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流云】风吹麦浪(散文)
距离村子不远处有一片麦田,当温暖的春风吹绿原野,田里的麦芽也开始泛起一片片嫩绿,用不了多久,齐刷刷的春小麦就像一片辽阔的海洋,一阵风儿吹过,掀起层层麦浪。
当小麦长到齐腰深的时候,与小伙伴们相约,追逐着春风,跑到麦田里玩捉迷藏。我们分成两组,表哥自己一组,我和悦悦一组。游戏开始,我和悦悦主动转过身去,表哥趁机快步跑进麦田深处藏起来,过了一会儿,远远传来表哥的声音“找吧”。此时,麦田里安静极了,只有风吹麦浪发出的刷刷声,眼前是一眼望不到边的麦海,只是不见了表哥的身影。麦田中零星站立着几个稻草人,当我路过其中一个稻草人身边时,感觉稻草人有点奇怪,急忙回头细瞧,吓了我一大跳,简直惊呆了!看见稻草人正向我微笑眨眼,刚要大声惊呼,表哥急忙制止我,“别,看看悦悦能不能找到我”?要说表哥可真是聪明绝顶,他竟然假装成稻草人站在麦田中,将稻草人的雨披穿在身上,更可笑的是,表哥头上还戴一顶破草帽,难怪我几次从他身边走过都没发现,关键是根本就没往稻草人身上看,表哥的智商就是高,这损招也就聪明的表哥能想得出来,这种高超的隐身术,最容易被人忽略。悦悦还在麦田里撒欢雀跃,尽情奔跑玩耍,早把藏猫猫的事情忘到脑后了,直愣愣的稻草人“表哥”也只能脱掉伪装,一起欢笑着奔跑在滚滚的麦海中……
麦田的边上生长着一棵棵高大榆树,树枝上结满一串串绒嘟嘟的榆钱,在麦田里玩累了,就爬到粗壮的树杈上,眺望着辽阔的麦田,在树上眺望田野别有一番景致,只见蓝天下绵延起伏的绿洲,静怡地蔓延开来,一条条防护林像一个个绿色的士兵守护在农田的四周,耀眼的阳光射线透过树叶摇曳着乡间的一条条小路,如果手里有一只画笔,照着眼前的景色描绘,一定是一幅最炫美的画卷。此时,树上的榆钱正开得茂盛,表哥总是爬到树上最高处为我摘榆钱,他摘了满满的一把榆钱站在树上喊着我的名字,然后凌空抛下,漂亮的榆钱如天女散花轻轻飘落,急忙用小手接着榆钱,然后将榆钱放进嘴里,与小伙伴分享着榆钱的香甜。中午,手捧着碧绿的榆钱,一口气跑回家中,母亲学习着书本里的知识给我和表哥做一碗喷香的榆钱粥,一片片小巧的榆钱,再配上白色的米饭,是那么的诱人,吃在嘴里,味道又是极其清香的。
从小生长在乡村的我,格外喜欢田野里清新的空气,喜欢投入到大自然的怀抱中,那么轻松欢快。所以,村头的那片麦田,是我和小伙伴们的游乐场,放学后,撒着欢地奔向辽阔的麦海,一跑进麦田中,就像鱼儿跳跃在海洋一样快乐。小伙伴们还突发奇想,光着小脚丫将小麦顺时针踩倒,弄出一个圆圈形状的麦田圈,冒充飞碟来造访过这片麦田。回家后跟父母炫耀自己的发明成果,没想到竟然遭到父亲严厉的批评,才知道自己做错了一件事情,要爱惜庄稼,不应该糟践小麦。
表哥是我童年的玩伴,他大我四岁,我那时是一个特别粘人的小姑娘,每天总会跟在表哥身后叽叽喳喳。一天,表哥找来两只土篮子,用一根扁担挑着,带着我跌跌撞撞出了村,直奔村东面那片麦田,麦地里生长着一种野菜“卿嘛菜”,嫩绿的叶子,差不多跟小麦一般高,苦苦的卿嘛菜,是小猪最爱吃的野菜,嫩嫩的卿嘛菜用手贴根就能摘下来。在麦田里摘卿嘛菜是一件很不舒服的感觉,只要一弯腰,脸上就会被麦芒扎得生痛,弄满两篮子卿嘛菜,我和表哥的小脸弄得跟小花猫似的。挖野菜是一种享受,既欣赏了美景,又锻炼了身体,还养成了热爱劳动的好习惯。
盛夏,闷热的天空乌云密布,眼看要有一场大雨降临,这时候气压很低,麦田上空飞旋着许多蜻蜓,表哥发明一个捉蜻蜓的工具,用一根长长的树杈,上面黏上蜘蛛网,像一个小网兜,就能黏住在麦田上低空飞舞的蜻蜓。表哥将捉住的蜻蜓用细炮丝串上,一个上午能扑捉几十只蜻蜓,回家后放进灶坑火里烧熟,糊香糊香的蜻蜓是童年最好吃的美味。
