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短篇 >> 杂文随笔 >> 说“不”难得

编辑推荐 说“不”难得


作者:纪岩 秀才,1117.25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2231发表时间:2017-01-17 08:48:56
摘要:说“不”是胸怀,是品德,是境界。

说别人的“不”,不少人都“头头是道”;说自己的“不”,却“无从下手”,准确地说,是“下不得手”。
   在说“不”方面,汉高祖刘邦堪称“大家”。
   他曾设下酒宴,请诸位列侯和将军纵谈他得天下、项羽失天下的原因。高起、王陵说:“陛下您派人攻打城镇,夺取土地,从而封给他们,和天下人同享利益。项羽就不是这样了,有功劳的嫉妒人家,有才能的怀疑人家,这就他失掉天下的原因。”
   然而,此刻刘邦没有“顺水推舟”,不但将“点赞”他的话题,由原来的“射线”变成了“线段”,还来了一个一百八十度的大转弯。
   听罢,汉高祖陡然回答:“你了解问题的一方面,不了解另一方面。琢磨战策在军帐之中,而能决定胜利于千里之外,这点我比不上张良;镇定国家,安抚人民,供给军饷,粮道不断,这我比不上萧何;联合百万民众,战必胜,攻必取,这我比不上韩信。三位都是杰出人才,我能任用他们,这才是我夺取天下的原因。项羽只有一个范增而不能任用,这就是他被我擒获的缘故哇。”
   刘邦这个人是怎么回事呢,谁也没让他说“不”,他却十分自觉地说了;而如今的某些人呢,你让他说,他却怎么也不说。明明那“不”就摆在那里,甚至就存在于他自身,可他摇头摆尾,就是死活不承认不说,有的还往别处推。
   我想,恐怕还没到说的时候?可能一旦到了“不撞南墙不回头”的那阵子才肯说。但那即使说了“不”,又有何用,不是早已晚矣?
   从这里,我们明白了刘邦的得天下之道,但更看到了他的宽阔胸怀。
   他没有延伸高起、王陵的话洗耳恭听下去,享受别人的歌功颂德。恰恰相反,却一连说出了自己在某些方面不如别人的“三个不”。看来,在批评与自我批评上,刘邦真挺“到位”,堪称楷模。如今,我们有些人恰恰缺乏这一点。在素质上,在能力上,在政绩上,不是不如你吗?那好,方的不行就与你比圆的,长的不行就与你比短的,宽的不行就与你比窄,厚的不行就与你比薄的。总之,“以石击卵”而已,没有实事求是的态度。
   用人首先要知人。不知而用,就是盲目的举动。“知人”是“善任”的前提,而要真正做到这一点,就得有刘邦的勇气,敢于说自己之“不”吧?
   当然,刘邦可不是“不给钱就不‘任’,收了钱就滥‘任’”之流,否则,怎能不另当别论呢?
  
   2017.1.17

共 942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这篇文章的切入点很好,论述话题集中,让文章的论述很有针对性,很有说服力。文章开门见山亮出话题,然后讲述刘邦敢于对自己说“不”的故事,接着分析指出现实中人的不少错误做法。文章结尾得出结论,作为一个领导的“能”应该表现在敢于说“不”,承认自己不如人,就要敢于用人,而不是嫉妒埋没人。这样完成了该文的写作目的:现实批判和建议。值得阅读的文章。【编辑:春雨阳光】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纪岩        2017-01-17 09:36:50
  十分感谢春雨阳光先生的精心点评。(纪岩)
2 楼        文友:春雨阳光        2017-01-17 20:42:58
  确实,人一辈子说别人的“不”很容易,可是要说自己的“不”很难,这是为什么?如果我们真的能从内心深处知道自己的“不”,那我们的成功或许会更多。
语文教师
共 2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