝昭两后之次。另一个是憝惠皇贵妃,康熙的妃子,死后追封为皇贵妃。
我真为葫芦岛感到骄傲,三百年的康熙王朝,千年一帝的康熙皇帝,他们身上的血脉,竟和葫芦岛的山山水水连在一起,而且是那样的密不可分。在清朝,佟性被称之为“佟
半朝”,并不是完全依靠外戚身份的佟半朝,不是养尊处优的皇亲国戚。事实上,佟氏家族很多人确实为清朝做出很大贡献。南证北战,死而后己,而获得佟半朝殊荣。
佟养真:是孝康庄皇后之祖父。佟养真壮年随着家业扩大兴旺,在满清建国入关前,成为辽西一带庄园财主,当清太祖努而哈赤兴兵抗明时,他就源源不断供给钱财物资,并携族人归附正蓝汉军。野战抚顺口一战,努而哈赤逃到芦苇中双腿受箭伤,六十多官兵遇难,佟养真回来报信,两旗人马拼杀救出了太祖,为清王朝开国立下汗马功劳,堪称清代开国功臣。世:宗即位,追封佟养真一等公,谥忠烈,加封太师。佟养真以征服辽阳之战功,受封游击将军之世袭职位,佟养真为国捐躯献出宝贵生命,战死后,由其子佟图赖,孝康章之父袭封。
佟养性:辽东人,是孝康庄皇后之叔祖,旗籍,汉军正蓝旗。是清朝的额驸,授三等副将。领兵有道治军有方。一直负责清军的武器装备。在宁远战役中,因武器落后两次战败,努而哈赤身受炮伤。佟养性他提出“火炮”这种武器在战争中的重要性。佟养性用两年多时间研制火炮成功,在后来的战役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佟养性被授予“乌金绰哈”,固山额真。“乌金绰哈”满语为火炮营,重炮营的意思。在连山区沙河营乡的满族村落乌朝屯,就是当年佟养性研制火炮的地方。以火炮,败明军,在与明朝的大凌河之战,佟养性所率炮营屡立奇功,佟养性的家族归附后金以后,形成了一支突出的汉族实力。为清朝开国发挥了巨大作用。
佟图赖:佟养真的次子,原名佟盛年,是康熙皇帝的外祖父,是佟氏家族第二代代表人物。是孝康章皇后的生父。佟图赖一生逐鹿战场,战功赫赫,为清政权的建立和巩固立下汗马功劳,辉煌的为官生涯,是清朝初期重要历史人物。
顺治十二年八月,佟图赖因病乞休,顺治皇帝“笃念前功”,命加太子,太保,以原官致仕。十五年卒于家中,时年五十三岁,佟图赖病逝后,顺治皇帝“辍朝震惮,予祭葬如典礼,”赠“少保兼太子太保”,“谥勤襄”。康熙十六年,康熙皇帝增佟图赖一等公爵,命其子佟国纲承袭,将其家族改隶满洲八旗之中。雍正朝,清廷修建佟图赖夫祠,雍正皇帝亲书“功崇元祀”匾额悬于祠门。
“满清”从龙入关的满汉文武世家主要以佟姓为主。进京后,在大清王朝的文武百官中,佟姓人占了一大半,自清(包括后金)一代,佟性家族中共朝官有108名,知县,知府等官吏571人,故史称“佟半朝”。“佟半朝”在清军入关,平定三藩,维护民族团结,反抗外来侵略,保卫国家统一,振兴民族经济,发展民族文化做出了不朽的贡献!
据《辽宁旧方志,葫芦岛卷》记载:佟氏,辽东望族明末镇国将军佟达礼之后裔。清初人汉旗,以武功显赫,佟养甲为国战死,追封太子,太保,兵部尚书。镇国将军佟养直,江西巡抚佟国祯,均有战功。佟国维,佟国纲为当朝国舅,可谓朝中重臣,声名显赫,其父少保都统,太子太保,定南大将佟盛年(又名佟图赖)。佟盛年之女又为顺治的妃子,诞育圣祖康熙,追封孝康装皇后。圣祖康熙孝壹恣仁皇后,又为国舅佟国维之女,逊清一代中公四人,国舅三人,伯三人,额驸二人,总督三人,巡抚七人,其余文则内自主事,侍郎玉公卿,大夫,外至州,县,府,道至提刑,案察等使。武至都统,佐领至提督,总镇,不下二百余人,盛极一时。其子若孙,籍本地者世居城南影壁山,乌朝屯,连山半拉甸子与兴隆屯等村。
锦西乌朝屯地方满族佟佳氏《佟氏世系谱牒》载,乌朝屯有佟国勋。
《满族佟氏史略》记载:佟国勋祖上是辽阳人,清顺治——康熙年间荫生,时任江西南昌同知,杨州知府。与当时国舅爷佟国维,佟国纲均系皇亲,佟国纲战死沙场。佟国纲为官时,刚直不阿,两袖清风,恭谨坦荡。
佟氏家族,她是一个勤劳,勇敢的民族,不仅在历史上是名望贵族,在现代,歌唱家佟铁馨生在连山,一首《为了谁》的歌,走遍祖国的大江南北。三十二岁的佟励生,在抗战时期,在一次伏击战中壮烈牺牲,他的名字载入连山史册,永远记在我们心中。今天,她(他)们在各行各业,各条战线上与兄弟民族一起,继续为改革开放,为中华民族的复兴贡献着力量!
佟公神道碑,是连山的标志,是一个文化符号,绝不是一个碑的地名,它是一个历史文化,一部厚重的历史大书,记载了佟氏家族在清王朝的鼎盛之势。它复活了一个民族曾经的文化辉煌,演绎了不抗不卑的民族精神,是我们葫芦岛的骄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