儿时不仅活波淘气,还是个馋丫头,当麦穗上的籽粒灌满浆时,就会用剪刀剪一小把麦穗带回家,然后将麦穗埋在灶坑里,一会儿,屋里就飘荡着麦粒的香味,然后把烧熟的麦穗放在手心揉碎,吹去麦皮,把麦粒放进嘴里慢慢咀嚼,烧麦粒吃起来非常香酥,可千万别吃得太急,否则嗓子眼常常会有麦芒卡在里面,特别难受,疼得我哭了起来。母亲急忙在菜园里抠出一个还没长大的土豆,埋在灶坑火里,过一会儿土豆就熟了,母亲将烧熟的土豆带皮送进我嘴里,真神奇,当我把土豆皮轻轻咽进去,就感觉舌尖上窜出一根细细长长的麦芒,咽喉马上就不疼了。
俗话说,“小麦不受三伏气”,流火的七月,炽热的阳光烘烤着大地,成熟的麦穗摇曳着沉甸甸的喜悦,等待着农民收割,微风吹过麦田泛起一片金黄色的麦浪。农民集结在麦地前,坐在地头磨着镰刀。清晨雾大,要等到太阳升起后,大雾散去才可以收割小麦。大约在8点多钟,守候在地头的农民开始排垄,人人挥舞着手中的镰刀,开始收割成熟的小麦。收小麦的场面极其热闹,男女老少齐上阵,有打麦腰的,有捆麦子的,有装车的,都是统筹安排,趁着好天气,让丰收的麦穗颗粒归仓。
然后,农民将收割下来的小麦装上车,拉到场院里,麦穗朝里麦秆朝外,剁起一个个圆圆尖尖的麦垛。小麦需要晾晒几天,待天气晴好时才能开始脱粒。脱小麦用的是最原始的工具,“石滚子”,先将小麦捆打开,按照圆圈形状,均匀地铺在地上,父亲牵来一匹马,在马身后拉着一大串石滚子,然后,扬鞭催马,马儿四蹄登开,拉着石滚子一圈圈地奔跑,滚子压在麦秆上吱扭吱扭地响,场面极其壮观。石滚子在麦子上压上几十遍,麦粒就会脱落下来,饱满的麦粒藏在麦秆下,不必担心被石滚子碾碎。父亲和乡亲们,将麦粒用扬场锨高高扬向天空,借助着风力吹走麦余子,麦粒落在地上,堆积起一座小山,然后将麦粒装进麻袋里。剩下金黄柔软的麦秆,剁起一个个大草垛,麦秆垛是我和小伙伴们最喜欢玩耍的地方,一起爬到麦垛上面,然后一个跟头翻下来,一阵眩晕过后从地上爬起来,只见头发衣服上沾满了麦草,活像一个稻草人,还在嬉笑着相互做着鬼脸。
田里的小麦收割后,母亲就会带着我和表哥去麦田中拾麦穗,母亲眼尖手快,一个上午就会拾起很多把麦穗,收割后的麦地到处是拾麦穗的乡亲,大家有说有笑,小孩子在麦茬地里捉蚂蚱,这时候,麦地成了我们的运动场。几天后,收割后的麦田用拖拉机翻耕一遍,引来成群的喜鹊在新翻过的泥土上觅食。然后起垄、压滚子,再种上荞麦,一场新雨过后,一片嫩绿荞麦芽就会破土而出。荞麦生长期短,到了秋天就成熟了,麦田再种上荞麦,一年两季收成很划算。
在闲暇的时候,父亲利用麦秆编织草帽,挑选出优质的麦秆,用刀切割成齐刷刷的一节节麦秆,然后选出最长的麦秆起头打底,父亲编好的草帽有大大的帽檐,尖尖的帽冠,麦秆草帽又能遮雨,又能遮挡炽热的太阳。庄稼人在田间劳动,都会戴一顶麦秆编织的草帽,又轻便又实用。父亲不仅会编织草帽,还会用麦秆编织凉席,一顶凉席要动用许多麦秆,所以,有时候我也会跟随在父亲身后,到场院去挑选麦秆。每天晚上,父亲就会坐在炕头上编织他最拿手的麦秆凉席,用麦秆编织出来的凉席柔软细密,每一个纹路都要靠紧压实,父亲编的凉席耐用好看。有时候我会抱着麦秆凉席铺在杏树底下,躺在柔软的凉席上看天空上高飞的燕子,目光追随着欢快的小燕子遨游蓝天……
美好的童年时光,像山野的风,像散落的星星。麦田,是乡村的特产,给天真烂漫的童年时光增添了无限的乐趣。时常念起村头的那片麦田,心中就会涌动着一阵阵热潮,无忧无虑的童年时光,是抹不掉的记忆,麦田里的欢声笑语,是印在在心海中最美的画册。尽管,童年的脚步已远去,那些灵动的天真,再一次唤醒深藏在心底的渴望。静静回味,仿佛听见风吹麦浪的声响,那么亲切、美好,这些纯净的童年碎片,串联起对故乡无限的眷恋,时时触摸,总会泪花闪烁……
那么娇娇也尽兴作一首小诗回敬文友!
写文拜故乡,笔端纪经年。精妙万般绪,柔情情几许。

谢谢斯斯热情支持与鼓励!问好!
清风吹麦浪,落笔成妙文。乡村栽梧桐,童趣妙语真。
嘻嘻!我的诗句好单纯。

吟诗作画绘文章,乡土文化要传承。故乡处处皆美景,心藏乡愁念爹娘。嘻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